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最年少的太守

漢靈帝現在權有了,利有了,女人更有了,自己又不是什麼雄心大志的人,只不過是過一天享受一天罷了。最大的心願莫過於多活幾年,所以他一聽說皇甫劍能釀出延年益壽的酒,頓時興奮起來,精神也好了很多。

想方設法益壽延年,成仙得道,長生不死是所有皇帝的夢想,就是秦始皇這樣英明神武的人物也着了幾個小道士的道,更不要說昏庸的漢靈帝劉宏了。

“我家少爺說了,第一他要做安定郡太守,這樣纔可能調集人力物力種植出優質葡萄,纔有釀造葡萄美酒的原料;第二需要青銅五十萬斤,用來製造釀酒設備;第三需要神匠鄭麻及三百名大匠,只有他們的高超技藝才能打造出那種釀酒設備。”

“只要陛下能答應我家少爺這三點要求,以後每年我家少爺獻貢一百甕‘神仙醉’,一百甕‘好兒紅’,如不能完成甘願受罰。”

賈詡最善察顏觀色,捉摸人心,見漢靈帝已然意動,便將皇甫劍交待的要求全都提高了一倍有餘,讓漢靈帝感到釀製此酒異常艱難。

“朕準了!擬詔,度遼將軍皇甫規之孫皇甫劍,忠勇可嘉,年少多才,今其獻酒有功,破格提拔爲安定郡太守,欽此!”漢靈帝幾乎是不假思索,便答應了下來。

在他眼裡一個郡守屁都不是,更何況安定郡還是個人口只有幾萬人的邊荒小郡,每年不僅收不到一個銅板的賦稅還要倒貼一大堆糧食。至於賈詡所說的神匠、大匠,在他眼裡更是抵不上一堆銅板,更何況是能夠益壽的神酒了

“謝陛下天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賈詡連忙接過詔書、印緩,磕頭謝恩。

但就在賈詡謝恩的時候,站立兩旁的大臣可就有意見了。一個個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大漢朝按照地理區域,劃分天下爲十二州外加一司隸。雖然光武中興後,朝廷加重州刺史的支配權力,但是州刺史依然不能絕對控制治下郡太守。漢帝國的根基依然基於天下一百零六郡國。

太守一職可謂是大漢基本,擁有本郡內民政、軍政所有權力。在任用太守上,朝廷考察相當嚴格,那有象現在這樣,僅憑着賈詡的幾句話和一百甕“神仙醉”就能搞定,兩邊大臣覺得這也太過兒戲了。

太尉陳耽手持笏板,顫巍巍地走了出來,躬身施禮道:“陛下此事萬萬不可啊!臣聽聞皇甫規之孫皇甫劍年僅十三歲,哪有十三歲的少年做太守!還請陛下三思!”

陳耽字漢公,東海人,當朝太尉,以忠直著稱。

此時在邊上侍奉漢靈帝的常侍張讓對站在文官前首的司空許訓,做了個微不可見的手勢,這意思十分明瞭,“咱家已收過人家的賄賂,你快幫着說話。”

許家是當時著名的政治家族,這個家族既有因“月旦評”而馳名的許劭、許靖兄弟,也有因爲黨附宦官而臭名昭著的許訓、許相父子。許訓雖然人格猥瑣,但是卻因爲宦官的幫助仕途順利,官居司空之位。

許訓一見張讓的動作,立馬明白過來,趕前一步,施禮道:“太尉大人此言差矣,想戰國時甘羅年方十二,就憑自己的智慧周旋於列國之間,不費一兵一卒使秦國得到十六座城池,官封上卿。現老將軍之孫雖然年少,但卻能釀出‘神仙醉’這等神酒,不正好說明,此子智慧超絕,足以堪此大任!請問太尉大人,如果不用皇甫劍,還有誰能爲陛下釀出延年益壽的神酒來?一個郡守是小,聖上的龍體是大啊!”

司空許訓一席話說得太尉陳耽面紅耳赤,無言以對。

就在這時從武將行列中走出一人,此人人高馬大,相貌魁梧,滿臉殺氣,正是司隸校尉段熲。

段熲上前一步,道:“本將還知道,皇甫將軍生前在羌人中享有極高的威望,如果皇甫將軍的後人做安定郡太守,更容易管理羌人,所以本將認爲皇甫劍出任安定郡太守正可一舉兩得,既能爲陛下釀出神酒,又能處理好羌人的關係,保我大漢江山無虞。”

有這一文一武兩大權臣爲皇甫劍說話,就是有些反對的聲音也被扼殺在了肚子裡。

漢靈帝一想是啊,有什麼事比自己的龍體更重要呢!這些個腐儒就是多事,然後惱怒地一拍龍案,皇甫劍成了大漢有史以來最年少的太守!

賈詡長長的吐了口氣,終不負少主所託。他手捧詔書、印緩,小心翼翼地出了皇城,這才發現身上衣服已全部溼透,不由的打了個寒顫。

賈詡清早離開後,侯選便帶着衆人呆在富春苑等待消息,可是等了一個上午,一個人影也沒見到,一個個早已是心急火燎,狠不得闖出去看個究竟。

就在他們急不可耐的時候,賈詡興沖沖地走了進來,侯選急忙迎了上去,問道:“軍師,事情辦得如何?你怎麼到現在纔回來!大家都急壞了,還以爲出了什麼事呢!”

“呸,烏鴉嘴!怎麼就不會說些好聽的!也不看看我是誰,賈某出馬還有什麼辦不成的嗎?”賈詡沒好氣的罵道,隨後看了看左右,輕聲說道:“回房再說!”

進了房間,賈詡吩咐甲士守在門外,這纔將溫德殿中發生的事詳細說了一遍。侯選聽了大喜,道:“太好了,老子終於不用再躲在飛馬牧場了。”

侯選當然高興了!現在他終於可以明正言順地帶兵出來溜躂了。他也並不是一定想要做什麼高官,拿什麼厚祿,只是以前飛馬牧場的身份確實尷尬,兵不是兵,匪不是匪的,就是做好事也明不正言不順,讓侯選他們很不爽。

兩人商量了一陣,覺得應該立馬派人將喜迅傳到飛馬牧場,另外還要飛馬牧場派人前來接應。這麼巨量的青銅可是一筆鉅額財富,很容易引起有心人窺視,再說現在社會也不太平,民不聊生,盜賊烽起,他們也不敢大意。

兩人商量畢,賈詡取過錦帛,書信一封交給兩名甲士,星夜趕往飛馬牧場報喜不提。

在中常侍王甫、張讓的幫忙下,所需的青銅也很快提了出來。

第389章 轘轅關第69章 阻擊鮮卑前鋒第105章 聖旨到!第379章 五衛騎第129章 呂布來援第164章 桃園三傑(一)第333章 三天之後第132章 陰謀顯現第352章 荊州平第295章 江上行第410章 伯侄對陣第24章 拜師第128章 殺手,又見殺手!第124章 亂!亂!亂!(二)第123章 亂!亂!亂!(一)第68章 靈州失陷第401章 收點利息第152章 收服典韋第73章 伏擊第199章 戰宛城(五)第100章 星夜馳援第2章 頑皮小兒第269章 董卓廢帝第307章 乘勝出擊第116章 千里追擊第101章 生死時速第82章 大戰將啓第287章 城頭驚變第253章 以德服人第390章 你趕!我趕!第113章 最後的願望第104章 殺手門第356章 四面攻城第146章 收徒黃敘第322章 劫財還是劫色?第51章 山賊第135章 小亭論勢第288章 鄴城破,董卓逃第107章 賜槍收馬騰第326章 悲催的袁術第92章 夜襲第34章 弓盾疊加的威力第292章 梟雄末路第159章 剛直田豐第301章 小計謀第25章 蒼生爲子,大地爲盤!第8章 飛馬牧場第393章 功虧一簣第373章 鬼火令第222章 留一手第274章 牧野會盟(二)第408章 一路風雪第130章 一馬換雙將第118章 進京第68章 靈州失陷第371章 皇后人選第348章 吃了小公主第311章 零陵兵敗第103章 羌胡滅(三)第309章 信任!第132章 陰謀顯現第323章 三小美女被困第270章 收徒周瑜第391章 關羽的不安第11章 城頭泣血第11章 城頭泣血第121章 鎮西將軍第110章 正面對決(二)第361章 兩場夜議第335章 進退維谷第369章 登基之前第315章 皇甫劍陣前收太史第4章 閃電貂第341章 第一陣第92章 夜襲第117章 西部鮮卑降第266章 漢帝密謀第190章 長社之戰(一)第57章 安定新郡第6章 解憂公主第98章 高平城之危第16章 乘勝追擊第176章 萬年入西都第86章 驅民攻城第134章 張昭來訪第330章 血戰逍遙津第128章 殺手,又見殺手!第255章 血色狼旗第62章 定計第96章 心緒不寧第259章 兵出烏孫第120章 戰神呂布第116章 斬波才第300章 你們的戰場是大海第194章 揮兵南向第62章 定計第三百四十九十六 槍第87章 八部衆登場第292章 梟雄末路第391章 關羽的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