第441章

弘昀現在也忙得焦頭爛額了,還到弘昐這裡來借他的師爺用。

明明今年該他指婚了,他也見過人了,結果現在卻完全沒有一點閒情逸志來關心下選秀的事。弘時自己閒着沒事幹,特意跑來圍着他:“三哥啊,你都不緊張嗎?萬一你的媳婦讓人給刷下去了呢?”

弘昀見他來了就一臉微笑,抓過來道:“你來了就好,來幫我給這一摞子做個彙總。”

弘昀現在還沒有開府,所以他是在弘昐的府裡做事的,旁邊就是弘昐。

這會兒他們二哥正好忙過一陣可以歇歇,端着茶悠哉遊哉的踱過來,彈了彈弘時的額頭道:“你真是記吃不記打,小時候總看你欺負你三哥,怎麼大了倒不如以前聰明瞭?他現在忙得連我的人都搶,見着你這個壯勞力,可不是要趕緊抓住?”

弘時的臉頓時就灰暗了,他看看三哥書桌上放的兩摞檔案,再看旁邊條案上也擺得滿滿當當的,弘昐還好心提醒他:“別看,角屋裡還有好幾大箱呢。你三哥要從康熙二十六年看起,早呢。”

弘時欲哭無淚,本來只是過來轉一圈,這下生生在這裡耗了一天,剛纔二哥還讓人去把他的行李從園子裡拿過來呢。

“再跟額娘說一聲,就說我這裡要你幫忙。”弘昀很有兄弟愛的給弘時端了碗酸奶。

忙過一天,兄弟仨個坐在書房裡打開軒窗,邊吹小風邊聊天。窗外紅霞滿天。

“三哥,你這是忙什麼呢?我看都是山東的檔啊。”弘時累了一天了纔想起來看。所謂的彙總,就是要他自己看一遍,寫個節略。像縣誌這類東西都是要連着看的,比如某一年蝗災,下一年就有可能田裡收成減半,接着就會有流民,民失其地,官失其民。種地也吃不飽飯,人就跑了。

可能三年前這一縣裡有九百多戶兩千來人,三年後只剩下一千了。耕地原有良田四五千畝,三年後荒了三成有餘。

但這也不能就只看當年縣官是怎麼報的,他說是蝗災就是?前後不但要連貫,還要對比。

比如這個縣報蝗災了,可跟它相距不過幾十里的地方卻沒報,還連年豐收。這個問題就很嚴重了。

弘昀一個人肯定是看不過來的,哪怕他把弘昐的師爺借過來也不夠。當然再添弘時一人也未必能頂什麼用,不過此時多一個是一個。

弘昀站在窗前往外看,打小額娘就教他們看書半個時辰後,必須看遠處一刻鐘。今天他忙了這麼半天都沒顧得上,現在站在這裡看半個時辰好了。

他道:“也沒什麼,明年我成親開府後,阿瑪大概想把件差事交給我。”

弘時切道:“這我還能看不出來?”說了跟沒說一樣!人人都說他小時候欺負弘昀了,可那些他都不記得了。可現在看起來,他總覺得小時候他也未必能欺負得了這個哥!

弘昐笑了,往弘時那邊一歪,跟他擠眉弄眼的,弘時立刻湊過來:“二哥,你最好了,你告訴我唄?”

弘昀站在窗前笑,弘昐拿個紅豆酥塞了他一嘴,道:“老四這嘴啊,什麼時候都甜得淌蜜。沒什麼,就是你三哥害臊了。這事要從他老丈人那裡說起。”

四爺給弘昀挑的這個福晉,其父曾任山東巡撫。他在任時提過一個士紳和農民一起服役的提議。

當然真叫官紳家的老爺少爺出來修河蓋皇陵是不可能的,不過四爺的本意並不是讓他們服役,而是想試探下官紳一體交稅的可能性。

他是這麼打算的,先說服役,讓朝上吵,然後打個折扣,不必一齊服役,但是需要交銀來贖。

等以銀贖役有了進展後,再提官紳一體交稅納糧。

一步步來,這頭一步就交給弘昀來走了。

現在國朝傳了也有四代了,各地的豪紳越來越多,只要考上秀才就能免稅,而官當得越大,隱田就越多。地都不在百姓的手裡,稅自然就越交越少了。

四爺把康熙朝的一個戶部尚書拔拉出來,就是因爲也想借借先帝的光。兒子聽老子的總沒錯。連把佛倫之女指給弘昀都是因爲這個考慮。等弘昀成親後,再提岳丈曾經的主張也說得過去了。

弘時聽了這麼一長串,乍舌道:“這也太麻煩了吧?阿瑪怎麼……”有點膽小?他是皇上啊,想做什麼還要花這麼大的功夫?

弘昐聽他開口就一巴掌打上去,打得弘時倒抽的口冷氣,捂着腦袋縮在椅上。

弘昀自覺看夠時辰了,轉身回來體貼的給弘時揉後腦勺,笑道:“弘時啊,你說你怎麼不如小時候聰明瞭?這麼蠢的話都說得出來。我問你,要是我一提,有人反對,皇阿瑪在上頭是不是看得很清楚?”

弘時點頭,明白一點了,“皇阿瑪這是想玩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說完就被弘昀也抽了一下,“這叫運籌帷幄。”連個詞都不會說。

弘昐笑道:“皇阿瑪是萬歲,他在朝上提了,底下的人或許一開始不敢駁,但背地裡弄些小手段,讓本來好好的事辦不成那就噁心了。弘昀初入朝堂,年輕氣盛,提的又是妻族的事,那些人看他年輕可欺纔敢‘暢所欲言’,皇阿瑪在上頭纔好施爲。”

等把那些尖刺的都給拔了,皇阿瑪的政令能通達四方,造福於民,肅清朝堂,弘昀也能借此嶄露頭角,皇阿瑪纔好封他。

他的貝勒就是因爲上次參贊軍務有功才得的。十三叔到現在都被人說他那個怡親王封得名不正,言不順。皇阿瑪不想讓他們兄弟也被人這麼說,才這麼小心謹慎。

真正把功勞拿在手裡了,封的貝勒才理直氣壯。

三兄弟都窩在了弘昐的府上,十天半個月不見出來一次。李薇在園子裡盯着弘昤種痘的事,還有弘昫的開蒙。

京裡,烏拉那拉家和佟府也都沉寂不少。結果一下子好像連街上的人都變少了。

四月初,李薇回宮親奉太后往暢春園避暑。這也是四爺臨走前囑咐她的,道今年他走的早,皇后又被收了鳳印,太后可能就不去暢春園了。

他道:“不能讓小人壞了皇額孃的興致。”

李薇聽了他的話,就三日一請的請太后去圓明園。

她的理由找得也多,像皇上在外面還擔心宮中暑熱,傷了太后鳳體;或者說先帝就是在暢春園沒的,太后年年都去懷念先帝,今年怎麼能不去?

太后看着貴妃遞上的摺子笑不可抑,對方姑姑道:“你瞧她多會說。只怕是老四交待她的,我要是不肯,她能這麼纏我一夏天。”

方姑姑替太后打着扇子,笑道:“這也是萬歲爺和貴主兒的孝心。”

太后放下摺子,嘆道:“我也不是不知道,只是這宮裡現在放着幾百個秀女,等老四回來還要指婚,我不盯着,真就都交給那個年氏?”

方姑姑在太后身邊多年,有些話她就不必忌諱,此時就小聲道:“她人小力弱,做得不好是應該的,做得好……自然有旁人着急。長春宮雖然看着是不成了,但虎死威猶在……”

太后想想,道:“是啊,我替她們操得什麼心?讓她們咬去。長春宮那邊是越來越不成樣子了,以前看着就算蠢,到底還沒那麼大的膽子,現在竟像個瘋狗一樣了。”

要打瘋狗,自然人不能上,只能再養一隻狗,在它們中間吊上一塊骨頭,讓它們兩邊打得不可開交才行。

方姑姑倒是沒少見這樣的人,她道:“這樣的人哪裡都有,主子現在是記不得了,以前宮裡還少嗎?就跟那賭桌上輸紅了眼的人一樣。人都有迷了心的時候。”

皇后現在不過是個賭輸了卻賴在賭桌上不肯走,希圖翻本的人罷了。

太后笑道:“是啊……還是你看得清……”

方姑姑見說動了太后,道:“那奴婢就讓人去收拾行李?老實說就連奴婢也樂意住在園子裡呢,年年都盼着能早日搬過去。”

她這話都太后都給逗笑了。

結果第二天居然聽說貴主兒回宮了。

方姑姑接到消息就趕緊去告訴太后,道:“是不是見您一直不肯去園子裡,貴妃這是來先斬後奏的?”

太后詫異道:“不會吧……”

結果就聽到貴妃進宮都不往西六宮去,徑直往寧壽宮來了。

消息一個個遞進來,聽說貴妃還不是自己回來的,連已經開府的大公主和二公主都被帶回來了。

太后到這裡算是明白了,這貴妃還真是覺得自己一個說不動,想讓小輩們過來幫着敲邊鼓。到時公主們纏一纏,磨一磨,太后還真沒辦法不答應。

太后笑着讓方姑姑去準備招待客人,“我記得宜爾哈愛吃杏兒,額爾赫喜歡她額娘想出來的那個叫什麼冰淇淋的?讓人都送來吧。”

方姑姑趕緊答應着:“奴婢這就去。”

太后道:“她倒是沒把弘昐幾個也帶來。”

“大阿哥留京了,要是帶上二阿哥幾個,不叫他也顯得不合適。想必貴妃是因爲這個才只叫了公主。”方姑姑道,這也是理所當然的。

頂着大太陽一大早從圓明園趕回宮,這一路上可不輕鬆。

弘昫已經從痘屋裡出來了,人雖然虛了點,但只要種上痘,後面的慢慢養就行。李薇想着趁着天還不熱,趕緊把太后給接出來,那這宮裡就沒別的事再需要她操心了。

進了寧壽宮,她還沒有把宜爾哈和額爾赫往太后面前推,方姑姑就挺自然的跟她說太后的行李都準備好了,幾時搬過去還請貴主兒定個日子吧。

李薇愣了下,方姑姑和太后一起笑起來了。

輕輕鬆鬆的解決了,李薇頓覺輕鬆極了。既然來了就不急着走,聽說她的車架進宮後,外面的請見牌子已經接進來了。

李薇帶着公主們陪太后用過午膳後,把公主們留在寧壽宮,她回永壽宮處理一下事情。

常青進來請安,把他一個人留在這裡實在是委屈了。李薇想了下,問他要不要跟趙全保換着來?

“你跟趙全保商量去吧,看你們是多長時間輪一回。”她道。

常青不免心喜而笑,磕頭道:“還是主子體貼奴才。”他老留在宮裡,說是主子信重,可留久了也心裡沒底。當奴才的不跟在主子身邊還叫什麼奴才?離得久了,不說主子那邊還記不記得他,就連他只怕也要跟主子生疏起來。

請見牌子雖然遞得快,但都是些不必在意的人。其中有一個佟家承恩公府遞上來的,她拿着這牌子想了下,猜測可能是李四兒。

雖然是她自己猜的,但隆科多肯定是沒幹好事。她這裡對李四兒這位‘舊友’當然不可能還和顏悅色的。而且她們當年的交情也沒幾分是真心的。

李薇只草草看過一遍就讓常青把這些牌子都給回了。

然後讓人把儲秀宮的嬤嬤叫來問下選秀的情況。

皇后抱病避居長春宮,選秀事體大部分都是由儲秀宮的嬤嬤和太監總管依舊例而行。四爺說的那個交給年氏,大半是用來氣皇后的。也是因爲這事還要有個妃嬪當名義上的總管。

不過舊例在那裡,沒人敢改動一二。

她既然回來一趟就該遵照職責問問。

儲秀宮的嬤嬤進來磕頭,常青道:“這是在儲秀宮侍候的戴嬤嬤。”

李薇瞧着她眼熟,讓了座上過茶,笑道:“我看嬤嬤面善,當年想來是受過嬤嬤的照顧的。”

戴嬤嬤沒想到事隔多年,貴主兒竟然還記得她。連忙放下茶碗起身行禮:“勞貴主兒掂念着,奴婢當年確實曾經有幸侍候過貴主兒。”

李薇請她坐下,不急着說正事,而是先聊了聊當年。

說起當年來她記得的已經不多了。印象中最深的反而是那個照顧她的宮女姐姐,此時問起舊人,戴嬤嬤笑道:“許花姑家裡人都沒了,她就沒出去,現在還在儲秀宮裡呢。”

李薇點點頭,常青見此立刻出去吩咐讓人準備兩份賞賜。

轉過來說這些秀女的事,李薇只問了弘昀未來福晉舒穆祿氏一個。戴嬤嬤自然心中有數了,回去想必會好好照顧她。

續過一盞茶後,戴嬤嬤就要告退了。李薇叫住她,見常青已經讓人捧着賞賜在那邊等着了,不由得對他輕輕點頭,對戴嬤嬤道:“嬤嬤和許姑姑當年照顧我,這份情我到現在還記着呢。若是沒有你們當年的關照,我也不會有如今的福氣。”

戴嬤嬤連忙要跪下,常青在一邊扶着她道:“嬤嬤跟我們主子是舊相識,快起來吧。”

戴嬤嬤心裡多少有些打鼓,接了賞賜,還有常青親自送她出去。

身後的小宮女捧着賞下來的東西跟在後頭。

將要出永壽宮門時,戴嬤嬤道:“貴主兒實在是仁善,老奴見了貴主兒連話都不會說了。公公,剛纔我沒說錯什麼吧?”

常青笑道:“嬤嬤何必客氣?就是我在您跟前也是小輩呢。”

戴嬤嬤見常青死活不說,剛纔貴主兒那話聽着雖然沒什麼別的含義,可常青這位公公的話裡話外總像是意有所指,可這一直不說,難不成想讓她猜?她又怎麼會知道貴主兒是怎麼想的呢?

常青一直將戴嬤嬤送到永壽宮外,作揖相送不說,還讓小宮女幫戴嬤嬤把東西捧回去。

搞得戴嬤嬤心裡七上八下的。

李薇見常青去送戴嬤嬤送了半天才回來,立刻明白他是做了什麼,不由得屏退左右只留他一個說話,道:“說吧,剛纔跟戴嬤嬤聊什麼了?”

常青跪下給李薇捶腿,道:“奴才只是送了戴嬤嬤一程,可是什麼都沒說。”

李薇品出來了,這是空城記。這麼着比直接威脅或點明都要乾淨,不留後患,而且這樣一來,戴嬤嬤沒有頭緒之下反而會做得比他們想要的更多。

常青這份手段是比趙全保要強出一截來,把他留在宮裡是屈才了。

不過有他在宮裡,長春宮的事就能看得更清楚了。

她靠到後頭,讓他說說長春宮幾段日子來怎麼樣。

常青道:“長春宮還跟之前一樣。上回聽說有個宮女偷偷上吊了,報到養心殿後,長春宮裡侍候的人又少了一些。至今也沒說要補新的進去。大福晉這半個月來就去過一次,還沒帶大格格。”

戴佳氏只去了一次?還沒帶弘暉的女兒?這是弘暉的意思?還是皇后的?

如果是弘暉的,那她可真覺得心涼了。這個她也算是從小看到大的大阿哥是什麼時候變得這麼‘理智’的?

常青道:“之前寧嬪好像想讓恪嬪也搬到鹹福宮去,但恪嬪沒答應。”

李薇:“鹹福宮?”

寧嬪想幹什麼?再給年氏拉個幫手?

這宮裡還真是越來越有趣了。

第174章 拜見第417章 子肖其父第64章 新格格第504章第50章 有喜第305章 份例第145章 教子第86章 野心第501章第300章 太后第165章 弟弟第349章 東風吹第186章 十四第384章 慈祥的八爺第238章 夜宵第430章 心與骨第203章 君心莫測第203章 君心莫測賢妻與佳人99 番外李家第385章 愛新覺羅家的男人們第411章 聖心獨斷第183章 嘴炮技能第344章 求情123 宮中微瀾第360章 公主與阿哥第305章 份例第314章 小別勝新婚第298章 養心殿見第306章 登基瑣事第83章 落後還是先進第262章 關心第355章 春禧殿第386章 四爺的浪漫第508章第288章 辛者庫賤婦之子第497章第239章 春寒奶油第282章 親王第273章 帝師第406章 真心假意第404章 黑馬第80章 望子成龍第233章 劇情 殺機能人輩出第464章第450章第337章 主席第23章第458章第5章第454章102 劇情新年193 黑臉四爺第394章 局勢如此第348章 蛻變第485章荔枝125 時運不濟第72章 父老少壯第167章 出巡路上第436章第253章 心事交朋友了第395章 局勢如此第146章 教子第268章 悠然第384章 愛新覺羅家的男人們第467章第505章132 情深無悔第381章 腹黑第233章 劇情 殺機第190章 圈養119 喜歡第488章第245章 羊吃狗第216章 番外 溫柔的人第21章第168章 小挫折第465章第123章 宮中微瀾第165章 弟弟第428章 神鴉第451章第357章 奴心欺天第268章 點蠟第172章 宮宴第338章 主席第321章 萬歲英明第298章 養心殿見第272章 紫禁之顛奶油第445章 溫泉游泳池小小波瀾第393章 綠頭牌第176章 劇情 明日之君162 思親第145章 父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