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階下囚

咸陽。

各方勢力風波詭異,強大的秦帝國的臣子們紛紛祭出自己的看家招數,試圖在與敵的較量中,能得到最大的好處,大秦帝國,確實已經到了殘破飄搖之際。

廷尉大獄。

這座咸陽大牢,坐落在距離皇宮不遠處的安慶坊,這裡原先是秦國廷尉府的舊址,在始皇登基之後,廷尉府搬遷到渭水畔的新址,舊府隨即被改造爲關押一些重要的犯人的地方。在始皇三十四年,博士淳于越等人提出反對分封,效仿古制將郡縣分給子弟。

對於這一倒退歷史的諫議,當時任丞相的李斯自然責無旁貸的加以駁斥,他立即建議始皇廢私學、焚私書,並將淳于越等儒生下獄斬首,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焚書坑儒”事件,在儒學正式成爲中國封建王朝的正統學說之後,李斯的這一建議被歷代文人所批駁,在諸多的史書中,李斯的評價始終不高,除了人品之外,原因之一就在於此。

一年前,也就是秦二世二年的七月。

一場席捲咸陽的政治風暴讓秦國朝政發生了根本的改變,李斯被二世皇帝以可能通敵罪名關押起來,在趙高的授意下,廷尉府已經經歷了不下十次的審訊,在一次次的提審中,李斯這位前丞相的精神已近崩潰,年紀不過五旬的他,看上去的樣子就如同一個六、七十歲的風蝕殘年老人。

那個上蔡來的翩翩讀書郎,不見了。

那個在始皇帝強大背影身邊,戰戰兢兢的出謀劃策的李丞相,早已成了過去式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

李斯人生最大的悲劇就是他不明白這個道理,始皇重用他,並不代表二世皇帝也會一樣重用他,歷史上三代爲相的重臣雖然有,但這樣聰明的人絕對少之又少,而且,這樣的人懂得什麼時候放權,什麼時候以退爲進。

李斯顯然不明白這些,法家子弟的他在儒學方面的成就等同於幼稚生的水平,而在成爲秦國一人之上萬人之下的丞相之後,李斯心裡的慾望也在不斷的膨脹。

在獄牢中,李斯父子被關在獨立的一間小牢房內,就着小窗口的一點天光,李斯披頭散髮,抖動着已經血跡斑斑的手,在一捆用來讓他寫下伏罪書的竹簡上奮筆疾書。

“某自令相以來,所思所慮,無一不爲皇帝陛下所慮,夜不能昧,食不相安——!”李斯一個字一個字的吃力的寫着,一年來,他似乎已經習慣了這樣一次又一次的寫着無望的奏摺,奢望有一天,胡亥能看到自己的一番錚錚忠心。

“阿翁,歇一歇吧,這奏子也寫了不下十多本了,皇帝要是看到了,一定會派人來讓阿翁去見他的。”李斯的第二個兒子,李政在一旁開口勸道。

李斯轉頭,渾濁的眼神看了一眼同樣憔悴的李政,半天之後,纔始嘆了口氣,說道:“政兒所說,吾豈不知,只是這少皇帝與吾李家交情不深,現在,吾又深陷獄中,若是再無人在皇帝跟前說起,只怕——!”

李斯語聲哽咽,心頭泛起一陣難受和懊悔。一步錯步步錯,當初,沙丘之變時,始皇帝信任的三位重臣中,李斯排第一,蒙毅爲第二,趙高不過是排老三的位置,然而,僅僅過去了一年,他李斯身陷大獄之中,李家也面臨分崩離析的局面;蒙毅被賜死,顯赫一時的蒙氏家族也因爲蒙毅、蒙恬的死而瓦解,三大家族中,真正得利的,只有趙高一人。

“阿翁的意思,政明白,只是,阿翁的摺子真的能送到皇帝那裡嗎?這前前後後也有不下十餘次了,皇帝要是知道阿翁的心意,怎麼會連個人也不差遣來。”李政說道。從丞相府裡受人尊敬仰慕的二公子,到一階下囚,年僅二十六歲的李政經歷了人生的大起大落,這讓他對仕途越發的心灰意冷起來。

聽李政這麼一說,李斯一直動筆的手停了下來,慢慢的,他挺起腰,擡起頭,看了一眼只灑下一點亮光的地方。

“我李斯有錯,對不起先皇,對不起李家的先祖呀!”李斯聲音悲切,幾乎渾濁的老淚佈滿溝壑的臉上。

這一刻,他只是一個爲一已之私做錯了決定的老人,他之所以,一直向二世向摺子,就是下意識裡不想承認自己錯了。

始皇長眠於地下龐大的陵宮之內,李斯不敢去想象,如果有一天,在地下見到始皇贏政,要是問起:我的帝國現在怎麼樣了?即位的太子扶蘇你輔佐的如何?我大秦的軍隊現在已經征伐到哪一處蠻荒之地了?李斯又將怎麼回答。

“阿翁保重,大哥雖然不在了,但李家子弟並沒有放棄,三弟,三弟會爲我們報仇的。”李政安慰道。

李由在雍丘兵敗身死的消息,在趙高的授意下,由前來審訊的廷官轉告給了李斯,趙高的這一記重拳砸出,頓時讓老對手李斯痛不欲生,險些當場吐血而亡。

“阿政,休得胡說,我李家只有二個男丁,沒有第三個人。”李斯身體顫抖着,搖晃着坐倒在亂草蓆之中。

“阿翁,我聽說原弟在滎陽——!”李政臉上一陣潮紅,遏制不住興奮繼續道。

“政兒,我說得還不清楚嗎,李家沒有第三個男丁,沒有,那個雜種,就讓他自生自滅好了。”李斯聲音尖銳,一下子打斷了李政的訴說,劇烈的情緒起伏讓他險些喘不上氣來。

“阿翁,政知道了,不說就是。”李政喪氣的回答道。

與大哥李由在外統兵打仗不同,李政的個性打小便繼承了李斯喜好文墨的愛好,一個從文一個從武,兩個兒子皆是一時上上之選,李由娶了秦國的長公主,李政的未婚妻子也已經訂下來了,是皇族的一個遠支嫡女,這樣與皇家結姻的婚配彰顯的就是李氏在秦國獨一無二的地位。

李政心思慎密,從廷尉對待李斯的態度中,他已經察覺到了情況的不妙,如果說,在剛開始的幾個月,看守的獄卒還能照顧一二的話,現在,他們父子的待遇則完全和其它的罪臣一樣了。

這是一個不好的信號。

第278章 俘卒生死第3章 生死一線第167章 大戰將起第36章 共謀良策第335章 雲夢大澤第360章 時不利兮騅已逝第439章 天下初定第116章 無恥之徒第474章 同盟者漢尼拔第29章 白馬之戰(五)第331章 李斯的遺願第247章 英雄所見第231章 腹背受敵第209章 巴人內訌第139章 韓信是誰?第357章 陷阱重重第302章 三國志第88章 逃亡在即第455章 聖母瑪利亞第522章 大秦VS羅馬決戰日第304章 不分勝負第76章 青年近衛軍第341章 項羽VS英布第311章 聯軍主帥第422章 同歸於盡第498章 暗戰你死我活第294章 月氏奇兵第222章 合縱第495章 聖母的男人第102章 大秦兵造第312章 楚軍突圍第487章 骷髏海盜來了第41章 疑團重重第232章 分裂與團結第125章 痛打落水狗第46章 滎陽保衛戰(三)第238章 狹路相逢第53章 風暴眼第218章 賭博第374章 白起子孫第347章 商山四皓第84章 趙賁趙成第180章 虎牢關大戰(五)第122章 背水一戰(六)第372章 鬼戎白羊第234章 天誅地滅第22章 復仇之戰第94章 再遇故人第432章 梅越覆滅第174章 天下揚名第444章 黃禍到來第274章 大破趙軍第77章 禁忌之戀第264章 幸災樂禍第515章 達羅大火第159章 十五小娘第406章 冒頓之死第180章 虎牢關大戰(五)第392章 秋高馬肥第160章 大無賴第67章 詐關第94章 再遇故人第103章 李斯低頭第493章 美人心計第479章 紅顏知己第364章 多多益善第136章 老對手第322章 幸福的滋味第362章 項羽之死第76章 青年近衛軍第17章 鬼城大梁第38章 謀士陳平第423章 南越失信第256章 斬草除根第215章 瘟疫第77章 禁忌之戀第501章 熱血從未止熄第378章 痛失大將第177章 虎牢關大戰(二)第517章 戰象部隊第132章 艱難決擇第517章 戰象部隊第209章 巴人內訌第500章 大秦的年輕一代第307章 弩兵誘餌第203章 漢中攻略第272章 真死了第19章 秦軍大捷第418章 長沙國滅第365章 彭越立威第395章 大反攻的號角第179章 虎牢關大戰(四)第63章 美男計第184章 趙地烽煙起第364章 多多益善第446章 烏孫大夏第466章 巴爾幹火藥桶第10章 顧芸娘第213章 真真假假第442章 第一次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