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朝議

“哦?”趙玉大是驚訝:“你竟然在遼國打了根基,還去了金國?”她真沒看出來,歐陽這個文弱書生膽識非凡,在敵國開賭場就算了,竟然還在金國綁架人質而回。

“微臣擅離職守……”

“你是怕萬一朕失敗被牽連吧?”趙玉道:“朕也不怪你,難得你有這份魄力……和朕說說,你都看見了什麼?”

“根據我看,遼國**不堪。且軍紀渙散,內部權利爭鬥嚴重。大小王爺上百人,各自有封地不說,還各有兵馬。有句俗話說,堅固的堡壘也能從內部攻破,根據微臣來看,遼國不足爲懼。反倒是金國,上下一心,雖然目前兵少糧寡,但是卻如同一條惡狼一般。就如同兩邊打架,甲這邊人多,乙那邊雖然就一個人,但是他不怕死,他死也要拉甲這邊一個墊背的。而甲這邊人都惜命,所以誰勝誰敗真不知道。”

“恩……太上皇當權那會,和大臣們計議,要和金聯盟一同出兵。這事暫時就擱那了,朕原本過幾天就議議,燕雲十六州能拿回來那就是千古明君,而且張玄明也勸朕要轉移大家注意力。但聽你這麼一說,似乎我們是在驅虎吞狼。”

歐陽回道:“陛下聖明。金人和遼人像比,少了信用二字。看我大宋和遼澶淵之盟,雖然邊境多有摩擦,但確實未有戰事開啓。但觀金國,從微臣之遭遇就知,利字一途,遠勝其之信用。我大宋和金人聯盟,無異於與虎謀皮。”

“恩……那你說怎麼辦?”

“兩軍對壘,義莊財。要是金強遼,我們就資遼。如果是遼強金,我們就資金。兩邊打仗,我們拿好處。比如將鐵價格提升1乃至一百倍,兩家販賣,打壓戰馬價格。”

“狀元的身份,商人的頭腦。”趙玉笑着點頭:“朕看可行。商人逐利,我們亦逐利充實軍需。不過只販賣鐵器似乎……”

“回陛下的話,我有心弄個兵工廠,集合大宋人研究武器,我們可以把武器買給遼,還可把武器賣給金。”

趙玉來興趣問:“什麼武器?”

“目前只是構想從火藥入手,至於能折騰出什麼鮮東西出來。就要看匠師們的本事。”歐陽補充道:“再就是想辦法怎麼個剋制騎兵。只不過這私造武器……”

“朕準了,不過出了就給朕先過目,別到後金遼都有好武器,我大宋卻沒有。”趙玉問:“歐陽,你說就算是金滅了遼,能打我們嗎?”

“陛下您這話問的……這麼說吧,阿骨打的皇宮就是仿造咱們這皇宮造的。他的會寧府正在設計改造,就是咱這東京的佈局。遊牧民族哪個不羨慕咱們中原的繁華?”歐陽道:“從秦開始,咱們就沒少吃遊牧民族的虧,他們都將我們當成可以隨便提取的倉庫一般。哪年他們年景不好,就派兵南下洗劫補充他們給養。秦、漢下來還有五胡亂華,唐太宗這麼有爲君主也吃了大虧,我宋自開國以來就是吃虧連連。”

趙玉點頭:“偏安,歷朝歷代都是偏安。”

“恩。陛下您看,您是有爲之君,但你能保證您之後不會再出宋徽宗這樣的孫嗎?爲絕後患只有一個辦法。”

“什麼辦法?”

“統一,民族大融合,用耕種代替遊牧,用漢語消滅他們本身語言,用漢服去掉胡服,用漢俗代替他們習俗。”

“說得好!”趙玉擊掌道:“這亦是朕的想法,朕本次恩科重開武舉,就想先尋大將而治軍。”

“陛下,未必就一定需要武力。”

趙玉問:“你有什麼想法?”

“這個……暫時還沒有。”

“你就先想着,朕行朕之策。只希望那些老蟲們別沒事阻撓好。”

歐陽呵呵一笑道:“陛下不是開恩科了嗎?”

趙玉微笑點頭:“希望有有用之人。”

……

第二天早朝,歐陽在殿外吹風,裡面正在討論趙玉所說的憲法。大約半個時辰,趙玉宣歐陽進殿。

當先一名文官道:“陛下,臣以爲以仁義治天下,乃是正理。唐時太宗李世民,寬刑重仁,四海昇平,萬國來朝。藩國盡皆臣服。有道是,半本論語治天下,不可失了自漢來的祖制。”

“就是!仁治已是千年來的俗例,爲何還要弄什麼憲法,真是多此一舉。”

歐陽道:“微臣乃是陽平縣令,近卻很迷惑。有一案件還請各位大人一解。說有一孝的母親病重,需要豬肉做藥引。孝無錢割股肉下藥無效,萬般無奈之下只得去豬肉攤上偷得一塊。豬肉販當場抓住送到衙門,請問各位大人,我該如此處置?”

蔡京低眉順耳,一句話也不說。一名四品大臣則出身道:“其情可抿,不僅不需責罰,還可上表朝廷,推舉孝廉。”

“這麼處置確實是仁了。可是大人,豬肉販豈不是損失了一塊豬肉之錢?誰去補這錢呢?難道就算他倒黴?此事一出,那天下孝是不是都會以此名義偷物,乃至洗掠?”

“這個……”這名大臣一噎問:“那你說怎麼辦?”

“下官按照律法,判他偷盜之罪。”

大臣反駁:“難道你就讓其母病死?”

“其母有鄉親資助倒還活着。”歐陽道:“下官只是想說,違法必究,這就是憲法中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無論是孝還是什麼。都必須遵守。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藉口雖多,但律法無情,無親情,無人情,這樣成方圓。”

趙玉問:“衆卿家怎麼看?蔡相?”

被點名蔡京出道:“回陛下。歐大人所行合法,孫大人所說合理合情,請陛下聖裁。”

少宰張邦昌則出道:“陛下,微臣認爲歐大人有舉法家之嫌,讀聖賢之書,卻思量……”

“本朝不以言致罪,再說大宋也是有律法的,怎麼說了幾條,這金科狀元就成了法家的人!”趙玉無視張邦昌問:“蔡相對前幾條有什麼看法?”

“可行。至於所說法之平等,恐怕還需斟酌。臣不是說此條不好,但也需細細推敲。此事應當讓大理寺負責。”蔡京再道:“至於私有財產一事,臣認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五湖四海皆是陛下所有,怎有私有一詞?民間藏富有宋律保護,但是認定爲私有不可侵犯並且保護,臣覺過之。”

趙玉點頭:“蔡相意思是,此條可施行,但不可上憲法?”

“陛下既然要以憲法爲國之根本,此條自然不可上。”蔡京意思很明白,憲法不憲法無所謂,但是妨礙我們利益的就別上了。他們自己有多少土地,這些土地是怎麼得來的,他們心裡有數。

“那憲法一事,交大理寺再議吧。”趙玉道:“歐知縣想辦報紙一事,大家又怎麼看?歐知縣,你和大家說說具體的。”

“報紙內容,第一,記載朝廷的法令,告之民衆。第二,記載各地聞。第三,訓導百姓。第四,防病之理。第五,道德宣傳……”

對報紙,大家很鮮,但也不太在意。他們大概弄懂,就是和書籍有得一比的東西,但是記載在一張紙上,不是成冊。蔡京等是知道歐陽是趙玉的親信。聽說歐陽不入廟堂,準備邊當知縣邊行報紙,都覺得這樣很好。至於歐陽提出的記者一事,大家都沒有什麼意見。

後趙玉下聖旨:准許歐陽辦報紙,並且爲報紙名曰:皇家報。大概意思就說,辦報紙是皇家特准辦的,而記者則算是皇差,名曰:皇家記者。所有開銷可以找大內報銷。歐陽本人被封官爲正七品保安大夫。

第176章 海軍秀第294章 不殺之恩第94章 反挾持第178章 正面交鋒第219章 槍第119章 陽平閒話第144章 攏縣和約第248章 交易第266章 尋夢第62章 打土豪分田地交朋友第138章 剮來使第295章 穩定第105章 天大的誤會第115章 煩惱之事第138章 年節第285章 政治和利益第3章 歐家家法第149章 彈劾第229章 箭射公主第158章 回鄉瑣事(下)第196章 疑點第52章 四兩撥千斤第167章 論事第21章 蛛絲馬跡第100章 武舉第150章 對外武器出口貿易第287章 密謀第52章 四兩撥千斤第268章 人質危機第189章 起航第26章 採花者歐陽第58章 在下展銘第1章 彗星第262章 最安全的地方第240章 黑鍋第13章 和女賊混鬼屋(上)第270章 萬馬奔騰第219章 槍第177章 一年又一年第295章 穩定第8章 潛龍出淵第117章 拒捕第60章 玉第7章 冠禮第185章 樑子第119章 陽平閒話第115章 煩惱之事第230章 真正的陰謀第60章 玉第233章 遇黃蓉第63章 內務篇第18章 色下留情第283章 天堂和地獄第245章 奇襲第32章 軟禁第92章 扯淡第160章 又上京第135章 空城戰(四)第123章 比賽結束第104章 生米煮成熟飯第226章 商會第35章 關撲第118章 陽平遊記第45章 踏青第152章 官字兩張口第31章 上谷緝盜(下)第129章 壽宴血戰(下)第220章 似真似假第190章 意外第70章 宴席第186章 相逢第211章 神經過敏第177章 一年又一年第110章 後果第56章 防暴裝備第93章 朝議第112章 軍備競賽第9章 賭第251章 國家大事第189章 起航第138章 剮來使第245章 奇襲第135章 綁架第160章 又上京第190章 意外第90章 內務第277章 私調第16章 麻煩第181章 密謀第18章 色下留情第260章 論武第249章 連環計第109章 接敵無畏第136章 大破鐵鷂子第23章 目的第268章 人質危機第216章 迷茫第100章 武舉第48章 出京師第138章 剮來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