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春日宴上

春日宴,綠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陳三願:一願郎君千歲,二願妾身常健,三願如同樑上燕,歲歲長相見。

中國古代的春日宴,不過是春日佳好,開一場筵席賞花飲酒,祝詞酬唱,並無特別的意味。但這個世界之中,春日宴卻是形似嬰孩抓週的節日,只是這抓週的嬰孩並非是滿週歲的,而是滿十一月,意爲獨佔一春的勃勃生氣,好使嬰孩能長成,不夭折。

而春日宴上孩童可抓取三樣東西,一旦抓取了什麼,父母必是將這些東西多多置於孩童身邊。一是促成孩童於這些方面的天賦,二來也是委託這寫東西的相關神靈好生護佑孩童長成的意思。

因此,這春日宴,是孩童尚未成人前最爲重大的節目,在如裴家這等城中富戶的人家,更是要廣宴賓客,致辭謝賀,好爲新生兒添上富貴福氣,祈禱一生的安寧平順。

這等風俗大事,裴煦自是早就聽入耳中,放在心上,更也略略準備了幾分。

這倒不是爲了別的,只是裴煦想這雖非甚大事,卻是一個順理成章的好時機。一則,他所處內室裡書架上堆着的書冊,大多已被丫環拿來與他細細地閱覽了,無甚可咀嚼的東西;二來,自小就慢慢地將自己的特殊之處表露個由頭來,也好讓周邊的人有個心理準備;最後,那懂事知理、聰慧明睿的孩童總是有先天上的優勢,能有較大的自主權利,而春日宴便是顯露這種資質的好去處。

以此三則,裴煦在日常讀書之餘,也便將春日宴放於心上,略微思索着取些什麼東西。

到了最後,裴煦還是將目光定在了書冊上。

若是春日宴上連連抓取了三本書籍,他那日後便也不需擔心書冊的多寡。只待略略長成,其餘諸事便也不在裴煦無法顧及的地方了。

因此,待得裴煦他被那斂衣等丫環打扮一番後,又稍稍等了會,見是天色暗淡,而前面的僕從也帶了裴修的話來,說是到了恰當的時辰了。斂衣才小心摟抱着裴煦,在其他丫環的陪同枝下,出了門,入了廳堂。

將裴煦放在軟紅暗花緞紗毯鋪就的洗春大案上,讓邊上早已等待着接手的嬤嬤上前照顧後,斂衣才行禮告退,退回到那裴煦的大丫環應得位子之上。

裴煦淡漠地環視了周圍一眼,聽着耳邊那竊竊私語與高聲祝賀的話,於杯盞之中交合,流淌出喧譁而富麗的時代風采,心裡卻是一陣漠然,只略略驚異這等時刻,還有哪家會如此拖延。

是的,風俗之中,曾有言道:春日宴,春日宴,宴遍賓客方開筵。

這是說宴客尚未全至,春日宴便是無法正式開筵的。因此,所宴請的諸色人等,一般的都是早早來到這筵席之中,絕無拖延之理。若真是有那不識眼色的賓客,日後便是絕不能讓其登門上座的,結交之說更是應斷絕。

裴煦淡淡地掃視了父母一眼,見他們神色安靜淡定,倒不似平常人一般動氣,心裡便微微一頷首:他們夫妻倒真真是落落大方,不失大家之氣。

正是想着,恰在此時,司儀高聲唱諾:雲老爺,雲夫人到!

聽聞這一聲唱諾,滿堂一靜,似乎期待着什麼,只聽得那越發急促的呼吸之聲,在這廳堂之上徘徊。

這般變化,讓坐在那裡無所事事的裴煦也是略略有幾分驚異,不由擡眼向那大門望去。

只見一盞琉璃玻璃燈徐徐搖曳而來,朦朧的燈影下,一男一女緩步踏上臺階,展眉含笑入內。

這男子,臨風而立,眉梢眼角的一段風流態度,便隨着那脈脈的笑意透露無遺,端是一表的好人才。

而那女子,本是略略遮掩在男子的身後,但一露出臉面來,這廳堂頓時間爲之一亮。皎皎然如春花初綻的臉龐,脈脈然如秋水起皺的眉眼,飄飄然如遺世而立的風姿,其神清如霜雪,其貌綽如仙子,天生的一段風韻,便凝在脣角眉上,這雲夫人便是如此湛然獨立於廳堂之中。

風輕輕地拂落漫天滿地的夜合歡花瓣,同時送來清麗如月色的渺渺香氣。驀然間,一片潔白的花瓣被風吹得翻卷開來,竟在這雲夫人的脣角微微勾勒浮沉了幾番,更是映襯着人如玉立,更比花嬌。

輕輕一笑,雲夫人的眼光在周圍人等上環視一圈,嫣然一笑。頓時間便讓周圍的各色人等感覺這雲夫人彷彿特意專注了自己一眼,爲自己送上了一片璀璨笑顏般,不由飄飄然都生出了幾分驕傲與親近之情。

冷眼旁觀的裴煦自然不在這等行列,但也不得不稱讚這雲夫人,的確有一等的交際資質,難怪方纔衆人會是這般的形色。

只是,這雲夫人方纔只在父母、斂衣以及自己身上略略停了停,其餘的便是視如無物,倒是讓人好生猜測。自己與父母也便罷了,那斂衣容貌不過稍稍出挑些,並無甚特殊,爲何這雲夫人瞧見斂衣時,眸中光彩大盛,帶着幾分驚疑地細細打量?

這或者說,那斂衣本就不是平常人。但由此也可窺探出雲夫人的一絲耐人尋味之處,否則,她怎會知曉斂衣這等有些嫌疑的人呢?

裴煦心裡暗暗記下一筆。

而此時,那雲夫人便是漾出一朵醉人的笑靨,長裙搖擺,碎步緩緩走到那正準備迎上來的裴母——夏鸞身邊,一禮後,方纔滿臉堆笑道:“妹妹初理家事,未曾料得如此繁瑣,一時不甚,卻是差點耽誤了這春日宴的時辰。這怠慢了姐姐的地方,姐姐卻是憐惜妹妹,且擔着了。”

夏鸞極溫和地一笑,見着雲夫人氣韻不俗,說話又是知情知趣的,便忙忙着伸手拉住那雲夫人,朗朗笑着撫慰道:“秦瀾妹妹哪裡的話,才上門的新婦總歸是難免那瑣碎事兒。何況妹妹這等好人才,必是打理家事極精細的,一時忘了,卻是難免的。先前,我可還想着,妹妹一向珍重芳姿,輕易不許人的,今晚的雙眼可是沒那福氣了,倒沒想到真真讓它們開了眼界了。”

說罷,夏鸞又笑意盈盈安撫了幾句,便是讓周圍的賓客安坐開筵。一陣觥籌交錯,笑語恭喜之聲後,那戲肉便上臺了。

僕從們端出那一盒盒或是稀罕或是普通的書冊古玩,釵環兵甲等各樣器物,手腳極輕快地將色色都安排妥當,末了,又有一人端出一碟子清香撲鼻的糕點,擱放在桌腳邊上。

身邊的嬤嬤多是那知冷着熱的老成人,豈會不知道這春日宴的規矩,此時見這糕點上來了,香味兒四溢,這小祖宗還是安穩的坐着,眼珠子卻是骨碌碌的轉動,不免口中手上多了幾分力氣,哄着推着裴煦快快到那大案中央,取來三兩樣東西,也好交差了事。

而此時,裴煦早已看準了東西,見着這些嬤嬤的舉動,便微微皺眉,不動聲色地躲閃了幾下,就爬到那書籍那堆,抓出了幾樣事物來。

第一樣是書冊,陌客生的《大陸風景志》。

邊上的清客見了,急忙笑道:“《大陸風景志》,專錄山河大川,民家諸事,旨趣昂然,上上哉!”

裴煦知這春日宴上的清客本就是湊着吉祥,倒不理論,只看裴修夏鸞夫婦、雲家夫人與斂衣神色都是一緊,便心知這三四人,可是真有些問題。

但此時卻不便多加計較,裴煦知略略地記下心裡,便抓了第二樣,林宴的《雜花圖卷並序》(臨摹版)。

那清客臉上更是滿滿地堆出了菊花似的笑容,急急道:“《雜花圖卷並序》,繁花如錦,墨走龍蛇,筆墨意趣,端是上上哉!”

裴煦聽得這上上哉,心裡更是一笑,斜眼看了那神色又是微微一變的四人,順手便抽取了第三樣事物,李凜然的《千機木造》。

清客臉上微微一變,想是不知就裡,只好略帶含糊地道:“《千機木造》,機巧靈便,心思明銳,上上哉!”

淡淡地看了那四人一眼,裴煦心中瞭然,卻再次伸手想將那擺放在右手邊上的書冊《琴事》抓來。

見到裴煦如此舉動,夏鸞面色終於一變,幾步走到裴煦的身邊,將他抱起,一時之間,卻又不好說甚,只微微笑着掩飾道:“小兒的春日宴,時辰不佳,偏偏是這夜寒露重的,他素來體弱,尚經不起寒露,尚請大家海涵了。”

那雲夫人當時也是臉色微微一變,此時聽聞如此,便也笑道:“姐姐的話重了,這春日宴本就是乞求安寧福氣的,若讓小哥兒受了寒氣,豈不辜負了這般心意?姐姐但去無妨。”

其他人聽聞如此,想着兒是娘心頭的一塊肉,倒也不以爲意,紛紛應和,只道但去無妨。

倒是那雲老爺聽聞這些,卻是轉頭對那裴兄道:“孩童尚小,確是要謹慎些。若小哥兒向日如此,裴兄可是要早些選個適當的人通經,再小心着意選個人來通氣護佑纔是的。”

裴修聽了,卻是點頭含笑應下,略略說了夏鸞幾句,便喚來斂衣等丫環,帶着裴煦,隨着夏鸞一般離席而去了。

裴煦躺在夏鸞的懷中,看着月色朦朧,數人的肌膚上爲此也籠罩在一片濛濛的瑩光之中。

風中傳來夜合歡的細膩芬芳,前面花影搖動,一片月華陰影下,隱約有點點燈火傳出。

夏鸞微微低頭,暗暗低嘆了一聲,語氣恍然地淡淡道:“沒想到呵,終究逃得了事,逃不了命,只是……”

這話低啞而暗淡,便是離她極近的裴煦也知略略聽得幾句,一陣風拂過來,夏鸞之後更低啞地嘆息了一句,卻是讓裴煦也聽不得了。

難道這裴修夏鸞,背後的隱情比之自己想的更爲複雜隱密?裴煦微微皺眉,眼見着夏鸞安頓好自己,再略略吩咐了斂衣等人,推門而去時,她的眼角隱隱閃過一絲晶瑩,在濛濛的月色下爍爍有光,卻是一閃而逝。

裴煦眼眸微微一顫,閉眼細細地思索其中的奧妙起來。

那《大陸風景志》、《雜花圖卷並序》、《千機木造》、《琴事》,書中撰寫之事全然不同,看似全無瓜葛。

但著作之人陌客生、林宴、李凜然、羅尚其或是帝師、或是伴讀、或是宰鋪、或是皇子,身份多有變化,卻都是與各自時代的君主有莫大的聯繫,身上更有或多或少的皇族血緣。

這麼想來,裴煦夏鸞夫婦,雲氏夫人,乃至於斂衣的迥然色變,未嘗不是與那皇家事相關。

裴煦緩緩地睜眼,若有所思地看了邊上的斂衣一眼,卻不防她正直愣愣地凝視着自己,眼眸閃閃發亮,彷彿做出了絕大的決定一般。

這等眼神,絕非是看着不知事的孩童所應有的……

裴煦眼神不由微微一暗

——————

第2章 行思坐籌第24章 末路之時第24章 末路之時第11章 武幗誤國第7章 周國來信第31章 白衣翰林第11章 細思往後第18章 數路大勝第20章 驀然回首第29章 火光燭天第32章 終有所定第19章 一晌貪歡第16章 莫愁湖上第32章 曉霜殿外第10章 兵戈再起第10章 勞軍之行第2章 行思坐籌第1章 舉國縞素第29章 春閨招士第13章 寡人有疾第1章 流年似水第31章 圍困內城第32章 始而成行第22章 多管齊下第6章 詔令之下第17章 勢成僵局第24章 廬山面目第19章 北門晨曦第7章 乾坤獨斷第24章 野心勃勃第21章 溫言細語第17章 帝使駕臨第16章 莫愁湖上第5章 退而有思第18章 四方蜂聚第11章 登臨帝位第19章 流綠燈裡第24章 夢醒時分第20章 驗明正身第22章 行刺於道第1章 流年似水第32章 回夏之日第3章 春日宴上第27章 各安其樂第18章 拔盡餘毒第9章 祁家投帖第7章 探脈溯源第8章 諸番心思第6章 一入戚府第7章 風聞如斯第6章 詔令之下第32章 始而成行第12章 院中來客第19章 破襲燕京第25章 忒煞情多第8章 天一生水第23章 整頓後宮第8章 諸番心思第13章 寡人有疾第30章 剖心坦言第35章 烽煙過後第5章 退而有思第9章 祁家投帖第2章 行思坐籌第7章 裴煦行至第10章 勞軍之行第30章 剖心坦言第16章 舊日今時第13章 邀戰於前第23章 整頓後宮第14章 此恨刻骨第24章 夢醒時分第30章 且醉流年第6章 立時有報第1章 舉國縞素第27章 各安其樂第6章 立時有報第30章 登臨太子第22章 未央之計第18章 數路大勝第2章 且行且談第5章 乾坤逆轉第19章 一晌貪歡第9章 祁家投帖第18章 長亭之約第26章 細說源頭第24章 四兩千金第14章 驚魂一劍第18章 數路大勝第4章 波瀾徐生第25章 忒煞情多第19章 大破瓜渡第14章 水勢浩湯第27章 各安其樂第33章 漁翁得利第6章 一入戚府第23章 夏都暗涌第4章 殿前爭執第24章 細語桐影第35章 巒嶂疊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