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十四 高徒

這些直轄的佐領又被稱之爲內屬蒙古,他們從一開始就與原有的滿蒙貴族脫離的人身依附關係,從法律地位上成爲了國民,而不是外藩,但本質上,內屬蒙古就是一種特殊的軍戶。

內屬蒙古不得隨意遷移,擁有軍戶籍,一開始這些直轄佐領只有蒙古人等外族,但是隨着邊牆之內大規模的清算,大量的官宦和士紳家庭被貶到了漠南,因爲已經開始了扎薩克制度,所以在各種名稱上,即便是完全是漢人組成的軍政單位,也延續了綏靖公署——旗——佐領這種蒙古味道的名稱,至於官職名稱之類的也一概沿用。

直轄旗佐不是歸附的異族就是有罪的漢人,而綏靖公署的官員兼備軍政,所以直屬於統帥部,而非執政總院,這些不具備完整公民權的國民成爲了合衆國擴張的最好棋子。

直轄旗佐首先要的就是出兵,各佐領首先要做到五十名常備兵的訓練有素和軍械完整,以便隨時出征參戰,而最重要的就是按照國家戰略的開拓行動。

此次經略漠南,李明勳已經深刻認識到,初來乍到的漢人是無法適應這裡的環境,無論是打仗還是生存,漠南如此,遙遠的漠北、西域和藏地也是如此,爲了完成移民實邊的目的,首要的就是拓荒,而直轄旗佐就擔負最重要的任務。

未來的幾十年來,隨着漠北、西域和藏地歸於中國,拓荒模式不斷完備,首先是直轄旗佐中的蒙古人出現在拓荒之地,他們對合衆國有了忠誠,大體相當的生存環境可以讓他們迅速安家,而他們所需要的一切都可以由牛羊產出,而不用大規模的開墾和屯田。

內屬蒙古人抵達,清掃周邊之後,便移民那些適應了草原生活的直轄旗佐,他們抵達之後,由內屬蒙古接濟衣食,開拓田畝,屯墾邊疆,待實現了有序生產之後,就是大規模移民的時候,只需要十年的時間,生存模式就可以從遊牧採集,到半遊牧半種植,然後以種植爲主,當屯田完畢,城池建好,以十萬百萬計數的漢人出現在那裡,一切就塵埃落定。

除了當兵和拓荒之外,內屬蒙古也是合衆國同化異族宣揚文明的最好載體,要知道,無論是現在的漠南,還是日後開拓的廣袤塞外,每個地區因爲合衆國的介入重新洗牌的時候,藩民雜居就是劃分牧地、屯墾的永恆準則,直轄旗佐永遠會和外藩旗佐雜居在一起,外藩中飽受欺壓的牧奴、哈日出特會看到、聽到乃至體會到直轄旗佐中蒙古人的生活,他們會看到原本的奴隸和平民坐上本旗佐只有臺吉才能坐的官位,他們也會看到同族人的財產和尊嚴受到合衆國法律的保護,他們會看到內屬蒙古增加的財富、知識,上學的機會、醫療的機會,潛移默化間,外藩的藩民會討厭乃至憎恨自己的領主,而當領主感受到這一點的時候,無論做什麼都是違反合衆國的法令,那個時候,會有衝突乃至戰爭,外藩便內藩,內藩變國民,藩屬之地成爲本國之土,也不過是兩三代人的事情。

ωωω▲ Tтkд n▲ ¢ O

李明勳在歸化城制定征服亞歐大陸計劃的時候,遙遠的京城終於迎來了和平解放,正如滿達海和濟度計劃的那樣,他們利用了多尼的影響力,將城內所有有頭有臉的人,無論滿蒙漢,全都一網打盡,迎接了李定國率領的主力進入京城。

在解放的前五天,京城進行了戒嚴,按照合衆國制定的規矩,除了幾次起義的有功之人,即遼東起義的滿達海所部、杭州起義的嶽樂所部和京城起義的濟度所部,除了三部人馬可以帶走能帶走的財產,保持自由身份,遷移到吉林綏靖區之外,其餘的八旗,無論是滿洲八旗還是蒙古和漢軍八旗,不論是包衣佐領還是八旗佐領,所有人一概打入奴隸佐領之中,當然與他們一起的還有在北方捉到的各種官員和士紳家屬。

即便只追責直系親屬,但因爲滿洲幾乎全族的追責,讓奴隸佐領一下有了一百萬人,這一百萬會被挑挑揀揀,發配到各地,當然主要是邊牆之外,特別是漠南和遼東,當然,發配不是一蹴而就的,奴隸也是合衆國的重要財產,如果一百萬人直接撒出去,這羣做慣了人上人的傢伙們一年內就會死一大半,因此,勞改營是他們適應生活和學習生存技能的好地方。

京城的光復沒有迎來李明勳的迴歸,因爲那一位還要再歸化城進行一次大規模的會盟,邀請了東到永寧西到天山,北達貝加爾湖南到藏地的所有遊牧部落,當然,歸附的可以來,談判的可以來,就連好奇的也能派人來觀禮,而李定國一直沒有進入京城,本來想等到李明勳回來的他,先等到的是合衆國的現任執政官,從大本營來的阿海。

阿海可不管那麼多的規矩,坐了一個多月船的他顯得很疲憊,人到中年,阿海越發的有威嚴了,身爲李明勳之下第一人,阿海的權威不容置疑,迎接他的人中,除了李定國之外,無人膽敢違拗他。

阿海大踏步走進了保存完好的紫禁城,皇城中的宮女和太監都被集中起來,修繕這裡,統帥部也設立在乾清宮,阿海走在前面,身邊有統帥部、侍從室和安全局的人,以何文希爲首,阿海一直到上岸纔是聽說李明勳出塞的消息,一路龍行虎步,卻是憤慨十足,他斥責的聲音在整個紫禁城傳蕩:“你們都是豬腦子嗎,元首要去塞外,你們就不會攔着嗎,什麼樣的戰事,非得他出馬,裴成義是幹什麼吃的,近衛軍是幹什麼吃的,塞外什麼樣,你們不知道嗎,元首半生都在溫熱之地,出塞前又生着病,萬一有什麼事,你們也能擔待的了?”

何文希連忙說道:“勸了,我們哪裡能攔住元首。”

阿海回過頭,瞪了何文希一眼:“你把刀架在脖子上,他還能眼瞧着你死不成,一味的服從順從,當然勸不住,你也是老人了,元首多大年紀了,他還是那個幾個日夜不眠不休的硬漢嗎........。”

一直罵到乾清宮,阿海依舊沒有停下的意思,直到看到元首夫人和李君華,纔是穩住身形,微微頷首,竟不知道他們也到了,於是問道:“夫人何時到的?”

“也是今日到的,原本晉王是不欲進城的,卻希望我們進城安置,聽說你來了,纔是引我們進紫禁城,問過你,纔好安置。”朱妤姝淡淡笑道。

阿海臉色惶恐,對侍從室一般幹員怒道:“糊塗的東西,這種事哪裡還用問我,當然聽夫人和公子的意思,還不快去讓人先把中宮收拾出來,一個個,不知道規矩!”

侍從室的人噤若寒蟬,連忙跑着去了,送走了李明勳一家,阿海又回到了乾清宮,見參謀們打開地圖,問道:“元首大軍打到哪裡了?”

他發了好大一頓怒火,參謀們不敢說話,何文希接過指揮棒,說道:“元首三月出塞,先撫定左翼蒙古,召集藩兵西征河套,現在得到的消息是,歸化一帶擊潰滿清大營,降歸化城,清廷殘部沿着翁金河北上,不過二十餘萬人,原右翼蒙古多半歸附,元首發來軍令,要在六月中旬,集結所有草原外藩在歸化城會盟,安全局那邊的消息,蒙古各部也準備推舉元首爲天可汗.......。”

“豈不是說,還有半個月的時間了?”阿海警醒了。

“確實!”

阿海點點頭,略微思索一番,說道:“立刻組建禮團赴歸化城,軍樂隊、記者派去,行政總院的人來不及,你立刻查探俘虜之中,挑選漢、滿、蒙三族中知曉禮儀的送到歸化城效力,所需儀仗、馬匹一概供應,另外,外藩帶來的珍禽異獸尚在青島,也帶去一些,讓那些蒙古人見識一番,綾羅綢緞、奇貨古玩也都送去一些,便元首恩賞各部,還有,對,雜耍戲班子,京城蒐羅些,也是送去,既是會盟,就要搞得熱熱鬧鬧,規模宏大,不能失了天朝氣派,更不能丟了中國元首,未來皇帝的顏面。”

何文希一一記下,各項都派了人去做了,阿海已經詢問統帥部作戰參謀們關於中原戰場的情況了。

“按照元首所定方略,晉王殿下率本部並督一個軍攻伐直隸和山西,北方敵軍主力已經完全被消滅了,地方留守多半孱弱,但有士紳組織抵抗,並不是非常順利,高鋒將軍所率主力也是這般,但高將軍在開封一帶駐軍緩進,麻痹敵軍,而武行將軍率精銳僞爲明軍,奇襲佔領潼關打開了進入陝甘的道路,李來亨將軍攻佔南陽,日後進軍湖廣則是無礙,但各地士紳反抗激烈,元首命令,先佔關口和主要道路、城池,緩緩圖之,清算爲主,圍剿爲輔。”

阿海聞言微微頷首:“各部進軍倒也順利,如今天下只剩下平西藩吳三桂一處勁敵,就算他有三頭六臂又能如何。”

眼見一切順利,阿海的氣也消了大半,他把何文希等招來,說道:“如今咱們的頭等大事就是準備元首的登基儀式,首要的就是安全,京城的安全尤爲重要,滿洲人居此二十年,恩威並施,未必沒有死忠之人。

其次是設施,雖說滿洲人逃走的時候沒敢燒皇城,但我見紫禁城裡東西少了很多,特別是器皿之物,這可不行,元首稱帝,不光是塞外藩族,就連海外各國也會有人觀禮,當初三皇之戰,多少代表使臣你們已經看到了,這樣,這幾日抄家京城,定然得了不少好物件,跟清算委員會那邊打個招呼,只要禮制合適,便先擺在紫禁城中,日後再歸還便是,有一點一定要記着,一切禮制以前明爲主,滿清那些蠻禮異俗就不要拿來現眼了,你們若是拿不定,便去南京找大公子要些前明禮部的人來,至於稱帝所用的服飾用具,可直接詢問夫人,也別忘了李夫人,她是最知元首喜好的。

還有獻俘、京觀這種儀式要不要有,到什麼規模,我會先行請示元首,但時間上很緊迫,你們要準備兩套方案,有的話怎麼做,沒有話又怎麼做,特別是軍事法庭那邊,如果真的築京觀,人頭是要現砍的,還有可能把二僞帝的腦袋砍下來,在法律上和程序上一定要做完美,你們知道,元首是很在乎這些的。”

說到這裡,阿海忽然想到一點,問道:“吳三桂那邊有沒有派人來聯絡?”

何文希說道:“有,使者前天到的,吳三桂想要投誠,不再要求實封和爵位了,也不再要求位同晉王,他的要求是.........。”

阿海擺擺手:“他什麼要求我管不着,你告訴他我們的要求,有兩點,第一,平西藩佔領陝西期間,一定要注意保護黃帝陵,不得有損,第二,他若在這個當口敢在蜀地再立一個明朝小皇帝,他全族就死定了。只有做到這兩點,纔有繼續談判的價值,先抻着他,吊着胃口,一切以稱帝爲重心,還有,夔東那羣抵抗的流賊和前明餘孽也要打招呼,莫要在此時弄個監國什麼的出來噁心人,也是抻着,要爵位、封地還是官職,都好商量,最終給什麼,還是元首說了算。”

“好,我明白了。”何文希說道。

阿海又問:“順治和永曆在你手裡吧。”

“對,安全局看押着他們。”何文希說道。

阿海點點頭:“這次我從大本營來,帶來了幾個不錯的大夫,你帶他們去給二人看一看,在元首稱帝之前,這兩個人可萬萬不能死了,看守的人也要選些伶俐變通的,別沒有生病,被幾個蠢貨罵兩句,譏諷兩句就上吊了。”

“您放心,看守是幾個又聾又啞的海外番子,對這二人沒什麼愛恨情仇,出不得這種事。”何文希似乎遭遇準備。

“那就好,這樣我就真的放心了。”阿海長出一口氣,把來京城是想到的,和今日看到真實情況後臨時總結的全部交代了出來,纔是隨意找了個房間休息。

待阿海離開,侍從室的人擦了擦汗,長出一口氣,說道:“我原以爲只有元首這般,想不到咱們的執政官腦袋也是如同天人。”

“是啊,名師出高徒,這話不虛啊。”

中午更的被屏蔽了,不知道今天能不能改好,先再發一章

章十五 爭議章一六九 生存空間章十三 觀察使章一九六 意外章八七 遠航章二七零 都是人精章五九 家事與國事章四四四 大陸橋計劃章四九一 理想國度章三八四 朋友章八三 主力戰艦章一四八 老父親的愛章二八七 新的方向章三二五 新的工作章九一 呼倫貝爾章四九 商業互吹章一九五 太上皇親自出馬章三九七 禮儀章一九零 控制兩浙章一四八 分化章四一一 麥克司章二三九 解決章四二二 讓敵人配合章一二一 淘金章四五二 日本公主章十四 成棟反正章一七九 太子的頓悟章二十四 艦隊接觸章二四 收穫與整飭章二四五 各方實力章四零七 結束章二八 權力的分配章四二八 接頭章一一二 戰後章四一二 聖人章一三八 父子傳承章五三 征服與統治章四二二 讓敵人配合章六十 臭味相同章四十 困局章四九 戰象章一八零 麻煩的女人章二七 揍章五一零 直搗虎穴章四九七 內政外交章一七五 自家祖墳自己刨 下章三二二 更大的陰謀章一八六 真相章一四零 撒煤章三八七 謀斷章九零 不得不戰的理由章三六五 一種陰險章一九一 裁軍良策章二五三 受困章二一零 粉絲營銷章十五 爭議章一三一 侄子與兒子章一三三 合作章四 接舷戰章三四零 原委章三九四 談判章四八一 神奇的奧斯曼章十一 很不順利章五十 鋤奸孫可望章六七 吃幹抹淨章四 舟山的走私章一二七 故人章四二四 最後的歲月 下章九四 所謂武士章一一零 爪哇海戰 五章二六八 必戰章四五二 我殺我自己章二四八 驅虎吞狼章一一二 戰後章四六零 吾家有女章一三一 定性章四一 銀行章四十 困局章四四八 兩國章四 破襲章一三六 不歸奴章四一二 黑夜中的刀章三三五 歸鄉章一二五 明帝的價值章五百 猶太復國主義章一一零 水雷章一六九 藏地遊記 上章九五 留下後手章二三零 禪位章五九 休止章九四 三刀章四七二 黃河治理章一一九 順利接敵章十六 必然的鴻門宴章一四三 兵精糧足章九六 棘手的對日外交章八八 日本銅錢章三七四 第烏章六六 馬寶的小心思章二六四 馬澤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