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腐化有個最快的方式,請給他權勢富貴、金錢美女,而這些胡亥都擁有,所以他不可避免的走向墮落。
單看胡亥的生活質量,你不會聯想到秦朝正流民四起,動亂不堪。他吃住都在酒缸裡,每天還要無條件的忍受妃嬪身上的粉塵污染,爲秦朝娛樂事業的發展,不辭辛勞、不計報酬,愛崗敬業、捨身忘死。
千萬別責怪胡亥對全民造反運動置若罔聞,誰讓趙高對他封鎖了消息,從某種程度上,他纔是最大的受害者。做皇帝卻不知道國家將亡,歷史上的確有那麼幾個,說他們糊塗都是擡舉,何必跟他們計較。
只能再次感嘆趙高的厲害,能把皇帝糟蹋成這樣的太監,在他之前沒有,在他之後也不多。看到秦朝亂象紛呈的樣子,我突然有種謬想,其實趙高身上有成爲英雄的潛質。他有執着的性格,爲報家仇甘願入宮,他有頑強的精神,堅忍不發等待時機。
秦朝的毀滅,趙高該當首功。秦朝百姓能夠脫離苦海,不感謝他有些說不過去。如果不是他做太多極端的事,如果不是他殺太多無辜的人,我們恐怕要對他重新定位,用褒揚和讚譽讓他幸福的像花兒一樣。
這種美夢只能我們替趙高做做,他每天睡醒後的工作還是要幹壞事。生命不熄,殺人不止,這不是他的座右銘,卻是他人生的真實寫照。
李斯現在形同熱鍋上的螞蟻,各地的告急文書已經堆滿他的書案。百姓的從衆心理實在可怕,對起義這個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心,在打土豪、分田地的利誘下,紛紛加入革命的隊伍。
除了陳勝的張楚政權,大型造反組織如同雨後春筍,遍地生根。韓廣自稱燕王、田儋自稱齊王、魏咎立爲魏王、武臣立爲趙王,一陣恍惚,我們好像又回到羣雄割據的風雲戰國。
歷史是最好的證明,凡是急着稱王稱霸的角色,都不是男主角。看人家項羽,堂堂西楚霸王,還委身在會稽義軍做一名小小的裨將,成就大業離不開基層的磨礪。還有劉邦,他更是深明驕傲使人落後,謙虛使人進步的大義,給自己起個很有地主老財風格的稱號,沛公。
李斯可不在乎劉邦是公是母,他只知道,秦朝再不出兵鎮壓,崩盤將不可避免的出現。想找胡亥彙報工作,可是他一不是太監,二不是美女,根本見不到躲在深宮尋歡作樂的皇帝。
心急火燎的李斯,即將碰到他這輩子所見過的最稀奇的事情。趙高急三趕四的前來見他,臉上沒有平日的驕縱和陰沉,擺出憂勞國事的口吻,對李斯大吐苦水。
趙高說自己位卑言輕,多次向胡亥諫言造反之事,都沒有得到主張。所以特別懇請李斯能入宮見駕,行使丞相的督導之責。
李斯不疑有他,滿口答應,心裡還不住的冷哼,取笑趙高也有怕死的時候。他怎麼就不想想,趙高哪次來找他能有好事?他還是不長記性,又往圈套裡跳。
趙高給李斯安排的入宮時間很不合適,胡亥正和懷中的絕色妖嬈你儂我儂,就看到李斯那張破壞興致的老臉,頓時面露不快,強忍着沒有發作,詢問李斯求見有什麼要緊事。
胡亥奢靡的生活作風,讓李斯深感痛心。他爲自己一時利慾薰心,錯選昏君而後悔,可是開弓沒有回頭箭,只有後悔的人抱恨終生。他想盡最大的努力,去挽回他造成的損失,或者是趙高造成的損失,還有胡亥、始皇帝......破鼓衆人捶,李斯你補的過來麼?
爲了引起胡亥的重視,李斯故意誇大起義的事態:“啓稟陛下,六國舊地都有人舉事謀反,並且發展勢頭迅猛,再不出兵平叛,打到咸陽不過是早晚的事。”
與李斯的焦慮不同,胡亥顯得異常沉穩,可惜這份鎮定來自他的愚蠢。他反到勸慰李斯放寬心,不要把蟊賊作祟的事情上綱上線,要相信地方官員的處理能力,大秦能夠吏治清明,都是因爲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政策。
胡亥真是站着說話不腰疼,不搞調查研究,什麼都敢往外講,也不怕風大閃了舌頭。始皇帝在天有靈,看到跟他同樣混蛋的接班人,不知是該喜還是該憂?
事關李斯生死的時刻到來,胡亥鬼使神差的說起一件事:“有丞相爲國操勞,朕心甚慰,聽郎中令多次談及,丞相的長子李由在三川郡乾的不錯,朕準備擬詔,讓他回咸陽任職,好讓你們父子團聚。”
胡亥的話有個重點,他的消息來源於趙高,爲什麼趙高要替李斯美言?這不是奸賊應該做的事情,除非他令有所圖。而且趙高的話純粹是信口開河,李由所在的三川郡分明是起義的重災區,更顯得他動機可疑。
李斯來不及想這麼仔細,愛子心切的他把兒子身陷敵窟的事情向胡亥和盤托出。胡亥知道李斯不能拿兒子作假,這才相信起義確有其事,馬上責怪李斯爲何不早報。
還沒等李斯開口,沉默半天的趙高突然雙膝跪倒,匍匐在地,開始畫龍點睛:“請陛下恕臣徇私之罪,李由通敵賣國,和叛賊連成一氣,丞相怕被降罪,所以威脅臣代爲隱瞞。”趙高真是煞費苦心,原來在這裡等着李斯。
胡亥震怒,拍案而起,江山永固的美夢頃刻間化爲泡影,帶給他壞消息的是李斯,做這件壞事的人是李斯的兒子,他沒有平亂的本事,只能拿李斯出氣。
李斯下獄了,趙高親自給他定的罪:通敵叛國,腰斬棄市,誅殺三族。
人有什麼樣的恐懼,就會撞見什麼樣的鬼。李斯誰也不埋怨,包括趙高,他很清楚自己是罪有應得。他只是爲大兒子惋惜,李由明明是爲國捐軀的烈士,卻因爲父親的拖累,被扣上賊寇的歪帽子,做鬼也擡不起頭。
李斯對菜市口已經很熟悉,他曾經在這裡監斬過很多人,審判者到被審判者,決定權永遠掌握在歷史手中,永遠被人民操控,你可以不信,但不能否認。
刑場上人聲鼎沸,觀斬大秦丞相的機會不多,人羣爭先恐後,這就是芸芸衆生。李斯放聲痛哭,他發現自己從未過上想要的生活,和兒子在上蔡老家逐狗追兔。他錯過了人生不該錯過的,得到了人生不該得到的,明白了就好,下輩子知道該如何做人。
李斯把生前的最後一眼留戀,投向監斬臺上的趙高,目視那張陰毒的面孔,他破涕爲笑,在心裡送出血咒:宜將冷眼觀螃蟹,看你橫行到幾時?
歷史的發展似乎和李斯的初衷事與願違,趙高依然鴻運當頭。王離兵敗鉅鹿,章邯投降項羽,趙高向來把告急文書當作喜報來讀,這些消息讓復仇在望的他興奮不已。
趙高在書案上不停翻弄,希望查找更多秦軍失利的戰報,有樣東西吸引住他的視線,一封陌生男人的來信:
尊敬的中丞相,您好!
我叫劉邦,是起義部隊西征大軍的*****。對您仰慕已久,奈何造反繁忙,一直無緣拜會,特修書致歉,敬請海涵。
在我心中,天下英雄唯丞相與邦爾,何不你我聯手,共謀大事?如果丞相誅胡亥於朝,他日入關,我願與丞相分而爲王,同治關中。
口說無憑,立字爲證,萬望丞相勿拒,劉邦靜候佳音。
每個人都會迷失自己,趙高也不例外。他無法拒絕劉邦的循循善誘,做出了人生最盲目的選擇,要親手摘掉自己的護身符。而他這麼做的原因實在讓人捧腹,居然出自太監稱王的笑話。
放下書信,趙高喝來左右:“命咸陽令速來見我,有要事相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