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海戰新武器

達達尼爾海峽。

來自地中海與黑海的洋流在此交匯,暖與冷兩股海流作用下,讓這裡成爲漁船雲集的天然漁場。

在漁場東南的偏僻一角,特洛伊海灣就象一輪彎月,靜靜的面向地中海半敞開着豐潤的胸襟,在海灣中心位置,一艘艘大秦海軍的艦船正在接受檢閱巡禮。

黑色的戰旗!

威武的軍陣!

整齊的雁行隊列。

當一陣陣激昂的戰鼓響起時,海灣中央爆發出大秦將士山呼海嘯的叫喝聲。

“大秦、大秦、赳赳老秦,壯我河山;——秦有銳士,誰與爭雄!”大秦西進的步伐無可阻擋,大秦將士也把復國之時的戰歌稍作了修改,復與壯——,兩個字的差別,顯示的卻是完全不一樣的含義。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八月十五,月圓之夜,在經過了漫長的五個月的休整之後,大秦艦隊終於再一次揚帆出海,甘勇、扈輒、雷被三箭齊發,桅杆上的鑲邊黑色戰旗就象死神的鐮刀,讓人不敢仰視。

在艦隊中心最爲高大的旗艦上,海軍統帥甘勇神情沉峻的站在船首,微微起伏的疊浪,讓艦船前後左右的搖晃起來,不過,這一點浪頭對於已經習慣了海上生活的甘勇來說,根本算不上什麼?

扈輒、雷被爲甘勇副將,欒布爲後軍將領,負責守衛特洛伊老巢,這樣的配備,讓大秦海軍如虎添翼,論經驗,扈輒足夠豐富。論勇敢,雷被已經用事實證明,論沉穩算計,布販出身的欒布最是斤斤計較,而作爲主將。甘勇更是獨擋一面多時,深得李原信任。

將榻弩安放到海船的甲板上。

這是甘勇、雷被等秦國海軍將領提出的一個大膽設想,海上作戰不比陸地,受限制的地方很多,比如戰場的海域環境、船隻的噸位大小、將士的水戰本領甚至於當時的風力風向等等,這些因素的存在。讓海戰的結果變得越發的不可猜測。

在這種情況下,秦國海軍要想掌握戰役的主動權,依靠科技創建力量,對現有的武器特別是遠程打擊武器進行改進,是最可行的策略。榻弩裝備之後,秦國海軍可以利用榻弩威力巨大的遠程打擊能力。搶在對手發動襲擊之前,給予敵重創,這是秦軍先發制人的策略。

試想一下。當雙方艦隊相遇,一方試圖靠近接弦近戰,而另一方則拉開距離,在對方打擊不到的距離上發射粗如兒臂的大弩,且不論這種榻弩的精準度有多高。單單是破空掠過的威懾力就已經讓人不寒而慄了。

“哈哈,這傢伙,要是安置在船頭,那些羅馬人的船隻要是被射中,那還不散了架!”親眼見到榻弩的威力,扈輒這些老兵油子喜形於色。

海上交鋒。雙方船隻的距離不過百丈,這對於普通的機弩來說,是射程的極限,而對於個頭足足大了有三倍的榻弩來說,則正是合適的距離。有了榻弩的加入。秦軍完全能夠在外海與羅馬艦隊一較長短,而不用擔心近戰時被人高馬大的羅馬人壓制。

一個老兵的價值,抵得上十個新兵。對於海戰中的雙方來說,海軍士兵的寶貴程度要更勝過陸地上。

別看甘勇的部隊擊敗了格雷爾,但這種勝利只是一時的。如果在下一仗中失敗,秦軍將士的銳氣就會喪失,而要想再恢復一支艦隊的元氣,沒有幾十年是不可能的,就象迦太基艦隊一樣,在被羅馬人擊敗之後,就再也沒能站起來。

所以,經歷過海戰洗禮的每一個老兵,對於秦國海軍這一支建立不久,又缺少底蘊的新部隊來說,都是寶貴的財富。

決戰羅馬在即。

大秦的戰爭機器也是隆隆啓動,兵造工匠們的全力以赴,讓一項又一項的新技術成果得到應用,在榻弩原始“火炮”之後,秦國兵造的工匠們又有了新的創意。

新一批的青銅機弩也已經配發了下來,這種新機弩樣子和以前的青銅弩稍有區別,主要就是裝載着弩矢的矢盒不再分離,而是十支連發,自動裝填。單發的機弩雖然厲害,但由於裝填時間的限制,在戰場上的威力無法得到完全發揮。

在後漢三國時被諸葛亮發明的武侯連弩,提前三百餘年出現,這種類似於古代“機槍”的弩機,是弩機歷史上的一次重大革新,它跨越了從單發到多發的重要歷史節點。在被天雷軍壓制了數年之後,大秦兵造的機弩匠師們終於突破了。

一艘海船。

能夠裝載的人員是有定數的,尤其是在這個沒有機器動力的時代,船隻的航行除了靠不確定的風帆外,就是依靠人力划槳來推進,由於這個原因,每條船上的戰鬥兵不會太多,在相等的條件下,艦長當然會選擇膀大腰圓近戰能力出色的士兵。

而榻弩和連弩的出現,讓機弩威力上了一個臺階,甲板上的巨弩是遠程打擊的利器,而連弩的應用,幫助海軍解決了戰鬥兵員不足的難題。

以單桅槳船配備爲例,只需要五個機弩兵,就能連續不簡歇的射發五十枚弩矢,海上接弦戰時,當敵方士兵從船弦上跳過來時,一般會排成密集的陣形,而這時如果遇到連續的矢雨,那就是死路一條。

一連串的新式武器投入戰場,這是大秦國力強盛的佐證,同時,也是李原多年來重視科技研發的回報。

咸陽、晉陽、漢中——,在這三個秦國的重要兵造機構的基礎上,位於關東的滎陽城,已經成爲秦國的第四個兵造基地。相比咸陽等地,滎陽靠近中原腹地,優越的地理優勢,豐富的人力資源,讓滎陽兵造的發展從一開始就呈現出快速追趕的勢頭。

——。

人口的大量遷移。

新技術的不斷應用。

民族融合步伐的加快。

李原以一己之力,改變了秦國短暫的王朝,而今,在大秦積極向上、不斷進取的國策下,東方文明正以無可阻擋的氣勢,向異邦外域擴散着。封建社會二千餘年,數個朝代起起伏伏,世人和學者都把這種循環的起落比作東方文明的侷限使然,但卻不知,其實根本的原因,是資源與人口的矛盾。

新秦的出現改變了原有的歷史進程,楚漢相爭四年造成的人口急劇減少的慘況沒有發生,大秦的人口相比始皇帝統治的最強大時要增加了不少,始皇時的傅籍數爲五十萬戶,而到了大秦新曆十七年,也就是公元前189年,據大國的傅籍統計,秦國原有的各郡傅籍戶數達到了七十萬戶,其中在冊的人丁有近六千萬人。

這其中,單看戶數不能只看增加了二十萬戶,真正測算的話,還要除去秦末戰亂時的減少人數,換句話說,在新秦統一的這十幾年裡,人口的增長呈幾何式的噴發,而更讓人驚訝的是,這種噴發並沒有給秦國的社會結構帶來實質的損害。

衆所周知,人口的增加,不可避免的帶來財富的大量消耗,如果總財富的量是衡定的話,那麼按照中國歷史的循環進程,一個強大的國家在安居發展了有十幾年之後,將無可避免的慢慢步入到發展的停滯期,然後是在最頂點上來回的動盪,再往後則是一個朝代開始沒落。

而今,大秦不斷的擴張,亞歐大陸的豐富資源正好抵消了人口增加帶來的緊迫感,大量的移民西遷,緩解了國內的矛盾,也讓這種矛盾保留在了一個合理的範圍內,對於普通的百姓來說,雖然離開家鄉是痛苦的,但新的地方就是新的希望,也正是這份希望,支持着秦國就象一輛轟隆隆作響的坦克,一往無前。

注:牀字被屏了,只能換榻,汗,牀弩呀

第463章 斯巴達克斯第40章 親兵營第358章 真正底牌第365章 彭越立威第525章 羅馬軍事化改革第496章 **弩發明第133章 威武之師第271章 劉邦絕望了第15章 運籌帷幄第154章 李原VS張良第58章 焚糧毒計第291章 神射第129章 鬼方作亂第5章 沛公驚惶第397章 河套大戰(二)第281章 秘密交易第112章 雍王章邯第402章 中行說現身第497章 海戰新武器第44章 滎陽保衛戰(一)第29章 白馬之戰(五)第246章 投擲風暴第98章 陳倉之戰(二)第258章 禪讓漢王第461章 乾女兒第18章 竹槍威武第395章 大反攻的號角第253章 困守一隅第38章 謀士陳平第346章 季布被疑第163章 紅顏禍水第73章 風捲殘雲第49章 計中計第465章 西伯利亞的新主人第330章 呂雉VS贏氏第435章 不嫁小人第438章 嶺南戰事歇第283章 豐碑不朽第299章 凱旋第346章 季布被疑第248章 一敗塗地第60章 冒險一搏第4章 死不休戰第182章 虎牢關大戰(七)第516章 坑道戰第190章 文明的碰撞第274章 大破趙軍第194章 李仲翔第250章 俘虜六萬第105章 不計前嫌第129章 鬼方作亂第483章 馮唐未老第314章 包抄後路第217章 河東司馬第186章 三國大戰第379章 東歸英雄傳第58章 焚糧毒計第130章 邊軍危局第41章 疑團重重第185章 獨立的誘惑第49章 計中計第313章 誰與爭鋒第306章 聯楚救援第238章 狹路相逢第498章 暗戰你死我活第451章 羅馬人,我們來了第286章 河西危殆第404章 天罰第427章 決戰江南第242章 大決戰(二)第321章 神鬼魃魈第355章 弩兵復仇第323章 河東鹽池第449章 天池之戰(一)第331章 李斯的遺願第322章 幸福的滋味第210章 諜戰第340章 呂雉殞命第478章 凱旋歸國第296章 襲擊後方第419章 攻城惡戰第316章 黥布發難第300章 小推恩令第495章 聖母的男人第369章 神武王第12章 投資與回扣第497章 海戰新武器第280章 脣槍舌箭第140章 封狼居胥第59章 意外之局第193章 秦匈對決第469章 君士坦丁堡危機第121章 背水一戰(五)第511章 所羅門隘口爭奪戰第510章 印度人的內耗第23章 患難兄弟第426章 絕處逢生第298章 秦楚伐匈奴第466章 巴爾幹火藥桶第234章 天誅地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