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新政

中平二年(185年),鎮西軍狂獅怒吼,伸出它那猙獰利爪,發表了自治宣言。

大漢天下因而震盪,三大權臣何進、袁隗、劉焉各懷鬼胎,私下達成協議,決定趁鎮西軍自治之機,重新劃分大漢地方勢力,掌控地方。

三月,天子詔令,賜封劉表爲荊州牧,坐鎮荊州。劉焉爲益州牧,坐鎮益州。中郎將董卓爲幷州牧,坐鎮幷州。

在黃巾之亂中,屢立戰功的騎都尉曹操兵駐兗州,騎都尉袁術兵駐豫州,騎都尉袁紹率兵駐守冀州。

隨着一份份天子詔令,各地漢軍頻頻向鎮西軍周邊州郡調動。

一時之間,鎮西軍控制區周圍,重兵雲集,風聲鶴唳,各路漢軍大有將鎮西軍覆滅之勢。

如此同時,鎮西軍也開始了調兵遣將,金雕營統領黃忠、副統領韓遂接到將軍府命令,率二萬五千將士駐守臨晉關,扼制董卓的幷州鐵騎。

駐守洛陽的龍驤營,南陽的虎嘯營,襄陽的暴熊營也是整軍戒備,蓄勢待命。

就在大多數人認爲,一場大戰不可避免,鎮西軍這隻出頭鳥將要遭到屠戮之時。

不論是大漢宗親劉表、劉焉,還是氣勢正隆的董卓,都做出了讓人瞠目結舌的決定,先後向鎮西軍派出了使臣。

四月,長安城上空戰雲密佈,皇甫劍、賈詡、張昭等鎮西軍高層全都聚集在府中,密切關注着各地漢軍動態,龍、虎、豹三騎也是戰刀赫赫,作好了隨時出援的準備。

鎮西軍這部戰爭機器積極地運轉了起來,隨時準備痛擊來犯之敵。

就在這個時候,哨騎來報,“荊州牧劉表派來使者,到達了長安城外。”

“有點意思,劉表這個時候派來使臣,看樣子劉表是不想跟我們過不去了。子布你去見一見,看看劉表是什麼意思。”皇甫劍聽後,微一思索,已將劉表來意猜出七八分。

“諾”長史張昭答應一聲,出城迎接劉表的使者去了。

“文和啊,你認爲這仗能打得起來嗎?”張昭走後,皇甫劍問軍師賈詡。

“屬下認爲,打不起來鎮西軍不是出頭鳥,而是頭下山猛虎。劉表、劉焉、董卓之輩更不是獵人,充其量就是頭惡狼,而且這些惡狼之間,各有打算,各有想法,誰也不敢來摟鎮西軍虎威。劉表的使臣到了,劉焉、董卓的使者怕也不遠了。”賈詡態度從容,侃侃而談。

“軍師言之有理,本將也認爲他們沒有這個膽量。”皇甫劍微微一樂,笑道。

隨後幾天,果然印證了賈詡的說法,劉焉、董卓派來的使臣相繼到達,一個個都向鎮西軍表達了善意。在皇甫劍的示意下,長史張昭同他們達成了共識,互不侵犯,互通商旅。

致此,鎮西軍周邊那種劍拔弩張的局面逐漸改善,雖然各方還是布以強軍,但戰是打不起來了。鎮西軍自治風波也在這種詭異的氣氛下平息,皇甫劍邁出了圖霸天下的重要一步。

隨着戰事平息,鎮西軍的重點開始放到了內政建設,富國強民上來。

這個時候,隨着中原難民的不斷涌入,鎮西軍控制區人口日益增加,已達到了一千五百萬之數。地盤也到了近三州之地,舊有的大漢官制已經不能再適應新的發展。

皇甫劍謀定而後動,但一旦決定了的事就是雷厲風行。反正現在最重要的一步都已經走出去了,也沒有什麼好顧忌的了,他決定實行新政。

五月中,皇甫劍將左軍師賈詡、右軍師閻忠、長史張昭、長安令鍾繇召集到將軍府。

將軍府,皇甫劍的書房,皇甫劍高坐上首,賈詡等四人分坐兩廂。

幾人落坐之後,皇甫劍淡淡說道:“今天將諸位召集過來,實是有要事相商。鎮西軍現在,雖已脫離了大漢,實行自治,但各處政令不統,很多地方還在實行漢制,管理上存在着很多露洞,如不及時更正,將是後患無窮。所以本將決定在鎮西軍控制區內,實行新政。”

“主公所慮甚是,現行體制確實有礙我軍的發展。”長安令鍾繇善政務,當然也能看出現在鎮西軍控制區內,存在的諸多問題,所以首先開口說道。

賈詡、閻忠、張昭三人也都表示贊同。

“這是本將對新政的一點想法,你們先看一下,再作完善。”

皇甫劍見衆人達成了一致共識,拿出了早就準備好的新政內容。

所謂新政,不過是皇甫劍根據自己的印象將後世中的三省六部制稍加改動,寫了出來。

賈詡、閻忠、張昭、鍾繇四人從皇甫劍手中接過一看,一個個心中震驚不已。

此時皇甫劍稱霸天下的野心是在四位近臣面前表露無遺。如其說這是一部治理鎮西軍管轄範圍的新政,還不如說是治理天下的一種體制。只是將整個國家改成了鎮西將軍府而已。

四位鎮西軍的重臣都已明白,這是主公在爲以後治理天下作準備。

四人雖然心中有些驚訝,但很快就鎮定了下來。他們畢竟都皇甫劍身邊的重臣,對皇甫劍的一些想法也是心中有數。而且鎮西軍現在就有了如此強大的實力,也走出了關鍵的一步,日後稱霸天下也並不是不可能的事。

有如此實力,再有如此雄心,何愁大事不成

四人仔細地閱讀完新政內容,心中更是驚駭。他們做夢也想不到,平時不怎麼過問政事的主公,不僅軍陣無敵,對政事上的理解也是到了讓他們吃驚的地步。皇甫劍寫出的新政,除了一些細節上存在問題之外,確是這個時代最先進的制度,遠遠超出現行的大漢體制。

當然了,三省六部制是中國歷史上,大多數朝代使用的一種政治體制,肯定是有其合理性。千年的歷史已經證明了它的合理性,有效性。

五月底,經過賈詡、閻忠、張昭、鍾繇重新修改,三省、一處、七部,一種全新的政治體制出爐,將全面在鎮西軍內部試行。

新的體制是:三省: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一處:軍機處。直接由將軍府領導。

七部:吏部、禮部、戶部、刑部、工部、統戰部、參謀部。

與三省六部制相比,皇甫劍將兵部單獨列了出來,改爲軍機處,並提升到了三省同一的高度,不僅達到了軍、政分開的目的,也突出了以武治國的理念。皇甫劍認爲不論在什麼年代,軍事都是國之根本,強大的武力纔是一切的保證。

軍機處,執掌天下兵事,主征伐。下設統戰部、參謀部。

統戰部:負責作戰、後勤供給、軍法執行。下設作戰司、軍法司、後勤司。

參謀部:負責作戰計劃制定,謀略安排,戰爭指導。雖然在戰爭中取輔助作用,但必不可缺,作用重大。

尚書省——最高行政機構,負責執行將軍府的重要政令。下設五部,吏部、戶部、禮部、刑部、工部。

門下省——審議機構,負責審覈政令。

中書省——決策機構,負責草擬和頒發將軍府的政令。

三省既有分工,又有制約,同時又能夠扶正將軍府的失誤。

吏部:負責考覈、任免四品以下官員。

戶部:負責財政、國庫

禮部:負責貢舉、祭祀、典禮

刑部:負責司法、審計事務。

工部:負責工程建設。

六月初,皇甫劍一紙令下,賈詡、閻忠、張昭、鍾繇、法衍、荀攸、陳琳、戲志才、沮授、田豐等鎮西軍文臣彙集將軍府,商議改制事宜。

宏大的將軍府內,皇甫劍看着堂下衆臣,意氣風發,朗聲說道:“鎮西軍走到了今天,全憑各位努力,現我軍地盤日益擴大,人口日漸增多。而且以後還會有更多的地盤,更多的人口,需要大家去打理。但現有的大漢官制,已經不能適應我軍的高速發展,所以我們需要改制,需要一套適應我軍發展的新政。”

廳中衆臣,除了賈詡、閻忠、張昭、鍾繇等皇甫劍身邊的重臣外,都還不知道皇甫劍將他們召集來,所爲何事,現在聽了皇甫劍的話,一個個沉默不語,等待着下文。

“大漢官制冗腫,官浮於事,效率低下。本將與軍師、長史等人商議過後,決定推出一種新的官制,下面請軍師宣佈新政,大家討論之後,將要在鎮西軍控制區內全面實行。”

皇甫劍看着一個個神情各異的文臣,繼續說道。

皇甫劍話音剛落,左軍師賈詡站了出來,拿出事先準備好的新政明細,分發到各位大臣手中。說道:“現在發到各位手中的是新政內容,大家都仔細研究一下,有什麼不妥的地方,我們再行修改,但總的思路不會改變”

衆臣接到新政內容過後,都仔細地看了起來。開始了激烈討論,又作了一些細節上的改動,新政就這樣決定了下來。

在這些鎮西軍重臣對新政有了一定認識之後,皇甫劍開始了一系列的人事任命。

由於現在鎮西軍規模還小,只是設置了幾部官員,至於三省長官只有等建國之後再行設立。賈詡、閻忠爲軍機處左、右軍師,統領軍機處。張昭暫領尚書省,門下省、中書省暫缺。

長史張昭主戶部,鍾繇負責吏部,沮授負責刑部,陳琳負責禮部,小發明家馬鈞負責工部。

隨着新政的頒佈實施,鎮西軍控制區進入了高速發展期。

第40章 九宮八卦陣第225章 抗旨不遵第180章 兵貴神速第40章 九宮八卦陣第268章 董卓進鄴城第383章 奪路!第234章 一不聽調、二不納糧第235章 羣雄並起第99章 血戰城門第364章 先帝遺詔第399章 馬超上陣第4章 閃電貂第408章 一路風雪第三百四十九十六 槍第129章 呂布來援第97章 四路人馬第25章 蒼生爲子,大地爲盤!第207章 陣破人亡第398章 兩軍陣前第134章 張昭來訪第406章 廣武山前第395章 劉、關之死第318章 動輒殺人第58章 鬼谷子離去第171章 返回長安第278章 呂布戰趙雲第6章 解憂公主第300章 你們的戰場是大海第73章 伏擊第113章 正面對決(五)第140章 殺向亂葬崗第206章 馬元義的瘋狂第118章 草莽英雄第408章 一路風雪第227章 皇恩浩蕩第254章 以身爲餌第288章 鄴城破,董卓逃第86章 驅民攻城第303章 孫堅喪命斷虎谷第247章 樓蘭王第345章 可怕的沙摩柯第194章 揮兵南向第339章 重燃戰火第113章 正面對決(五)第388章 親征中原第324章 統統該死!第52章 長信宮燈第33章 流星盾對陣宣花斧第291章 上天無路第68章 靈州失陷第202章 藏拙示弱第262章 平定烏孫第249章 延城之危第242章 北匈奴騎兵第118章 草莽英雄第397章 開關挑戰第383章 奪路!第195章 戰宛城(一)第269章 董卓廢帝第253章 以德服人第163章 賭酒賺張飛第66章 初次接敵第241章 玉門關第2章 頑皮小兒第363章 請主公承帝位第128章 殺手,又見殺手!第159章 剛直田豐第63章 調兵遣將第256章 晴天霹靂第296章 錦帆軍第347章 親自出手第287章 城頭驚變第325章 一個不留!第380章 錦馬超第374章 以陣禦敵第138章 月下美人第300章 你們的戰場是大海第76章 第二把火第306章 斬黃祖孫策替父報仇第130章 一馬換雙將第358章 兩路援兵第49章 最年少的太守第265章 大婚第114章 正面對決(六)第396章 虎牢關第264章 西行結束第118章 草莽英雄第333章 三天之後第222章 留一手第74章 第一把火第58章 鬼谷子離去第244章 綠州之夜第324章 統統該死!第122章 一波平、一波起第77章 一半是火焰第283章 呂布的抉擇第201章 入城第45章 組建商團第279章 放你一馬第243章 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