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人才

感謝toQuiet饋贈。

常雲山得到楊逸明確的答覆,忙不迭地去辦股權轉讓手續。

這手續最快也得辦理一個月,楊逸當然不會手續沒辦妥當不管車友的事。..

最近常雲山的車幾乎天天停在友誼樓下。德成的員工來來往往,人多口雜,沒多久,流言便出來了。有說楊逸攬私活,有說楊逸假公濟私,有說楊逸放着正事不幹,老偷懶。總之,說什麼的都有。

陳宇也幾次瞧見常雲山的車,常雲山還朝他點了點頭,算是打招呼。

可是他沒有把楊逸叫過去談話,也沒有敲打敲打他。

拿定主意後,楊逸主動找陳宇談了話,表示車友現在出了點問題,要求德成做個售後,請示陳宇:“……你說我去不去呢?”

人家花了幾萬元請的諮詢師,先是把人家的店弄得亂七八糟,惹得人家跑來退款,那常雲山本就不是善主,現在收了款才兩三個月,也算在“保修期”內,既然有要求,那就去吧。

楊逸答應一聲,光明正大的天天往車友跑。反正他別的事也沒耽擱,陳宇只負責行政工作,並不負責諮詢部,也就沒有細打聽。

至於謠言,真的不重要了。

車友上軌道的時日常短,人才也只簡單培訓,更談不上有什麼制度。

哪家外企沒有一套完整的用人制度?但凡成熟的企業,每個崗位,都有對應的任職條件和職責範圍,大家只認崗位不認個人,就算撤掉某個人,對工作和流程沒有影響。

這一套,車友現在完全空白,只能靠楊逸做出來,而楊逸對車友的每個崗位並不熟悉。不要說他,就連身爲總經理的常雲山也不熟,這一塊,一直都是宋藝成負責的。

而經過楊逸這麼說,宋藝成又覺得很有必要重新設置崗位。一開始安排這些崗位,是很隨性的,覺得這兒缺個人,就招了個人頂上。如此這般一來,形成了目前的崗位,既簡單,又不是很合理。

細想想,其中有些崗位可以合併在一起,有些需多增加。

既是這樣,那就推倒重來吧。

這也是楊逸天天去車友的原因。他得和員工們談話,儘量瞭解員工們的喜好個性,適合什麼,更需要儘量瞭解車友的全盤業務,以便和宋藝成設計員工手冊。

車友沒有儲備人才,以前常、宋兩人一直不知道得有這個。可是開分店,重要崗位肯定得能力和忠誠度佳的人員。這一點,楊逸也希望能從談話中有所瞭解。

員工們很快明白即將有崗位調動,楊老師將變成楊老闆的消息也傳了出去。所以,每個人在談話中都非常配合。有那希望趁此機會得到升職的,更是準備了對車友未來發展的計劃,或者提一些看法。

楊逸還真對這他們的設想認真研究了一番,畢竟他們是一線員工,提的大多是工作中可以改進的地方。

談話中,楊逸發現兩個人可以培養,一個是營業員馬紹,一個是洗車部的洗車工竇通。

兩人算是第一批進的車友,前後只相差一天。馬紹二十四歲,長相斯斯文文,戴一副黑邊框眼鏡,說話細聲細氣。他和楊逸談話,有問必答,每個問題都回答得非常詳細,有時候還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說話的聲調很穩定,不急不躁的。

遇到問題沒有逃避,而是想辦法解決,這在一個營業員中算是很難得了。楊逸問他:“這些困難,你有沒有和宋總談過?”

他不緊不慢道:“有談過,也提過建議。宋總總說以後會改,以後會越來越好,卻從沒有把這些建議推廣過。”

楊逸點了點頭,決定向宋藝成求證,順便和宋藝成談談。且不論馬紹提的問題合不合理,建議行不行得通,他這種待度,明顯會打擊員工的積極性。

楊逸還發現一個現象,馬紹是所有人中,包括宋藝成,最晚一個下班的,車友的大門幾乎每天都是他關的。

在談話中,很多員工都會說諸如:“……那天馬紹關的門。”或者是:“我先走了,只有馬紹在店裡。”

車友的營業時間是固定的,用塗了金漆的鐵板刻了字貼在大門口的牆上,但是有時候到時間店裡還有客人購物。或者臨時有會員過來洗車,店面也不能關,誰知道在洗車的過程中他們會不會順便買些什麼。所以當班的洗車工和店裡就必須有人。這時,店面留下來的肯定是馬紹。

對於這樣一個人,楊逸覺得很可以在管理方面對他進行系統的培養,開分店的時候,就是一個現成的店長了。

而竇通呢,人家洗車用很多水,花很多時間。他不,每次都按培訓時的步驟不折不扣執行,洗車部的同事總笑話他古板,他也不反駁。反正培訓是怎麼教的,他就怎麼來,絕對不會往車頂多塗一點清潔劑,在把泡沫清洗乾淨後也不會放任水管裡嘩嘩地流,每次洗車,都比別人走幾步路,多關幾次水龍頭。

這是執行力超級棒的表現。

楊逸也決定從管理上培養他,開分店時可以當內部培訓師,也可以負責洗車部,看情況而定。

宋藝成承認馬紹確實有跟他提過幾次諸如A商品放在B商品旁邊不如挪個位置之類的建議,他覺得相差不大,也就沒去管他。

楊逸笑道:“你有沒有聽過有的超市把啤酒放在嬰兒奶粉的貨架旁邊?下班後去買奶粉的年輕父親們大多數會順帶着買兩瓶啤酒回去?”

“還有這事?”宋藝成訝異不已。

聽到楊逸對馬紹和竇通的評價,宋藝成也很茫然。他知道這兩人工作努力,卻從沒想過把他們提拔起來負責一個部門。

楊逸道:“現在當然還爲時尚早,總得我們開分店才提嘛。不過,俗話說十年樹樹,百年樹人。這人才,是要提早儲備的,要不然,我們哪有人手開分店?”

宋藝成點頭稱是,道:“還是你看得準,難怪雲山常說要是車友交到你手裡,不出三年,肯定名聲大躁,紅遍大江南北。”

常雲山便呵呵地笑,道:“要是亦成肯辭職過來,我一定把這總經理的位子拱手相讓。”

楊逸戲謔道:“看來,我是有搶班奪權的節奏啊。”

三人都大笑起來。

楊逸又道:“我們把任職條件做出來後,你們去招人一定得按上面的條件來。一個企業最怕什麼?最怕沒有執行力,或者執行力不到位。所謂一流的創意不如三流的執行力。執行力做得不到位,就成了紙上談兵,毛用沒有。”

通過堅決辭退穆春事件後,大大咧咧的常動雲山也意識到執行力的重點性,聽得不住點頭,連聲應和道:“就是就是。藝成,你聽到沒有?可得記在心裡呀。”

車友目前沒有人力資源部,招人都由宋藝成一手包辦。

宋藝成便拍着胸脯保證,以後一定一絲不苟按和楊逸商議的員工手冊辦。員工手冊上,他們先列出每一崗位的任職條件,以及崗位職責。這一點是公開的,每個員工都需重新培訓員工手冊上的內容,平時沒事,也可以拿去看。如果覺得自己的能力符合哪個職位的條件,也可以毛遂自薦,經考察合格,即可上崗。

這是楊逸新規定的,已經在大會上宣佈了。那些向楊逸遞建議的人,已經在絞盡腦汁朝着上面的條件有的放矢地努力,力爭能夠早日更上層樓。

楊逸把考察方法交給宋藝成,暫時由他考察,並叮囑他要做到公正公平。

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第119章 培養第100章 野心第133章 人才第108章 目的第39章 廣告第135章 決策第18章 哥是傳奇第68章 問題第30章 陰謀第24章 選擇第34章 又生一計第103章 愉悅第33章 一計不成第140章 副手第6章 堅持第61章 暴怒第23章 真接手第147章 關心第49章 搶單第133章 人才第53章 招聘第11章 再打臉第91章 覬覦第30章 陰謀第119章 培養第149章 甜蜜第79章 建議第84章 水災第30章 陰謀第73章 殷勤第100章 野心第74章 人情第131章 目的第35章 激動第77章 想家第74章 人情第27章 爲愛而戰第124章 穿幫第37章 擋箭牌第61章 暴怒第7章 倆吃貨第145章 誤會第36章 怒了第41章 戰略第84章 水災第125章 失察第90章 善後第61章 暴怒第34章 又生一計第78章 人心第107章 謊話第130章 上報第77章 想家第63章 4A公司第152章 能幹第147章 關心第71章 車禍第52章 目標第46章 怨氣第5章 頭腦發熱往前衝第34章 又生一計第77章 想家第126章 承認第144章 真相第20章 打上門第108章 目的第127章 現場第101章 目標第78章 人心第82章 示愛第66章 親近第125章 失察第79章 建議第77章 想家第110章 求助第71章 車禍第26章 不同第10章 粿條惹的禍第151章 父母第39章 廣告第59章 不同第126章 承認第139章 血性第14章 不是小事第32章 殷勤第3章 太直白了第23章 真接手第76章 懷疑第28章 有技巧地搶第51章 聯盟第108章 目的第12章 好處第95章 心情第24章 選擇第97章 堵人第64章 準備第101章 目標第89章 希望第19章 別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