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清君側

可憐函谷關前骨,猶是春閨夢裡人。

函谷關。

融化的冬雪匯成溪流,注入谷底茂茂蒼蒼的植物根系,在一株株生長旺盛的藤草深處,是一具具被腐化爲白骨的骷髏,在無聲的嗚咽過往的那一段悲壯歷史。

關東六國攻秦,前後不下十餘次,每一次都在函谷關前被擋住了去路,關前隘道深處,一堆堆破損的車乘已經被荒草所掩沒,冬日的茅草被凜冽的西北風吹得倒伏下身子,隨後露出一段段已經風化了的士兵白骨。

在沉寂了十餘年之後,函谷關因爲李原的西征計劃,再度成爲決定秦國命運的重要節點。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函谷關是秦國將領成名的地方,是關東羣豪折戟的所在。守衛函谷關的秦軍老將閻義年近六旬,三度被啓用爲函谷關令,本來按照他的高齡,原應該在家中休養天年了,但在周文軍攻破函谷之後,漸漸感受到來自關東威脅的趙高又一次啓用閻義,目的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是防備關東各路諸侯入關,二是防範三川郡的李由部隊。

閻氏在山西安邑一帶屬於大姓,追溯閻義的祖上,可以上源到周文王的哥哥太伯,相傳武王即位之後,太伯的曾孫仲奕被封於閻鄉,自此仲奕的子孫均以閻爲姓。第一次被任命爲函谷關令的時候,還在始皇二十三年,閻義四十歲,正是壯年之際,他也曾經欣喜憧憬,希望自己能象秦國曆史上的名將白起、王翦一樣,在戰場上成就無上的軍功,在殺戳與榮耀的光環下,接受萬千將士的跪拜。

可惜,隨着秦國統一大業的完成,函谷關久無戰事,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當身體上的疼痛和精力上的不濟雙重襲來時,閻義感覺到自己在一年又一年的蹉跎中慢慢變老,雄心壯志也隨着頜下花白鬚然而漸漸退去。

這幾個月,函谷關以東,戰亂頻頻,閻義從驛報和過往將士的傳揚中,也知道戰況不容樂觀,爲此,他向自己的族孫,咸陽令閻樂借調了一支二百人的弩兵,以加強關隘正面的防禦強度。

只要能守住關隘,只要不讓關東的叛亂漫延到關內,閻義就已經很滿足了,此時的他,尚不知在距離函谷不足五十里的地方,正有一支軍隊在朝着函谷關急行軍中。

——。

二月十一日。

李原軍進抵距離函谷關只有三十里的澠池,六千李原軍士卒在經過長途行軍之後,將士的臉上雖有疲憊之色,精神狀態卻依舊高昂。

駱甲的一千騎軍是這次西征行動的先鋒,在騎軍的後面,李原率中軍、蔣渝督後陣,全軍以急行軍態度從雒陽到澠池,僅用了一天一夜的時間。

當日,晨。

埋鍋造飯,將士飽餐一頓之後,李原攜全軍將士召開誓師大會,這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李原軍動員會,也是這支由三川郡兵、各縣吏卒、招募青壯組成的雜牌武裝第一次的成軍儀式。

站在高坡之上,李原挺直着身體,將目光一一從黑壓壓的士卒陣中掃過,在軍陣的前列,駱甲、李必、曹信、蔣渝等李原軍將校向李原投來崇敬的眼神,六千將士默然無聲站立,耳邊只有呼嘯而過的厲風在嘶嘶作響。

旌旗翻卷,槍戟林立。

強烈的自豪感在李原胸中升起,讓他頓生起一份重任在肩、捨我其誰的霸氣。

“澠池是一個成就霸業的地方,二百年前,晉文公在這裡成爲了諸侯的霸主,一百年前,我大秦的鐵騎在這裡擊破了韓國的十萬大軍。今天,我們在此立誓西征,爲我大秦復興,清除奸邪,整肅朝綱,還我大秦百姓一個森嚴有序、獎懲有度的國家,你們可願意隨我一起捨身軀、赴國難?”李原大聲說道。

歷史的長幕在李原面前一一顯現,這一刻,他已不再是有着後世思想和靈魂的穿越人氏,而實實在在是生活在秦國戰亂時代的一名秦軍將校。

“大秦,大秦!”被李原激昂話語激勵的李原軍將士大聲叫喊,一個個神情錚獰,眸子裡更是流露出狂熱的神色。

這二年來,秦國將士的銳氣被一次次的失敗所消磨,他們渴望能象始皇帝在世之時那樣,大軍所向,縱橫無敵,他們的心底,對朝廷的腐敗與墮落已經深惡痛絕,正渴望有一個發泄的出口,有一個強力的英雄人物能夠站出來,帶領他們誅殺奸黨,扶正朝綱。

“此次西征,關山萬里,險關重重,我們要面對的,是那個可以指鹿爲馬,羅織慌言的奸相趙高,是那些被矇蔽的被迫和我們作戰的昔日同僚,我們除了自己、除了同伴之外,沒有什麼可以依靠,我們除了一腔熱血、一條性命之外,沒有什麼可以失去,我們將孤立無援,我們將成爲反叛謀逆的罪人,勇士們,準備好了嗎?”李原繼續說着,這一刻,這些話,就彷彿在他心裡憋悶了許久,今天終於迸發了一樣,面對將性命交給自己的將士,他已經不需要經過大腦的思考,不需要去思量什麼話可以說,什麼話不能說。

“諾!”

全軍將士如雷振鼓般的應和之聲,響徹這一方山野天地,李原的這番話深嵌入將士心裡,沒有援兵又如何,這一路拼殺過來,什麼時候有過援兵,唯一的一次邊軍來援,還拿了滎陽奪了己軍的根基,這樣的援兵不要也罷。成爲罪人又如何,在這個風雨飄搖的亂世,只要有眼睛的人,都看得出秦國要是再這樣下去,就已經是末路窮途,無藥可救了。既然沒有生路,那又何必放手一搏。

“誅趙高,清君側!”駱甲振臂高呼,在他身畔,是同樣年輕的李必,這兩個年輕將領在歷史上只有簡單的一個記載,而現在,他們追隨着李原,正在創造着屬於自己的不一樣的人生征途。

“捨身軀,赴國難,死不休!”六千將士如同一股洶涌不歇的洪流,在這個初春還寒的早晨,在澠池這個青史留名的地方,在一個叫李原的年輕人的帶領下,開始了一次前所未有的軍事冒險。

若勝,他們是復興大秦的功臣;若敗,他們則是謀逆叛亂的罪犯。

功臣罪臣,只在將士征伐的一念之間。

踏着清晨薄霧般的草露,一隊又一隊的李原軍將士在將校的呼令聲中,踏上未知的征途,他們勇者無懼,他們熱血奔涌,他們哼唱着戰歌,奔赴即將撕殺的戰場。

第103章 李斯低頭第192章 救援月氏第122章 背水一戰(六)第311章 聯軍主帥第516章 坑道戰第507章 左勾拳第49章 計中計第278章 俘卒生死第230章 驕兵悍將第313章 誰與爭鋒第317章 人心第50章 連環計第496章 **弩發明第520章 羅馬三巨頭第417章 勇者勝第34章 角色扮演第306章 聯楚救援第39章 老夫輕狂第367章 楚國覆滅第240章 末日競賽第289章 王子與公主第228章 閻妞妞第105章 不計前嫌第454章 猶太人的復國夢第57章 曹國後裔第91章 驚天大變第350章 秦楚大決戰第163章 紅顏禍水第423章 南越失信第72章 階下囚第496章 **弩發明第42章 滎陽之變(一)第292章 海市蜃樓第20章 新婦未亡人第463章 斯巴達克斯第434章 美女安媚珠第175章 韓信北伐第15章 運籌帷幄第298章 秦楚伐匈奴第221章 虞姬第294章 月氏奇兵第214章 青羊觀第172章 神兵天將第186章 三國大戰第164章 霸王項羽第255章 美人同浴第359章 項楚之弊第58章 焚糧毒計第286章 河西危殆第523章 大秦VS羅馬全面戰爭第85章 投名狀第412章 越王后裔第271章 劉邦絕望了第441章 天師道第519章 佔領印度第340章 呂雉殞命第271章 劉邦絕望了第526章 多瑙河大會戰(一)第425章 一路逃亡第10章 顧芸娘第391章 兩腳羊第231章 腹背受敵第221章 虞姬第64章 一路向西第138章 脆弱結盟第199章 決裂第86章 劫獄計劃第303章 雨中惡戰第196章 神射手第473章 埃及豔后第273章 羣狼戰術第361章 悲壯輕騎第370章 星辰大海第370章 星辰大海第304章 不分勝負第220章 邊騎南下第309章 人質第328章 天火第38章 謀士陳平第407章 貪腐問題第258章 禪讓漢王第187章 收編彭越第518章 以身赴死第356章 力拔山兮氣蓋世第160章 大無賴第258章 禪讓漢王第258章 禪讓漢王第39章 老夫輕狂第359章 項楚之弊第286章 河西危殆第417章 勇者勝第349章 破楚之人第413章 南征在即第277章 項羽的謀算第129章 鬼方作亂第173章 請君入谷第518章 以身赴死第107章 韓信獻計第229章 商賈心向第39章 老夫輕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