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長與幼

大概是理親王與直郡王的事刺激到四爺了,他開始常常把兄弟們給宣到園子裡來見駕。

聊個天,下個棋,偶爾留個膳,再出去騎個馬,回憶下以前兄弟情深的畫面等等。

李薇便常能見着隨着諸位爺們一同入園的各府女眷。

比如五爺就把瓜爾佳氏帶來了,三爺帶的當然是田氏,七爺是納喇氏,九爺一個沒帶,還對問起他帶了誰進園遊賞的四爺道:他福晉年少,不曾有幸與貴妃交好。他女兒捨不得再帶出來給四爺看。

餘下的十爺,十二爺,十三爺,還有已經出繼的十六爺,還沒出宮的十五爺和十七爺等也都被叫到園子裡來過。

四爺好像是排了行事曆,把見兄弟聯絡感情當消遣般穿|插在他那滿當當的行事曆空隙裡。有時人叫來了,他這邊事沒完就讓人由太監帶着去園中游樂。

但進園面君的這些人中也是行事各異。

如三爺,特意帶了他最近看的書,賞的畫與四爺分享。晚上四爺過來時嚷口渴,道見十個人也抵不上見三爺說得話多。不過看他的神情,還是對今天的見面很滿意很高興的。

其實人都這樣,一開始看這個人再是滿身缺點,但像四爺這樣找個能輕鬆說話的人都少之又少的,碰上三爺這般努力奉迎,他也不可能長久的保持惡感。

表現就是他開始偶爾會提起三爺,還說隔幾日再叫他進來。

如九爺,兩人最後說着說着就成了君臣奏對。四爺回來後笑嘆說今天對不起九弟了,他是想向四爺邀功的,說下監工多麼辛苦,內務府和戶部如何推諉,買來的材料如何的以次充好。

最不該的是九爺說嗨後吹了個牛:“這裡頭的門道我有什麼不清楚的啊?我什麼沒見過啊?還在我跟前玩這等花活,他們這是小瞧了九爺!”

四爺就細細問他這工事建設,宮廷採買中都有何等花活兒?問了一天仍然意猶未盡,讓九爺具折上奏。

還對李薇笑道:“朕看他當時一聽臉色都變了,就告訴他寫好了悄悄遞給朕就行,朕不讓他吃這個虧,讓大家都罵他。”

九爺無意中坑了自己一把,四爺心情好了兩天,特別是在接到九爺遞上的摺子後,可能是尋了什麼書吏寫的,相當的含糊,花團錦簇下一件實事沒寫,就打回去讓他重寫。還道再寫不好就讓他一直監工,不但管宮裡蓋房子的事,還讓他看宮廷採買。

果然這回交上來的摺子就實在多了。四爺讀得不忍釋卷,還拿來給李薇講解,說京裡有不少經年老宅,有些都是前朝傳下來的。裡面的一磚一瓦,山石花木,門板窗框,包括房樑可能都是好東西,他們報上廢棄,就把這些都給私下賣掉換銀子。或者等需要修別的府邸時拿過去充當新買來的,直接套銀子分錢。

四爺先是嘆這都是國家的蛀蟲,又誇九爺還是有本事的,就是太懶不肯替他效力,這次事情了結後他要再找個地方放他,不能讓他太閒了。

李薇記得他以前很不喜歡九爺的,就問那現在他看九爺是不是沒那麼壞了?

四爺道:“以前他就這副德興,書不好好讀,功課都推給他的伴讀或哈哈珠子替寫。朕實在看不慣他這樣子,就算託生成了龍子鳳孫,也不能這樣渾渾噩噩的渡日。當時是先帝顧不上管他,現在朕就要替先帝好好管管他!”

李薇恍然大悟,四爺這是把好哥哥的光環也輻射到九爺身上了。

替九爺點蠟。

到了四月,四爺特意回宮問太后要不要去暢春園住?太后不肯。之後四爺隔兩天回宮一趟,四月下旬,太后嘆道不捨得四爺這麼辛苦,正好她也懷念先帝了,就去暢春園住住,緬懷一番吧。

四爺之後就挺得意的對李薇道,他早知太后是想住暢春園的。“只需多提幾回,太后自然就允了。”

四爺現在沒那麼彆扭了,太后倒是十年如一日。

太后也出宮後,紫禁城裡基本就空了。因爲太后把太皇太后也帶出來了,還有密太妃、成太妃和宣太妃。宮裡就只剩下了皇后。

四爺倒似對皇后十分關切,他常讓太醫院把皇后的脈案取來,見皇后頭疼、失眠之症時有發生,新又添了盜汗、潮熱、心緒煩亂等症,就掩卷而嘆,說皇后潛邸相伴數十年,二人感情深厚非常,他實在擔憂,一面讓太醫好好替皇后醫治,一面讓皇后先治病,宮務之事多委幾個人替她分憂便是。

這次四爺倒沒只提年氏一個,而是武氏,長春宮蘇答應和年氏三人一起管。爲了勉勵衆人,他還讓蘇培盛回去傳旨,賞了三人東西,盼她們不要讓皇后操心。

四爺道:“宮中現在並無要事、大事,爾等循舊例而行,不可徇私。”

趙全保回宮幾次後回來跟李薇說:“奴才竟有些看不懂了呢。”

據他說武氏竟像是個甩手掌櫃,把事全都推給蘇答應和年氏去做,這二人發生爭執時,好像更偏向年氏而非蘇答應,好幾次都在她的偏幫下讓蘇答應吃了暗虧。

“寧嬪娘娘幾時跟年庶妃這麼要好了?”趙全保多少有些不忿。他當然不是站在蘇答應這邊,這兩個他哪個都看不慣。但武氏是老人了,資歷、位份都在二人其上,她完全可以把蘇答應和年氏都壓下去嘛。

李薇對武氏感覺相當複雜,但她這次貌似是在年氏和蘇答應中間架柴撥火,這倒是合了四爺原本的盤算。

勉強算是同路人吧。李薇就替武氏說話道:“她要是真這麼做才傻呢,年氏和蘇氏鬥起來,她才安穩啊。”

那兩人都要尋人支持,自然就把武氏給捧起來了。現在武氏在宮裡的位置倒是很特別了。

不然趙全保也不會這麼不是滋味,他當然知道蘇答應和年氏打起來纔對武氏好,所以武氏的做法是最好的。他只是看不慣武氏如今好像也慢慢起來了。

李薇道:“宮裡的事不用多放在心上,你方唱罷我登場,不過是這麼回事罷了。咱們在園子裡自在逍遙,那邊就算是亂成一鍋粥也不要緊。”

應該是越亂越好。

只起來一個年氏算什麼呢?百花爭豔,多來幾個打破頭吧。

反正四爺在圓明園她們夠不着。

趙全保此時方回過味兒來,見自家主子是這麼個意思,心領神會的去了。現在玉瓶一走,李薇身邊是他一家獨大,玉煙雖然也是跟玉瓶同期進來的,但發跡晚,不可能跟玉瓶一樣對着趙全保指手劃腳。不過她也不是一味的軟,李薇身邊的事把得極嚴,趙全保一邊得意,一邊也恨她,他現在想在主子身邊說句話是越來越難了。

畢竟李薇從不肯用太監做貼身侍候。

而且玉煙聰明,她對常青更好。趙全保一開始是起意想把玉煙壓下去的,一見勢頭不好就趕緊衝着玉煙好妹子長好妹子短的叫起來。

身邊人鬧得這麼好看,李薇在一邊只管看熱鬧,有她壓着出不了事,何況自家人鬧鬧不傷和氣,也免得手下人沉瀣一氣,反把她這個當主子的瞞住了。一點小打鬧更有利於他們彼此瞭解。像現在趙全保就知道玉煙不好欺負,行事做法就不會太過分了。

太后也出宮後,紫禁城確實就像是離他們遠了不少。

四爺是帶着兒子一起出來的,包括弘暉。先帝留下那幾個小兒子到底還是沒帶,卻把皇侄們給帶出來的,不過大部分都放回了府,尚書房也先暫停了。只有弘晰和弘晉在圓明園,而弘昱被人送回了直郡王府。

四爺本意是讓他們父子兩個可以多相處相處,也向外人表示下他其實沒有真的把直郡王和理親王關起來。

真關假關先放一邊,至少這個意思要表露出來。

但上午送回去的,下午弘昱就被送回圓明園了。四爺很驚訝就叫他過來問,弘昱道他阿瑪說自己這身體不能再教孩子了,免得誤了弘昱的功課,所以還是交由萬歲親自教導的好。

四爺回來後就長吁短嘆,道:“直郡王這是以爲朕是這麼小心眼的人嗎?連他們父子多相處幾天都容不下?”

直郡王可能真有點驚弓之鳥,想着見一時不如遠遠的看着兒子安穩一世。

不過四爺這是又想鑽牛角尖,李薇忙把話往外圓,勸他連佛祖都有人罵,何況四爺?這世上不被人誤解幾乎是不存在的。她還拿自己打比方,道:“外面都說我美若天仙。”一面說一面摸自己的臉,嘆道:“要是真的就好了……”

四爺一下子被她給逗笑了,過來拉下她的手仔細看她,皺眉道:“朕實在是拿你沒辦法,平時吃的東西都一樣,難不成你真是個精怪?會吸日月精化?怎麼到如今還仿如二十許人?”他這話把李薇誇得連着好幾天都心情好得像豔陽高照。

結果他又笑說她不禁誇,還特意尋了塊壽山石凍親自給她刻了個章,曰:二八佳人。

有這麼氣人的嗎?

李薇沒他狠,找不着合適的詞還擊,索性就認了二八佳人這個章,四爺的金口玉言,誰敢說她不是?

這段日子裡,四爺又做了件事,他本來就在去年選秀中給弘昱挑好福晉了,這次又順便給弘昱封了個貝子銜。

便如一石擊起千層浪。

在京裡諸多皇室第三代裡,弘昱是頭一個封的。讓人矚目的不止是他是直郡王的兒子,更重要的是他是直郡王的長子。

要知道四爺可是一直壓着各府請封世子的摺子的啊。

這是表示開禁了?

萬歲鬆口了?

可以立世子了?

三爺頭一個緊跟着上摺子,求封他家的弘晟。第二個上折的是七爺,措辭不像三爺那麼迫切,有些拿不準,表示皇上您覺得我家兒子要是學問人品都還行,那就封了他吧,要是覺得這小子還欠點,那我也聽您的。

第三個上折的是九爺,這人純粹是來湊熱鬧的。

剩下就沒人了。

十三爺是緊跟四爺的,沒事先問過四爺,他不會自作主張,做出這種有點像大家一起逼皇上的事

五爺、十爺、十二爺這些是屬於在四爺跟前說不上話,於封世子也沒那麼急切的。

八爺是深知沒希望乾脆不努力的。

大家都在觀望中。

只有李薇知道,四爺那個封弘昱其實是一時衝動。他只是被直郡王趕緊把兒子送回來的舉動給刺激了。想着再表白什麼也不如封一封弘昱,他也沒辦法對着直郡王表白。

他對她道是想讓弘昱明年成親時臉上好看點,不至是個光頭阿哥。何況宗室封了就封了,翻不出天去。再加上直郡王沒有理親王一系有威脅,畢竟非嫡。有理親王在,直郡王這邊根本翻不出來。

論起長來,還是嫡更佔優勢。

所以按住理親王就等同按住了直郡王。

反過來也一樣,他對直郡王家的弘昱表達出了友善之意,外人看着彷彿跟直郡王同出一轍的理親王也被四爺給放鬆了一點不是嗎?

如果不出意外,弘晰和弘晉大概要在他的眼皮底下住一輩子了。除非他去後弘晰纔有可能出宮建府,不然就要一直在宮裡住着了。

四爺既不想讓人說他對理親王一系不好,又不想真的放出去引來禍患,只能這麼拐着彎的施恩。

結果就被下頭的人理解錯了。

見到那麼多摺子,四爺頭都大了,也氣壞了。又在她跟前抱怨三爺只會讀書賞畫鑽空子,其他什麼正事也幹不了。

九爺胡鬧。

他倒沒把這兩個喊來罵一頓,只把七爺叫來談了談心。

大家只看七爺被宣進了圓明園,等他出來後都去探口風,七爺半點不提立世子的事,就說弘曙功課還不行,要加碼,提着好不容易回趟家的兒子進書房了。

外面雖然沒探出什麼來,不過看這態度也多少明白了。

才知道之前全是他們想多了。

於是一轟而散。

四爺卻彷彿若有所思。隔了幾日大概悟出了什麼,又把修仙的書翻出來讀了。他都好久沒看這個了,李薇實在是好奇什麼事又勾起了他修仙的心。

他道:“是朕自誤了。”

他本以爲就像他把直郡王和理親王放在心上一樣,外人也一定都盯着他們呢。可結果大家還是更關心自己的切身利益。對直郡王和理親王這兩個過氣的早就沒興趣了。

他覺得自己有點庸人自擾……

這怎麼可以跟素素說呢?太蠢了。上次她就說他蠢,不知道在她眼裡他還做過多少蠢事。這個就別告訴她了。

他只說了這一句就埋頭看書不說話,李薇只好當他只是一時抽風。

圓明園裡,弘暉正與弘晟等人手談讀書。

說起立世子的事又泡湯了,弘暉笑着安慰弘晟:“急什麼?早晚是你的。”

弘晟搖頭嘆氣:“我這馬上就要成親了,不是想娶媳婦時好看些嗎?我阿瑪早就想立我了,你也知道我家裡兄弟多,等那些小的都大了,誰知道還輪不輪得到我?早點立了,我也能早點安心。”

說完,弘晟大概是覺得抱怨三爺不好,好像讓人覺得三爺有寵愛小兒子,不顧大兒子的意思,忙替三爺找補道:“其實我知道府裡不樂意我當世子的都是我阿瑪的那些側福晉們。我阿瑪還是向着我的,我不常回府,他也沒說想立個別人。我可知道我那幾個弟弟沒少趁我不在家在我阿瑪面前賣乖!”

弘暉心裡深深的嘆了口氣。

待上午的功課結束,他照例去勤政親賢殿見四爺,卻在殿外聽到了殿裡有小孩子清脆的聲音。

側耳細聽,正是永壽宮所出的弘時。

明天見

第256章 不費工夫第393章 綠頭牌第401章 風聲第208章 順其自然第265章 番外 選秀3第15章第189章 劇情 李家後續第425章 勢起第174章 番外 四爺互穿2第482章第343章 較真的四爺交朋友了小白花第362章 紅葉第152章 所求生日番外李文璧第361章 蓮花館第494章第173章 番外 四爺互穿2208120 初露端倪第330章 潛移默化第120章 初露端倪第446章 折騰人的弟弟第16章第385章 愛新覺羅家的男人們第369章 騎醉馬第457章第170章 跪迎第342章 朕的公主第121章 番外 人艱不拆第255章 惹不起第313章 小別勝新婚74 劇情上書房第479章115 番外三阿哥第411章 衆口奪食第202章 天災人禍第337章 消氣第387章 死衚衕第338章 主席第271章 熱河時疫第220章 四爺躲了第278章 本性難移第357章 奴心欺天第18章第358章 奴心欺天第101章 四阿哥129 週歲第469章第175章 拜見劇情謀士戴鐸第157章 甲之蜜糖第186章 背書第48章 美人膝第214章 皇上太蠢第356章 宮鬥學術研討會第308章 聖恩第461章第380章 腹黑第377章 教子如苗第178章 贈美第265章 聖恩浩蕩第440章第182章 劇情 陳兵在側第251章 圓明夜話第265章 聖恩浩蕩第297章 遺詔第2章第259章 公主悲第306章 登基瑣事第57章 劇情 康熙四十年春第205章 各有心思第39章 大傻子第110章 生子第5章生了一天第351章 康熙御稻第445章生日番外李文璧第145章 教子第82章 爬山第158章 ‘兄弟’第165章 點晴第122章 回府第407章 安慰四爺第455章第184章 送禮四爺射箭第143章 兄弟第178章 贈美第266章 宮中風波第116章 新年第364章 尺寸劇情四爺明志第204章 索相沒了134 得失106 番外李薇穿福晉第178章 贈美第376章 教子如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