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杯觴角羽

一盞盞蓮文琉璃燈盞在空中微微支起,點點火光恍若螢火,隨着風聲略略起伏搖擺,倒是一發的透出自然天然之意來。幽暗之處,芬芳的子夜香花浸染出片片幽蘭一般的清香,明亮處,卻是松柏臘梅等隨意栽種,錯亂有致。

漫行在那水磨青碧雕花芙蓉石鋪就的小道上,松濤陣陣,便是那鳥語蟲聲俱無,卻也是透出絲絲脈脈的大家沉靜之氣來。裴煦微微合攏眼簾,神情怡然,自帶着兩個侍衛,漫行於其上,心中卻是一片淡定。

這祁家與戚家雖說是世代爲仇,但有些方面,倒是一發的相似。思慮得當初在戚家看得的景緻,裴煦曬然一笑,只擡眼看去,見得前面燈火越發的密集,再遠些卻是無甚燈火,便是曉得不遠處便是今日集宴的去處。

裴煦此日隨是來了,但就是還是稍遲了些,待得他步入祁家時,路徑上早已是人跡空蕩,邊上引路的侍女也是巧言含笑,只是說談言辭之間,卻是暗暗點出裴煦已是最後一家了。就是前面的那一家,走了大約也有兩刻鐘的時辰。

聽得這話,裴煦只微微皺眉,發覺自己倒是看這夜宴過低了些,他已是早到了兩刻鐘了,原還想是否太過殷勤了些,未曾料到待得走到時,倒是顯得自己不甚將這夜宴看在眼中了。

也罷,這夜宴原也是爲着那秦瀾而來的,倒不是將這夜宴太過看在眼中的,卻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妨礙。

這夜宴,雖說規矩是極繁雜的,但有一點倒是有些意思:凡是赴宴之人。一路看中文網純粹以文名武力而論,不呼官名,不言政事。由着如此。雖說這宴會背後地政治背景一眼可見,但一應的人等卻是越發得忌諱這事。口中若是露出絲毫,必是遭人恥笑的。因此,這門前地答禮呼喝人名的卻是無一個,只有那專門前來引路地侍女,含笑在側指引着座位等。

裴煦前來之時。倒是無人在意,但看得他越發得向前,坐在極前的位置之上,倒是令一干人等細細地打量了一番。

雖說是初冬,裡面極是暖和,裴煦自坐下,那一件品藍縐紗綢面紫羔裡的斗篷已是褪了下來,露出裡面那雲白起六金絲藻葉湖青紫葳大團花冬袍,下面微微繡着鑲金色纏枝藻葉花紋。雖是繁雜,穿着裴煦身上,卻是依舊露出幾分沉靜的氣韻。

衆人俱是微微一愣。思慮了半晌,纔是有大半的人等在各自地私語或是記憶之中。曉得裴煦的身份。如此一來。那漫不經心的人卻是立時少了大半,不少的青年文士更是細細地打量了裴煦半日。那溫然如玉的氣度,長身玉立的寧和,如芝蘭玉樹一般的端秀形容,俱是打量了半日,便是那身上穿着的品藍三鑲白玉腰帶、粉地青面緞子小朝靴,抑或是身上帶着的玉佩等也是看了剔透。

裴煦雖是發覺這些眼光,但也不甚放在心中,只略略看了周遭一眼,心中便是有了定計,當下裡只低首看了自己身前案几上地一應吃食,半日,選了一塊南瓜乾兒糕捻起來吃了一口,便是放下,只擡眼看向正是往自己這邊而來的男子。

這男子頭上帶着雲巾,身着煙霧黃通繡祥雲松鶴團花長袍,腰上繫着松花色坤帶,腳踏石青緞面靴,凝重之中透出風流富貴。看着滿臉含笑的往自己而來,裴煦心中一動,便是微微露出一般地笑意,溫然相待。

那男子卻是低首微微一禮,似是行了個半禮,纔是笑着行至裴煦身邊,微微舒展開眉眼,笑道:“在下祁瑾,閣下可是裴煦,裴先生否?家父於祁家中行三,卻是承接了這此的夜宴,稍後地雲大家說畢,便是要請先生登壇說談,故而遣了在下來聽候吩咐。”

心中將這一事一番流轉,裴煦便是略微猜出這祁家地意思,倒是怕自己於這夜宴之中泯然於衆,故而,便是遣人相促,使得自己不得不說談一二罷了。

只是今日怎般也是得略略露出些手段的,裴煦對此倒也是不予致辭,只微微然如春風般勾起一絲頗有深意地弧度,口中卻是笑着推辭道:“某才疏學淺,況又非是周國之人,怎可奪人於此?”

“才高者厚,理所當然。”祁瑾聞言一笑,略帶深意地看了裴煦一眼,纔是沉吟着道:“裴先生身處夏國,那裡素日便是以武立國,講究地並非是那文采雅事,方是如此說來。在周國,卻不是這般的。先生但說無妨。”

聽着這般話,裴煦終於是微微頷首,略略思慮了半晌,臉上纔是露出決斷之意,只道:“既是如此,某便越權一次,倒也無妨。”

話雖是如此說來,裴煦形似不甚在意,實質上卻是細細地打量着這祁瑾的神態舉動,見着他臉上微微露出幾分鄙夷之色,心中便是一定,倒是略略將這祁瑾撇開,自坐下來。

這時,那略高的講壇之上,卻是有一人登了上去,來人鬚髮黑中滲白,年約四十,神情清朗,裴煦細細看來,竟是那日相迎的緋衣官員。

此時他身着一身石青冬袍,言笑溫和,極是自然地說談起他所言及的大論,約莫過了一刻鐘,只將這大論說畢,又是見得無人上壇辯駁,便是微微然笑着,長聲道:“素日聽聞夏國裴煦裴先生的文名,今日得見,自是當請益一番的。”

說話間,這雲大家便是含笑凝視着裴煦,見着他略略一頷首,嘴角便是勾起一絲笑意來,只起身往下走去。

裴煦見着如此,也是淡淡一笑,這雲大家雖是身處官場,非是不曉得官場之事,但也是極難得的保持了一貫的文人行事心性。只須臾之間,裴煦心中一動,便是想起一件事來,倒是將原先準備的言談拋了開去,在登上壇上時,就是將一應的言辭俱是略略準備妥當,躬身爲禮,道:“某身處夏國之地,卻也聽聞江南文才薈萃,此時略略言談,權當拋磚引玉之用。”

稍一停頓,裴煦便是又道:“昔日聽聞治世之音安以樂,亡國之音哀以思。今日某所說便是那聲無哀樂之論。”

第6章 立時有報第31章 白衣翰林第20章 使節相論第22章 多管齊下第5章 樑上君子第23章 夏都暗涌第9章 層層設防第21章 溫言細語第16章 舊日今時第30章 病軀未愈第24章 廬山面目第15章 恨意滋生第29章 心生暗怒第16章 各行奇效第18章 御駕親征第30章 登臨太子第12章 敵我心思第26章 周國來使第16章 莫愁湖上第26章 閒話紅妝第4章 止戈爲武第2章 旋即歸京第11章 細思往後第5章 乾坤逆轉第25章 愛慾參差第16章 舊日今時第19章 一晌貪歡第8章 天一生水第1章 風起之時第16章 明做不知第8章 定海城行第26章 周國來使第29章 春閨招士第17章 此心遲遲第10章 煙霞冷瑟第4章 蟄伏已久第23章 碧熒寒毒第10章 兵戈再起第7章 風聞如斯第19章 思慮甚深第9章 祁家投帖第4章 止戈爲武第17章 統籌政事第33章 神會心契第4章 壽誕初開第28章 大開城門第16章 京都漣漪第8章 天一生水第17章 勢成僵局第29章 齊頭並進第21章 生事微渺第19章 北門晨曦第8章 天一生水第9章 頗有波折第9章 祁家投帖第18章 數路大勝第23章 事變勢移第22章 各有機心第31章 輾轉反側第9章 血流成海第3章 如此巧合第26章 閒話紅妝第6章 殿堂之上第22章 暗行離間第30章 略施小計第9章 疾風驟雨第15章 歸來有信第16章 京都漣漪第15章 順暢如水第29章 春閨招士第24章 公主凌紜第33章 神會心契第5章 天青潮來第30章 略施小計第29章 前景已定第8章 諸番心思第24章 夢醒時分第21章 固守待隙第19章 大破瓜渡第11章 哀哀欲絕第26章 閒話紅妝第11章 哀哀欲絕第33章 神會心契第13章 夜深來刺第22章 行刺於道第22章 暗行離間第7章 踏破晝日第11章 細思往後第15章 鍼灸之術第18章 波瀾微起第6章 殿堂之上第35章 巒嶂疊翠第18章 御駕親征第27章 夜來逼宮第12章 周蜀靜戰第30章 登臨太子第14章 風鶴之書第19章 帝都來旨第17章 帝使駕臨第22章 未央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