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九八 葉爾羌汗國

迪麗古麗跪在了阿都拉的面前,叩首在地:“聖裔,我很抱歉,惹上麻煩了。”

阿都拉微微一笑,他的印象裡,迪麗古麗一直是乖巧懂事的女孩,而且非常的聰慧,出身高貴的她非常擅長解決麻煩,大麻煩讓大人解決,中麻煩用背景解決,小麻煩用她的美貌和魅力解決,無論在葉爾羌汗國還是進入漢人的領地,一向如此,屢試不爽。

“起來吧,請告訴我,你做了什麼。”阿都拉微笑說道。

迪麗古麗一五一十的把發生的事情說了一遍,把林君弘的手帕交給了阿都拉,見識淵博的阿都拉只是看的出來那手帕是上等的絲綢,卻也無法通過一個弘字勘破其中真相,但對於發生的事情,阿都拉卻並不擔心:“迪麗古麗,你放心即可,不會有麻煩的,你招惹到的應該是帝國的貴人,他們同樣擔心麻煩,那個年輕的男子說這件事了了,那就了了,而且,你又沒有泄露我們使團的身份,回來的路上也很小心,甩掉了跟蹤,就沒有問題了。

你記着,迪麗古麗,你將要嫁給這個世界上最有權勢的男人,那個時候,你的麻煩就不再是麻煩了。”

“尊敬的聖裔,您會懲罰阿古嗎,他也是個可憐人。”迪麗古麗想起爲自己斷了一隻手的侍衛,問道。

阿都拉笑了笑:“當然,我會讓人給他治療,然後送到商隊送回阿克蘇去,送到你父親身邊去。”

迪麗古麗擡起頭,看到的是阿都拉眼中閃亮的光芒,她不相信眼前這位聖人的後裔,這位和藹可親的聖裔做過醜惡實在太多了,他說的好聽,但迪麗古麗不認爲阿古會有那麼好的命運,但迪麗古麗沒有說什麼,道謝之後,起身離開。

阿都拉提醒道:“美麗的迪麗古麗,如果您厭倦了外面的吵鬧,可以在這館舍之中習練一下舞蹈和歌曲,相信那非常有利於你的未來,對幫助解決您父親的困擾也有莫大的幫助。”

“謹遵您的教誨,聖裔。”

“願萬能的臻主保佑你。”

迪麗古麗離開後,阿都拉拉動了書櫃前的繩鈴,一扇門被打開,黑影出現在那裡,阿都拉說道:“去把阿古帶到城外處理掉。”

“聖裔,阿古是大汗信重的人,也是別吉身邊.......。”黑影提醒到。

阿都拉打斷了他的話:“別吉很聰明,知道讓人甩掉追蹤,但你要知道,在這個富饒的城市尋找一個葉爾羌人很困難,但尋找一個斷了手的人很容易。”

“是,聖裔。”黑影迴應道。

過了片刻,黑影又出現在那裡,他打斷了阿都拉的祈禱,說道:“尊貴的聖裔,很遺憾的告訴您,阿古不見了。”

“知道了,你去吧。”阿都拉沒有睜開眼睛,淡淡的說道。

紫禁城。

李明勳坐在御座上,面前的御案上擺着的不是奏章文件,而是一個可愛的嬰兒,李明勳吹着口哨,正開心的給她換尿片,不時俯身下去,親吻一下嬰兒的稚嫩的小臉,粗糙的鬍子扎的她笑個不停,而這個嬰兒就是李明勳剛剛滿一週歲的小女兒。

“一隻小蜜蜂啊,飛在花叢中呀........。”李明勳唱着兒歌,逗弄着自己的女兒,顯的很是開心。

只聽着細碎的腳步聲傳來,李明勳不用擡頭就知道是皇后來了,也就只有她出入這座宮殿,不會有人通傳,朱妤姝走上前,抱走了小女兒,問道:“你還在這裡逗孩子,你知道天橋發生的事了嗎?”

“知道了啊,侍從室的人都奏報了,你可管住自己的嘴,要讓香君知道老三捱了打,可了不得,放心吧,我問過了,就是挨個一個巴掌,沒什麼大事,太子和君弘都給他出氣了,這事了了。”李明勳的注意力依舊在女兒身上,縱然被皇后抱走,他也耍弄着一份奏章,吸引着女兒的眼睛。

皇后卻是氣不打不一處來:“君華差點惹了大禍,你知道嗎,他在街上開了槍,差點打死了人。”

“不是沒打死嘛。”

“他開槍了!”皇后提醒道。

李明勳道:“這不挺好嗎?”

“還好?”

“是啊,有人打他弟弟,他幫弟弟出氣,挺好的啊。兄弟之間不就應該這樣嗎,至於開槍了,京城幾十萬人,哪天沒個槍聲,算的了什麼禍事。”李明勳滿不在乎,隱隱還有些驕傲。

皇后說道:“因爲這事,還斷了人家一隻手,這還不算禍事?”

李明勳聳聳肩:“是那個人自己斬斷的。”

“是君弘讓他砍的!”皇后把女兒交給了身邊的女官示意其抱出來,以便讓李明勳集中精神。

李明勳伸長脖子看着女兒離開,才放下手裡的東西,提醒道:“你可別瞎說,我都問過了,君弘可沒有說斷手的事,是那個人自己斬斷的,雖說君弘不是咱們親生的,可也是我的義子,帝國的誠王,咱們自家人別往他身上潑髒水好嗎,我的皇后娘娘。”

“你不覺得這事很棘手嗎?”朱妤姝不依不饒。

李明勳無奈的靠在了椅背上,說道:“你只要不再問,這事就不棘手。當事人沒有被捉治安廳去,君弘一句話攬下來了,治安廳還敢真的去誠王府拿人不成?官面上沒有人管,當事雙方又不想張揚,這事就結了啊,一個胡人打了皇子一巴掌,丟了一隻手,這不是很公平嗎,難不成你想把太子、君弘和老三綁到治安廳去問罪?那樣又能怎麼着,頂多是把開槍的太子關幾天,再賠些錢給人家,到時候吃虧還不是太子?”

“我哪裡說把他們兄弟三個綁去治安廳?”皇后也是語塞了。

李明勳道:“對了,你不這麼想就對了,不癡不聾不做阿家翁,你我二人裝糊塗,不知道也就是了,太子才十二歲,青春正盛,衝動一把算不得什麼,又沒有真的招惹出禍事來,在君弘那裡玩兩天,忘了這事,也就罷了,別放心上了。不然你這當孃的也不好做,前兩年,君威捱打了,太子沒管,你不高興,今天君威捱打,太子出頭,你又不高興,那他到底怎麼着才能讓你高興呢?”

“你不怪他?”皇后問。

“誰?君華,君弘還是君威?”李明勳反問道:“君威才七歲,小孩子不懂事,被人欺負他還委屈呢。君華爲保護弟弟不惜傷人,做的很好。君弘是人小鬼大,做事穩當妥帖,該嘉獎纔是,又怎麼怪呢?”

皇后看着李明勳眼裡滿是寵溺和得意,這才放心下來,她之所以這般焦急,只是覺得太子在此事處理上過於衝動,當街行兇,極爲不妥。可似乎在皇帝的眼裡,這些都是應該發生的。

其實李明勳不怪這羣兒子的原因很簡單,一來沒出人命,算不得禍事。其二這羣孩子的年紀只有這麼大,再是太子親王又能如何,至少他從未教過自己的兒子們循規蹈矩,隱忍不發。

“放心吧,我不怪他們,別說我不怪他們,你能不怪我,我就燒高香了。”李明勳頗爲苦澀的說道,他在御案上找了找,抽出一份奏章來交給皇后,皇后看了看殿內,除了夫妻二人再無他人,這纔看了一遍,只一遍,臉色就變了。

因爲這奏章不是別的,是帝國藩屬,葉爾羌汗國的汗王爲恭祝帝國天子萬壽節之喜,特奉汗王嫡女入宮爲妃的。

要說李明勳的萬壽節,皇后其實也挺高興的,畢竟這是李明勳的五十整壽,可藩邦送什麼禮物不好,偏要往宮裡送女人。

皇后正襟危坐:“皇上一國之尊,天下之主,納個妃嬪怎麼了,臣妾又怎敢怪罪呢?”

李明勳知道皇后在說反話,他要好這一口,老早就納了,這麼些年,藩邦異族,功臣豪強,動這個心思的人多了,他也從未鬆口過,如今都過了知天命的年紀,怎麼還會再動凡心。

“你少來,說正經的,這事怎麼辦?”李明勳問道。

皇后說道:“皇帝不許,駁了奏請也就罷了。”

“人都隨使團來了。”李明勳提醒道。

“那就納進宮來,好吃好喝的待着就行了,不就是作戲給外藩看嘛。”皇后倒是灑脫。

李明勳不悅說道:“你就在這說風涼話吧,這次我若真的允了,日後就沒有好日子過了,今兒我能納一葉爾羌公主爲妃,那再納幾個滿洲、蒙古、朝鮮妃子也就不爲過了,今天開個壞頭,日後就麻煩了。”

“你是皇上,直接讓使團把人帶回去就行了,一個小小的外藩,也敢要挾天子不成?”皇后不解。

李明勳道:“不成,葉爾羌正有變亂,是帝國掌控西域,恢復漢唐舊土的好時機,可不能因爲一個女人而敗壞了,我的意思是,不如在宗親之中給那女子尋一良配,皇后幫忙斟酌一二。”

李明勳有三個兒子,但宗親並不僅有這三人,榮王、誠王和成王都在宗室之列,誠王林君弘尚未成年,但李定國和李海卻有不少子嗣,可勘大任。

“非娶那女子不可麼?”朱妤姝問道。

李明勳重重點頭,顯然已經有了決斷。那位被奉入京城的女子全名叫做博爾基吉特迪麗古麗,從姓氏可以看出,他是成吉思汗的後裔,但從名字和穿着打扮卻與天方教息息相關,而這也是西域大國葉爾羌汗國的政治生態。

葉爾羌汗國脫胎於蒙元時代的察合臺汗國,因爲定都葉爾羌城而得名,統治階層屬於察合臺的後裔,只不過在立國之初就皈依了天方教。這個汗國最強勢的時候,掌握了河西走廊以西到中亞的大片土地,也有着一百多年的歷史,只不過到了王朝後期,其國內的權力和資源越來越被宗教團體所佔據,以黑山和白山兩派的和卓勢力遍佈汗國的各個角落和階層。

在理藩院所掌握的信息中,如今這個汗國掌握在第九代君主阿布都拉手中,這位年邁的君主是葉爾羌汗國的中興之主,他的崛起把葉爾羌汗國再次統一,並且屢次擊敗汗國最大的敵人準噶爾部,而阿布都拉的崛起依靠的是白山派的支持,但在其完成統一之後,與白山派的友好就終結了。

作爲一代雄主,阿布都拉汗一直致力於打擊包括和卓在內的一系列地方豪強勢力,加強中央權力,同時緩和國內的矛盾,其利用白山派建立政權,卻少對黑山派血腥屠殺,更多的是放逐和囚禁,但白山派卻不依不饒,一方面違背阿布都拉汗的意願大肆屠殺和迫害黑山派,另一方面阻止葉爾羌汗國的對外交流,其反對汗國與帝國、波斯、奧斯曼、印度等周邊國家建立聯繫,這對一向堅持對外友好和通商的阿布都拉汗是完全無法接受的,只是阿布都拉汗年紀日長,已經無法阻止白山派控制汗國政權,特別是白山派領袖阿帕克和卓收阿布都拉汗的兒子爲徒,進一步奪取了汗國政權,最終倒是阿布都拉汗這頭遲暮雄獅選擇避讓,前往麥加朝聖。

“據使者阿都拉所說,葉爾羌汗阿布都拉已經死在了印度的德里城,而白山派則發動了叛亂,擁立了阿布都拉的兒子爲汗王,並得到了準噶爾部的支持,在國內大肆屠殺黑山派,葉爾羌汗國已經亂成一團,這並不符合帝國的利益。”李明勳對皇后認真的說道。

帝國擁有豐富的擴張歷史,深切的認知到,世俗政權比宗教政權更容易合作,也更容易吞併,所以帝國不可能允許阿帕克和卓得逞,而此次叛亂的幕後還有剛剛完成部落統一的準噶爾部僧格的黑手,新的葉爾羌汗國可能會成爲僧格的附庸,顯然,帝國也不可能坐視廣袤的天山南北一統,阻礙帝國向亞歐大陸深處擴張,但問題是,帝國目前的主要精力在於北伐滿清,而西征天山腳下的耗費比征伐漠北還要大,帝國還沒有足夠的準備。

章一零一 分封章九八 巨大收益章二四 收爲己用 下章八六 卜加勞鑄炮廠章一六八 正進行的 團結章七一 安排章三二 統戰學堂章五五 關外屍橫遍野章九三 元老院分家章八 陷城與築城章四五八 必然章六零 吳三桂之死章十二 北大年行政長官區章十 結論——社團是個怪物章三七四 新課題章三三 千里追擊章二一 智利在握章一零一 幕後章二三二 密謀改朝換代章四六七 未成年人保護法章三九五 定姻緣章二一六 死人了章三九 義軍的待遇章四三八 突尼斯章三六八 兩個組織章四六一 風雨欲來章五十 豬肉裡的政治學章十 武士的覺悟第一九八 英雄的落寞章一一七 新總督的陰招章七一 安排章七 商社章四四五 印度斯坦皇帝章八八 那一千多萬的用處章三五八 刺殺章十四 公開章五九 休止章七九 確鑿的證據章四六零 京都事件章二一零 粉絲營銷章九八 巨大收益章八九 一勞永逸章十二 派遣艦隊 上章七三 環印、澳貿易船隊 西澳章五八 蒸汽機技術的擴散章一三二 查案章四二 大魚吃小魚章三七 盛宴中的插曲章三八五 突襲章十二 李明勳的條件章二一三 御試玄機章八八 學堂章三八六 戰鬥章五七 出人預料章一三八 夜襲章四七五 金融法案章四五三 維新社章一八六 調解章六四 兵力和戰局章五二 河原田兵衛章四五七 大魔王回京章一零七 呵呵,男人!章一五五 暴風雨章三六三 費爾干納章二八 鬥智章九八 葉爾羌汗國章二一五 季姬擊雞記章二二八 分析章一一一 爪哇海戰 完章八八 那一千多萬的用處章三六零 死亡章九一 兒子論與閨女論章一零二 ‘洗劫’盟友章一一一 爪哇海戰 完章五一 火攻章十二 問罪章十九 佔領聖胡安 下章九九 條件章八六 招商引資章一四六 民間章一零二 滑稽的南非戰場章四三六 一種熱情章二一九 勸說章二九七 與法國合作章一零三 情勢所迫章一零二 各懷鬼胎的協議章一九零 態度轉變章十 五軍之戰章七五 孩子章五九 最佳局面章五 長梢弓與穆什克特章五十 豬肉裡的政治學章二十五 優勢章三五五 新計劃章二零四 戰爭陰雲章三七八 意義章一三七 冬季進軍章三 造船章二一 西蒙斯章八一 裝甲巡洋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