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二 韓非留下的記憶(5)

子時已過,咸陽的大街小巷都已經宵禁,除了夜巡的兵丁,只有更夫還在大街上游晃。“天乾物燥,小心火燭”的聲音迴盪在空曠的街道上,深邃而悠揚。吱吱咯咯的車輪聲在廷尉府後門嘎然而止,一個渾身包裹在黑袍中的身影閃進了虛掩的大門。

這已經是李斯和姚賈的第三次秘密會晤了,兩個臭味相投的人,因爲共同的敵人,成爲了親密的朋友。密謀陷害韓非是個見不得光的事情,只能偷偷摸摸的進行,好在他們的品級不用受宵禁的限制,月黑風高的夜晚,適合藏污納垢。

長夜無眠數漏更,一聲一聲到天明。李斯和姚賈一夜密語,直到天將泛白才送客出門:“上卿切記,是非成敗在此一舉,朝議之上須謹言慎行。”

姚賈:“廷尉放心,一切按照計劃行事,韓非的好日子到頭了。”

卯時已到,秦國早朝。始皇帝高高在上,接受百官朝拜。待到禮畢,韓非緩步踱出朝列:“臣有言進。”

從韓非入朝議事開始,他進言停止攻韓已經成爲朝會的例行程序。接下來的事情就是羣臣故意詰難韓非,卻被他用口吃的語調舌戰羣儒。韓非往往旁徵博引、滔滔不絕、談古論今,舉法興術,把好好的議會搞的爭論不休,不成體統。

讓人奇怪的是,李斯和姚賈從來都靜觀其變、閉口不言。今天眼看韓非又要挑起爭端,李斯給姚賈暗使一個眼色,看來二人終於要展開行動了。

韓非得到始皇帝的獲准,又開始痛陳存韓的利害,說的天花亂墜、唾液齊飛。始皇帝很民主的徵求大臣意見,姚賈破天荒的站了出來,打響了炮轟韓非的第一仗。

姚賈指責韓非一派胡語,完全是在妖言惑衆。存韓的目的是爲了弱秦,根本沒有設身處地的爲秦國着想。來到秦國後一而再、再而三的製造爭端,實乃擾亂視聽、包藏禍心。

姚賈此言成功的引起了始皇帝對韓非的懷疑,韓非跟其他客卿終有不同,他畢竟是韓國的公子,隸屬王室成員,他的根在韓國,胳膊肘能往外拐麼?看看韓非連日來的行爲,讓朝野上下不得安寧,嚴重影響了行政秩序,這些是無心之失還是有意爲之?始皇帝也犯了嘀咕,姚賈的話還真有幾分道理。

看到始皇帝面露懷疑,李斯知道自己推波助瀾的機會到了:“啓稟君上,臣竊以爲上卿所言甚是。上卿遠行六國促秦盛世,載譽而歸之時,滿朝喝彩,秦人與有榮焉。獨韓非放浪而言,謗上卿多有不是,挑撥是非、離間大秦君臣之心昭然若揭。”

李斯的話音剛落,姚賈撲通一聲跪倒在地,大聲請願:“韓非亂臣賊子,不殺不足以安國政。任其留秦日久,悉知秦事,他日歸韓,必爲秦之心腹大患。”姚賈和李斯一唱一和,把韓非氣的結巴病犯,吱吱唔唔的說不出話來,有心辯駁,卻無從開口。

始皇帝一直在思考李斯和姚賈擲地有聲的逼諫,他不是一個糊塗蛋,他很明白自己的兩位重臣目的絕不單純。針對韓非,看似直抒胸意,爲大秦殫精竭力,其實還不是想排除異己、獨攬大權。呂不韋別的好處沒有,最起碼讓始皇帝把人性瞭解的透徹無比。

始皇帝心裡面絲毫沒有責怪李斯和姚賈的意思,人不爲己、天誅地滅。如果不是這兩個爭權奪利的小人顯露出自私的本性,始皇帝就要忽略一個極其重要的問題,他貿然拉攏韓非是利是弊?

從主觀上來看,一個胸藏治國術、能敵百萬兵的韓非,確實是不可或缺的人才,不重用顯然不合情理。客觀上,韓非的到來打破了秦朝行政機構的平衡,李斯這羣舊臣勢必不甘心大權旁落,矛盾就應運而生。

始皇帝很明白問題的關鍵與存韓無關、與韓非的政治傾向更沒有牽扯,所有的爭執都是人性的卑劣在作祟。這種事情無所謂對錯,解決問題纔是最迫切的,秦國的能臣每日爲了邀寵而爭,他的天下將從何來?

穩定是發展的基礎,始皇帝也不得不向自己的臣屬妥協。因爲一個韓非把手下都得罪,顯然得不償失。沒想到丰采絕倫、才華橫溢的韓非有朝一日也會成爲雞肋,棄之可惜、留之無用,徒增煩惱。

始皇帝會不會下令殺掉韓非?他可不會這麼傻。韓非名著於天下,好歹也算讀書人的偶像。不論誰禍害他,都將受到歷史的譴責。始皇帝所能做的,就是把韓非交給李斯去處理,是生也罷、是死也罷,都跟他沒有一點關係。

始皇帝:“廷尉與上卿所言都屬猜忌,並無事實依據,因此而誅韓非,太過草率,不妥、不妥!”始皇帝的言外之意,顯然是在提醒李斯,想殺韓非的話,要找點更有分量的證據。

李斯伴君多年,聞絃歌而知雅意,立刻想出瞭解決的辦法。案情都是審出來的,先把韓非下獄,罪名再慢慢蒐集。他就掌管着秦朝的刑獄,不怕沒機會折騰韓非。

就在韓非被收監後不久,始皇帝動了惻隱之心,當他下詔釋放韓非的時候,卻收到了斯人已逝的回覆。聽說韓非是畏罪服毒自殺後,始皇帝笑了,他心裡有個疑問,韓非自殺所用的毒藥從何而來?始皇帝沒有更正這個破綻,他要給後人留下探求真相的線索。

一代大家悄然而逝,儘管我們都明白韓非死於小人之忌,可是我們卻沒有辦法把他的死單純的怪罪於某一個人。李斯、姚賈、始皇帝,他們誰都無法逃脫干係,就連韓非本身,也對自己的死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做人就是難得糊塗,而韓非偏要與世清流。衆人皆醉我獨醒,這是明智之人所作的不智之事。寥落無爲,混跡於韓國腐化的上流社會不好麼?最起碼能落個囫圇己身。

真正聰明的人,在說話之前必會沉思所言之語,然後卻選擇什麼也不說。而韓非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說的越多、錯的越多,禍從口出,理所當然爾。太明白天下,會遭致人忌,太明白人心,會遭致人懼。始皇帝之所以選擇站在李斯那邊,恐怕也是對韓非的才能產生了恐懼。

最爲可笑的是,韓非曾經作書《說難》,論盡了遊說之難:“非吾知之有以說之難也,又非吾辯之能明吾意之難也,又非吾敢橫失而能盡之難也。”他自己比誰都清楚勸秦存韓的困難程度,卻明知不可爲而爲之,太勇而近乎愚。

稍稍令人欣慰的是,韓非留下的不只有哀思和悲痛。始皇帝從此獨尊法術,算的上以師視韓非。時至今日,法家思想成了社會發展的規則,一言而天下法,韓非何憾有之?

佛語有云:因果循環、報應不爽。秦國興於法,又亡於亂法,社會發展的規律只能遵循,不能違背。始皇帝、李斯對韓非子的法家思想只通皮毛,未得真髓,以致於胡亂效行,最終畫虎不成反類犬,苛政於天下,二世而覆國。

我們感嘆韓非大仇得報的同時,又不免哀秦之不幸,怒秦之不爭。

祝願所有讀者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二 誰是最可恨的人八十一 皇權的神話(1)七十七 亡楚七十七 亡楚三十八 嫪毐的風流往事二十五 說寂寞誰甘寂寞七十七 亡楚五十四 魏楚大戰六十四 亡韓二十二 清掃政治流氓四十八 楚國的宮廷陰謀(2)五十六 趙國迴光返照(2)八十一 皇權的神話(1)十七 秦趙再起爭端(1)八十五 我愛長命百歲十三 強大的競爭對手六 包裝嬴異人三十三 最後一次合縱(1)七十三 荊軻刺秦王終結篇(6)八十五 我愛長命百歲七十九 往事不堪回首七十一 荊軻刺秦王(4)八十九 焚書案九十三 死去原知萬事空八十三 當皇帝愛上旅遊六十九 荊軻刺秦王(2)八十九 焚書案七十六 亡魏二 誰是最可恨的人九十七 殺人者人恆懼之四十一 嫪毐反了五十六 趙國迴光返照(2)十七 秦趙再起爭端(1)八十九 焚書案九十一 像趙高那樣做太監六 包裝嬴異人八十八 不取南方誓不休十 白起功高震主一 嬴異人的煩惱二十六 秦莊襄王的任期四十二 處理趙太后六十五 英雄的輓歌八十七 不叫胡馬度陰山(2)十八 秦趙再起爭端(2)二十一 東周的滅亡(2)七十二 荊軻刺秦王(5)八十五 我愛長命百歲九十二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三十二 秦國的大災之年四十一 嫪毐反了二十 東周的滅亡(1)九十八 大澤鄉的咆哮四十八 楚國的宮廷陰謀(2)二十六 秦莊襄王的任期十八 秦趙再起爭端(2)六十四 亡韓四十一 嫪毐反了二十八 魏無忌大敗秦軍六十四 亡韓三 流浪在趙國的日子十五 一切都擺平了九十七 殺人者人恆懼之五 走進彼此的生命二十六 秦莊襄王的任期五 走進彼此的生命四十二 處理趙太后二十五 說寂寞誰甘寂寞八十八 不取南方誓不休十七 秦趙再起爭端(1)二十三 神奇的衛國五十三 第一次統一戰役十八 秦趙再起爭端(2)四十一 嫪毐反了三十二 秦國的大災之年五十七 趙國迴光返照(3)八十一 皇權的神話(1)十六 始皇帝的父親七十一 荊軻刺秦王(4)七十五 軍權傾扎七十二 荊軻刺秦王(5)十三 強大的競爭對手四十九 尉繚的國家政策(1)十一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八十 亡齊九十五 扶不起的扶蘇五 走進彼此的生命七十三 荊軻刺秦王終結篇(6)二十三 神奇的衛國八十二 皇權的神話(2)六十七 亡趙二十一 東周的滅亡(2)八十八 不取南方誓不休八十六 不叫胡馬度陰山(1)十九 小人物放光芒十九 小人物放光芒五十五 趙國迴光返照(1)十七 秦趙再起爭端(1)八十四 英擊博浪沙七十九 往事不堪回首八十五 我愛長命百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