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 身經白刃頭方貴(一)新

潘千重腦海忽然靈機一動,立即明白黃非紅三師徒想表達的暗喻。終於領悟到如何‘不用力’,卻又能運上‘分’和‘藏’去對付‘萬萬山莊’四兄弟。

‘弓字雙飛’猛吸一口氣,暴喝一聲,左掌使動‘黏勁’,右手施用‘推勁’,一舉把老大萬石蒼整個人拖離地面,一邊又將老二萬豪敬推開兩步。

‘閉門僧’萬豪敬驚異萬狀,一個時辰前這老潘子只能與他戰成平手。此刻隨意一推手,就令他後退兩步,當即扎穩馬步,勁走全身,準備同對手來個硬碰硬。

潘千重雙足力掙而起,左掌一甩,竟把萬石蒼圓圓胖胖的身軀甩上半空中。他居高臨下,右掌親飄飄拍落萬豪敬頭頂處,此刻形成潘千重與萬石蒼兩人皆雙足離地。但兩人在半空中那手掌依舊黏在一起,而且還不停地較量內勁。

萬豪敬面對千詩館館主這招‘泰山壓頂’,不得已唯有雙掌往上推。心想你在上方無從借力,老子兩腳着地,內勁可以源源不絕,不怕吃不垮你這老潘子,“波”的一聲,潘千重與下方的‘閉門僧’又是三隻手黏住。

三個人猶如疊羅漢一樣,萬石蒼身處最高端,頭下腳上,兩隻手掌抵住潘千重的左手。潘千重處在中間,成爲個‘大’字形,右掌反而按住最下方的萬豪敬。‘閉門僧’立穩馬步,雙掌高舉過頂,正拼盡全力欲將潘千重整付身軀震開。

按理而論,潘千重最危險,他像一顆雞蛋,夾在兩股勢力中間。一個處理不妥,恐怕蛋毀人亡,但無可否認,此刻他反而最受用。萬豪敬兩隻腳好像在地面紮了根,他站樁於地,功力往上邊推發,一股渾厚之內勁擊上潘千重身軀。

潘千重不慌不忙,運用黃非紅之‘分’字訣,把萬豪敬的勁道‘分’出一大半到最上邊的萬石蒼。‘老賭徒’早年經商,人過中年纔開始習武,‘蒼鯨覆海’裡,功底最弱是他。突然間受到外力強襲,叫他如何抵受得住,立即身受內傷。

萬石蒼忽覺喉嚨一甜,一股鮮血欲奪口而出,反遭他硬生生吞嚥回去。但還是有幾滴血液從口腔泄漏出來,滴落在萬豪敬臉孔上。‘閉門僧’立馬一驚,心想自己可能無意間致傷老大,連忙胸口一吞一吐,想撤下雙掌上的力度。

豈知這當口,萬石蒼拼盡全身內力,居高臨下攻擊潘千重。潘千重也運用同樣手法,從上面襲來的內勁‘分’予下方的萬豪敬。自己反沒承受到半分力道,只是調整雙方的內勁互相攻擊,終於完成黃非紅那‘毫不出力’的竅門。

萬豪敬本屬高手,遇上阻力,身體自然而然會發勁相抗。這時老三老四無法再袖手旁觀,老三萬福發兩柄飛刀朝潘千重背部射去,而萬羣亥灑金針襲其後腰。

‘弓字雙飛’四面楚歌,整個人又處在半空,無從借力。而且這幾道攻勢來自後背。背後當然不長眼睛,那要叫他如何化解這場攻勢呢?

此刻潘千重已對黃非紅敬若神明,既然‘分’字訣能退敵,那何妨再試一下‘藏’字訣。其實潘千重本身也沒太大把握,只是想,以其等死,不如放手跟萬萬山莊四當家一搏。

他將上往下傳的‘老賭徒’內勁‘藏’聚丹田,隨後再一舉谷勁催至背部後腰。跟着用力甩動腰部,身體下方的衣襬受到一股內力鼓盪,竟然將一小撮來襲的金針全數甩開。

就連兩柄飛刀也忽然折斜方向,一柄射往空間去,另一把反而亂了目標射擊到萬石蒼右手臂,而且是整根沒入至柄。

本來嘛!金針體積細小輕盈,再加上腰部能扭動的範圍較大,能被盪開也不稀奇的。但飛刀的體積笨重,而且背部扭動空間極小,是不可能一舉甩掉飛刀的。

但問題偏偏出在發飛刀那人,老三‘萬福’身上,因爲他施發飛刀之時確用上巧勁。他早盤算好飛刀必折斜朝老大身上招呼,這一招不是在‘攻敵’而是志在‘襲己’。

萬福人稱‘正主兒’,曾經佔山爲王,自號‘寨家’,在他思維當中,要嘛就當最高階那位。他投入‘萬萬山莊’的目的就是當老大作‘正主兒’,偏生老二的武功最強,又傾向老大。他當然不敢造次,因此只乖乖地屈居老三這位置。

萬福思量許久,老大不下來,他無法爬升,欲把老大弄下來,唯有剪除他。若老大遭潘館主錯殺,他才能登上老大位置。此刻身在高處的萬石蒼手臂一痛,當然是內力全泄。立遭到潘千重和萬豪敬兩股內勁強震出局,被拋開三丈以外。

老大既然受創,老三老四當然不能閒着,他們雙雙加入戰場,形成三對一的局面,這一次三人全學乖了,不再同潘千重比拼內力,以免誤傷自己人。

‘蒼鯨覆海’裡這三人從勢力算是最爲雄厚,三人聯手,就算潘千重再強悍也得遭殃。豈知潘千重應付起來卻遊刃有餘,原因乃是‘萬萬山莊’三當家一個個皆各懷鬼胎,狗咬狗骨窩裡反。

老二雖喜歡習武,卻懂得自個盤算:“老大沒機心,勢力不大,得依靠灑家才能坐穩他老大位置。所以老大當老大,灑家這老二不必憂慮,可以專心練武。灑家不想當老大,因爲當老大要花好多腦汁精力,灑家的腦袋是用來習武的。”

萬豪敬避過潘千重猛烈一掌,隨後暗忖:“若果老三當老大,情況又自不同,老三雖然武功在灑家之下,他卻極不服氣,他當老大以後,必定安插幾位武藝高強之輩在左右。然後架空灑家這老二,那時灑家何來心情再繼續練武,總而言之,絕不能讓老三坐上老大的位置。”

老三心想:“這一次老大就算不死,也必癱瘓在牀,無法行使老大職務。那寨家就是唯一的老大人選。接下去咱們三兄弟一舉大敗潘千重,那時寨家即是‘萬萬山莊’老大,又屬於千詩館老大。整個蘇州城,誰敢不聽寨家這‘正主兒’所講出來的話。”

老四卻尋思:“械家不想當萬萬山莊老大,卻要做個蘇州城老大。‘武林禁地’西堡主已許下承諾,只要蘇州各大派系團結一致,歸順於‘武林禁地’。械家就成了管理蘇州城那個老大,如今處在‘萬萬山莊’的老大老二全屬於泥垢而已,無法當上蘇州真正的老大,只是‘開路先鋒’罷了。”

萬萬山莊這老四萬羣亥雖然個子短小卻精悍,爲人口蜜腹劍,足智多謀,人稱‘陰謀客’。他早年在鄉試裡中個秀才,能文善武,若論及組織和管理能耐,四位當家當中沒有一個比他更適合當‘莊主’。

但他卻甘心屈居最尾,爲此每個當家皆對他友善,認爲他沒野心。加上他的頭腦好,計謀高,每個人都需要他,與他推心置腹,當然不會對他存有絲毫戒心。

‘武林禁地’西堡主是位雄才偉略的人物,在一次偶然機遇裡看上萬羣亥之睿智,認爲此人可以大大利用一般。當下用重金網羅至門下,進行一系列徹頭徹尾改造調練,最後把他安插到蘇州萬萬山莊,以待在那裡幹出轟轟烈烈的事業。

‘陰謀客’雙掌攻擊潘千重,內心繼續暗想:“本來你們誰當老大我械家皆無異議,但老三既然想當老大,就得拿出真實本領跟潘千重鬥一回。如果老三連個‘弓字雙飛’都敵不過,那他還妄想圖個屁,趁早收起爭奪老大的野心了。”

雙方激斗數回,老三萬福已瞧出端倪,不禁暗暗心驚:“你們老二老四想搶奪老大位置,一齊推寨家去面對潘千重。最理想的結局是寨家與老潘子鬥得個兩敗俱傷,你們就撿現成便宜,寨家豈是傻子,那會這麼笨,如了你們的意。”

萬福倒退兩步,對潘千重拱手抱拳:“潘館主,今日東家大哥受重傷,確生死未卜,咱們得送莊主回去療傷。這筆賬先記下,日後必向千詩館討個明白。”

聽見萬福這等不亢不卑的話,老二萬豪敬和老四萬羣亥皆雙雙頓下手來。萬豪敬身爲老二,當然由他來收場:“青山不改,綠水長流……”話尚未完,居然被‘陰謀客’打斷,但老二確是最服老四這顆腦袋,故而不再發言。

萬羣亥說道:“千詩不改,萬萬長流,潘館主,後會有期。”秀才就是秀才,說出簡單幾個字,都要讓人回味無窮。說完之後三兄弟抱起不省人事的‘老賭客’,心想老大這次只能在病牀賭博了,也不待潘館主回話,四人匆匆離去。

潘千重抱拳回道:“潘某隨時恭候大駕。”心想:“這萬羣亥確是可怕人物,他不只金針了得,更計謀百出,應變極速,老二萬豪敬的‘青山綠水’確實江湖說詞。此地非荒野,老四竟改成千詩不改,萬萬長流,既是兩幫不變,等他們來複仇。”

潘千重回憶的那段往事雖好長,但在皇船上也屬於一眨眼功夫,皇船早就靠岸。官兵巡捕也上船將大批水手刺客拘捕繳械,列成三大隊伍包圍住康熙皇帝。

此時的皇船即使千軍萬馬來襲,是穩如泰山。一衆文官和百姓跪在皇帝跟前,潘千重與兒子潘成風也夾在其間,等候皇帝下聖旨發落。

五十一回(六)四十四回(七)五十五回(五)四十八回(六)三十五回(七)三十回(二)十五回(二)新三回(二)新二十二回(三)五十一回(四)五十四回(三)四十七回(七)四十七回(六)四十一回: 壽宴干戈爭絕麗(一)五十二回(七)二十五回(四)二十二回(二)五十三回(四)五十二回(三)三十回(五)三十五回(二)三十三回(二)三十六回(三)十三回(三)新四十三回(五)五十回(七)四十三回(七)三十三回(四)四十二回(六)二十九回(五)四十五回(六)十三回(三)新二十四回: 壁上梁山百零八(一)四十六回(三)十九回(二)新三十三回(二)二十一回(三)新二十四回: 壁上梁山百零八(一)三十八回(四)四十八回(四)三十六回: 將相聯袂絆至尊(一)三十二回(八)四十五回(二)四十四回(八)五十一回(三)八回(二)新二十三回(四)五十三回(四)四十二回(七)五十回: 萬事不如杯在手(一)二十七回(五)四十四回(八)三十二回(六)三十八回(四)四十三回(二)十八回: 落花時節再逢君(一)新三十八回: 獨壓羣倫驚四座(一)四十回: 神光傲雪亂壽堂(一)四十二回(七)二十九回(四)三十九回(八)八回(二)新二十四回: 壁上梁山百零八(一)五十二回(四)四十四回(三)五十二回(六)二十五回(二)三十六回: 將相聯袂絆至尊(一)四十回(六)二十六回(二)二十二回(六)四十二回(五)二十五回(二)二十八回(六)五十回(七)四十三回(五)五十三回(七)二十三回: 帝皇寶藏佛僧人(一)五十三回(三)二十二回(三)三十二回(二)五十五回: 雨夜話鬼燈忽暗(一)二十三回: 帝皇寶藏佛僧人(一)三十四回: 焚琴煮鶴置棋盤(一)四十五回(六)三十八回(五)三回(二)新十五回:渾身是膽話陳單(一)新二十六回(七)四十回(四)三十九回(三)三十七回(三)三十一回(五)三十一回: 三大總管炫神功(一)五十回(七)十九回: 彤雪遊雲生平願(一)新三十五回(二)四十三回(二)五十五回: 雨夜話鬼燈忽暗(一)四十一回(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