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她想要的

謝太太要去上香,且又非休沐之日,故此,華章堂的課要停一日。

晨間早起,地上竟有薄霜輕覆,菊花已凋,冬梅吐蕊,不知不覺冬日已到。身上也換了夾衣,謝莫如去花園散步,園中除了幾十株梅樹,已無勝景。謝莫如並不賞景,只是一圈又一圈的走了半個時辰,張嬤嬤叫她回去用早飯時,頰上紅撲撲的,鼻尖兒已沁出汗珠兒。

早飯是清粥小菜,杜鵑院的早飯雖不奢侈也還豐盛,不過今天去廟裡,故而備的是素餐。待用過早飯,侍女服侍着謝莫如梳着換衣,謝莫如交待謝嬤嬤,“嬤嬤服侍着母親用午飯,天兒冷,加個熱湯鍋子。剛剛的玉蘭片不錯,中午給母親也嘗一嘗。”

張嬤嬤都應了,看着丫環給自家姑娘繫好披風,笑,“姑娘還是喜歡紫色。”以往自家姑娘的衣裳多是深深淺淺的紫,謝莫憂身上則是深深淺淺的紅,張嬤嬤心裡是不大服氣的。她老人家覺着,論出身論人品,兩位姑娘合該換一換方是。如今,姑娘爭氣,得了太太青眼,衣裳是要紅有紅,要紫有紫,結果,姑娘還是喜歡紫服。張嬤嬤有些感嘆,以往的不平倒是沒有了。

謝莫如道,“紅與紫只是兩種顏色,像秋菊與冬梅,哪個好,哪個不好?”世上之物,世間之事,何爲貴賤,又何爲尊卑?齊桓公之前,無人覺着紫服尊貴,齊桓公喜着紫服,於是,紫服貴重。齊桓公說“我厭惡紫色的氣味”,不再着紫,於是,紫服低賤。瞧,貴賤尊卑就是這樣簡單。孔子說,“惡紫之奪朱也,惡鄭聲之亂雅樂也,惡利口之覆邦家者。”聖人有諸多所惡,可惜,這個世界,聖人說了不算。

謝莫如有些出神,就聽秋菊臘梅齊笑,“姑娘真是,拿我們打趣。”

謝莫如也笑了,帶着紫藤梧桐,先去了正小院兒外請安,繼而去松柏院。

謝莫憂已經在了,謝莫如給謝太太請了安,姐妹二人彼此見禮。略說幾句話,車馬備好,便隨謝太太出門了。

謝太太讓兩姐妹與自己一車,一則如今天冷,坐在一處暖和,二則也可路上說說話解悶兒,謝莫憂把紫銅手爐用帕子包好遞給祖母,道,“我聽說西山寺的籤靈驗的很,祖母,你在西山寺求過籤麼?”

謝太太暖着手,笑,“求過。”

“靈不靈?”

“自然是靈的。”想到上次求的那支籤,謝太太不禁微微一笑。

謝莫憂與謝莫如道,“大姐姐,到時咱們也去求籤吧。”她如今對謝莫如格外客氣,以往那些挖坑的事,再未做過。

謝莫如道,“妹妹有心事?”

謝莫憂一笑,“沒有。”

“求籤總要爲什麼而求,以卜吉兇。”沒事求什麼籤呢。

謝莫憂啞口,轉而問,“大姐姐爲什麼事求籤?大姐姐也有心事吧?”

“我不求籤。”

謝莫憂追問,“難道大姐姐心裡就沒有一點兒想卜問的事。”她纔不信,讓謝莫憂說,謝莫如母族就是大麻煩,現在出門,多少人見了謝莫如都要尋些麻煩的。她不信,謝莫如就不發愁。

謝莫如搖頭,“沒有。”

睜眼說瞎話到謝莫如這個境界,謝莫憂是真的無話可說了。反正她是要跟着祖母求籤的。

謝莫如倒沒覺着自己是說瞎話,她從來都是說實話,至於謝莫憂信還是不信,就不是她能控制的了。

謝太太笑眯眯的聽着姐妹兩個說話。

西山寺是名寺,且多有貴人家于山中修建別院,故而,還有專供車馬行走的山路,不過,也不是一條坦途直通古寺。待到石階處,便要下車步行。

山路旁有梅樹稀疏,謝莫憂道,“待這些梅花兒開了,景緻更好。”

謝太太笑,“仔細腳下,你們不慣出來,天兒冷,早上降了霜,小心路滑。”

謝莫憂過去扶在謝太太一畔,素藍見謝莫如沒有上前的意思,便扶着謝太太另一側。謝太太讓紫藤梧桐兩個好生服侍謝莫如,別叫姑娘摔了。其實,論體力,謝莫如真不用人服侍,到西山寺時,謝太太謝莫憂都有些喘了,謝莫如還跟沒事人一樣。因早先打發管事過來,預定了院子,知客僧見是謝家女眷,忙過來引路。謝太太心裡有事,先去大殿燒香,又求了一簽。謝莫憂亦求一簽,小沙彌捧着籤筒到謝莫如面前,謝莫如擺擺手,小沙彌便退下了。

出來接待謝家的和尚法號知遠,也是帝都名和尚。知遠和尚還是頭一次見有不喜求籤的女眷,有些意外,問,“謝姑娘不求籤麼?”

“不求。”謝莫如道,“文休大師在麼?”她不是爲求籤而來。

知遠和尚便知道這位不求籤的謝姑娘是哪位了,笑,“在。師祖知道姑娘要來,已吩咐弟子,上次姑娘似未能暢談,姑娘來了,只管過去。”

謝莫如對謝太太道,“祖母,我去請教大師幾個問題。”

謝太太笑,“去吧。”其實她也挺想見見大師的,奈何人家大師沒請她,她也是有身份的人,不請自去便有些失禮了。罷了,各人有各人的緣法。

只當未見謝莫憂臉上的羨慕,謝太太帶着謝莫憂遊覽西山寺。中午用過素齋,又在預定的小院兒裡歇息片刻,待下晌便要回府了。謝太太讓這院裡服侍的小和尚去叫謝莫如一聲,趁着天色尚早下山。

謝莫如出來時,後面跟着小沙彌拎了個食盒。

謝太太到了車上方問,“與大師說些什麼,中午都未回來用飯。”

“是大師未出家時寫的遊記,上次與二叔到山上的時間有些晚了,許多看不懂的地方沒來得及請教。這次正好順道一便問明白,中午看小沙彌送去的飯是雙份,我就在大師那裡用了。”謝莫如精神很不錯。

謝太太一笑,謝莫憂道,“大姐姐,遊記能借我看看麼?”

“二叔在看,等二叔看完吧。”

謝莫憂先道謝。

待謝尚書回府,知道妻子今天去廟裡求了好籤,笑道,“阿柏大婚在即,可見是吉兆。”準不準的,求個好籤起碼讓人心裡高興。說實在的,謝尚書是不大信這個的。

謝太太笑,“莫憂也求了一支好籤。”

謝尚書笑看向謝莫憂,“這就更好了。”

謝芝問姐姐,“什麼籤,姐姐給我瞧瞧。”

“不行不行,籤文可不能亂瞧。”

謝蘭問,“大姐姐求的什麼籤?”不是兩個姐姐一併同祖母去的廟裡麼。

謝莫憂道,“大姐姐沒求籤。”

“爲什麼呀?”祖母和二姐姐都求了。謝莫憂覺着謝莫如擺架子絕對是一把好手,便學了謝莫如的話道,“大姐姐說,有心事的人才會求籤,她沒心事,故而未求啊。”

謝尚書聽得一笑。正說着話,謝鬆謝柏兄弟也回來了,謝太太索性令素馨叫謝莫如過來松柏院,一併用晚飯。

謝太太先得謝莫如寬慰,再得神佛安心,對兒子的大婚之事終於放下心來。

宮中卜出的大婚吉日正是十一月二十二,謝家接旨後,便着手準備宴飲賓客之事了。

一應禮儀皆是在公主府進行,謝家自家也會擺酒款待親朋,只是新郎新娘皆在公主府,熱鬧歸熱鬧,到底有些彆扭。不過,尚主的都這樣,大家也習慣了。就這樣,謝家上下也是個個忙的力倦神疲,恨不能生出三頭六臂來。

第二日還要早起,等着公主過來問候公婆。說問候是好聽,尋常人家是媳婦給公婆請安,如今娶了個公主媳婦,公婆不給她請安就是好的。但依禮節,公主大婚第二日也要到婆家來,認一認婆家的親戚。

謝尚書父子三個,謝柏這做駙馬的不必說,便是謝尚書謝鬆也得了一日假,帶着謝家第三代,俱在松柏院等侯公主。這倒不是謝家架子大,公主雖是君,但也有禮數約束,迎接公主,中庭便可,無需出門相侯。尚主人家,公主便是高高在上,對婆家也要客氣幾分。而且,今日是認親,是故,謝家便在松柏院等着了。

宜安公主一來,排場自不必說,謝家上下行大禮,宜安公主頗是和氣,柔聲道,“公婆切莫如此,快快請起,都是一家人。”自有身邊女官上前扶起謝太太,謝尚書這裡是謝柏親自來扶的。初做駙馬,要適應的東西還很多,譬如爹孃給媳婦磕頭啥的。

公主一來,上位自然是公主的。謝尚書謝太太都坐了下首,謝柏把家裡人介紹給公主認識。公婆是長輩,謝鬆這做大伯的,是平輩,大伯弟媳婦什麼的,今日見面是基於禮數,以後見面的時候也不會多。主要就是晚輩,謝莫如謝莫憂芝謝蘭謝玉上前給公主見禮,宜安公主命女官一人賜了一份見面禮,女孩子的是頭面首飾,男孩子得的是文房四寶,都是很得體妥貼的東西。

宜安公主又道,“我聽說魏國夫人閒雲野鶴,不拘俗務。我不好打擾,莫如替我代個好兒吧。”論血緣是遠親表姐妹,論關係又是妯娌。宜安公主也聽人說起過大長公主之事,亦知方氏久不見人,故此,她也只是基於禮數提上一句罷了。

謝莫如道,“是。”

謝太太心下大慰,看宜安公主行事,並不像跋扈之人。

謝柏又請公主去了謝家準備的院落休息,中午尚書府設宴款待公主,又是一番熱鬧客氣。待用過午飯,宜安公主便回公主府了,謝柏自然一道回去。謝府諸人送至二門,望着公主駙馬走遠,這纔回身去松柏院說話。謝莫如見李青媳婦在幾個管事媳婦堆兒裡,便召她到跟前耳語幾句,李青媳婦便去了。

一時,李青媳婦到松柏院,謝鬆謝莫如等已各回各院,各自歇息去了。便是慣常在謝太太跟前的謝莫憂,也回了自己院子。謝太太謝尚書於臥室說話,素藍見李青媳婦過來,問,“嫂子可是有事?”

李青媳婦原是謝太太身邊兒服侍的大丫頭出身,此時便不去打擾謝太太休息,對素藍道,“也沒什麼事,只是勞姑娘替我傳個話兒吧。”

“什麼話兒。”看李青媳婦笑眯眯的模樣,府裡又是大喜慶的日子,便知不是壞事。

謝尚書謝太太夫妻正坐在榻上說話,謝太太剝個桔子道,“看着公主性子不錯。”

謝尚書亦道,“是啊。只要他們小夫妻和睦,我就放心了。”

老夫妻兩個說些兒孫事,素藍進來添茶,謝太太問,“剛剛誰來了?”外頭聽到有人說話。

素藍笑,“是李嫂子,也沒什麼事兒。就是剛剛大姑娘打發她去外頭看了看,對她說,二爺要是騎馬,就不用過來回稟,倘是坐車,就讓她過來稟一聲。她見太太歇着,便沒進來,叫我代稟。”

謝太太登時笑了,與謝尚書道,“這孩子,就是心細。”自己兒子自己清楚,除非雨雪天,不然謝柏向來是騎馬的,他不慣坐車轎,嫌氣悶。今日既是坐車,必是與公主同車。謝柏的脾氣,尚書府出身,二十歲的探花,少年得志,倘不是公主相邀同車,怕是他做不出來主動說‘與公主同車’的話。

謝太太心下歡喜,對謝莫如便不吝讚美了,道,“這次阿柏大婚,家裡這麼多道喜的親戚朋友,我原還想打算叫阿楓媳婦過來跟我忙上兩天,不想有莫如莫憂打下手就夠了。莫如這孩子,的確能幹。”關鍵是也不見人家怎麼忙,就把事辦得又俐落又好。謝莫如效率高,謝太太自然會更多倚重。至於謝莫憂的心情,人早晚得明白“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

謝尚書耐心聽了,謝太太忽然嘆了口氣,與丈夫道,“臘月初一,是莫如母親的生辰。”一般來說,都是做媳婦的要牢記婆婆的生辰,到謝太太這裡,是反過來的。主要是方氏以往也顯赫經年,哪怕這些年方氏不再出門,她的生辰,也不是一時半會兒能忘記的。

謝太太這話說的多精準,莫如母親,是啊,莫如母親。謝莫如一日較一日的出衆,謝家不再漠視謝莫如,自然也不會漠視她的母親。

謝太太發愁的是,方氏的生辰要怎麼辦。謝太太低聲道,“大辦吧,她那個脾氣,肯定不成。”更不能當不知道,忘了。正是因謝家不能再“忘”下去,謝太太方與丈夫商量,“慶不好慶,賀不好賀,衣裳首飾,恐怕她根本不看一眼。”這可怎麼辦?

謝尚書一言便解了老妻的難處,道,“不如與莫如商量看。”謝家可以供奉着方氏,但,不可能再進一步了。如今煩難,是不知怎樣才能讓謝莫如滿意。既如此,不如直接與謝莫如商量,讓謝莫如明白,謝家看重她,尊重她。

謝太太道,“要依莫如的性子,怕會說,不必家裡麻煩了。”

“大加慶賀,的確不妥。倘莫如這般說,就置辦些女孩子喜歡的東西給她。這些年,魏國夫人心裡記掛的就是莫如了。只要莫如好,她也就放心了。”方氏的行止,其實並不符合謝尚書的審美。但方氏有一件事非常明智,當初謝太太想抱了謝莫如來養,方氏寧死不肯。

這一步,方氏明智至極。或許,再過經年,便是方氏收穫的季節了。

這一步,也是謝家憾事。當日未覺如何,如今錯失至寶,怎不令人吁嘆。

謝太太道,“要依我說,這倒不必再問莫如了。咱們問,倒像故意似的。我命人置辦些東西便是。”

“還是問一問她。”謝尚書道,“有時,規矩禮數顯的繁瑣,可是,只有規矩禮數做全,才能顯出誠意。”你不問她,她也能明白家裡的難處。但,這是不一樣的。謝莫如難道會看重一場壽宴,她難道不知道她母親的壽宴是絕對沒法大辦的嗎?她都清楚。她要的也不是壽宴,她不求籤,不信神佛,那,她信什麼?她不信你,也不信我,她只信她自己。

她幫你理家,揣摩你的喜怒,探知你的心事,寬慰你,討好你,她要什麼?誇獎讚賞?金珠玉寶?不,如果她要的是這些,你我何需在此煩難呢?

她要的是地位。實實在在的地位。

她一句不言,你已經不能忽視方氏的生辰。她不開口索取,我已勸你給她她想要的。我願意這樣做嗎?是的,我願意,這個孩子,如此機敏聰明。她知道父母之心,特意吩咐下人去看一看我小兒子是不是與公主同車。她不說一句奉承的話,但她做的每一件事都讓我開懷。

如果這是手段,誰不喜歡這樣的手段。

有這樣的手段,我怎會不給她她想要的。

作者有話要說:  晚安~~

第171章 將行之四第365章 皇后之八第201章 臣心之二第52章 志向第二日第385章 太后之六第309章 奪嫡之十二第66章 朱雁第109章 天生的權術家第30章 離間第265章 交鋒之還朝第323章 奪嫡之二六第36章 賞賜第121章 議儲位一第62章 講筵之後第95章 命運之二第232章 蜀中……第280章 交峰之告靖王書第351章 東宮之十四第280章 交峰之告靖王書第299章 奪嫡之二第192章 忠心第127章 反常必有妖!第155章 功夫第218章 戰局第118章 第二更第240章 交鋒之二第3章 桃之夭夭第358章 皇后之一第287章 交鋒之舊事~第138章 得子第45章 寶劍之論第356章 東宮之十九第32章 攘外安內第3章 桃之夭夭第125章 宮宴第57章 鸚鵡第380章 太后之二第371章 皇后之十四第390章 太皇太后之五第323章 奪嫡之二六第167章 一件東西第297章 交鋒之這一天下章第48章 再無相干第102章 祭禮第211章 勢在必行第168章 將行之一第118章 第二更第348章 東宮之十一第174章 宴飲第56章 百靈~第130章 哥哥們這是怎麼了?第359章 皇后之二第145章 不是壞事第5章 丈夫第78章 信第162章 發散思維第162章 發散思維第382章第286章 交鋒之戰事三第324章 奪嫡之二七第391章 太皇太后之六第340章 東宮之三第311章 奪嫡之十四第387章第312章 奪嫡之十五第332章 奪嫡之三五第119章 逼宮計一第276章 交鋒行雲之三第248章 交鋒之十第50章 及笄禮第351章 東宮之十四第249章 交鋒之十一第255章 交鋒之十七第238章 穆元帝的處置~第307章 奪嫡之十第192章 忠心第202章 臣心之三第233章 心急第49章 值得第203章 臣心之四第316章 奪嫡之十九第322章 奪嫡之二五第78章 信第31章 一擊必中第253章 交鋒之十五第131章 分封之一第59章 萬全策之一第259章 交鋒之二一第63章 帝心若何第235章 生辰禮~第219章 積累~第27章 禍根已生第63章 帝心若何第370章 皇后之十三第384章第11章 提醒第192章 忠心第68章 使團歸期第192章 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