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追殺大月氏

大秦朝會。

在許久的平靜之後,第一次硝煙瀰漫,就連一向屬於老好人的關躍也被波及。

關躍的都農監主要負責農事,農業也爲大秦的立國之本,而陳平在辯論中,就以都農監的官員數量爲題,反駁李政的考績依據。

農事有閒,有忙。

在忙碌收割的時候,僅憑各郡都農監寥寥的幾名官員,顯然不夠,這個時候就不得不依靠屬地的父老、鄉亭人員來協助,而這種協助一般都是義務性質的,不可能有很高的報酬,又或者對協助人員進行考績。

如果在這一期間出現工作上的差錯,該怎麼考量,是認定官員業績低下,還是有情可原,放他一馬。

李政和陳平各自爲了自己的執政理念而不退讓,在齊心協力輔佐李原將秦國帶上強國之路上,這兩個不同學派的弟子第一次出現了意見上的分歧。

是要穩妥,還是要激進。

是要堅持法度律令,還是網開一面,將功補過。

這次,他們爲了心中的理想而爭辯。

這次,他們均不念着個人的感情,而只以自己背後的勢力爲重。

李原一邊聽着,一邊心中也在思量,究竟怎麼樣才能平息這場關係秦國國政安定的爭執,單純的強壓一方,勢必造成另一方的不滿,而隨後帶來工作上的消極,而若是僅僅和稀泥不作評判的話,雙方的觀點都得不到支持,結果可能一時按下了火苗,但以後會釀成更激烈的衝突。

監管者與被監管者。

本身就是矛盾的對立面,發展到現在,陳平與李政的這場爭執,漸漸演變成了儒學與法學之間理念的衝突。

而造成這些矛盾的主要原因,則還是根在李原當初定下的“簡政”國策上。

治理一縣、一郡或者關中,與治理由二十七個郡組成的龐大疆域不同。一郡之地,有些緊急的事務可以快馬驛報飛書上報,而現在的秦國則不行,位於大海邊上的東海郡發生的事情,要是用快馬報到長安的話,就算馳道再通暢,也需要六天時間。

這個時代。電報、電話還沒有發明,烽火傳遞只能表示一些簡單的訊號,而不能將詳情一一道盡。

更何況,爲了預防象“烽火戲諸侯”一樣幽王鬧劇的發生,也是爲了軍事上的考慮,烽火極少能夠用於內政方面。

在遠離中央朝廷的情況下。一郡一縣的事務,更多的需要所在地方官員自行來處理,而這種自行處理一方面鍛鍊着官員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加大了決策層面的風險。

“各位臣屬,今日所議之事,本王以爲,根源不在於是否需要考覈。或者考覈要不要依令而行,根子在於辦一件事,實際需要多少人力,而這些人力一旦提供了,能否完成預期的目標,我想這纔是最關健的。這件事,是本王錯了——!”李原虛心檢討道。

陳平、李政、關躍一愣,他們沒有想到。李原聽了半天,不僅沒有作出傾向性的結論,反而自己承認有錯,說實話,這是他們幾個開始申辯之時沒有想到的。

不知不覺中,隨着李原地位的鞏固,隨着他由侯成爲王。隨着大秦的子民越來越把李原當作新皇帝,陳平等人下意識裡,開始把李原的話當作聖旨,沒有人會去想。李原的這個決定是正確還是錯誤。

這是人性的悲哀。

就算是再過去二千餘年,情況也依舊如此,就算是那些高喊着民主自由的國度,在涉及到利益時,也一樣會變得實際起來。而更好笑的是,二千年後,在秦國南境的一個國家,還有下臺的政黨高喊着民主上街遊行暴亂,目的卻是要推翻一個民選的政府。

當然,這都是題外話。

“關於有些地方官員不足的問題,請陳相回去與各司統籌一下,由各郡、各司上報需求人數,不過,具體覈定多少人員,必須由御史丞、御史中丞協同一起商定,有異議的,先以丞相府意見爲準,以一年爲試用期,若一年過後業績突出者,可留用,若可用可不用者,則調任或清退,汝等看這樣可好?”李原繼續道。

“武王所說,可行。不過,一年過後的業績考覈,需報送武王審閱後方可確認。”李政想了想,點頭道。

國家之法。

在於森嚴,在於執行。李原把最終的監督權放在了御史臺,也就是承認了法家學說的重要,所以,李政並無不滿意的地方。

“武王,吾等即告令通報各郡、各司,一定搶在農事之前,將條陳一一對照送上,不誤了國事。”陳平亦點頭道。

丞相之職,主要就是讓百官按照政令執行,保證國家機器的正常運轉,而不是與御史們鬥氣,既然李原同意了增員的意見,他自然不會再節外生枝。

內政事務的爭鬥。

不比軍事上的血淋淋,而更多的體現在這種關於一項政策、措施的不同意見上,而在其背後,則是不同羣體的利益訴求。

李原在結束朝議的時候,禁不住長出了一口氣,秦國現在還處於上升期,各類矛盾就已經開始顯現,一個處理不及時,就會造成不同官員羣體的對立,這種對立一旦持續,就會給國家體制造成動盪。

如何化解這種矛盾,考驗的就是一個管理者是否優秀、合格還是不合格,李原倏然感到,自己身上壓力巨大。

——。

長安城。

在漸漸溫暖的春風裡,迎接着柳條的發芽,迎接着冰化消融的時候。

而在千里之外的天山腳下,則是黃沙漫漫,西域聯軍統帥,大秦將領李仲翔帶領着八千餘聯軍駐紮於天山南麓的焉耆城。

小國自有小國的生存之道,那就是聯合,也就是兵法大家、縱橫家們口裡說的合縱,在中原,因爲春秋時諸國的覆亡,合縱最終化爲泡影,但在西域,由於沙漠綠洲自然條件的限制,小國得以延續。

從三月二十日至四月十三日,李仲翔率軍駐紮在焉耆城中,他也不管西邊的烏孫王數次遣使要求合擊大月氏,每日裡除了操練之外還是操練,這讓本渴望擊敗大月氏人,立功回去好獲得獎賞的各國兵士怨聲載道。

不過,李仲翔卻是不爲所動,繼續自己預定的計劃。八千人馬。已經是西域各國七拼八湊起來的全部力量了,要不是樓蘭王的力挺,李仲翔能夠收攏五千人馬就算不錯了。

在這八千人中,樓蘭軍爲主力,約有近三千人,這三千將卒多半是當年追隨李仲翔平定河西匈奴的老卒,他們與秦軍之間有過多次的接觸,在武器裝備、戰術素養等方面,也基本以秦軍爲榜樣。

至於其他的五千人,則多則七、八百,少則三、四百,各個小國實力有限,其士卒多選稍孔武有力的,至於戰陣操練就更不用提了,這樣一支雜牌武裝,要是守禦城池,或者還能有些作用,要是直接派上戰場,極有可能一個回合就潰散了乾乾淨淨。

李仲翔明白,他這一路的主要目的,不是出風頭去首戰大月氏,秦軍這次進攻大月氏,真正的殺手鐗是東線的駱甲騎軍。

五千秦軍戰騎,人數雖然不多,但每一個士兵皆是從河西、隴西的千軍萬馬中挑選出來的,他們中的許多人,都有與匈奴人作戰的經驗。

駱甲第一次擔當破敵重擔。

渴望榮耀與勝利許久的他,此時正率軍在天鵝湖畔,在這裡,秦軍剛剛擊破大月氏的一個部落,面對駱甲這一部武裝到牙齒的鐵騎,月氏人只是裘袍和簡陋銅簇的武器根本不是對手,而更讓大月氏王失望的是,匈奴的使者須彌布通一去不返,留下的幾個匈奴副使也完全派不上什麼用處。

須彌布通老奸巨滑,他當然不會立即返回,月氏人與秦人反目,現在已經正式打起來了,這是大單于冒頓最希望看到的,如果秦人與月氏人能夠一直持續激戰,最終打得兩敗俱傷的話,那對於匈奴來說,就是最好的消息。

當然,以月氏現在的力量,要想與強秦相抗衡,幾乎沒有可能,不過,須彌布通也不擔心,月氏人雖然力量不夠,但西域距離秦國遙遠,月氏人擁有地利的優勢,秦軍要想一下子打敗月氏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匈奴人坐山觀虎鬥。

着急的是大月氏王,目光短視的月氏人在圍殲白羊部落時得了大批的牛羊、物資,現在,他們倏然醒悟,這是上了匈奴人的當。無奈之下,大月氏王數次遣人往就近的匈奴右賢王呼衍邪處告急,但呼衍邪卻一直沒有任何的迴音。

戰事持續至五月初,完成初步整訓的李仲翔部也開始北上,這時西線的烏孫軍隊已經迫近了伊爾克湖,東線的秦騎更是將月氏人打得節節敗退,大月氏人不得不放棄天山北麓的夏季草原,轉而遷涉到更北面的阿爾泰山一帶休整。

秦軍緊追不捨。

誓要一鼓作氣,取了大月氏王的頭顱,爲白廣季報仇的駱甲,一路順着布克賽爾草場追擊,大月氏各部被分割包圍,月氏王本部在抵達阿勒泰一帶時,清點跟隨的部衆只剩下了不到六千餘人。

六千人,騎乘馬匹只有一匹,有的還多帶着傷,惹怒了秦國的大月氏人終於步入窮途末路。

第258章 禪讓漢王第30章 白馬之戰(六)第135章 親兄弟第377章 齋桑泊大戰(三)第212章 不得不降第202章 潛伏第99章 陳倉之戰(三)第471章 國之利刃第225章 出使西域第223章 黑金第239章 宛城兵變第202章 潛伏第147章 黎明之前第120章 背水一戰(四)第483章 馮唐未老第229章 商賈心向第201章 鐵器時代第323章 河東鹽池第11章 莫須有第452章 佔領中東第431章 突入嶺南第191章 匈奴來襲第212章 不得不降第164章 霸王項羽第229章 商賈心向第342章 土地換和平第420章 項莊的陰謀第13章 初生牛犢第72章 階下囚第56章 少年李原第235章 層層阻截第308章 射殺第64章 一路向西第351章 楚無道共誅之第157章 關中梟雄第105章 不計前嫌第163章 紅顏禍水第515章 達羅大火第306章 聯楚救援第259章 雄心猶在第147章 黎明之前第70章 一網打盡第228章 閻妞妞第112章 雍王章邯第162章 大叔很親切第162章 大叔很親切第474章 同盟者漢尼拔第490章 一戰聞名天下知第505章 孔雀王朝第358章 真正底牌第418章 長沙國滅第18章 竹槍威武第135章 親兄弟第379章 東歸英雄傳第91章 驚天大變第56章 少年李原第302章 三國志第474章 同盟者漢尼拔第375章 齋桑泊大戰(一)第295章 血戰蓋藏城第402章 中行說現身第310章 絕望反擊第96章 誘惑陷阱第185章 獨立的誘惑第441章 天師道第34章 角色扮演第5章 沛公驚惶第452章 佔領中東第110章 月氏匈奴第42章 滎陽之變(二)第9章 名聲初起第497章 海戰新武器第249章 末路狂奔第321章 神鬼魃魈第97章 陳倉之戰(一)第333章 一龍雙鳳第431章 突入嶺南第384章 小萌娃和女漢子第210章 諜戰第35章 風起雲涌第509章 韓信北地軍團第324章 資本投資第347章 商山四皓第1章 危城雍丘第338章 流寇自亂第458章 羅馬共和國第289章 王子與公主第22章 花木蘭第112章 雍王章邯第121章 背水一戰(五)第20章 新婦未亡人第265章 極品夫妻第18章 竹槍威武第118章 背水一戰(二)第486章 耐心大考驗第245章 瘋狂撕殺第172章 神兵天將第96章 誘惑陷阱第387章 追殺大月氏第122章 背水一戰(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