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高士廉赴任

蕭銑也沒想到高士廉如此急着上任,還不等自己回到丹陽,他就尋了官船眼巴巴走運河南下了,倉促之間,只好在姑蘇就地給對方設宴送行。本文由 。。 首發

高士廉今年其實也纔不過四十歲光景年紀,比蕭銑也就老了十二三歲而已。跟着高士廉同行的一家老小中,長孫無忌今年十七,比蕭銑小十一歲。蕭銑和這一老一少的年齡差距,居然也差不多。

原本高士廉一直堅持要他自己和蕭銑平輩論交,然後讓長孫無忌喊蕭銑一聲世叔,虧得蕭銑死活不肯,拼命解釋他還是和長孫無忌年紀比較相近、所以摁着讓長孫無忌喊他一聲兄長就行了,他本人則稱呼高士廉一聲世叔。

笑話,這種輩分怎麼能錯呢?要是長孫無忌喊了他蕭銑一聲叔,這個下場可就太可悲了。

草草收拾出來的滄浪亭中,一切裝飾都還沒有恢復——因爲都被此前亂賊破城時搶光了——但是勝在古樸,主客皆雅,倒也不覺得無趣。一衆精緻的江南美食小點陳列周遭,兩壺會稽花雕,便可以陪客暢談了。

蕭銑敬了高士廉一杯,長孫無忌在一旁陪了。蕭銑客套着先開腔:“高世叔真是勞碌,這路途剛剛被蕭某掃清,便趕着上路了——這一趟,怎的家小也都帶着,不是要讓他們留在丹陽的麼?”

“帶着上路,倒也不是一路帶去交趾郡赴任——愚叔在丹陽小住了這段時間,聽說賢侄當真是了得,把東南海運搞的有聲有色,這些年從海上貿易的,北到倭國、新羅、州夷;南到琉球、朱涯、林邑;海船之大,已經遠過千料——真是前朝歷代所無啊。聽海客往來傳說。似是走海路沿海而行,既風浪不興,又可一帆而至。比陸路翻山越嶺去嶺南更是便捷不少。

所以愚叔便思忖着改了行程,坐海船南下交趾郡。至於家眷。還是順路帶去錢塘或是會稽尋個所在安置——那裡正是運河最南端盡頭,從丹陽去錢塘、會稽最是惠而不費,運河無波,體弱之人也經得起。將來若是愚叔任滿或是有暇回來,也近一些,方便探視。”

蕭銑點頭稱是,覺得高士廉的想法着實不錯,這年頭。也只有走運河船運算是最安穩的了,絲毫不見顛簸,年老體弱的人也能行得這路,所以高士廉最方便的辦法就是把家眷留在運河最南端的某個城市住下。至於高士廉自己走運河,一路可以到甬江入海的象山一帶,才需要換上海船,而且如今是冬天,颱風季結束了,哪怕水性不好的人,走海路也不容易水土不服犯病。

“既如此。小侄先敬世叔一帆風順。一會兒家人會備一些防備暈船和躲避瘴癘之氣的藥物,世叔收好了,路上多保重身體。長孫賢弟與其餘家眷麼。便留在錢塘縣好了——小侄自會在南陽公主封地中,獨闢一座莊園,供太夫人與長孫賢弟一家居住,安排人好生服侍。”

高士廉想客套,想了想最後還是沒說出口:“咱也不算是交淺言深了,賢侄美意,愚叔也就不虛情假意客套了。到了任上,也只有好生爲朝廷效命,也沒什麼可以單獨補報賢侄的。”

“世叔說哪裡話來。小侄豈是施恩望報?不過世叔也不可妄自菲薄。小侄觀長孫賢弟頗有才幹見識,假以時日。定然是一代名臣,世叔捨得的話。小侄便單獨帶長孫賢弟到丹陽,先任一介長史、別駕之職——世叔勿憂,並非是留守府的長史,不過是駙馬都尉府的長史而已,並不會權重爲人所忌,又可以時時歷練,與小侄商討政務、出謀劃策。”

“這是賢侄擡舉舍甥了,哪裡算是愚叔補報——無忌,還不謝過蕭駙馬賞識。”

長孫無忌離席躬身一禮:“謝過蕭大哥提攜之恩。”面色卻是既不驕矜,也不諂媚,說完就重新坐回位子上去。

蕭銑虛還一禮,暫且按下長孫無忌的安排不提,繼續對高士廉說道:“世叔,小侄門下這些年也多有海客南下林邑等處採買占城稻等財貨,頗明瞭南海情勢。卻是聽說朱涯洲西岸有一條江,河口多有黎侗蠻人部族出沒,海客與這些蠻夷交易布匹鹽鐵,頗聽說溯江而上不過百里,就有整山赤紅的所在,似是鐵山。如今江東兵亂,剿賊靡費頗多,雖然錢糧尚且充足,然江南缺鐵,卻是不爭的事實。小侄此前有心派遣海客多捕林邑南蠻爲奴,勘探鐵山,只是礙於嶺南之地並無熟悉的一方牧守,不敢揹着朝廷擅專。此番世叔到了交趾郡上任,還望多多給個方便。”

“竟有此事麼?倒是不曾想蠻夷之地,也有珍寶。不過只是要尋些鐵料的話,江東雖然沒什麼鐵礦,淮南姑孰等處皆有鐵礦,距離江左也不遠,大不了花些錢財採買,豈不比去朱涯洲運來便捷一些——如今海客行商,運占城稻尚且可以說是作種糧必須,然則已經是不划算了,鐵礦沉重,賢侄還是三思的好。當然了,若是賢侄執意,愚叔這兒自然是沒話說的,能夠相助的地方,一定鼎力相助。”

蕭銑知道高士廉說的鐵礦,就是長江北岸後世安徽境內的馬鞍山鐵礦了,那裡的鐵礦,南北朝初年的時候就已經開採出來了,算是當時南朝重要的一個鐵料來源。不過蕭銑自然有他自己的考慮,因爲他知道國內大部分鐵礦純度都不高,普遍鐵元素含量不過三成,也缺乏可以改良成品鋼鐵質地的稀有元素,而中國境內只有石碌鐵礦有五六成的鐵元素丰度。而且在如今這個時代,鐵礦純度不僅影響的是產量和效率,更是影響了成品的質量,既如此,不如去把海南島的石碌鐵礦弄來。

那鐵礦也不過是從海南島西安的昌化江入海口溯流而上,不到一百里路就到了,縱然有些原始叢林,大不了捕獲一些林邑的越南猴子去做奴隸,填人命也能開出來,只要一開始基礎設施草創了,後頭靠昌化江的水運,運輸出來應該沒啥問題。而且隋朝的生產力也不過爾爾,蕭銑爲官多年,大致已經有了概念——

整個大隋朝,太平年代,比如大業五年之前,也就一年一兩千噸鋼材、兩萬噸生鐵的產量。戰亂一起,人口大量流失死亡、百業凋敝,這個產量就更受影響了。蕭銑估摸着,如今大隋朝一年能有一萬噸生鐵、一千噸灌鋼法或炒鋼法制造的鋼材,便算是頂了天了。蕭銑就算想讓自己一家軍閥將來就掌握相當於朝廷其餘地區一樣多的產量,一年運三萬噸鐵礦石也絕對夠用了。

他如今手上有最大兩千料的大海船,一趟可以運輸四五百噸貨物,這麼一算,安排那麼六七十條大海船專門跑朱涯洲的航線,三個月跑一趟,也就夠了。這點海船數量在別家看來已經很恐怖了,對於當初掌握了吳郡造船業的蕭銑卻不算啥,而且明年就要最後一次征討高句麗了,戰後以楊廣拍腦門的尿性,說不定就把來護兒那十幾萬水師所需的戰船都拋在腦後忘了,蕭銑監守自盜一下,幾百艘千料以上的大海船還不是手到擒來?

只可惜,這些理由不上臺面,現在還不是和高士廉攤牌的時候,所以蕭銑只能挑能說的說,儘量以鐵礦純度與煉出的鋼材質量兩個方面解釋。高士廉聽了很有道理,也就滿口答應了幫襯遮掩。

……

蕭銑隆而重之地送走了高士廉,便帶領親軍回了丹陽,把高士廉大部分家屬安頓在了錢塘,只帶了長孫無忌隨身。

對於長孫無忌的收服,蕭銑雖然知道此人將來會頗有才幹,卻也不至於如今就對其充滿太多期望。現實生活不是打《三國志xx》遊戲,並沒有某個武將可以一成年的時候就達到智力90、政治90的水平,那些都是需要生活的積累和資歷經驗的豐富,長孫無忌如今不過十七歲,從來沒有治民理政的經驗,又哪裡能馬上上手使用呢。

歸程中,蕭銑對長孫無忌並無期待,然而少年新銳的長孫無忌卻是頗有躍躍欲試的樣子,總是有一搭沒一搭地想給蕭銑出謀劃策,有些方略實在是不堪入耳,毫無操作性可言,蕭銑只是不想打擊對方的積極性,虛與委蛇地表示考慮。

或許是名臣能吏的潛質發揮,也有可能是無經驗者千慮總有一得,回到丹陽的那天,長孫無忌終於拿出了第一條讓蕭銑眼前一亮的謀劃。

回到丹陽後的第三天,埋頭努力了一番的長孫無忌照常來府上公幹,帶來了一份厚厚的草案。

“大使,小弟這幾日也深知自己從政資歷淺薄,謀劃多不堪用。這些日子苦心研讀大使在江東多年的行政方略,纔算是頗有所得——租庸調法,對於丹陽、蘭陵、吳郡、會稽等富庶之處的百姓來說,着實是善政。只要多繳納一倍賦稅,便可以免除朝廷的徭役。

然而如今天下大亂,小弟體察民情多日,歸途中又與地方官吏交流,覺得如今吳地百姓更懼怕的是服府兵兵役,既然如此,大使爲何不利用陛下授權的在江東自行實施租庸調法的權力,擴大租庸調法的適用範圍,把免除兵役也加入到租庸調法之中呢?若是讓百姓多納稅不僅可以不服徭役,而且還可以不服兵役,想來定然可以大增官府錢糧吧。”

蕭銑愕然:“那朝廷規定的府兵從哪裡來?”()

第60章 缺軍功就刷杜伏威副本第27章 除授將作監第29章 逼賊決戰第8章 新三皇時代第51章 亡國滅種第11章 有福同享第37章 太原陰雲第7章 家大業大第25章 帝心第41章 丹陽宮成第40章 關中易幟第98章 六禮具第42章 分贓慶功時第19章 清平幹濟第27章 年關瑣事第1章 鳴鳳元寶第53章 分崩離析第10章 僥倖過關第43章 驍果軍自危第57章 上任潛規則第8章 塵歸塵 土歸土第28章 赴任剿賊第49章 邀天之幸第29章 逼賊決戰第34章 楊廣南下第43章 驍果軍自危第3章 勝利下的陰影第27章 收割開始第16章 決戰之年第86章 貫通江河第39章 雕蟲小技第38章 躺槍的宇文士及第50章 必死之心第48章 敵在本能寺第36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第8章 尋找附加值第11章 八艘飛第29章 再見楊廣第33章 棋錯一招第24章 試探第42章 分贓慶功時第9章 樑唐爭鋒第43章 縮頭烏龜第27章 除授將作監第55章 諸事皆先關白銑第56章 談笑間第8章 僥倖的羣賊第5章 到此爲止第30章 途遇海寇第44章 招降秘計第四 票水師不是你這麼玩的第27章 除授將作監第5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38章 以退爲進第24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13章 李孝恭之困第23章 血染桑乾河第17章 盆滿鉢滿第15章 新李密三策第10章 海客談瀛洲第15章 禍兮福所倚第1章 江東復甦第50章 是個男人就行第67章 千年大計第99章 終成正果第40章 神補刀第52章 江都決戰第49章 人人都是影帝第51章 爆種時刻第16章 駑馬戀棧豆升級版第44章 曾母逾牆第97章 如願過關第1章 鳴鳳元寶第23章 京師見聞第3章 苟富貴第2章 震驚的土鱉第32章 討伐張仲堅第26章 淘金遺珠第33章 棋錯一招第42章 創造謀反溫牀第19章 涿郡淪陷第3章 迎戰許紹第80章 根據地第25章 把柄在手第4章 薩水慘敗第57章 千古影帝第24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15章 日出處天子致意日落處天子第53章 分崩離析第54章 順手牽羊第34章 高士廉赴任第7章 救回來一個腦殘第48章 打臉技能冷卻中第10章 乘風大勝第12章 大師圓寂第24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8章 新三皇時代第71章 誤認絕症第70章 飛來橫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