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三回 天下一統

華歷十八年(公元三二九年),也是紀澤稱帝的第十個年頭,經過五年的移民開發,華國終於牢牢掌控了北方與西北方的新區十二州。大亂之後便於大治,在舉國重點支援之下,不論是漢胡人口比例,還是工農牧業成分,社會文教基礎,亦或與中原的交通聯繫,新區十二州都已達到了可持續健康發展的水平,整體社會形態也從野蠻落後的遊牧文明,順利向着融入華夏文明而過渡。

儘管如此,在對新區十二州實施私有化舉措之後,紀澤依舊在減免稅賦、移民墾殖等多個方面,對之實施了爲期五年以上的一系列優惠政策。無它,藏富於民罷了,只有盡力削減地區間的貧富差距,並吸引更多自由人口的流通,纔是杜絕高寒、乾旱、偏遠等貧困地區發生戰爭叛亂的穩定前提。

同樣在華歷十八年,華國還發生了一件堪稱影響深遠的大事。那就是擔任帝國丞相十年,實爲紀澤操持政務長達二十四年的張賓期滿卸任。而張賓空出的丞相之位,則經華國參衆兩院投票公爵,由發展黨代表錢鳳擊敗了復興黨代表馬濤之後接任。由是,華帝國在民主進程上邁進了一大步,算是將民政全力全面意義上的交給了民意。

事實上,在紀澤稱帝之後,他便公開允許甚至暗中支持了復興黨與發展黨的建立,更在華歷十年正式立法承認了政黨的地位,只是限定了軍、法系統人員不得加入政黨。而在過往的五年間,華國地方的各級行政主首,已然逐步採用黨派提名兼參衆公爵的選定辦法。

至於卸任後的張賓,他謝絕了紀澤挽留他擔任參議署掾的邀請,而是掛了個皇家最高顧問的榮譽虛銜,舉族遷往了自己在澳洲的公國領地,從而成爲華帝國成立之後,第二十八個正式支國的公侯。不消說,人皆有私,藉着自己殘餘的影響力,張賓也不乏爲他張家基業好生添磚加瓦一番的念頭...

【領紅包】現金or點幣紅包已經發放到你的賬戶!微信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領取!

華歷十九年,也即北地十二州全面私有化的次年,基本從北地拖累中脫身的華國,再度露出了鋒利的獠牙,而這一次的目標,正是東晉。之所以如此迫不及待,甚至華國自身也在承受着頗大的財政壓力,蓋因此時的東晉,當算其國建立以來最爲虛弱的時候。

說來早在華歷十四年,也即王敦覆滅的第二年,司馬紹便如正史一般英年早逝,其子晉成帝司馬衍尚還年幼,遂在王導庾亮等人的輔政下登上帝位。彼時沒了強勢皇帝居中調和,把持朝政的世家門閥愈加因私望公,對於王敦平叛戰中壯大起來的北方流民軍,則視作不配分享政權的泥腿子,改司馬紹的分化籠絡爲傲慢打壓,致矛盾急劇激化。

主少國疑之下,偏生士族實力又因王敦叛亂一戰而大爲損耗,由是,政治權利與兵權極不匹配的流民軍,遂於華歷十六年底發動了叛亂亦或說是起義。儘管正史中此次叛亂的造反頭子蘇峻、祖約和郭默,這一時空都在華國乖乖做官,可流民軍既然有着造反的必然性,大晉還會缺乏造反頭子嗎?

與正史相似,司馬紹去世後的這一次流民軍大叛亂,持續近三年之久;流民軍一度高歌猛進,殺入健康,攻入皇宮,挾持了孩皇帝司馬衍;其間,甚至連年輕的庾太后都死得不明不白。雖然東晉士族最終聯合起來,以大不了死個孩皇帝的氣魄,堅決剿滅了造反的流民軍,可歷經此戰,東晉的實力不免再一次嚴重受損,司馬家更是進一步皇權旁落。

(注:正史中,若非後趙石勒此時正與前趙劉曜鬥到了你死我活的關鍵時刻,且幹掉劉曜後的石勒沒等消化掉劉曜勢力便即掛掉,引發了後趙內亂,只怕東晉都很難熬過這一段極度虛弱期,所以說,力促匈漢分裂爲前後趙的靳準,絕對堪稱漢家功臣!)

華歷十九年四月上旬,就在東晉剛剛平定了流民軍之亂後的第三個月,年逾四旬的紀澤親自掛帥,發大軍六十萬,從關中、南陽、淮北與東南沿海四個方向,對脆弱空虛的東晉政權發起了雷霆掃穴。

相比華國而言,東晉毫無水上優勢,故其不同於史上常見的南北之戰,壓根不曾或得長江天塹的庇護,沿江沿海可謂處處起火,任由血旗軍分割包抄,根本無法組織統一防線,其戰局劣勢不言而喻。

僅僅半月時間,血旗海軍與內核水師便基本殲滅了東晉的水上力量;而一月之內,血旗軍便憑藉火器之利,攻克了襄陽、江陵、武昌、吳興、晉安、南海、漢中等沿江沿海延邊重鎮,並將偌大的東晉割裂爲數個彼此難顧的獨立戰區。至五月下旬,外無援兵的東晉都城健康,便即爲血旗軍所破,東晉在名義上宣告滅亡。

不過,東晉滅亡卻不意味着華國佔據了江南。由於紀澤對東晉士族集團不似晉武帝平吳時那般寬容,土地改革毫無妥協,令得血旗軍在士族勢力根深蒂固的江南,基本沒怎麼享受到喜迎王師的待遇,即便司馬政權已滅,大多的郡城縣城都得重兵逼降甚或浴血攻打,而奪取之後,亦要時刻提防敵對分子的破壞行徑。

於是,紀澤怒了,血旗軍也怒了,他們倒未屠城,但對所有發生過抵抗的郡縣,其所有的世家豪門與大型宗族,乃至郡兵私兵,皆行連坐,舉族打散發配至四大總督區,而豪富者的田地與大部財產,自也免不了被冠以各種罪名加以剝奪的命運。前前後後,東晉的近千萬人口,最終被華國外遷的高達近三百萬,算是徹底根治了江南的不和諧因素,也爲四大總督區漢夷人口比例的改善做出了至關重要的貢獻。

一邊橫掃推進,一邊強迫移民,輔以對底層百姓的分田分地,進而是計劃開發建設,儘管有着軍力與火器的強大優勢,華國也是直到入冬,纔算是基本佔據了江南地區,且還是不包括巴氐和百越羈縻之地的疆域。

東晉士族是極度富有的,華國對他們的浮財掠奪總額,足足過了兩億貫。由是,接下對江南的計劃開發,並未影響擁兵已達兩百萬的華國繼續用兵。而在此後的三年,華國的用兵重點放在了對於百越人的改土歸流。

江州、廣州、交州、湘州、寧州,乃至林邑(後世越南的中南部),成爲了血旗軍百萬人次的訓練場。一支支血旗軍基本是以軍團規模劃地清剿,一座座山寨被攻滅,一羣羣山嶽人被改造,隨之的則是道路建設,墾荒開發,教育漢化,以及直至基層的軍政系統建設。

必須說,那是新星輩出、軍功榮耀的三年,更是血與火交融的三年。因爲氣候、地形等惡劣環境,血旗軍雖然指哪打哪,所向披靡,可華國對於百越的改土歸流,其艱難程度絲毫不亞於對北胡的征服改造。三年期間,血旗戰輔兵以及革面軍的傷亡,足有十餘萬之衆,更甚華國在北地十二州的戰損。其中,便包括了紀澤的第八子。

值得一提的是,從滅晉大戰開始,紀澤的兒子們便也如同華國新一代青年一般,投入了血與火的戰場,更是開始了皇位接班人的磨練。憑藉良好的教育條件,以及老爹的關照,他們自比尋常軍兵的起點更高,但投入血腥戰場之際,至多也僅憑藉學歷、訓練以及戍邊等等低烈度軍伍經歷,達到軍侯一級。

畢竟,華國需要的是優秀的皇權接班人,且紀澤也不會破壞自身定下的軍職晉升規矩,兒子想要繼承皇權,就得擁有軍方威望,就得冒險參戰。好在稱帝之後,於公於私他都得做種馬,得有三宮六院,而他的兒子則已有了三十多名...

就在華國穩健有序且堅定不移的吞併消化南中國之際,被華國諒在一邊,佔據巴蜀和寧州北部的李氏巴氐政權,卻是坐立不安的活在滅國陰影之下。主動出擊是不敢想的,固守地盤則遲早是個死字,內部爭吵了好兩年,眼見南中國都被華國平得差不多了,僞帝李雄再也坐不住了,遂主動遣使,意欲和華國商議遷國海外的可行性。

俎上魚肉哪有入海化龍的資格,紀澤斷然拒絕了李雄的請求,但他也未立即對巴蜀用兵,而是小展身手,在華歷二十四年,也即平定百越之後的第三年,調遣十萬大軍,發起了對於吐蕃人的戰爭。

早已佔據青海之地的華國,並不缺乏適應高海拔的軍兵,兼有火器之利與百戰經驗,十萬血旗軍僅用半年時間,便徹底征服了遠遠落後矇昧的吐蕃人,伴以大量的人員“交流”,世界屋脊遂定。而在這一過程中,一干皇子再度接受磨練,紀泉、紀昭等四人更是以軍團主將的身份參戰。

華歷二十六年,紀澤終於發兵三十萬,由業已升任陸十五軍羣主將的紀泉擔任主帥,從荊州、梁州、寧州和藏州高原四個方向,以泰山壓頂之勢,攻向已成甕中之鱉的巴氐政權。

蜀道艱難不假,李雄固守準備也夠充足,可小小巴蜀從來就無力與中原政權對抗,僅僅堅持了三月,巴氐人便被血旗軍用重炮轟至了成都城下。再無幻想的李雄出城請降,巴蜀遂定,天下遂合...

第三百四十六回 火海塞灣第一百四十一回 莫名遇刺第一百七十八回 三十六寨第六百零二回 慈不掌兵第五百三十回 欲說還休第一百六十四回 東解西救第八十六回 利益捆綁第七百八十二回 伊缺止戈第六百五十四回 蒸汽火車第三百七十回 殖民琉球第二百六十六回 掌控長廣第七十五回 脣槍暗箭第四百五十八回 堡門失守第五百六十一回 騎戰懾敵第八十二回 蠻勇鐵奴第一百七十一回 海賊來襲第七百二十九回 破壞分子第五百七十三回 魚與熊掌第四百二十三回 藤山礦業第一百六十四回 東解西救第八百零五回 蕩平塞北第八十九回 回馬一槍第五十七回 援手攬才第二百三十四回 誘敵入彀第三百零三回 迫和甬東第三百五十七回 王彌之死第三百一十四回 四階制度第四百七十回 半島合縱第三百三十九回 摧枯拉朽第三百五十三回 重騎縱橫第二百二十九回 久別重逢第七百八十九回 趁火謀劫第十一回 仇深難負第五百二十四回 破城在即第七百二十回 漁陽故城第一百八十八回 佔據冶口第七百四十五回 色誘劉粲第一百三十八回 張賓獻策第三百一十四回 四階制度第三百四十八回 陵園龍震第三十四回 再詐胡營第六百六十回 天現兇讖第七百四十五回 色誘劉粲第四百三十一回 工商改制第七百零七回 戰雲漸散第七百一十五回 雷霆發動第一百八十三回 殺招迭出第七百四十五回 色誘劉粲第二百九十五回 疑難層生第九十九回 天公弄人第七十八回 山神顯靈第二百七十三回 劍指淮中第一百九十四回 陌刀顯威第七百二十六回 劍指匈奴第四百五十九回 八陣迷宮第二百二十七回 現身玄菟第四百八十四回 孰漁孰餌第二百二十七回 現身玄菟第五百九十五回 笠原炮演第三百八十八回 弘道太上第四百六十一回 漏網之患第八十三回 和平劫掠第五百一十九回 敵向難料第七百一十五回 雷霆發動第三百八十三回 村塾先生第六百四十四回 晉喪其主第三百三十八回 骷髏血旗第五百六十六回 中原流人第二百八十回 安海易幟第七百七十回 肅理並朔第三百五十四回 錯捉文鴦第八百一十三回 天下一統第一百零三回 空中飛人第六百五十七回 風雲涌動第六百九十四回 追亡逐北第一百三十八回 張賓獻策第四十四回 遁軍太行第五十五回 穩寨固防第四十回 步步坑敵第四百三十六回 永嘉新年第六百四十二回 慕容西遷第三百三十一回 韓使丘拔第二百六十七回 靖安剿匪第一百九十三回 圍點誘援第三百八十五回 軍屯飼養第一百四十九回 歸鄉認親第七百四十四回 帷幄對壘第四百二十六回 刺案應對第十九回 驟逢故人第四百九十二回 錯亂之戰第四百四十回 勞工風波第六十九回 攘外安內第七百一十七回 時過境遷第五百零六回 飛奪寧海第三百二十五回 鰲山樣板第七百二十回 漁陽故城第一百八十一回 再見程三第七百五十四回 劉聰之死第七十一回 廣招流民第三百四十九回 王昌之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