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宦官一手遮天

百姓對武官的尊崇素來高於文官,秦煥靠打仗,將自己狼藉一片的名聲迅速反轉。

閹人又如何!

是誰將一直騷擾大慶的胡人從北境驅逐,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的北境百姓得以平安度日。

又是誰在三年內,將破落的北夷變成繁華的互市,百姓安居樂業,不用因爲擔心戰爭惶惶不可終日。

這一切都是秦煥給的。

北夷距離大慶皇城十萬八千里,沒有人計較秦煥和大慶皇室那些不可言說的秘辛。

他們只知道現在的安逸是這個人打下來的,秦煥儼然成了北夷的土皇帝,北夷百姓只知秦煥,而不知大慶還有一個慶帝。

對此情狀,是個皇帝都該心急如焚如臨大敵,將秦煥召回京城了。

可是慶帝偏偏不,聽朝臣提及此事,還在朝堂之上大肆誇讚秦煥的將才,甚至還想要下令將他封爲定國公——

封一個閹人做國公爺!那可是聞所未聞的奇事!

朝堂上下官員喋喋叫苦,紛紛在心中暗忖慶帝糊塗。

文武百官無一不反對此事,甚至有人撞死在金殿前以求皇帝回心轉意,在此一邊倒的情形之下,皇帝只能罷了心思。

回京之路危險重重,秦煥雖是閹人,但他所得的功績無疑讓許多人眼紅,也讓許多人惴惴不安。

慶帝的皇子之中,就有人視他爲眼中釘。

不知是從哪裡傳來的謠言,說秦煥實則是慶帝和心愛女子所生之子,慶帝之所以如此縱容他,是爲了日後將皇位傳給秦煥,這個說法雖然沒有任何作證,但卻有許多人默默信服。

慶帝有十幾個皇子,各個都盯着金殿上的位子,爲了能得到慶帝的青睞不惜爭個頭破血流你死我活,和同父異母的兄弟爭就罷了,秦煥一個沒根的閹人,怎麼敢和他們相比擬!

皇子們大心眼兒裡看不上秦煥,但忌憚着慶帝寵愛他,加之秦煥從小就不是個善茬,皇子都不敢動手。

可他此次回京,是個大好的時機,平日裡觀望的皇子都忍不住插了手,這一路上秦煥可謂沒過過一天安生日子。

每日的截殺在他看來都成了家常便飯,只是有一日陰溝翻船,叫他們得了逞,秦煥不甚受傷暈倒在一戶門前。

索性那戶人家的夫人是個好心腸的,看秦煥年紀輕輕被人追殺心有不忍,勸服家人把他救了下來。

那位夫人雖然好心,可她的家人生怕招惹是非,只把秦煥隨意塞在了府上一個院子,騙顧氏找了人救,實則是放任他自己在後院自生自滅,好在慶帝派來的人及時趕到。

即便顧家的人放任他生死由天定,可那位夫人卻的確是好心,沒有她讓秦煥有個暫時的居住之地,和慶帝的人匯合也要多花些時間,故而回京前,秦煥將隨身攜帶的玉佩交給了救他的夫人,承諾日後必定報恩。

回京後,秦煥被慶帝封爲錦衣衛指揮使,一躍成了朝中三品軍官,驚掉了一羣人的下巴。

雪花般的奏摺呈上皇帝的龍案,卻被全部駁了回去,慶帝只寫了一句話:“若無秦煥,爾等現下皆是胡人之奴!”

要知道當初秦煥前往北境,可是在北境岌岌可危之時!

那羣蠻夷打起仗來不要命,大慶這麼多年,駐守北境的大將被他們殺了多少個,朝廷軍官之中可用的越來越少,若沒有秦煥在臨危之際力挽狂瀾,大慶現在是否國泰民安,還不一定呢!

短短一句話,便把這羣紅眼怪的嘴給堵上了。

尋思着錦衣衛指揮使,就錦衣衛指揮使,總比封一個閹人,做國公爺的好!

大臣們風向一改,紛紛勸說皇帝派其他大員前往北夷駐紮,皇帝深思熟慮下,挑了個老將去了北夷。

秦煥上任後,想找他麻煩的人數不勝數,可秦煥在短短一年之內,迅速重整錦衣衛,原本在錦衣衛權力之上的東廠和西廠,也被他死死壓着不得翻身,東西廠的原督公權勢收縮,因此恨秦煥入骨,涉及要陷害他,卻被秦煥戳穿了陰謀。

東西廠督公被斬,自此羣龍無首,慶帝便順勢將秦煥推上了督公之位,自此廠衛之首皆是秦煥,他手中的權勢大到遍佈京城,說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都不爲過。

平素得罪過他的官員見識了他的本事,再不敢囂張,都夾着尾巴做人。

以往見了他冷哼一聲揚長而走,現在見了他,恨不得笑爛了一張臉,求他別把往事放在心上。

秦煥翻雲覆雨之間,將自己推到了至高之地,將之前開罪過他的人,全部送走。

那幾個回京途中暗殺他的皇子,死的死瘋的瘋,沒一個善了,十多個皇子到了最後,只剩下可憐的七八個人。

秦煥總攬朝權之時,慶帝也到了彌留之際,這些年慶帝對秦煥的恩寵,可謂是絕無僅有,甚至有二人的豔事流傳於街巷,說秦煥並非慶帝之子,而是慶帝的男寵,總之傳言無根無據,都是懷疑慶帝爲何對秦煥如此之好。

這個謎直到慶帝死了也沒揭曉。

慶帝賓天那日,朝中掀起風雨,有三位皇子聯合手下勢力一同謀反,打着清君側的名義,要秦煥的命。

黑雲壓城,危急存亡之秋,誰也沒想到秦煥還留了一手。

三個皇子領兵攻城,叛軍與錦衣衛和禁軍糾纏,血光沖天。

叛軍數量多,可從秦煥手下出來的錦衣衛武功高絕,很難說出哪邊更勝一籌。

皇子們本着“反正我們人多,總能將你們耗死”的信條,不肯退兵。

可誰也沒想到,就在他們以爲快要勝利之際,一隊兵馬將他們在京中所有的部署全部打亂。

人從京城外趕來,居然將他們的人全部殺盡,前有錦衣衛後有援軍,皇子的叛軍被兩邊包抄,頹勢盡顯。

看見那羣兵馬的首領,將兵符交到秦煥手上時,這羣叛軍才陡然明白,秦煥在他們毫無察覺之時,早已經秘密聯絡了最近的軍營,用皇帝的右符召援軍前來,直接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叛軍被平定,慶帝的聖旨也頒了下來,由秦煥在衆臣面前宣讀聖旨,將皇位傳給了最小的皇十四子——秦覺。

皇十四子今年十二歲,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年紀,這皇帝雖也當得,但皇十四子還未參政,若是登基,這幕後掌權人是誰昭然若揭。

第四十五章 脾氣驕縱的大小姐第五十章 情敵見面分外眼紅第十六章 你忘了這條命是誰留住的第五十二章 俞式微是個大混蛋第二十四章 俞式微她不知死活第五十六章 秦家兄妹來訪第一百零九章 耍到她關門第一百零四章 我不嫁白宓第二章 火是我放的又能如何第八十八章 不知天高地厚的俞牽月第十八章 接舅舅回家第九十章 運氣來了擋都擋不住第一百零六章 敗露了第一百十九章 大事不妙了第四十四章 戲精夫婦對着演第一百零一章 藥是什麼藥第一百零七章 教訓熊孩子第一百十六章 必要的犧牲第八十八章 不知天高地厚的俞牽月第四十九章 道貌岸然的僞君子第四十八章 曲有誤周郎顧第三十七章 做個生意第三十章 以後我做舅舅的家人第二章 火是我放的又能如何第九十八章 選擇第一百零七章 教訓熊孩子第六十一章 什麼都完了第一百十二章 毓秀紡摘牌第十六章 你忘了這條命是誰留住的第三十八章 誰插手就剁了誰的手第四章 怎麼和千歲爺交代第一百零六章 敗露了第四十一章 帶不動的豬隊友第二十二章 魏畫究竟是什麼人第一百十二章 毓秀紡摘牌第五十二章 俞式微是個大混蛋第五十五章 大小姐是千歲爺抱回來的第一百二一章 證據第十章 舅舅第六十五章 連坐俞府第六十七章 收回店鋪第三十八章 誰插手就剁了誰的手第十七章 年紀不大挺會騙人第一百十九章 大事不妙了第三十一章 審案(上)第六十七章 收回店鋪第一百十五章 會有人幫我們的第十一章 都是美色誤人第一百零六章 敗露了第九十八章 選擇第九十九章 你別惱第一百零二章 二女侍一夫第一百零四章 我不嫁白宓第五十二章 俞式微是個大混蛋第一百三一章 黃雀在後(二更)第七十二章 太后宮宴(一)第七十一章 大才女只是一個小偷第九十九章 你別惱第一百三四章 銀飾的來歷第七十七章 豈有此理第一百零一章 藥是什麼藥第三十二章 審案(下)第五十四章 杜安娘自作自受第一百十六章 必要的犧牲第六章 宦官一手遮天第一百三一章 黃雀在後(二更)第三十一章 審案(上)第四十四章 戲精夫婦對着演第十五章 不聽話的都要死第五十三章 到你了第一百十一章 碰瓷第四十七章 不用管她第七十九章 魏畫欺君第七十章 魏畫的詩都是抄的第一百三二章 老賤人第二十三章 秦煥伺候人面面俱到第一百十一章 碰瓷第三十七章 做個生意第七十二章 太后宮宴(一)第五十四章 杜安娘自作自受第六十四章 都是她乾的第十八章 接舅舅回家第一百零一章 藥是什麼藥第一百十四章 詭異的山寺第三十六章 秦煥那個狗閹人第二十五章 老夫人她病入膏肓第一百十九章 大事不妙了第二十九章 靈仙郡主第二十一章 國公爺和裴小姐乾乾淨淨第九章 活要見人死要見屍第五十九章 價值千金的金縷衣第九十一章 虛與委蛇第五十九章 價值千金的金縷衣第一百一十章 不用你教我怎麼做第五十一章 本督的微兒第五十四章 杜安娘自作自受第七十五章 俞式微你是何居心第一百三二章 老賤人第六十三章 自相殘殺第一百二七章 鵲橋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