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九 荊軻刺秦王(2)

秦王掃六合,用的是暴力手段,必然結怨天下。他得罪的人數不勝數,恨他的人也多如牛毛。除了太子丹,燕國還有個恨始皇帝入骨之人,就是兵敗於李牧的桓齮,現在隱居在薊都的樊於期。

關於桓齮和樊於期是否同人的爭論,千古喋喋不休,沒有研究就沒有發言權,我對此不予置評,只是講述讀者最願意接受的情節。

追究桓齮叛秦的原因,還是法家思想在作祟,始皇帝御下極嚴,獎懲分明,秦將陣前敗仗便是死罪,桓齮爲了苟活才選擇遁世。

問秦國爲什麼不用仁政? 秦穆公倘若仁慈,恐怕還在隴東牧馬,飢餐露宿;秦厲共公倘若仁慈,恐怕秦國早亡,臣奉義渠;秦昭襄王倘若仁慈,早已外戚亂國,異姓天下。亂世需用重典,婦人之仁於安天下何益?

善於依賴武力達成目的是秦國的傳統,這是人類最原始本性的解決辦法,責怪始皇帝的殘暴沒有道理,贏家一脈相承的基因,他也沒的選擇。天下人越是恨他,他便越要天下人順他,面對人性的扭曲和固執,始皇帝同樣是**縱者。

咱們還是話說桓齮,他在燕國的日子並不好過。躲的過和尚躲不過廟,他是活着,卻生不如死。父母親族、兄弟姐妹、故交好友都因爲他的拖累而被殺,除了以淚洗面,他沒有更好的辦法宣泄怨憤。

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佛家注重因果,造下多少業,要還多少孽。桓齮偷生六年之際,終於有人惦記起他的腦袋來。

鞠武給冥頑不靈的燕太子丹出了最後一個主意:“夫以秦王之暴而積怒於燕,足爲寒心,又況聞樊將軍之所在乎!是謂委肉當餓虎之蹊也。願太子疾遣樊將軍入匈奴!”燕國什麼事情都不做,秦國都看着礙眼,現在還收留着桓齮,等於把肉放在餓虎經過的路上,肯定會給燕國招攬禍患,不如把桓齮送到匈奴去,那裡天高皇帝遠,不會給燕國惹事。

鞠武陰險的還在後面,看到燕太子丹無動於衷,他甚至說道,乾脆把桓齮的腦袋砍掉,打包郵寄給始皇帝。希望秦王看在太子丹立功的面子上,能夠放燕國一條生路。

鞠武費了半天口舌,只有這番話說到了燕太子丹的心坎裡,他猛地一拍腦門,稱讚起鞠老師來:“老東西,真有你的,我怎麼就沒有想到用桓齮的腦袋取信於贏政小兒呢?這下刺客可以近身了。”

說來說去,燕太子丹就準備把刺殺行動一條路走到黒,他壓根沒把鞠武的分析當回事,還在思考着如何完善刺殺計劃。

明知事不可爲,鞠武只好抽身而退,跟着燕太子丹這樣的主子,白瞎了他這個人才,由得燕國自生自滅吧,老先生如是想。

就在鞠武已經對燕國失去信心的同時,太子丹卻嘴裡唸叨着: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他承認刺殺是有困難,但事在人爲,事實證明,只要肯下功夫,沒有幹不成的事情。剛剛想出用桓齮腦袋接近始皇帝的辦法就是最好的證明,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現在唯一欠缺的,就是高水平的殺手。

燕國地處北地,臨近邊荒。在戰國諸侯之間一直保持中立,沒有簽訂任何引渡條款,向來是各國通緝要犯匿身的不二之選,久而久之,這裡成了窮兇極惡之徒的集散地。

薊城作爲燕之國都,遠沒有它表象上的清樂安平。街市上笑容可掬的商販,若干年前可能還是刀頭舐血之輩。大路上破衣爛衫的乞丐,興許也曾經是列國的英雄豪傑。戰國百姓都用無處容身者的安樂窩,流浪漂泊者的桃花源來形容薊城。

壞人多的地方也有好處,是江湖就有規矩,他們信奉能力至上的原則,拿拳頭說話,誰打的贏就可以制定規則。薊城地下勢力最大的規矩就是田光,不折不扣的黑社會老大。出身來歷不詳,爲人仗義疏財,交友龐雜,市井裡摸爬滾打幾十年,終於混出一片天地。

當燕太子丹需要刺客的時候,首先就想到了田光。從燕國統治階級的角度去思考,田光的存在是對政權的威脅,出人意料的是,燕太子丹跟田光卻是相交多年的摯友。燕國勢弱,一副好死不活的樣子,對外不能自保,對內也沒有足夠的力量維護社會秩序。田光這種黑道大豪的存在,正好可以幫助統治者穩定下層建築。燕國因爲種種客觀原因,就堂而皇之的建立起官匪勾結的社會架構。

燕太子丹在宮中設宴,恭請田光赴約。他親自給田光領路,安排座位,侍奉茶水,極盡逢迎之能。堂堂太子居然對布衣禮讓至此,倒不是燕太子丹做作。

一,他確實有點禮賢下士的風骨,況且有求與人,當然畢恭畢敬。

二,田光好歹也是跺跺腳、滿城抖的人物,燕太子丹不恭不行。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燕太子丹開始慫恿田光:“田老大,秦國將要亡燕,咱們的舒坦日子就要到頭了,想要安享太平,爲今之計只有刺殺贏政。茲事體大,急需可以信賴又有真本事的刺客。我選來選去,只有田老大你德高望重、功力非凡,對燕國又有真感情,去實施刺殺最合適。”

田光心裡面罵道:無事獻殷勤,果然非奸即盜,宴無好宴,太子丹是要把自己往火坑裡推。他大風大浪裡走過來,怎會那麼容易在小河溝裡翻船,很有技巧的決絕了燕太子丹:“草民承蒙太子殿下錯愛,爲大燕效力,田某責之所在,義不容辭。可是名貴的千里馬盛年能一日驅馳千里,到老連普通的馬也可以輕易超越它。少盛老衰是不可違背的自然規律,田光老矣,除了吃喝拉撒,幹不成什麼大事了。”

讓田光去刺秦確實不合適,他風頭這麼大,在戰國惡名遠播,是各國海關黑名單上的人物,出境都未必能拿到簽證,何況去刺殺?

燕太子丹明知田光是在推諉,人家不樂意,他也不能強迫,只好退而求其次:“田老大無法身體力行,那就給我做做參謀吧,我培養了幾個死士,你老人家幫忙看看成色如何?”

燕太子丹召來門客夏扶、宋意、秦舞陽給田光過目,田光也知道刺殺始皇帝的後果有多嚴重,只許成功,不能失敗。責任重大,他給出的意見很中肯:“太子的手下都是蝦兵蟹將,夏扶,血氣比較旺盛,激動的時候會面紅耳赤。宋意,脈搏太強烈,激動的時候會面色鐵青。秦舞陽,脊椎不好,造血功能有問題,激動的時候容易貧血。這些人雖然武功都還不錯,就是喜怒形於色,好惡都在臉上擺着,不適宜執行刺殺這種任務。”

田光的話讓燕太子丹垂頭喪氣,出言詢問:“千金易得,良將難求,燕國之大,竟沒有可用之人,難道就只能這麼眼睜睜看着祖國完蛋?”

燕太子丹的擔心,正是田光的憂慮。秦國素來強權,一旦坐擁燕地,勢不能再允許他的黑道帝國存在,田光想不喝西北風,只有跟燕國穿一條褲子。

一個整日在薊都酒肆縱情高歌、放浪形骸的身影,突然出現在田光的腦中:“太子莫愁,刺秦之人非他莫屬!”

燕太子丹急忙追問到:“此人是誰?”

八 長平之戰(2)八十五 我愛長命百歲四十五 十年前的間諜案五十七 趙國迴光返照(3)五十四 魏楚大戰十六 始皇帝的父親八十五 我愛長命百歲三十八 嫪毐的風流往事九十一 像趙高那樣做太監六十 韓非留下的記憶(3)八十二 皇權的神話(2)八十五 我愛長命百歲十三 強大的競爭對手六十九 荊軻刺秦王(2)五十四 魏楚大戰九十 坑儒案四十九 尉繚的國家政策(1)五十三 第一次統一戰役二十六 秦莊襄王的任期四十九 尉繚的國家政策(1)玉皇大帝那些事兒六十五 英雄的輓歌五十八 韓非留下的記憶(1)五十九 韓非留下的記憶(2)九十二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四十八 楚國的宮廷陰謀(2)十九 小人物放光芒三十八 嫪毐的風流往事六 包裝嬴異人十七 秦趙再起爭端(1)二十三 神奇的衛國六十三 窘困中的趙國十七 秦趙再起爭端(1)六十 韓非留下的記憶(3)九十四 李斯入甕四十一 嫪毐反了六十九 荊軻刺秦王(2)二十八 魏無忌大敗秦軍六十 韓非留下的記憶(3)五十八 韓非留下的記憶(1)玉皇大帝那些事兒九十四 李斯入甕七十二 荊軻刺秦王(5)十一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九十八 大澤鄉的咆哮六十 韓非留下的記憶(3)二十二 清掃政治流氓三十四 最後一次合縱(2)十八 秦趙再起爭端(2)十四 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三十六 蒙驁之死八十四 英擊博浪沙七十九 往事不堪回首六 包裝嬴異人四十二 處理趙太后七十七 亡楚五十六 趙國迴光返照(2)六十四 亡韓六十 韓非留下的記憶(3)九十 坑儒案七十七 亡楚七十五 軍權傾扎六十二 韓非留下的記憶(5)二十 東周的滅亡(1)四十一 嫪毐反了十 白起功高震主六十五 英雄的輓歌六十二 韓非留下的記憶(5)七十四 沸騰的易水一 嬴異人的煩惱七十三 荊軻刺秦王終結篇(6)四十八 楚國的宮廷陰謀(2)玉皇大帝那些事兒十 白起功高震主八十四 英擊博浪沙八十 亡齊九十七 殺人者人恆懼之三十八 嫪毐的風流往事三 流浪在趙國的日子八十八 不取南方誓不休七十一 荊軻刺秦王(4)三十二 秦國的大災之年九十一 像趙高那樣做太監三十四 最後一次合縱(2)三十六 蒙驁之死二十一 東周的滅亡(2)六十二 韓非留下的記憶(5)六十四 亡韓九十 坑儒案六 包裝嬴異人三十三 最後一次合縱(1)八十三 當皇帝愛上旅遊六十六 將小人進行到底六十二 韓非留下的記憶(5)七十九 往事不堪回首五十六 趙國迴光返照(2)六十八 荊軻刺秦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