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凌霄~

蘇相李相退下,當前事宜,兩人也不敢全權做主,到御帳這邊兒的大臣們,位置夠高且能一起商議事務的,都是坐在一起商議,但攏共也不過□□人。

兩人回到御帳旁的小帳,就有戚國公、趙國公問,“如何了?”

李相道,“長公主與謝王妃不同意雨停之後起駕還都,她們要去行宮暫住。”

趙國公道,“前頭不是說的好好兒的。”這怎麼就突然變了卦?女人變臉也忒速度了吧!

謝尚書抱着熱薑茶吃一口,道,“約摸是上頭有什麼考量吧。”

趙國公一見謝尚書說話,立刻想起來,謝王妃是謝尚書的孫女。趙國公府是在謝莫如手裡狠吃過一回虧的,此刻見謝尚書說話,趙國公道,“上有太后長公主,我不知謝王妃何等身份參與機要?”

“上有兩位相臣,我等又以何身份參與機要?”謝尚書噎趙國公一句,轉而道,“與其想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還是多想一想如何營救陛下與殿下們吧。”

戚國公勸和道,“兩位老兄,太后娘娘年老,長公主是陛下親妹,謝王妃也是皇子妃之尊,五皇子在外頭生死未明,我琢磨着,大家都是一樣的心。”都是權貴之家,誰不知道誰啊。就胡太后那政治素養,她能拿什麼主意?倒是長公主與謝莫如,這倆一向都是帝都城有名的潑辣人物。就是蘇相這老狐狸,贊同女眷回帝都之事,說不得也多有試探之意。這不,試探出來了,人家女眷一點兒都不傻,此時斷不能回帝都的。

шωш ●ttκΛ n ●C ○

蘇相道,“倘行宮無礙,行宮離這裡近,半日就能奉太后過去了,就可多騰出人手來搜尋陛下。再者,咱們都如此擔憂陛下安危,何況上頭呢。”

吳國公道,“蘇相所言極是啊。”

趙國公道,“倘行宮不能用,娘娘們又不還都,要如何安置?”

蘇相嘆,“也是我料事不周,國公爺一會兒同我們一道過去與娘娘們再議此事吧。太后移駕,是大事。”

戚國公瞥趙國公一眼,又不着痕跡的掃親家謝尚書一眼,見謝親家沒什麼反應,戚國公也不說話了。

一羣人又商量着擬旨之事,清流出身的臣子們文采都不錯,很快就將幾道旨意擬出,蘇相李相又同南安侯、幾位將軍擬定出明日的營救措施來,如此方再去御帳回稟,這次是帶着趙國公戚國公南安侯一道去的。

南安侯將分片營救之事與謝莫如、長泰公主講了,南安侯道,“林場具體如何,還不知曉?待到了林場,怕還要據實際情形再略作調整。”

謝莫如問,“羽林、虎賁、玄甲,三支禁衛軍,是各行各事,還是有個總攬?”

蘇相道,“趙國公戚國公祖上皆是武將出身,南安侯曾任南安大將軍,如今適合總攬此事的,就是兩位國公與南安侯了。”

謝莫如問,“蘇相李相的意思呢?”

蘇相道,“還請太后娘娘定奪。”

謝莫如道,“兩位國公現在並無武職在身,倒是我聽安夫人說,南安州亦多有深林密水,在林場尋人施救,想來南安侯更有經驗。如今羽林、虎賁、玄甲三支禁衛軍,總要有個人總攬尋找陛下之事,太后的意思,此事就由南安侯來總攬。你意下如何?”

南安侯施一禮,沉聲道,“定不負太后之命!”

謝莫如繼續道,“奉太后去行宮之事,行宮安危,你們安排好了嗎?”

蘇相道,“行宮離此地頗近,由虎賁加羽林,共計一千五百人隨行,娘娘以爲如何?”

謝莫如道,“戚國公掌此事,如何?”

戚國公自然是樂意的。

趙國公過來一場,啥差使也沒撈着,他更有話說了,“剛聽兩位老相爺說,娘娘意欲奉太后移駕行宮,娘娘本意是好的,可行宮好壞尚不知。若行宮房屋無恙尚好,若行宮房屋不能使用,要如何呢?”

謝莫如望向蘇相,“蘇相說呢?”

蘇相沉吟片刻,道,“臣等爲太后與娘娘們就近徵用民宅。”

趙國公道,“若行宮都不能保,民宅就更不知如何了。”

謝莫如不急不怒,就事論事道,“趙國公說的有理,現在兩眼一摸黑,外頭什麼樣我們完全不清楚,所以,就要做最壞的打算。倘兩法皆不能用,便就近尋找平穩可安營之地。有帳子在,我奉太后就近安營!”

趙國公道,“那豈不太過委屈太后娘娘。”

“現在最委屈的是安危尚不得知的陛下。”

趙國公終於無話可說。

謝莫如道,“笨重輦車全部棄用,改用輕便馬車。我已命宮人將東西大致收拾妥當,若有消息,不必考慮是什麼時辰,立刻過來回稟,隨時可以起程。”

緩一口氣,謝莫如繼續道,“就是諸位,此地也不要再用了,換個地方安營吧。”死了好幾百人,怕是會起疫病。

從奉太后去往何處起,諸臣便知道女人是何等難糊弄了。

趙國公悄與李相道,“當初輔聖公主當政,也是如此啊。”

李相笑笑,不說話。

戚國公瞧這倆人一低語一含笑,心道,不知又說什麼閒話呢。李相爲太子太傅,有些想頭兒倒是正常,趙國公你身爲皇長子的外公,你瞎摻和什麼?個昏饋東西!

戚國公心下亦是思量穆元帝安危。戚國公府未能在穆元帝親政的過程中有所表現,於是,這些年也一直低調着。戚國公是真正的中立派,穆元帝執政的風格,他大致也摸透了。穆元帝平安歸來,未爲不好。但倘有萬一,太子登基,戚國公的形勢也不會更壞。

但……

還是更盼着穆元帝能平安吧。

或者……

戚國公搖搖頭,忽然道,“雨轉小了。”

李相道,“天佑我東穆啊!”

待雨停之後,內閣立刻派出經驗老到的斥侯,另外着三百禁衛軍撐着火把掩埋地動中不幸喪生的人們。其間有身份高貴者不願就地掩埋,蘇相道,“還是先埋上,不然這麼放着,又無冰來保存,非但存不了幾日,震後亦容易生出疫病來。暫且埋了,記下地方,待來日回帝都,再命人遷移就是。”

如此便都埋了。

第二日天光大亮時,去往行宮探看的人就回來了,行宮房屋完好。所有人都鬆了一口氣,此時,女眷們的行禮都收拾妥當裝好車了。立刻請太后上車,還有文康長公主要格外注意些,過半個時辰,女眷們都上了車,禁衛軍整裝好,胡太后召見南安侯,腫着一雙爛桃眼,哽咽難言,抹了兩把淚方道,“南安啊!你可一定要把皇帝找回來啊!”

南安侯道,“太后儘可安心,陛下福澤綿長,定會平安歸來的!”

胡太后淚眼模糊的點點頭,謝莫如對南安侯與蘇相道,“都交給二位了。”

二人施一禮,謝莫如命車隊起程。

新修的行宮,再加上一些運氣,這行宮竟在地動中得以保全,此時謝莫如與三皇子妃也不在外住自家別院了,乾脆都搬到行宮去,文康長公主讓謝莫如同自己都住在太后這裡。三皇子妃道,“這些天你也忙,大郎他們就給我帶吧。他們都乖巧。”

謝莫如謝過三皇子妃,道,“那就有勞三嫂了。”

“說這個做甚。”

謝莫如又叮囑大郎二郎三郎幾句,孩子們的敏感度都在成人之上,他們雖不明白到底是怎麼回事了,但能感覺到氣氛緊張,故而都知道乖巧聽話,大郎道,“母妃,我不能幫忙麼?”

謝莫如耐心道,“當然能,你們幫我照顧你們三伯孃好不好?”

大郎懵懵懂懂的,點頭道,“母妃放心吧,我一定帶着弟弟們把三伯孃照顧好。”就跟着三皇子妃去了。

諸人皆安置了,當天傍晚就有好消息,大皇子回來了。

胡太后見着大皇子,先是哭了一陣,趙貴妃更是禁不住,失聲痛哭起來,諸人皆紛紛落淚,胡太后問,“老大,你沒見你父皇麼?”

大皇子衣裳是換過的,頭髮也重梳了,只是臉上仍有掩不住的憔悴之色,大皇子道,“孫兒的獵區未與父皇的獵區挨着,剛到林場狩獵未久,忽然就地動了。接着就是暴雨,大白天的伸手不見五指,孫兒與侍衛們也不知往哪邊兒走,只得勉強尋找避雨之所,天亮後,孫兒帶着他們往回走,遇着接應的禁衛軍。皇祖母放心,父皇福澤深厚,定能平安的。孫兒回來,一則爲給皇祖母請安,二則也是叫皇祖母安心,明日孫兒就去營所,與南安侯等一併尋找父皇。”

“好孩子,好孩子。”胡太后絮叨幾句。

文康長公主道,“讓延澤先去沐浴休息,給他備些清粥小食,待他用過飯,咱們在一處說話。”

趙貴妃道,“是啊。”又張羅着宮人去服侍大皇子沐浴。

大皇子囫圇的起個澡,吃了些東西,直待晚間方到長公主的居所說一說具體事宜。見謝莫如長泰公主也在,大皇子也不計較這個了,嘆,“皇祖母人有了年歲,膽子也小,我也沒敢同皇祖母實說。情形委實不大好,林場原是寬闊平坦的地方,我去時經過一條淺溪,馬踏就能過去,可回來時淺溪成了大河。還有許多地方,與去時都不一樣了。我身邊有老成的侍衛,我們循着太陽的方向往回走,僥倖遇着出來搜尋的禁衛軍。”

大皇子問,“姑媽,帝都城可有消息了?”老婆孩子都在帝都呢。

文康長公主道,“內閣已着人回帝都了,只是行宮離帝都路程遠,就是快馬,也得兩天。太后下了懿旨,你母妃也寫了信給你媳婦,一併帶回去了。且安心,我看咱們不是沒福氣的。”像大皇子這種就純屬運道好了。

大皇子恨恨的罵,“這該死的欽天監,來前還佔卜說天氣晴好!”

文康長公主道,“說這個還有什麼用,倒是現在你回來了,我們也有了主心骨,你自己保重身子,現在就指望你了。”

大皇子道,“姑媽只管放心,有侄兒在,就是把這裡翻個個兒,侄兒也要尋回父皇!”

文康長公主道,“去看看你母妃吧,她雖傷了,幸而性命無礙。”

大皇子先公後私,這纔去看趙貴妃,趙貴妃抱着兒子好一通哭,可是嚇死她了,好在兒子福大命大,趙貴妃哭過一陣道,“現在我就盼着你父皇平安,我情願吃齋唸佛折壽二十年。”

大皇子安慰母親,“母妃放心吧,父皇定是無礙的。”他也盼着父親平安呢,不然倘有萬一,豈不是太子那個小白臉上位了?如今諸皇了尚未分封,太子上位,還不一定把他封到什麼犄角旮旯啊!

趙貴妃又與大皇子說了他營帳的事,趙貴妃嘆,“你那營帳都不見了,也沒找回人來。”

大皇子默然,“待兒子回去,定好生安排他們的家人。”

“是啊。”趙貴妃道,“還是老五媳婦着人過去看的,她平日裡雖是有些厲害,我瞧着,卻是個有心胸能拿主意的人。幸而她有主意,與長公主商量着,咱們這纔沒回帝都。還是在行宮妥當,離林場近,有什麼消息,立刻就知道了。”

大皇子道,“兒子明兒一早就去營所。”

“這話是,這會兒就得指望着你了,咱們婦道人家,到底沒個主意。”趙貴妃又道,“你外公也跟着一道回來了,你要不要同你外公商量商量。”

母子倆說着話,宮人過來道,“娘娘,快到落宮匙的時間了。”

趙貴妃道,“你去外宮休息吧,明兒啓程前過來見見我。”

大皇子應了,行一禮便出去了。只是,第二日天剛亮,大皇子辭過太后、長公主、趙貴妃等就立刻騎馬去營所了,根本未去尋趙國公,不過,大皇子也不擔心,趙霖趙侍讀已私下提醒過大皇子了,尋回陛下,一切皆安。倘帝躬不祥,臣不敢多言。

這會兒大皇子就一門心思找他皇爹了。

大皇子平安歸來,女眷們心情大好,文康長公主的病情也大有好轉,謝莫如將太后金印還給文康長公主,想了想,還是道,“還請殿下暫且掌此金印,不爲別的,太后娘娘易爲人所動。”

文康長公主什麼也沒說,只是微微頜首。

第三天,四皇子也找着了。四皇子的情形不比大皇子,給人擡回來的,身上摔傷擦傷骨傷,幸而行宮有太醫,趙貴妃安排了妥當宮人照顧四皇子,總有命在,再重的傷也能養好。

太子太子妃趕到行宮的那天,三皇子平安歸來,三皇雖回來的比四皇子晚幾天,情形卻比四皇子略好些,三皇子妃狠哭了一回。這會兒也沒什麼男女大防的,太子太子妃都在太后這裡說話,太子先說帝都的情形,“宮裡主殿都無大礙,只是東北角的上梅殿塌了幾間屋子,還有太監們的住住有些房舍坍塌。後宮裡各位母妃只是略受驚嚇,九弟的生母虞母妃不幸摔了一跤,虞母妃正摔在山子石上,當天就不大好了,我已命人收斂了。我想了想,宮裡謝母妃樣樣妥當,與謝母妃商量了,九弟就暫由德母妃撫養一段時間,到時看父皇的意思吧。”還有幾個位份低且無生育的宮妃傷了性命,只是此時穆元帝尚無消息,哪裡還顧得上她們呢。

太子道,“帝都裡的震後救援之事大致安排了下去,我吩咐吏部尚書、禮部尚書與虎賁將軍、玄甲將軍共理朝政。大嫂、四弟妹,還有五弟府上,孩子們都好,大嫂四弟妹也好。我看,上蒼對咱們穆家還是眷顧的。想着父皇定會平安歸來。”的確,這樣大的地動,皇室中人死傷並不嚴重,可見福氣還是在的。

太子問三皇子林場之事,三皇子苦笑,“突然就是地動山搖,我與侍衛們還沒回過神就被一陣洪流淹了,我還不會水,自己也不清楚怎麼就抱着一棵大樹,後來那樹給石頭擋住,我有了些意識,就這麼爬上了岸去。順着當初營帳的方位走了兩天,遇着禁衛軍。我那些近衛現在如何,也不知道。”

此時,大家對於御駕會平安歸來簡直信心滿滿,不爲別個,大皇子三皇子四皇子都回來了,太子到達行宮後兩日,六皇子七皇子又一道被找回來,陸續亦有各隨駕親貴迴歸,如永安侯李宣這父子倆,永安侯是隨穆元帝一道狩獵,李宣則負責林場安危,此二人無憂,文康長公主長泰公主大大的鬆了口氣,但一直到第十天,猶未尋到穆元帝與五皇子的行蹤。

而從第五天太子帶着三萬禁衛軍的到來,搜尋便大有進度。太后見着孫子們雖覺安慰,不見兒子仍是心焦,一着急,還病倒了。

太子同文康長公主商量着,要不要先請文康長公主奉太后回帝都。不爲別個,在行宮雖然消息快,但老人家這麼熬着不是個法子,再者,行宮到底不比帝都,醫藥都便宜。

謝莫如另有意見,她與胡太后道,“不如明發懿旨,誰能尋得陛下歸來,賜侯爵,賞萬金。”

女人們都在太后身畔侍疾,諸人皆望向謝莫如。

太子妃在太后側侍疾,太子妃道,“這,這……這主意倒好,只是我們能做主麼?”賜爵的事,不是她們說了算的吧?

三皇子妃道,“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太子妃也定了心神,嘆,“禁衛軍一向忠心,搜尋陛下之事,他們定也盡心的。只是賜爵之事,要依我說,還是要同朝臣商議一二纔好。”她是太子妃,謝莫如太愛拿主意,太子妃自然有自己的看法。

這種事,與朝廷商議什麼!謝莫如見太子妃根本抓不住重點,與胡太后道,“請太后與太子一道商議。”

胡太后現在就想尋回兒子,她老人家圍着錦被坐起來,對太子妃道,“老五媳婦這個主意很好,把太子叫來,我與他說。”

誰敢說這主意不行啊,誰要說不行,難免要擔一個不想營救陛下的名聲。太子更一口應允,還道,“侯爵之位不足以相酬,誰若能尋回父皇,當賜公爵,賞萬金。”

這賞賜一下,有些疲憊的禁衛軍頓時充滿鬥志。

太子妃私下與太子道,“五弟妹一向有主意的。”

太子嘆,“五弟也沒消息,不怪她婦道人家着急。”

謝莫如夜不能眠,凌霄勸道,“山中形勢多變,何況是地動之後,林場的情形也有大變,娘娘只管寬心,山中有野果有獵物有山泉,再加上一些運道,有些武藝的人起碼能在山裡支持一個月。”

燭火映着謝莫如冷峻的側臉,謝莫如道,“如果是陷在某地,煙火即可通信,點一堆煙升起來,外頭便能看到。殿下一直沒消息,我委實擔心。”

凌霄道,“娘娘未親自去過山裡,山高林密,霧靄浮雲,並不好分辨哪個是煙哪個是霧呢。倘是平原地帶,倒好分辨。再者,這幾日多雨,也不知殿下身上有無取火之物。”

謝莫如問,“你知道不少山中事?”

“奴婢的父親是一位獵戶。”

“記得宮中卷宗上說你父親是一位秀才的。”

凌霄抿一抿脣,“奴婢有苦衷。”

“我能幫到你嗎?”謝莫如隱隱知道凌霄的意思了。

凌霄道,“有一次奴婢的父親去山中打獵,不幸爲野豬所傷,父親逃離時迷失了方向,奴婢帶着獵犬自山中尋回父親。”

謝莫如望向凌霄,“你能尋回殿下?”

“奴婢想試一試。”

謝莫如想了想,已經有決斷,道,“你老家的山林,你肯定熟悉。這裡的林場情況與你老家的山林大有不同,你須知道這一點。你要什麼東西,我命人下去準備。”

“奴婢要一件殿下穿過的衣服,還有肉乾,水,刀箭,火石,傷藥,獵犬。也要一些幫手,但是請娘娘下令,讓他們聽從我的吩咐。”

謝莫如立刻命綠蘿去準備了,連帶還給凌霄準備了一身侍衛服,再命耿天意帶着十個人相隨。謝莫如手裡並沒有林場的地圖,因爲地圖屬於機密了,不過,當初南安侯講述營救方案時,可是拿着林場地圖來說的,謝莫如記性素來好,連凌霄在宮中卷宗中是個什麼出身她都記得,這林場地圖縱使記不全,也還記得七七八八,再加上大皇子幾人回來時的各種說辭綜合一下,謝莫如大致畫了畫,與凌霄、耿天意講了個大概,就讓他們帶着獵犬和侍衛出發了。

出發前,謝莫如將五皇子府上的令牌交與耿天意,“倘遇上禁衛軍,拿這個與他們說話。”對此二人道,“這些天,雨水不斷,不論如何,先保證自身安全。”

二人帶着十個侍衛就去了。

綠蘿是謝莫如自謝府帶出的丫環,綠蘿輕聲道,“奴婢與凌霄在一起這麼久,也不知她另有緣法。”

謝莫如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凌霄頗知行事,主動要求幫手,謝莫如對耿天意自然不會沒有交待。如今依舊五皇子消息,謝莫如寧可堵上這一把。

謝莫如命人喚了李山來,寫了一封信交予李山,命李山快馬去太子大皇子等駐營處,將信交給謝尚書。

作者有話要說:  PS:晚上更美人記~

第150章 迴歸~第32章 攘外安內第178章 報償第320章 奪嫡之二三第15章 教導第346章 東宮之九第152章 各方第214章 打架~第297章 交鋒之這一天下章第83章 神仙手記第387章第321章 奪嫡之二四第244章 交鋒之六第155章 功夫第113章 感觸頗深第292章 交鋒離職之中章第262章 交鋒之萬衆矚目第89章 見面第241章 交鋒之三第5章 丈夫第348章 東宮之十一第144章 鬆口氣第352章 東宮之十五第153章第106章 憶往昔第267章 交鋒之昭德殿第288章 交鋒之斷魂刀第349章 東宮之十二第143章 大皇子的信仰第255章 交鋒之十七第80章 變色第276章 交鋒行雲之三第48章 再無相干第65章 好處~第291章 交鋒離職之半章第94章 一個餿主意第271章 交鋒之靖王的決斷第371章 皇后之十四第379章 太后之一第358章 皇后之一第209章 線第151章 局勢第81章 一塊兒老薑第108章 應對第317章 奪嫡之二十第367章 皇后之十第232章 蜀中……第287章 交鋒之舊事~第289章 交鋒之強援~~第173章 就藩之二第181章 恩威並施之二第273章 爭鋒之輿論第101章 目的第197章 相救第136章 比神仙還自信第296章 交鋒這一天之中章第287章 交鋒之舊事~第335章 奪嫡之三八第120章 逼宮計二第20章 行雲第144章 鬆口氣第234章 巡南第320章 奪嫡之二三第145章 不是壞事第212章 小唐~第24章 人間記第110章 大勢所趨與孤掌難鳴第81章 一塊兒老薑第28章 暴雨第30章 離間第118章 第二更第53章 外書館第84章 出孝第164章 延師之二第313章 奪嫡之十六第293章 交鋒離職之下章第306章 奪嫡之九第149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221章 爭功第114章 施粥事件第206章 相留第350章 東宮之十三第296章 交鋒這一天之中章第55章 團圓酒第87章 於氏第387章第249章 交鋒之十一第119章 逼宮計一第144章 鬆口氣第327章 奪嫡之三十第326章 奪嫡之二九第318章 奪嫡之二一第237章 同仇敵愾第84章 出孝第103章 賜婚第183章 與世同濁第60章 萬全策之龍擡頭第104章 喜事當前第326章 奪嫡之二九第44章 公主與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