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女人與女人

吳氏覺着,大姑姐謝王妃完全不似傳聞中的那般人品。

當然,吳氏聽過許多大姑姐的傳說。她年歲小些,她懂事時,謝莫如已是帝都知名人物。她定親時,謝莫如在她太子妃的姐姐嘴裡也是“不好惹”的人物之一了。

吳氏來閩地時,姐姐還特意叫她去宮裡說了許多私房話,無外乎就是說謝莫如性子不好,讓她小心着些。倒是母親與她說,“閩王就藩,姑父就跟了去,可見王妃待姑父的情分了。王妃爲人,外頭傳言頗多,要我說,自己處一處就知道了。那是你正經大姑姐,姑嫂之間,也是一門學問。我也沒多餘的話囑咐你,就一句,一家人,得心往一處使,日子才能過好。要是一人一個心,日子是過不齊整的。既嫁了人,出嫁從夫,別惦記孃家,你把日子過好,我跟你父親就高興。”

太婆婆也有一番囑咐,而且,太婆婆的話想當簡潔明瞭,“你們有什麼事,拿不定主意,只管問你大姐姐。”

待吳氏真來了閩地,與謝莫如相處了些日子,當真覺着假言不真,怎麼看,大姑姐都是個極周到的好人。周到自不必說,好也是真的好,頗是指點她來往交際。

萬事開頭難。

吳氏出身好,自身素質也不差,就是初來閩地,人頭兒不熟,有謝莫如指點着,她適應的格外快。眼瞅五月節,謝莫如就同吳氏說了,“靖江王的壽辰就在五月,王爺要打發人去靖江送壽禮。我想着,吳巡撫可不正是在靖江當差麼,平日裡各有各的差使,咱們雖離得近,卻是一個在閩地,一個在靖江,都各有差使,來往不便。這回也巧,你既來了,端午可有給吳巡撫的東西,正好讓張長史一併捎帶去。”

吳氏也是個機伶人,笑,“還是大姐姐想着我,我正有東西想捎給二叔呢。”就是沒東西捎帶,謝莫如這話都說了,也得準備些東西呢,何況是自己親叔叔家,吳氏也樂意多走動來往。說到叔叔在靖江王的地盤當差,吳氏還有些擔心呢,自從叔叔當了這差,家裡無時不刻不在擔心叔叔的安危。

吳氏回家準備給叔叔的端午禮,謝莫如又命人請了江行雲來說話。

江行雲對於去靖江之事頗爲嚮往,“聽說靖江王年輕時也是難得的美男子。”

謝莫如道,“現在估計老的掉渣了。”

江行雲直笑。

說到正經事,謝莫如道,“讓吳巡撫量力而爲吧。”

江行雲道,“我看吳家下注可是分着下的。”家族裡有個太子妃,有個駙馬,這裡又搭上謝家。

謝莫如並不在意,道,“以吳國公府的身份,家族結親自然得門當戶對,帝都就是這麼丁點兒大的地方,權貴也是有數的,無非是東家嫁西家娶,到時候不管怎麼着一算,曲曲折折的,原來都是親戚。”

江行雲一想,自來聯姻可不就是如此了,不由一樂。

江行雲與張長史去靖江王府是在端午前了,因兩地離得近,四月底出發也不遲,卻在張長史的提議下四月中出發。說到這事兒,五皇子都有點兒面部神經失調,他私下同妻子嘀咕,“張長史特意同我說,江姑娘是姑娘家,不好趕急路,要早些出發。”

謝莫如笑,“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張長史有年歲的人了,也並不是輕挑的性子,這些年家裡只有一老妻,並無妾室,兒女皆是老妻所出。只是,不論男女,見到漂亮的人,總是會心生好感的。看來,張長史也不例外。

“當時他說這話,可把我酸了一把。”五皇子想想也好笑。

“行雲其實不大喜歡坐車,她更愛騎馬,倒是張長史的年歲,又是文官,坐車比較好。”

夫妻倆說笑一回,往帝都送端午禮的隊伍也已出發,當然,帝都親戚們給他們送的端午禮也相繼到了。這次非常罕見的,戚國公府也令家僕帶了端午禮來,禮單非常合適。戚三郎在軍前效力,雖不比柳扶風光芒萬丈,如今也是正五品實權軍職。他又是謝莫如的妹夫,謝莫如對親戚一向低調的照應,五皇子對戚三郎的感觀也不錯,覺着是個實心任事的人。

戚三郎來了軍前,戚家這是頭一次主動打發人過來送東西。

謝莫如收了端午禮,對戚家管事道,“三郎在軍前,今天兒也晚了,你們在府裡安置一夜,明天我派人帶你們過去。”

那管事恭恭敬敬的退下了。

謝莫如喚來紫藤問,“戚家這次來的都是什麼人?”

紫藤一向得力,這會兒也得了信兒,低聲稟道,“除了這位大管事,還有就是一位姨奶奶,說是送來服侍戚將軍的。”

謝莫如聽了將禮單往手邊兒的花梨几上一按,沒有再說什麼。

謝莫如對此事只作不知,她也不想發表什麼意見。

只是,如今藩王府除了謝莫如要拜見,謝芝也在藩王府任職呢。謝家與戚家,可是正經姻親。戚家人既然到了閩王府,沒有不拜見謝芝的道理。

謝芝一向和氣,問了幾句路上的事情,又同管事說了幾句二姐夫的事,就讓管事下去休息了。

謝芝還同妻子說呢,“以前也不見戚家給姐夫送東西,這回怎麼突然送了端午禮來。”

這原是一句隨意的話,吳氏的面色卻有些爲難,謝芝見吳氏如此神色,問,“怎麼了?可是有什麼事?”

吳氏這才與謝芝說,“我聽說,戚家管事帶了一位姨奶奶過來。”說完,就看着丈夫不說話了。其實,她也不樂意說這事,可既知道了,也不能裝不知道。

謝芝臉色一沉,頓生不悅,“這是怎麼說的,二姐姐在戚家又不是長媳,怕二姐夫在軍中無人照料,讓二姐姐帶着外甥們過來,正好一家子團聚。”把嫡妻擱家裡,倒派個什麼姨奶奶過來,謝芝又覺着不對,道,“二姐同二姐夫成親這幾年,沒聽說二姐夫有姨奶奶啊?”通房丫頭不算,這種沒名分,連妾室也算不上。姨奶奶,必是正經二房,妾室,才能叫姨奶奶。而且,二姐夫在閩地這一年多了,同二姐姐分隔兩人地,倆人也不能鬧什麼矛盾。謝芝心下思量,覺着,怕是二姐姐在婆家出了什麼事。

吳氏欲言又止,“我來前,倒是聽說一事,只是不知真假。”

“快說。”

“就是戚國公夫人好幾回同我母親打聽我過來與大爺團聚的事兒,當時看戚國公夫人的樣子,似是不放心二姐夫一人在這裡似的。我母親還說呢,要是二姐姐過來,正好一道。後來就沒聽戚國公府提過了。”吳氏一五一十道。

謝芝頭疼。

謝芝道,“還是給家裡寫封信吧。二姐姐過來多好,大姐姐也在這裡,正好團聚。弄這麼個妾室來,算是怎麼一回事。”

吳氏勸他,“大爺先別急,戚家人正好來了,大爺先想法子打聽打聽,到底是個什麼緣故,再寫信不遲。”

“看我,都糊塗了。”謝芝召來貼身小廝去打聽這位姨奶奶的來路。

小廝能被派出來在謝芝身邊貼身服侍,實在是忠心又機伶,也很得用,很快就打聽明白了。謝芝聽的都無語,戚國公府的確是不放心兒子,兒子出來不是享福的,那是謀前程來的。戚三郎又是在軍前,且有機會,官職升得快,戚家惦記兒子,就尋思着讓謝莫憂過來,小夫妻團聚,這樣兒子身邊也有個服侍的人。

戚家的想法就是這麼簡單,完全不幹姨奶奶的事。

那時還沒姨奶奶呢。

而且,戚家都想好了,讓媳婦跟着吳氏一道走,安全上也有保證。誰曉得,這要走了,謝莫憂就病了。戚家也沒說啥,等她病好,派家下人送她過來也是一樣的,誰曉得還沒走,晉寧侯死了,謝莫憂就去弔唁晉寧侯了,這算起來是謝莫憂血緣上的曾外祖父。這弔唁晉寧侯倒也沒事,晉寧侯也是侯爵,他死了,戚家也會命人送奠儀。謝莫憂的錯處在,她是同寧太太一道去的,話裡話外這是她曾外祖父。

戚家立刻就重金聘了位良家出身的姨奶奶給兒子送來了。

謝芝聽了,險沒背過氣去,吳氏忙遞涼茶給他,幫他撫胸,“大爺消消氣!”

謝芝揮手打發了小廝下去,氣的臉都白了,怒道,“二姐好生糊塗!就是去,不同婆家女眷一道,就是同孃家女眷一道,怎麼就——”

吳氏也無語了,丈夫是庶出,她早有心理準備,論血親,卻是二姑姐更近些,可這位二姑姐實在是……你去認生母的孃家,私下認也就是了,這樣大庭廣衆,將嫡母置於何地呢?何況,你嫡母可不是能無視的人哪。就算無視嫡母,你也想想你嫡姐呢……有這樣的二姑姐,吳氏都跟着頭疼。

謝芝再怎麼生氣,還是給家裡寫了封信,婚姻不比別的,成親就是一輩子,二姐還年輕,總是盼着她能過好日子的。

其實謝芝不知道的是,他家小廝去打聽,人家戚家人也不傻,故意說出來就是給謝芝知道的。戚家人說的還算客氣的,事實上,戚夫人聽到這事,當下就問了謝莫憂,謝莫憂自己也曉得不大妥當,便道,“外祖母和舅媽那樣說,我也不好當面辯駁。”

戚夫人給謝莫憂這話氣的一佛出世二佛昇天,直接翻臉了,戚夫人冷冷道,“誰是你外祖母,你外祖母是當今嫡親的姑媽輔聖公主!”一句話就把謝莫憂說的臉都白了。

謝芝這裡給家裡寫信,想讓二姐腦袋放明白些。

第二日戚家人去了軍前給自家三爺送姨奶奶,吳氏想丈夫煩惱,就去謝莫如那裡說話,想着不曉得大姑姐知不知戚家的事,吳氏並不是想挑撥什麼,就是想着察顏觀色的看能不能瞧出些什麼。

吳氏去了,正陪着謝莫如說話,紫藤就將擬好的端午賞賜單子捧了上來,謝莫如笑,“阿汐過來,幫我看看,這單子可還使得。”

吳氏跟在謝莫如身邊參加宴會、茶會、花會以及各種建藏書樓啥的公益活動,但讓她看頒賞單子還是頭一遭。吳氏有些詫異,面兒上也不顯,笑道,“紫藤姐姐擬的單子,再妥當不過的。”一面說着話,吳氏笑着過去,見是給親戚的端午禮賞賜,謝莫如一向公允,如謝芝謝雲謝遠,謝雲謝遠都是端午節的糉子、香料、雄黃酒以及文具,這些,謝芝與他們相同,唯有不同的是,謝芝多了四匹時興宮緞。吳氏知道這是因自己在這裡,所以多四匹宮緞。戚三郎是妹夫,所以只有糉子、香料、雄黃酒,沒有文具,只是,戚三郎這裡也有兩匹細紗,顯然,料子是給女人的。

吳氏心下一沉,笑道,“我又跟着大姐姐長了見識,節下又得這許多東西,倒是沒什麼可孝敬大姐姐的。”

“你們好生過日子,就是孝敬我了。”謝莫如笑着合上禮單,遞給紫藤,吩咐道,“按這個預備吧,備好了,待王爺賞賜諸臣時,一併給他們帶去。”

紫藤福身應下。

吳氏心事重重的回了自己小院,她尋思着,大姑姐肯定是知道戚家的事的,只是沒想到,大姑姐出手這樣快,直接就賞了戚家那位姨奶奶東西。

吳氏悄將事同丈夫說了,謝芝尋思片刻,道,“這事咱們已經盡力了,你也不要在大姐姐面前漏了口風,大姐姐最重規矩,她不提,最好。”要是讓謝莫如提起來,那謝莫憂就完了。

吳氏連忙應了,想到謝莫如讓她看頒賞單子時的雲淡風輕,不由心驚膽戰。

紫藤倒是勸過謝莫如,她跟謝莫如時久,有些話,倒是能說上一二,紫藤道,“這樣,二姑娘面子上未免難看了。”

謝莫如淡淡,“面子?”謝莫憂的面子很要緊麼?不,謝莫憂的價值不在於她的面子,而在於她的聯姻。她爲什麼要看謝莫憂的面子,她自始至終看的都是戚國公府。戚國公府讓兒子過來示好,她怎麼會因一個謝莫憂影響戚國公府與五皇子府的關係。

從謝莫憂嫁入戚國公府那一日起,她的價值便已實現。從戚三郎隨他們到閩地的時候起,就已經是戚國公府同五皇子府的利益共同體了。

至於,謝莫憂。

謝莫如真沒太在意她,自然也沒太在意她的面子。

相較於謝莫憂,謝莫如更看重戚三郎,她要給,也是給戚家面子。

紫藤不敢多言,謝莫如的眼睛望向北方,那是靖江王府的方向。

此時,江行雲一行也到了靖江王府,靖江王親自召見。江行雲說靖江王昔日有美男子之名,這絕不是虛傳,靖江王這等年歲,發若霜雪,仍是長眉笑眼,風度翩翩。靖江王聲音清郎,笑道,“我在靖江也聽聞過帝都第一美人的名聲,江姑娘如雷貫耳,本王今日得以親見,幸哉幸哉。”

江行雲一笑,抱拳一禮道,“早聽家父說過王爺年輕時的風儀,如今一見,也知傳言不虛。”

二人不禁相視大笑,彷彿神交已久。

二人說起話來,那更是熟絡非常,彷彿淵源已久,江行雲道,“昔年聽家父笑言,先帝時,家祖父爲軍中有名美男子,到家父時,我原以爲以家父相貌,也算有一無二了。不想家父同我說,皆因我未曾見過王爺您呢。”

“如今見了如何?”

“盛名之下無虛士。”

靖江王哈哈大笑。

作者有話要說:  PS:總之,世上有各種各樣的女人~~~~~~~~~~~~~

第345章 東宮之八第268章 交鋒之團聚第160章 時機第8章 三老太太第175章 祭奠第15章 教導第333章 奪嫡之三六第120章 逼宮計二第59章 萬全策之一第104章 喜事當前第387章第170章 將行之三第292章 交鋒離職之中章第155章 功夫第366章 皇后之九第337章 奪嫡之四十第40章 李樵第218章 戰局第309章 奪嫡之十二第255章 交鋒之十七第370章 皇后之十三第147章 震後第32章 攘外安內第251章 交鋒之十三第50章 及笄禮第328章 奪嫡之三一第227章 苦心第138章 得子第200章 臣心之一第383章 元旦番外第101章 目的第368章 皇后之十一第311章 奪嫡之十四第88章 美貌與智慧第127章 反常必有妖!第254章 交鋒之十六第371章 皇后之十四第16章 逗她第102章 祭禮第307章 奪嫡之十第238章 穆元帝的處置~第89章 見面第300章 奪嫡之三第172章 就藩之一第205章 段四海第231章 有小唐歡樂多第22章 青松明月第34章 生辰禮第332章 奪嫡之三五第39章 生辰~第54章 福菜第251章 交鋒之十三第216章 入冬第206章 相留第111章 崔氏第329章 奪嫡之三二第290章 交鋒之彭大郎第89章 見面第18章 一次性解決第63章 帝心若何第8章 三老太太第200章 臣心之一第51章 文康長公主第111章 崔氏第336章 奪嫡之三九第217章 白哭~了呀~第220章 終我一生第90章 要出手了第198章 建議第80章 變色第147章 震後第361章 皇后之四第265章 交鋒之還朝第189章 小勝第137章 閃着了第390章 太皇太后之五第60章 萬全策之龍擡頭第156章 價值第304章 奪嫡之七第345章 東宮之八第286章 交鋒之戰事三第123章 議儲位三第154章 更迭第83章 神仙手記第306章 奪嫡之九第129章 五皇子的好評第111章 崔氏第83章 神仙手記第245章 交鋒之七第322章 奪嫡之二五第333章 奪嫡之三六第154章 更迭第81章 一塊兒老薑第180章 商議第88章 美貌與智慧第352章 東宮之十五第296章 交鋒這一天之中章第161章 五皇子的夢第353章 東宮之十六第327章 奪嫡之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