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道門大論

“既然如此,那貧道就去取那張藥方,道友稍待便可,”禿頂道人頭也不回的道,隨即便化作一道金光,三下兩折,就鑽入殿中的一道柱身上,消失不見,看其動作,像是被狗攆了一般。

“跑的這麼快,十有八?九有問題,”李道士眯了眯眼,這下他可以肯定,除了那張丹方外,這禿子肯定是有別的目標,搞不好就是什麼寶貝。

不過既然發了本命真誓,道士也做不出殺人奪寶的事來,連分杯羹都不可能;閒極無聊之下,只能四處打量,而這一看,卻是發現了問題,那牆壁、地面、柱上,乃至頭頂的天書似乎都十分的雜亂不協調,有種像是草書、隸書、大小篆堆疊在一起的感覺。

總的來說,不大像是一個人的字體。

“洞真者,不雜之義,”道士喃喃道,他一開始只以爲這裡是道家羣仙開茶話會的場所,畢竟進入此殿的難處雖然不小,可以排除百分之九十的同道,但這裡也只是前三層而已,按照寶藏的規律,越好的東西,不都應該是在最後面纔對嘛。

不過現在看來,倒也未必。

李道士並指虛劃,金魚銀龍顯化而出,罩在牆壁上的一處,緩緩推演出來,整個人間,能看懂天書的五根手指頭都能數出來,而他李某人便是其中之一,誰讓他有一個萬能翻譯機呢,還是跟大老爺同款的。

‘身者神之宅,神者身之器。若不安宅以全道,修身以養神,則精氣爲物,遊魂爲變,以成萬類,宜常拘咒矣。’

看着腦海裡浮現的話,道士暗自點了點頭,只這一句,便足以闡述形神之變,不愧是道門的前輩;並掌一動,將手一劃,而金光又罩定在另一個地界兒。

‘無陽也,陰不能成;無陰也,陽不能生。是以陰以陽成,陽以陰生,亦內由外明,外由內清,清明相得,而後生成也。所謂神明者,由神故明也。故三光在天而萬物彰,百神在己而五氣昌,其耳目適用,氣力體康,是其神也。’

這是從陰陽的角度來解釋神氣,相當於剛剛那個論題的引申,加以補充。

‘元氣實則髓凝爲骨,腸化爲筋,其由純粹真精,元神元氣,不離身形,故能長生矣。’

這居然跟修行有關,講的還是如何純粹真氣,而且說法還很新穎,並不是從真氣本身出發,而是以肉身的角度,倒是頗有先秦方士的風格。

道士心中一顫,這倒是讓他產生了靈感,他以前琢磨過,如何讓青雲真氣更進一步,將之虹化,心念一動,倏忽便至,不過他體內的真氣本就是純粹之物,如何達成這種目標,貌似是個無解的命題。

但如果從身體出發,與天地合體,陰陽混氣,以天地爲火,自身爲爐,猛烹極煅,或許極有可能……

正思索之間,目光這滿殿的天書仙文,忽然心神大震,他突然間意識到了,自己差一點就要漏過這裡,說不定這纔是整個寶藏中,最大的寶貝。

廣成寶藏中,最有價值的,不是那些上古奇珍、道門至寶,乃是九天秘傳、仙家神法,而是眼前這些,道門先賢隻言片語的修行經驗、天道感悟、存想之道,對於一個道士來說,還有比它更寶貴的東西嗎!

當然,像是道士這種能讀懂天書的傢伙,在整個人間怕是都不足五數,而這些人又有幾個會闖這廣成寶藏,就算是闖入成功,又有哪個不是奔着那些寶貝去的,若不是道士現在閒極無聊,怕是也不會注意到這些晦澀難懂的天書文字。

正是天才地寶易得,體中寶難悟。

若是能把這些道義都悟透,得到的好處簡直不亞於聽大老爺開一次經筵,因爲這些道家先賢,被大老爺耳提面令的可也有不少呢。

道士兩眼放光,呼吸粗重,那種酸爽,簡直就像是幫妹子磨豆腐一般,禿頂,你真是個大大的好人,居然給了我這麼大的機緣,將手一撮,魚龍太極圖的光輝迎風就漲,瞬間包裹住了整個方圓天地,天書文字像是無數道流光,往道士的腦海流去。

甭管懂還是不懂,先記住總歸是沒什麼錯的。

‘天乃五行順序,地乃五嶽安鎮,人乃五藏保和,神乃五靈運御。是故性虧五德,兇惡順焉。’

‘性煉有苞玄,苞玄在蒸生之外,蒸生然後有形色,形色然後有血機,血機在觀揣之內,靈貌生於苞玄之運,故靈貌不可以觀。’

‘陽蒸陰以息氣,陰凝陽以澄精。日月升降,乾坤交泰,而萬化成焉……’

無數玄秘深奧的文字一點點的被道士存入,也許短時間內無法化作戰鬥力,但是就好像是一個寶藏,修行上的寶藏,一旦找到其中鑰匙,必然能夠化作金山銀海,至少在感悟這一關,可以省下不知多少年的苦功。

金光一閃,禿頂道人就滿臉笑容的走了出來,看樣子收穫滿滿,不過目光一掃,全是微微一愣,只見牆面四周,全是密密麻麻的劃痕,將那些金光文字扯的支離破碎。

“道友,你這是——”

“哦,我在此地爲你護法,收功之際,一不留神就把這些牆壁給劃破了。”

‘你就糊弄鬼吧!’禿頂道人心中強烈吐槽,這洞真殿的牆壁可都是由天石靈磚打造,便是厲害一點的五行法術,都破壞不得,他不是有意的就怪了,這傢伙到底在搞什麼鬼!?

看道士滿臉的雲淡風輕,莫名的,禿頂獲得那‘寶物’的好心情就被破壞掉了,沒好氣的道了聲:“走了!”

道士在其背後嘿嘿一笑,雖然這事被他人發現的概率很低,但有道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萬一這些經文道義被魔道中人發現,豈不是會造成大害,所以爲了保護人間和平,道爺就只好痛下狠手,把苗頭給扼殺掉。

放心吧,各位道門先賢,你們留下的東西,我大青城會把它繼承併發揚光大的。

二人各懷心思,等出了門之後,具是一愣,只見眼前的場景早已大變,黑風滾滾,漫天昏暗,繼而光焰萬丈,風雷之聲震撼天地,這種聲勢,說是能生裂天地都不爲過。

“這不可能!”禿頂道人脫口而出,“醜未相沖,金霞天罰!這種禁卦之變,怎麼可能會出現在這裡!”

李道士看對方的表情不似作假,也沒這個必要,先後天禁制的相互轉換,做爲寶藏的最大威脅,怎麼會出現剛開始的階段。

“走!”禿頂道人的先天轉勢旗只一轉動,五色光芒齊發,裹挾着二人向光焰之外遁去,二者離開不到一息之間,金霞毫光就已把洞真殿淹沒,半點殘影都不在。

而這一次,道士終於感受到了禁卦之變的威力,任你東竄西躲,那金光就是從四面八方撲來,讓你躲都無法躲避。

而且那光芒中的浩瀚偉力,竟讓道士生出了極度渺小之感,危急關頭,他也不再敢留手,袖袍一甩,就多了一張令牌,正是當初六公主所答應下來的出入令牌。

雖然這寶藏已經提前被水魔以萬萬斤的江流水勢給衝開,但是這不代表寶物就沒了用處,事實上,有了這令牌,便能進出寶藏中的大部分地方;令牌同樣一轉,射出一道精光,射在旗門之上。

禿頂道人詫異的看了對方一眼,似乎是想到了什麼,但在這等緊張情況,卻又什麼都沒說。

得了加持,五道小旗的轉勢更快,旺、相、休、生、死的氣息交替旋轉,在前方顯現出一門,隱隱約約可以見到外面的景色,只不過這道小門相當的不穩定,正在劇烈的顫動着。

“走!”雖然現在闖出去只有四成把握,但總好過在這裡等死。

“等等!”道士將天眼開到了極處,忽然見得那萬道金光之中,有一道人影正在時浮時沉,怎麼有人能在那金光天罰中生存下來,而且體內的青雲劍意彷彿感應到什麼似的,顫動個不休。

李道士忽然想到了什麼,面色大變,連忙道:“趕緊救人!”

雖然禿頂道人是個正道中人,但捨己爲人的事也是不怎麼樂意去做的,不過沒有這廣成令牌加持,先天轉勢旗想要演出逃生之門也是難之又難,不得已之下,只得調轉方向,撲入那萬道金霞中。

只數息的時間,仙旗上那厚實的五色光芒已被磨的只剩下薄薄一層,而且旗身的表面也被磨出一團火光,只看這禿頂道人不停抽搐的表情,就知道有多心疼了。

道士也知道情況危機,時不我待,三昧真火迅速裹挾己身,直撲而上,三五反轉當即使出,剩下的上古之氣全部傾瀉而出,引動地火風水,奇光爆發,上衝霄漢,下燭幽泉,但中心卻露出了一個半丈方圓的真空區域。

無窮無盡的壓力鎮在自己的身上,道士體表青筋直露、體內氣血流動真是如江河滾蕩,‘轟轟’作響,饒是如此,還不停的有血霧炸出。

“手來!”

犀利至極的劍光一閃而過,那無物不燒的光焰瞬間被劈出道口子來,然後一隻看上去就像是使劍的手伸了出來,二者重重一握!

第五十二章 白髮子第三十章 滅盡池第七十三章 二魃伏誅第二十八章 作弊第二十八章 掌中劍第三十七章 欲界大戰二第四十一章 一擊道人第七十二章 收兵第十二章 太素第二十六章 邀請第328章 蚩角寶刀第332章 天一劍派第七十四章 神像第二十四章 伏浪公第三章 龍鳳剪刀第十六章 畫壁(下)第二十九章 敗履妖第四十三章 劫未盡序章第三十五章 妖怪屋(求訂閱)第六十八章 菌人第十三章 擋路怪第五十二章 南疆第四十三章 門神第七章 落頭氏第一百一十六章 魔皇第六十九章 勝天一子(一)第五十五章 先天符第一百二十四章 青雲陰神第三十六章 對手(兩更)第二十三章 道齋第四十一章 血書第三十七章 收劍第六十二章 風波亂第三十三章 佛尊第五十二章 遊神第四章 宅妖第三十七章 佛佛第二十四章 八大王洞第三十一章 失嬰案第六十一章 失蹤第五章 神仙傳第五十八章 教書先生第四十二章 山蜘蛛第十五章 一第七十九章 希望第十五章 海市第八章 好胎第七十四章 治罪第四十五章 神通第四十五章 望月臺第一章 黑夜第六十一章 蒸籠地獄第七十五章 腎神篇第十六章 三葉草第六章 偷人第八十八章 包子(打滾求訂閱)第六十二章 血影第一百零五章 設想第二十八章 四界合一(六)第三十七章 風暴第三十四章 業績第一百三十三章 真相(本篇完成各種求)第一百零四章 作弊第四十章 反轉第五十七章 熱毒第一章 青雲障第六十八章 卻鬼丸第十六章 蜃龍(三更)第六章 山魈第六十一章 同行第七十一章 劫運第六十八章 火燒霧第五十章 超度第二十一章 福州老者第三十五章 踏青第九章 人面獸心第一百二十三章 逆爲聖第一百零五章 設想第五十九章 槍術第八十九章 孟婆第四十二章 羣龍無首第六十三章 劫破劫第八章 好胎第六十三章 問斬第四十七章 宗門考覈第七十一章 肺神(打滾求訂閱)第一百一十四章 經過(五更,給上玩天加更)第二十八章 半仙第十一章 選擇第五十三章 六代祖第七十一章 三道合一 大威黑龍第八十七章 李菩薩(三更求訂閱)第五十三章 六代祖第五十七章 開山第五章 出行第七十四章 捕芝第三十七章 狐災第八十六章 狐隱第二十一章 福州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