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喜訊?(二)

自幼心高氣傲、桀驁難馴的孫女長孫湘雨,如今終於升格做了人母。當這樁莫大的喜訊由兒子長孫靖的口傳到胤公耳中時,這位年過六旬的老人眉開眼笑,喜地合不攏嘴。

不可否認,胤公以及長孫家曾經的確有虧待長孫湘雨與其母王氏二人的地方,但是自長孫湘雨九歲起,胤公便一直將這位寶貝孫女當成是掌上明珠,多番稱讚她爲長孫家迄今爲止最爲驚豔的奇才。並且,胤公不止一次地暗暗擔憂,擔憂這位對長孫家暗藏恨意的孫女,具備傾覆一國才能的孫女,日後是否會將長孫家拉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爲此,胤公曾經對這位寶貝孫女起過殺心,畢竟他實在難以保證,有朝一日他若不在了,以他兒子長孫靖的愚鈍,是否能夠把握地住這位天資卓越的孫女長孫湘雨,能夠勘破她針對長孫家的計略。

天見可憐,孫女長孫湘雨被孫婿謝安所降伏,不可否認這是胤公迄今爲止感到最爲慶幸的事,畢竟謝安的存在,無疑是給行事向來無所忌憚的長孫湘雨套上了一層世俗理念的枷鎖,使她再無法做出什麼出格的事來。

一晃四年,繼孫婿謝安這條枷鎖之後,自己的孫女身上又加了一條……

“末末……呵呵呵……”

在自家府上的後花園,胤公捋須笑眯眯地望着在雪地中驚豔綻放的春梅,口中緩緩唸叨着曾外孫的小名。

輕笑一聲,胤公腦袋中不禁浮現出當年某個小女孩在遭到責打後平靜而冰冷的話語。

[有朝一日,我定要叫你長孫家……]

胤公至今都忘不了,忘不了當時那個小女孩眼眸中那叫人發憷的深深恨意,以及他聽聞那句話後,全身所泛起的陣陣寒意,刻骨銘心、牢記至今的寒意。

“已有所改變了吧?曾經那雙冷如寒霜不似生人般的眸瞳……”

輕撫着一支花枝,胤公喃喃說道。

“話說,末末……呵呵呵,還真是個心急的小鬼啊!”

從旁,長孫靖聞言臉上露出幾分疑惑,好奇問道,“父親何出此言?”

“……”胤公臉上的笑容僵了僵,有些無可奈何地望了一眼自己的兒子,暗暗感慨這個穩重、正氣卻又愚鈍呆笨的兒子,怎麼能夠生出長孫湘雨那般天資卓越的奇才。

胤公猜得不錯,他的曾外甥,即孫女婿謝安與孫女長孫湘雨之子,降生於大周景治四年十二月三十日,既是年關、又是月關,是故取小名爲末末。

——時間回溯到大周景治十二月末——

當時,謝安早已掃平三王之亂,除秦王李慎與安陵王李承一同葬身火海而屍骨無存外,其餘兩位參與叛亂的王爺,即楚王李彥與韓王李孝,謝安命人將他們的屍首裝入棺木,派人送回冀京。

畢竟再怎麼說,李彥與李孝也是身具帝王血脈的李氏子弟,如何懲罰,此事得由宗人府定奪,輪不到謝安等外人插手,就算謝安乃刑部本署尚書令,並且兼掌大獄寺。

此後,謝安便按照軍師劉晴提出的建議,對麾下軍隊進行整頓,從大梁軍中挑選身體完好的士卒充入冀州軍,得精銳六萬人,畢竟他手頭上的糧草,實在不足以供應近十萬人。甚至於,就算是六萬兵,謝安在援軍江東的途中也要提前與各地的郡、縣打招呼,請當地的治官供應糧草,以減輕南征周軍口糧上的負擔。

而趁着冀州兵與大梁軍整頓的這半月空閒時日,謝安派遣金陵衆與東嶺衆尋找太平軍第二代主帥、即劉晴生母劉倩的埋骨之所,畢竟他承諾過臨故前的大舅子樑丘皓,要將他與心愛的女子合葬。

終於在第四天,謝安打聽到了那所謂的[秭山]。

“怪不得找不到……原來叫秭歸山!”

在聽聞東嶺刺客的彙報後,謝安有些不悅地橫了劉晴一眼,畢竟他秭山、秭山地說了不知多少遍,但是劉晴從未糾正過他,任由他一錯再錯。

什麼?是否有可能是劉晴記錯了?

從小伎倆被拆穿後劉晴撅着嘴悶悶不樂的表情不難看出,這丫頭明擺着就是忽悠謝安。

在十二月十一日,謝安與劉晴帶着苟貢、漠飛、丁邱等東嶺衆與金陵衆刺客,奉送着太平軍第三代主帥樑丘皓的骨灰罐,終於找到了劉晴生母劉倩的墓。

看得出來,這座墳墓曾經有人細心照看,因此墳墓四周甚少有粗如拇指般的蔓藤、細樹,但是,亦不乏遍地的雜草。

“看來至少有半年無人問津了……”給墳墓的主人點了三根香,苟貢蹲在地上,一面勘查着四周的環境,一面對此作出判斷。

“半年……麼?”謝安微微嘆了口氣,要知道自打他率大梁軍進逼江南至今,差不多正好就是半年。

不難猜測,半年前當謝安起兵時,樑丘皓必定是前來拜祭過,或許還站在謝安他們眼下所站的位置跟墓中那位心愛的女人表露過綿綿思念之情。

只可惜那一別……

[劉氏倩之墓……僕臣陳驀所立……]

冷眼瞧着墓碑上的字,謝安輕聲一聲,揮手說道,“挖!”

[真挖啊?]

東嶺衆刺客面面相覷。雖說他們曾經也做過不少傷天害理的事,可似這般掘人墳墓,那可絕對是頭一遭。

或許是注意到了手下弟兄們的遲疑,苟貢咳嗽一聲,沉聲說道,“沒聽到大人的話麼?挖!”

一干東嶺衆刺客聞言二話不說,拿起鋤頭開始挖掘墳墓,只看得劉晴眼角抽畜,或許,她也沒想到謝安竟然當真會這麼做。

不多時,一干東嶺衆刺客便挖到一具棺木,不難猜測,這便是劉晴生母劉倩的棺木。

“呼……還好,還好!”不知爲何露出一副如釋重負的神色,謝安連聲說道,“小心,小心,莫要驚動故者!”

在旁,劉晴一臉鄙夷地撇了撇嘴。

[都掘了人墳墓了,還說什麼莫要驚動亡故者……]

瞥了一眼一副如釋重負表情的謝安,劉晴忽然古怪問道,“謝安,眼下我娘獨葬在此……可倘若我娘與我爹合葬,你當如何?——當真要將我爹的骸骨移往別處麼?”

“所以我說……還好還好嘛!”謝安咧嘴笑了笑。

可能是一開始沒聽懂謝安的言下之意,劉晴微微皺了皺,待明白過來後,這才狠狠瞪了一眼他。

“膽大妄爲!”

不過除了這句之外,劉晴倒也沒多說什麼,看得出來,她與父母間的親情確實淡薄地很。

也難怪,畢竟劉晴四歲時她的生母劉倩便亡故了,此後皆是樑丘皓與楊峪將她撫養長大,而至於她的生父,劉晴根本不曾見過,只是依稀聽母親提起過,不知是逃亡時奔波勞累、積疾而故還是什麼,因爲年數相隔地太久,劉晴記不得了。

“大人,挖好了!”

一名東嶺衆刺客朝着謝安抱了抱拳,按照謝安的吩咐,他們在劉倩的棺木旁又挖了一個深坑。

“下棺!”

謝安回頭望了一眼苟貢,苟貢會意,指揮着幾個手底下的兄弟將一口嶄新的棺木安置在新挖的深坑中,棺木中除了樑丘皓的骨灰罐外,還有一套周國當朝大將軍式樣的鎧甲與配劍。

這是謝安替大舅子樑丘皓所準備的陪葬之物。

當然了,這屬於違禁品,是謝安私下叫襄陽的工匠給改的,畢竟樑丘皓非但不是周朝的大將軍,他甚至是反賊的身份,按理說來,完全沒有資格用周朝大將軍式樣的鎧甲與兵器作爲陪葬品。

但是謝安卻從樑丘公口中得知,若是大舅子樑丘皓沒有七歲時那一場重病,不曾因爲假死而被葬入祖墳,以他的天資卓越,又豈會達不到他當時心中的夙願,成爲執掌天下兵權的大將軍?

而劉晴顯然也注意到了那套不似凡品的鎧甲,在暗暗感慨謝安重情重義之餘,口上仍毫不留情地奚落道,“若被周國朝廷內御史大夫得知,必定會參你一本!”

“那又如何?——近些年本府可是經常被請去御史監吃茶的!”

聽着周國當朝刑部尚書用地痞無賴般的語氣回話,劉晴無語地搖了搖頭。

而這時,東嶺衆們已開始在填土了,並且,將先前移走的墓碑再度放回原位。

“慢着!”擡手阻攔了東嶺衆刺客,謝安皺眉瞧着那墓碑上的字半響,忽而說道,“將此墓碑換了!——苟貢,你字好,你來寫!”

“是,大人!”苟貢抱拳領命,取來筆墨,待東嶺衆刺客打磨好一塊木板後,懸筆問道,“大人,如何書寫?”

“唔……”謝安一面思忖着一面來回踱步,緩緩說道,“舊朝劉姬倩……夫……”

“……”劉晴的眼角抽畜了一下,不過卻沒說話,只是冷冷地看着謝安。

可能是注意到了劉晴的目光,謝安亦感覺這樣寫有些不太合適,咳嗽一下,改口說道,“唔,就寫,慕者樑丘皓……”

“寫大舅爺的本名麼?”苟貢吃了一驚。

謝安點了點頭,沉聲說道,“唔,就這麼寫!——最後,廣陵人謝安立!”

丁邱與漠飛對視一眼,心中暗暗慶幸謝安不曾加上刑部尚書這四個人,要不然,日後被朝中御史大夫得知,那就不是一套違禁的大將軍鎧甲的問題了。

不過轉念一想,以謝安的赫赫功勳,恐怕也不會有人去懷疑他是否私底下與太平軍暗通,畢竟這位刑部尚書令大人,可是一舉將太平軍殲滅了大半。

待諸事完畢,謝安叫衆人擺上了先前帶來的貢品酒水,聊以拜祭劉晴的生母劉倩以及他的大舅子樑丘皓,心中暗暗感慨這對明明相互有好感的男女,卻因爲身份的關係最終也無法走到一起。

而讓謝安感覺意外的是,劉晴竟然也拜祭了一番。

“意外的……平靜呢!”細細瞅着劉晴的表情,謝安一臉古怪地說道。畢竟據他了解,劉晴此前可是極其牴觸他謝安將樑丘皓與她母親劉倩葬在一起的。原因無非就是劉晴思慕如父如兄的樑丘皓,不想將他讓給她深深恨着的母親。

“你指什麼?”劉晴聞言瞥了一眼謝安,冷冷說道。

事實上,就連劉晴也頗爲意外,她竟然如此平靜地看着謝安將她此前所愛慕的樑丘皓與她母親劉倩合葬。

“當然是……想開了?”瞧着劉晴越來越冰冷的眼眸,謝安猶豫了半響,最終還是沒將話說得太露骨。

“哼!”劉晴輕哼一聲,沒有回答,但是心中卻升起幾分波瀾。

[奇怪……竟然沒有難受的感覺,這……難道……]

偷偷望了一眼依舊百思不得其解的謝安,劉晴面色微微有些發紅。

“你……臉紅什麼?”

“要你管?!——風大不行啊?!”

“風?”謝安一臉古怪地望了一眼燒紙錢時垂直上升的白煙,眼神愈加古怪地瞅着劉晴。

就在劉晴羞憤難當時,山下匆匆奔來幾名東嶺衆刺客,領頭的那人更是眼熟,竟是苟貢、漠飛的結義四弟,對錢財貪婪、吝嗇至極的財鬼錢喜。

愣了愣,苟貢上前問道,“老四,你不是零陵伺候二夫人麼?來這裡做什麼?”

“二……二哥,小弟此來是有大喜之事要向大人稟告……啊,大人,大喜,大喜之事啊……”跟苟貢稍做解釋,錢喜一眼便瞧見了謝安,屁顛屁顛跑到自家主公跟前,搓着雙手嘿嘿笑道,“大人,二夫人即將產子了,金鈴兒……不對,是三夫人,三夫人特地叫小的前來向大人傳遞喜訊!”

“湘雨?”

“二夫人?”

“那個女人?”

謝安、漠飛、劉晴以及在場的衆多東嶺衆、金陵衆刺客聞言一愣,在呆滯半響後,除劉晴暗暗咋舌撇嘴外,其餘人臉上皆露出歡喜笑容。

於是乎,心中歡喜的謝安又拜祭了樑丘皓與劉倩二人一番,連忙帶着衆人啓程前往零陵。不過期間他沒忘叫丁邱回襄陽向費國、馬聃等人告知消息,叫他們在整頓完畢後直接趕赴江東,與謝安在中途匯合。畢竟冀州兵若是要折道前往江東,勢必也會路經零陵。

但遺憾的是,謝安最終還是沒能趕上長孫湘雨誕子的時刻,在十二月三十日的晌午,長孫湘雨替夫君謝安誕下了謝家第一個男兒,並且取小名爲末末。

不得不說,待見到長孫湘雨產後那憔悴的面容時,謝安倍感心疼之餘,暗暗感謝他其實並不信仰的諸天神佛,畢竟長孫湘雨這個女人本來身子骨就弱,如今母子平安,這讓謝安總算是放下了心中的一塊巨石。

“我……我瞅瞅……”

饒是心中不喜長孫湘雨的劉晴,亦忍不住上前想一睹那胖嘟嘟的嬰孩,甚至於,心中隱隱有些羨慕。

熱鬧了一陣後,東嶺衆與金陵衆等人皆去準備宴席去了,畢竟既是年關,自家二主母又誕下世子,似這等喜慶大事如何不值得大肆祝賀一番?

瞧一眼金鈴兒以及她懷中的女兒妮妮,再瞅一眼長孫湘雨與她懷中的兒子末末,謝安只感覺心中被親情的溫暖填地滿滿的。

曾經瞭然一身的他,如今亦有了這般多的親人。

懷着諸般感動,謝安的目光逐一掃過屋內的衆人,金鈴兒、長孫湘雨、秦可兒……

妻子、女兒、兒子,以及王馨、劉晴兩個妹妹般的小丫頭。

這種全家人集聚一堂的溫馨,讓謝安感覺分外的溫馨。

只可惜,這頓歲末的團圓家宴依舊有幾位缺席,比如說身在博陵的樑丘公與樑丘舞,戰死沙場的樑丘皓,獨自在冀京經營家業的伊伊,還有伊伊的親弟、身爲太平軍大將的小舅子枯羊……

當然了,溫馨只是在謝安看來,而至於在金鈴兒以及秦可兒眼中,那兩位飯後在牀榻邊對弈的女子,她們的眼神簡直堪稱是電光雷閃、如火如荼。

“妾身聽說了哦,白水軍總大將陣雷,那個武藝堪比樑丘皓的大豪傑,被你設計剷除了……”

微笑着,長孫湘雨玉手取過一枚白子,落於棋盤,斷了劉晴一條大龍生機。

“哦?是麼?——長孫軍師這些足不出戶,卻盡知天下事,佩服佩服!”不動聲色地,劉晴亦在棋盤中落下一子,將長孫湘雨的白子逼上了死路。

“劉軍師說的哪裡話,咯咯咯……”長孫湘雨眼眉挑了挑。

“呵呵……”劉晴眼角微微抽畜。

長孫湘雨與劉晴對視輕笑着,看似微笑,但是無論是誰都能感受到她們眼神碰撞所爆發的陣陣緊張迫人的氛圍。再看棋盤,二人你來我往,互有爭鋒,一時間竟是呈五五難分勝敗之局,直到終盤亦是和局。

“……”

瞅着謝安抱着兒子末末那感動地一塌糊塗的表情,再瞅一眼像鬥雞一樣的長孫湘雨與劉晴二人,秦可兒微微搖了搖頭。

“對了,”長孫湘雨好似想到了什麼,一推棋盤,對秦可兒說道,“可兒妹妹,妾身誕下我謝家長子的喜訊,還不曾發書至小舞妹妹處呢,你文采甚佳,替姐姐擬寫一份家書可好……”

“寫……寫什麼?”秦可兒額頭微微有些冒犯。

“不需寫,只要畫一幅畫像。真是期待吶,不知小舞妹妹瞧見時,將會是何等表情,咯咯咯咯……”

相對於日後的樑丘舞的咬牙切齒,如今的長孫湘雨可謂是春風得意。

正如胤公所期望的,如今的她,哪裡還記得對長孫家的怨恨,滿心都是對夫婿謝安以及對兒子末末的愛意,一心想着要將心中所學全部教授給兒子,但可惜的是,她懷中這位誕生於荊州兵戈戰事期間的兒子,即日後的謝家長子,他對學文似乎並不怎麼感興趣……(。) WWW✿тTk дn✿c○

第34章 莫名其妙的念頭炮轟羊城晚報以及旗下記者餘曉玲第18章 登門(二)第7章 妻弟、姐夫(三)第87章 強大背後的脆弱(二)第49章 暗藏兇機的殿試(一)第61章 北地雁門的狼(三)第70章 兩隻妖孽的掐架第37章 千分之一的得失(四)第73章 暴徒之軍第64章 因勢利導,插個棋子而已第89章 雪第8章 妻弟、姐夫(四)第56章 樑丘對長孫:蠻討厭的,這傢伙……第51章 進退兩難第41章 勢如破竹(二)第2章 喜訊?(二)第19章 最熟悉的陌生人第14章 初掌兵:說服第6章 揹負的信念第77章 攻守互換第63章 談判(二)第47章 致命破綻?!(二)第19章 噩耗第62章 樑國陳留的虎第48章 強援第13章 初掌兵:思計第19章 噩耗第115章 似曾相識的感覺(三)第13章 箭書第137章 至猛之將的末路(二)第30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二)第9章 拉關係第19章 最熟悉的陌生人第51章 進退兩難第44章 演武前夕第15章 局勢得失(二)第24章 偶遇(二)第62章 談判第90章 餘波(二)第34章 被擒的鬼姬(三)第4章 時逢恰巧第29章 詭道第112章 計中計,局中局(五)第24章 入駐金陵第32章 援軍第90章 餘波(二)第24章 偶遇(二)第23章 兌現的諾言第2章 喜訊?(二)第83章 猛虎出籠第74章 相互試探第134章 狙擊之戰第64章 李壽的戰鬥(一)第39章 賭注(四)第33章 幾番出人意料的事態(三)第84章 蠢蠢欲動的西軍第53章 日久生情?(三)第36章 驚愕的第二日第92章 國喪第49章 遺失的羈絆第35章 我就是站着看……真的第71章 非過之失第103章 秦王的報復(二)第52章 人之將死第126章 安陵王李承第74章 謀定:兵分兩路第85章 兄弟!第86章 強大背後的脆弱第30章 羊與虎的莫逆(三)第52章 日久生情?(二)第119章 最終的交鋒?第117章 計中計,局中局(七)第135章 狙擊之戰(二)第11章 婚禮(二)第71章 非過之失第32章 是好意,還是算計第103章 秦王的報復(二)第42章 千分之一的得失(九)第59章 鑿船之夜第139章 聞訊第1章 喜訊?第38章 賭注(三)第79章 決戰之日第17章 暗助(二)第61章 離間與驚變第41章 漸漸靠近的危機第34章 被擒的鬼姬(三)第144章 死亦豪傑!(二)第1章 別怕,哥不是什麼好人第70章 兩隻妖孽的掐架第141章 同室操戈(二)第26章 金陵硝煙第127章 籌碼第19章 噩耗第98章 秦王的軟肋第73章 天賜良機第34章 端倪第106章 間第44章 泄密的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