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三元

“狀……你媽。”歐陽記得這是自己第一次在宋朝罵粗話,罵了這句粗話,歐陽將腦袋一包,離開放榜地。竟然中了傳說中能中的連中三元,貌似自己是宋朝第二個。這麼多年來,宋朝就五名狀元沒入,原先指望出個狀元替自己擋擋風頭,但沒想到……這會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在惦記着自己。自己那策不是寫得很一般嗎?

確實一般,但歐陽忘了他在哪?在北宋末年,廟堂高官早已經沒有什麼正直的大臣。徽宗當然不會自己一人看卷,而樞密院幾人都是揣摩皇帝心思出名的傢伙。一看,好嘛,又來一個同類,而且皇帝還高興着,點了。要說歐陽這省元好歹有點真實學,但這狀元,水份真真不少。至少連歐平都這麼認爲。但歐陽不知道,人家皇帝有那麼一點點的小陰謀……

雖然歐陽不待見這個狀元,但是禮部不能不待見,於是就派人去找歐陽商量遊街。歐陽心中嚴正拒絕,但無奈……還是被打扮一番,扔上了白馬,然後滿東京的展覽。一羣看耍猴的百姓羣起圍之,有的還是一路跟隨。歐陽看看幾個流口水的黴女心中道:姑娘,騎白馬的未必是王,還有唐僧。

連中三元,是多少讀書人的夢想,可偏偏中這三元的卻是基本不讀書的歐陽,歐陽自己都感覺諷刺。要是老趙頭泉下有知,不知道會不會找自己夢中pk。

一時間歐陽成了全東京的名人,少年得志,是何等風光。並且登拜相也就將來的事。還有人將歐陽和茗卿故事揚光大,到後面是兩人在西湖邊,圓月之下私定終身。風流,總是大家比較願意談論的話題。

歐家莊又被折騰了,縣裡撥錢,在歐家莊村口修建狀元亭。伯父則是見誰都樂呵呵說祖宗有靈。先生也一躍成爲狀元之師,氣呼呼的被國監禮請到縣城書院。

……

得了省元,少爺不高興。得了狀元,少爺不高興。歐平沒敢問這是爲什麼,只知道歐陽心情很不美麗。他哪知道歐陽有自己的小九九。歐平這邊想着,小二領了一個太監上來。

“咱家奉皇上之命,請狀元郎入宮。”

歐陽嘆口氣,不驚不喜順口問:“公公怎麼稱呼?”

“咱家排行老九,狀元郎不嫌麻煩,叫九公公即可。”

“有勞九公公帶路。”

皇帝請人自然提供交通工具,歐陽就這麼乘轎進宮去。宋朝皇宮不大,可以說幾個朝代下來小的,後來還被黃河衝了。幾代下來皇帝都想擴大,但周邊老百姓不幹。雍熙三年,宋太宗欲擴張宮殿,因皇宮附近百姓不肯遷徙,這項計劃作廢。從這點看,宋初皇帝都不錯。由於沒有城管,京城百姓的商鋪攤位等都擠過了宮廷外的正道。按邏輯推理,城管和拆遷辦是爲誰服務則一目瞭然。

……

含光殿,歐陽被平身起來一看,哈!自己竟然被邀請來參加詩友會,同來的還有本科進士一到十名。另外還有三省六部的吏部尚書在場。歐陽旁邊一站就大概明白,徽宗這是給前十派官職來了。

這宋朝官很有講究,分爲官、職和差遣。官名是現在的行政級別,就是行政待遇。比如七品、六品什麼的。職,就是指館職,比如在史館的就冠上x職位。還有大學士等等都是虛銜。這兩種是有官無權,有職無權。而差遣則有判、權、知、直、監、提舉、提點這樣的字眼。比如xx縣令,就是知xx縣事。

但凡進士,一律有官職,但是能不能得到差遣,那就要看運氣了。畢竟差遣的實缺不多,當歐陽本次錄取的進士就有13多人。哪有那麼多的差遣可以安排。

“入幕向雲煙,歸軒奈隔懸。”徽宗看看大家問:“誰幫朕接了這五絕的下句?”定睛看歐陽,歐陽一頭冷汗。

“……”一干進士狂想中。

“狀元郎?”徽宗見大家這麼客氣,開始點名。

這詩意思歐陽明白,就是到了黑夜,要離開雲煙之地,想回家,但和家隔了懸崖。但知道意思有屁用,關鍵得對出來,還得壓韻。

幸虧這時候,榜眼在一邊念道:“千秋黃老,百納紫金丹。”這後句不承上句,而是反過來說明了這個要回家人的身份,和爲什麼要和家隔了一道懸崖。

“恩恩!”徽宗點頭。有點意思。但心中還是不太滿意。他昏不是因爲他笨,而是他沒有履行當皇帝應該盡的職責。他看得出來,這次進士科的良有限得緊。少在詩詞歌賦方面,這批進士都不能讓他滿意。

“和朕說說,你們都想當什麼官?”徽宗看歐陽:“狀元郎?”

“陛下英明,一切服從陛下安排。”我想當皇帝,你讓嗎?還不是你說的算。

“蔡太師乃熙寧三年進士及第,你是政和五年進士及第。蔡太師看了你的策和朕說你是實幹之人。既然是實幹之人……地方官還有缺嗎?”徽宗笑咪咪,不是好東西。

吏部尚書一邊道:“回皇上,而今出缺就知陽平縣事令一職。”

“……”一干進士立刻從豔羨變成了幸災樂禍,歐陽心裡也問候了徽宗全體祖宗女性。他哪知道,這幾天,御史頻頻上書,說是陽平縣空缺許久,請皇帝盡委任官員。而楊戩和劉貴妃則在他身邊吹噓,陽平在劉老爺的治下安定繁榮。徽宗見美人高興,倒也不想這麼放缺,但這事觸動了大臣們。一干大臣除了個別外全是科舉出身,現在看一個土財主管理整縣早就不爽,所以要求朝廷填補這個空缺。

前文說了,這個劉貴妃還被封爲九華玉真安妃。繪其像供奉於神霄帝君之左。可以看出徽宗對她有多寵愛。楊戩一看,確實是頂不住了,於是就給徽宗出主意,這知縣誰都不願意幹,倒不如從這批進士裡挑一個下去當個空頭縣令。徽宗深以爲然,一來可讓美人心安,二來可堵大臣們之口。挑誰呢?挑差的不行,大臣知道什麼叫敷衍,而且殿試排名太后,一般是輪不到缺的。

ps:很慚愧的斬斷!

第66章 商業篇(下)第35章 關撲第93章 朝議第203章 批發聖旨第175章 十字軍第288章 三件大事第227章 舊友第194章 陽平沉屍第122章 比賽進行中第49章 境況第66章 商業篇(下)第203章 批發聖旨第251章 國家大事第175章 十字軍第35章 關撲第45章 踏青第20章 借錢第110章 後果第39章 無間道第53章 初具規模第128章 壽宴血戰(上)第192章 宋日和親第66章 商業篇(下)第173章 百日夫妻四海分第243章 紕漏第273章 遊牧者皆爲敵第180章 佈局第198章 兩大疑點第275章 火攻黃龍第106章 護步答岡之戰第122章 比賽進行中第240章 黑鍋第295章 穩定第3章 歐家家法第45章 踏青第44章 二元第192章 宋日和親第152章 官字兩張口第80章 歐水貨第197章 先手第159章 功蓋漢武第88章 一畝三分地第138章 年節第48章 出京師第138章 年節第266章 尋夢第116章 化悲憤爲商機第15章 禍根第157章 回鄉瑣事(上)第195章 故人第173章 百日夫妻四海分第143章 空城戰(三)第43章 歐試第260章 論武第234章 以金治金第70章 宴席第91章 立憲第224章 渾水第253章 斷後路第268章 人質危機第145章 問罪第30章 上谷緝盜(上)第32章 軟禁第269章 贖金第93章 朝議第135章 空城戰(四)第76章 繁忙第46章 殿試第240章 黑鍋序幕第118章 陽平遊記第134章 三面埋伏第24章 小青?第269章 贖金第42章 各懷鬼胎第245章 奇襲第30章 上谷緝盜(上)第13章 和女賊混鬼屋(上)第6章 寶劍初吟第285章 政治和利益第149章 彈劾第263章 全殲第136章 以本傷人第244章 前夕第8章 潛龍出淵第247章 菠蘿遊記第270章 萬馬奔騰第47章 三元第238章 莫得罪小人第75章 我是穿越人第125章 升官發財第209章 商業規則第111章 軍火生意第92章 扯淡第120章 開幕第27章 自己人第283章 天堂和地獄第244章 前夕第244章 前夕第265章 民族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