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 完結章

171完結章

承恩公出人意表的膽量非凡了一回,他非但敲登聞鼓,告的人也身份非凡,乃當今皇后。

登聞鼓的特別之處在於,自來登聞鼓之案,上達天聽,沒有不接的理。

故此,哪怕宋家打點了都察院與內閣,此事依舊是鬧的沸沸揚揚,無人不知。

不過,宋家也非等閒之輩。承恩公敲完之後,接着承恩侯宋榮也去敲了一回,論文采,宋榮狀元之身,論口齒,宋榮以前曾在監察院混過。關鍵是,宋榮比承恩公明智一千倍,承恩公去告皇后,宋榮並沒有去狀告太后。不然就太可笑了。

宋榮直接告承恩公捏造事實、詭言巧辯、謀害中宮、妄圖朝綱、目無君父、天生妖孽!

承恩公給宋榮氣的吐血,指着宋榮怒吼,“宋子熙,老夫是皇上的親舅舅!”

宋子熙一撣衣衫,假假道,“勞您提醒,本官是陛下的親丈人!”

有宋子熙親自出馬跟承恩公掐架,內閣都鬆了一口氣。不想更荒唐的事在後頭,方太后偷偷出宮,避到仁德親王府上,口口聲聲皇后要害她。

事已至此,哪怕鄭博也不能不開口說一句了。不過,鄭博很冷靜,他的上書是,希望中宮就太后離宮一事做出解釋。

內閣也上書也是類似,太后出宮並非小事,何況還嚷嚷着皇后要謀殺太后,茲事體大,中宮必須就此事做出解釋。

仁德親王則要求接陛下與皇子、皇女們出宮,當然,這也是爲了大家的安全着想。

這是個道德能殺人的社會,普天之下,稀奇的事兒多了。像婆婆喊救命的事兒,不能說沒有吧,但在皇室還是開天闢地頭一遭。滿朝文武一時都不知道該如何反應。

內閣首輔彭老相爺不避嫌疑的去了趟宋府,宋榮的臉色就不必提了,直接道,“說句難聽的,皇后若是真有不敬之心,太后根本出不得宮。”

彭老相爺也不信宋嘉言會做出這種昏頭的事,依宋嘉言的智慧,哪怕真要殺方太后,也得等九皇子登基之後啊。想到方太后種種匪夷所思的行爲,彭老相爺嘆道,“陛下以孝治天下,太后忽發妄語,令皇后名譽受損。”

宋榮道,“好在禁衛軍與御林軍都加以整頓過,忠心不二,總不會再出現逆王之亂。”流言並不會死人,這事雖然對宋嘉言有影響,但,並非沒有翻盤之機。尤其彭老相爺親來,看來,內閣還是傾向於九皇子的。

彭老相爺面露憂色,道,“長期以往,恐怕局面難以收拾。”不孝的名聲,誰都背不起,何況是一國皇后?宋嘉言是死是活,彭老相爺並不關心,關鍵是嫡皇子,母以子貴,子以母貴,不能因皇后而連累到嫡皇子纔好。皇后乃一國之母,不可能因太后幾句話就讓皇后去死,萬一中宮不穩,連累的絕非一二人,說不得會引起朝綱震盪。在這個時候,彭老相爺力求維穩,方來宋家商議此事。

“當今之即,唯有先請太后回宮再說了。”宋榮道,“我倒想請老相爺同我一道進宮求見皇后,先問一問皇后的意思纔好。”畢竟這事兒得跟宋嘉言商量,依宋嘉言的脾氣,願不願意低這個頭還兩說。

彭老相爺道,“也好。”事涉皇后,他們不好自作主張。

宋榮與彭老相爺進宮倒是很順利,宋嘉言正帶着孩子們用膳,宋嘉言道,“爹爹與彭相這個時辰進宮,肯定沒用午膳的吧。”遂吩咐宮人多加了兩付碗筷。

宋榮脣角直抽,哪裡有吃飯的心,不過,規矩使然,他還是先謝了皇后賜膳,與彭老相爺分坐兩畔,一時宮人搬上兩小桌葷素得宜的膳食來。雖然宋嘉言賜膳,君臣有別,並不能在同一桌上用餐。

五兒還偷偷的朝宋榮眨眼睛,宋榮對五兒笑笑,看她天真無邪的模樣,宋榮微微嘆口氣。直待用過午膳,宋嘉言吩咐呂嬤嬤道,“嬤嬤,你帶着皇子公主們去隔間兒休息。”因方太后離宮,宋嘉言索性將宮內皇子公主都叫到昭德殿來。

五兒不樂意走,說,“孃親,我想跟外公說說話兒。”

宋嘉言笑,“今天你外公來是有要緊事,等下次帶你去老梅庵看師太好不好?”

五兒有些失望,不過,一想到能去山上玩兒,她又高興起來,就樂呵呵的跟着呂嬤嬤去午睡了。

待孩子們走了,宋嘉言呷口茶,溫聲道,“太后的事,我知道了。”

宋榮問,“娘娘可有什麼打算?”

宋嘉言看樑嬤嬤一眼,樑嬤嬤將一份詔書取來。尋常詔書是以龍紋祥雲裝飾,這份詔書卻是鳳紋牡丹的刺繡,同樣精美異常,於朝中卻極爲罕見。無他,這並不是皇帝的詔書,而是皇后的詔書——中宮箋表。

皇后被稱爲國母,並非只是口頭兒的尊貴。在律法規矩上,同樣給了皇后不遜於皇權的權利,當然,這種權利,皇后很少用。不過,皇后一旦動用中宮箋表,皇帝都不會駁回。

宋嘉言寫的是一份:論兄終弟及書。

彭老相爺與宋榮分別看過,兩人都是混跡官場多年的老狐狸,對於宋嘉言的膽量氣魄卻是極爲佩服的。無他,宋嘉言這份詔書上話並不多,卻是字字穿心斷腸:昔聞莊公母,漢有竇太后,今太后娘娘意欲兄終弟及,偏愛幼子之心,天下皆知。萬物有代謝,皇位有更迭,太后欲我死矣,置皇子皇女於何地。我之將死,唯望親王殿下榮登皇位,善視天下,善視皇子皇女。

這完全是赤果果的翻臉的節奏啊。

宋嘉言道,“太后如此,無非是想仁德親王登基罷了。孝順孝順,順者,孝矣。既然是老人家的心願,沒有不成全的道理。”

聞此言,彭老相爺立刻起身,一撩衣襬,便推金山、倒玉柱的跪了下去,道,“老臣深受陛下大恩,皇位更迭,自夏商起,從來是父傳子、子傳孫,除非陛下無嗣,方另擇宗室承襲皇位。今陛下有數子,焉可令藩王承襲帝位?老臣請娘娘收回此詔!”說着,一個頭叩在地上。

宋嘉言臉上沒有半分動容,根本不理會彭老相爺的話,反道,“太后置我於死地,仁德親王意欲遷陛下、皇子、皇女們於親王府。我死就死了,只是可惜丈夫與兒女們將是人爲刀俎、我爲魚肉了。彭相閱事無數,精通史實,與其孩子們落入野心家之手,不如一開始就將皇位奉送。彭相不必擔憂,新帝登基,照樣要施恩老臣。”

彭老相爺多年老臣,能做到首輔,自然是一流人物。現在後宮要翻天,昭文帝病重,哪怕不想幹預後宮之事,彭老相爺也要表態了。他沉聲道,“娘娘此話,老臣不敢應奉。太后是陛下生母,娘娘是陛下正妻,俱是身份尊貴之人,恕老臣直言,再如何尊貴,娘娘與太后也要遵從祖宗法度、皇家規矩。誰是誰非,誰爲儲君,皆要按規矩法度來。既然太后離宮,言及皇后,老臣斗膽,懇請皇后與太后當面分說一二,以正清白,以還是非。”

“說到法度規矩,彭相爲內閣之首,亦是東穆國法度規矩的護法之人,只是,我不知藩王久居帝都是何規矩?”宋嘉言道,“彭相是視而不見,還是有何難處,不妨與我直言。”事到如今,她是絕不容仁德藩王繼續留在帝都了。

彭老相爺腦中飛快盤算,沉聲道,“仁德親王就藩奏章就在內閣,既是王所請願,沒有理由不允。”

宋嘉言溫聲道,“那就有勞彭相了。”

“仁德親王不過藩王而已,矇蔽太后、污衊本宮、甚至圖謀聖駕,種種大逆不道,看在陛下與太后的面子,我不想計較。”宋嘉言道,“他不適合繼續留在帝都,讓他就藩吧。”

宋嘉言的話是符合內閣利益的,不論何時,內閣都不希望藩王干政,何況是成年藩王!故而,彭老相爺應了聲,“是。”內閣是傾向於代表正統的嫡皇子的,故此,宋嘉言的名聲不能壞。方太后又是太后的身份,有錯也是無錯,既然方太后無錯,就要找個夠身份的替死鬼。不是別人,仁德親王最合適。此時,若說仁德親王沒有別的想法,彭老相爺也是不信的!

宋嘉言道,“親王就藩之後,我會向太后娘娘說明一切的。後宮之事,還是無涉前朝的好。”

彭老相爺沉默半晌,道,“娘娘,太后畢竟是陛下的生母。”

宋嘉言笑,“我既然嫁給了陛下,陛下的體面,就是我的體面。彭相太小看我了。”撫摸着手裡的中宮箋表,宋嘉言遞出去,“拿去明示天下。”

“娘娘三思。”

“我已經三思過了。”打蛇不死,反受其害。既然要翻臉,她絕不會給仁德親王翻身的機會。敢敗壞她的名聲,她會叫那對母子明白什麼叫感同身受的!

彭老相爺不敢像封駁方太后懿旨時拒絕宋嘉言的中宮箋表,只是彭老相爺尚未接下箋表,就被一隻修長蒼白的手握在了掌中。

因爲語涉要事,此間已經清場,宋嘉言身畔也只有一樑嬤嬤而已。她並未注意有人自隔間側門悄然而入,而彭老相爺與宋榮二人,礙於規矩,頭都不好多擡的,自然更未留心。

宋嘉言側眸微挑,便看到了一張蒼白而儒雅的臉。昭文帝的臉仍然是蒼白而憔悴的,鬢間幾許銀絲,眼神虛弱又清澈,甚至帶了一點點天真的寬厚透澈。宋嘉言從未見過昭文帝這樣的神色,昭文帝握住中宮箋表,聲音不高,還有一點商量的意思,“先不要明發。”

以前不覺着這男人有什麼要緊,忽然之間失去才明白什麼是依靠。宋嘉言脣角不自覺的微微翹起來,眼睛彎彎,起身扶一把昭文帝坐在正中榻上,道,“哦,你醒了,那就交給你了。”說着就要離開。

昭文帝握住宋嘉言的手,“你也聽聽。”

宋嘉言笑,“陛下躺了許久,餓不餓,我去叫他們弄些東西來給陛下吃。嗯,還是先叫太醫診脈吧。”

昭文帝笑,“好。”

什麼是帝王?

御膳房將幾樣清粥小菜做好呈上時,承恩公奪爵削職的聖旨已經明發。當方太后哭哭啼啼的趕回宮廷,仁德親王一家人已在御林軍的護送下離開帝都,就藩咸陽。

後宮與朝廷開始了新一輪的大清洗。

宋嘉言其實心內有許多想問的話,卻又問不出口。昭文帝似乎明白,卻又什麼都沒說,皇太子的冊封儀式已經在轟轟烈烈的準備中了。

宋嘉言覺着,對於昭文帝,她還是應該懷有一顆感恩之心,畢竟,昭文帝維護了她的名譽,又將她的兒子正式冊封爲皇太子。昭文帝笑,“莫要發傻,小九兒是朕的兒子。”

宋嘉言大驚,嘆道,“真是不得了,陛下大安之後,都能看破人心了。”

昭文帝笑,“阿離知不知朕在想什麼?”

宋嘉言搖頭。

“真不知?”

“我可沒陛下的本領。”

昭文帝挽住宋嘉言的手,輕聲道,“辛苦你了。”自始至終,只有宋嘉言一直守護在他身畔。照顧他,伺候他。不離。不棄。

“說這個做什麼。”宋嘉言笑,她與昭文帝的身份註定了不會有太激烈的愛情,不過,她仍然願意做好本分,起碼不辜負這個男人帶給她的地位與自由。她也一直相信,做個好人要比做個壞人更容易得到快樂。

不過,什麼是好人,又什麼是壞人呢?

如方太后質問昭文帝,“你怎麼這樣心胸狹隘,將你弟弟趕走!你已經是皇帝了,多給你弟弟一些有什麼?”那張頹老的臉上,有不滿、有憎惡、有傷心,種種複雜的情緒交織,唯獨沒有愧疚。

昭文帝問,“給多少方能令母親滿足?”

143 晉江原創發表158 晉江原創發表105 晉江原創發表47 晉江原創發表52 晉江原創發表95 晉江原創發表120 晉江原創發表第14章 心思客至辛竹箏89 晉江原創發表56 晉江原創發表24 大殺招140 晉江原創發表109 晉江原創發表136 晉江原創發表27 晉江原創發表36156 晉江原創發表86 晉江原創發表87 晉江原創發表116 晉江原創發表19 歲月的閱歷23 這一刀101 晉江原創發表160 晉江原創發表101 晉江原創發表33 晉江原創發表150 晉江原創發表171 完結章79 晉江原創發表122 晉江原創發表171 完結章77 晉江原創發表172 番外120 晉江原創發表139 晉江原創發表151 晉江原創發表40100 晉江原創發表163 晉江原創發表34 晉江原創發表158 晉江原創發表18 捱揍165 晉江原創發表64 晉江原創發表19 歲月的閱歷16 醉酒160 晉江原創發表164 晉江原創發表47 晉江原創發表47 晉江原創發表3829 晉江原創發表36141 晉江原創發表122 晉江原創發表112 晉江原創發表9 宋嘉言的蹊徑2866 晉江原創發表19 歲月的閱歷第21章 嫡庶臉面立場127 晉江原創發表70 晉江原創發表93 晉江原創發表120 晉江原創發表42 晉江原創發表25 最後一刀50 晉江原創發表99 晉江原創發表140 晉江原創發表167 晉江原創發表46 晉江原創發表2 回門109 晉江原創發表46 晉江原創發表59 晉江原創發表57 晉江原創發表84 晉江原創發表110 晉江原創發表170 晉江原創發表66 晉江原創發表3145 晉江原創發表157 晉江原創發表121 晉江原創發表41 晉江原創發表85 晉江原創發表112 晉江原創發表78 晉江原創發表30155 晉江原創發表129 晉江原創發表115 晉江原創發表81 晉江原創發表118 晉江原創發表118 晉江原創發表51 晉江原創發表98 晉江原創發表93 晉江原創發表26 晉江原創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