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北戰南和

同一個民族,漸漸的因爲生活狀態的不同,而走向分歧,雖然,這種分歧從目前來看,還只是細微的一處縫隙,但隨着時間的推移,這條縫隙將會越來越大。

先進的生產力。

首先帶來的是物質生活的豐裕,還有精神、文化、娛樂、交往方式等多個方面的變革,在這些變革和衝擊面前,南匈奴人迷茫了。

呼衍部落,陷入到了進退兩難的困境中。是繼續追隨着大單于冒頓,堅持血腥擴張的路線,還是漸漸的改變單一遊牧的生活習性,變爲半牧半耕的族羣,決擇是如此的艱難,讓一向老奸巨滑的呼衍邪也捉摸不準起來。

與他們有着同樣命運的,還有南匈奴的其他一些部落,他們的部落形態,由於和南方的中原人接觸頻繁而與北匈奴開始不同。

匈奴人內部的分裂與變化,在情理之中,又在情理之外,不過,如果秦軍不能在戰場上取得決定性的優勢,象呼衍邪這樣的滑頭,是絕不可能作出背叛冒頓的事情來的,對此,李原也有清醒的認識。

秦軍封鎖邊境,聯合象東胡、烏孫這樣的異族這都是反制的措施,至於象呼衍邪這樣的匈奴人中的不堅定份子,則還需要一個又一次教訓,才能敦促他們清醒過來。

需要教訓的,當然不只是匈奴一個,在與匈奴決戰之前,秦軍首先發動了針對大月氏人的猛烈進攻。

陸賈遊說烏孫相當成功,烏孫王答應,從西向東與秦軍一起夾擊大月氏,而西域諸國的聯軍也在樓蘭王的號召下,組建起了一支約近八千人的混合軍隊,李仲翔受命再次擔當起了這支聯軍的主帥。

這次,李原不會再給大月氏人什麼機會,這個本來就應該消失在歷史長河中的懦弱民族,早就該覆亡了。

三月十五日。

敦煌城。

這座位於鳴沙山畔的綠洲新興城市,在短時間內人聲鼎沸,一隊隊的秦軍戰卒從河西郡、隴西郡的各個地方趕了過來,一支由五千騎兵、一萬輜重步兵組成的秦軍部隊正在這裡整裝待發,他們的目的地不是北方的匈奴,正是被秦、烏孫、西域三面包圍的大月氏人。

這支秦軍的組成與平素不同,主力是騎軍部隊,步兵只是作爲補給輜重的運輸隊,之所以這樣,還是由於西域遙遠的距離,還有大月氏人和匈奴人一樣,都屬於遊牧民族,用步兵的話不僅行動遲緩,而且還容易成爲月氏人的靶子。

這次出征的秦軍部隊的主將,是一直以來都在隴西、河西訓練騎軍部隊的秦將駱甲,同時,步軍的指揮權,則交給了昔日的楚軍降將季布,同時,在對楚戰事中有出色表現的季心,則作爲副將,輔助兄長季布騎軍與步軍之間的聯絡。

另外,爲了讓步兵在應對騎兵突襲時有反制手段,李原在仔細的詢問了兵造次師彭勝關於“天火”研發進程後,決定派遣三百一十六名經過特殊訓練專業士兵上陣,這支特別部隊平素不出戰,只在部隊遭遇到重大危險時才能使用。

這一人員配置,李原可謂用心良苦,象季布這樣的楚軍降將,如果閒置那是資源和人才的浪費,而如果用在圍剿項莊上,以季布的真性情,很有可能最後網開一面,放項莊一條生路,這不是李原想要的。

只有在對異族外敵的戰場上,象季布、鍾離昧這樣的楚軍降將才會全力以赴,他們在征伐燕地時失敗了一次,自然非常渴望重新證明自己。

至於在聽聞白廣季身死哭得最傷心的曹信,則沒有被李原啓用,這倒不是曹信身體有什麼問題,而是李原擔心曹信在衝動之下,會在指揮作戰和對異族的態度上,有一些過激的行爲。

同時,曹信麾下的那些兵卒,一多半來自於當初內附的小月氏人,在血緣上,大月氏與小月氏人有關聯,一旦戰場態勢微妙,保不準有小月氏士兵會暗地裡與敵方暗通款通,出賣秦軍的情報。

爲了安撫曹信,李原在派遣駱甲、季布等部出征的同時,召令曹信速回長安述職,同時,調令在邯鄲、楚地一帶的秦將甘勇急赴河西,在駱甲、李仲翔的河西軍主力西進之後,守護河西走廊的安全是重中之重,甘勇是李原看好的後起之秀,也是未來與匈奴作戰時的主要將領,調他駐紮於河西,就是爲接下來的征伐匈奴作準備。

江南的項氏殘餘。

李原已經完全的交給了周殷、丁公等故楚降將,項莊雖然頑強,但沒有足夠的財力,他也只能躲進深山裡面打打游擊,翻不起什麼大浪,只要秦國繼續在江東實行低稅安民的政策,楚人就不會堅決的支持項莊,而接下來就是時間的消磨了。

——。

秦軍西征。

神武王李原,則坐鎮於長安,統一調度燕北、九原、高闕、狄道、蓋藏這五個與匈奴人接壤的重要關隘。

大月氏算不得什麼強力的敵人,秦國真正的對手是匈奴人,是那個窮兇極惡、殺人如麻的冒頓。李原可以斷定,冒頓此時,一定在等待來自長安城的暗探的消息,大月氏的生死,冒頓不會在意,如果能用大月氏來換取李原親征,冒頓一定會欣喜若狂。

春天即將到來。

當草原上的嫩草開始拔尖,逐草而居的匈奴人正瞪着飢渴的眼珠子,只要秦國露出一點點的破綻,他們就會如惡狼一樣猛撲過來,殺到長城以南——。

不給匈奴人一點機會。在綜合國力的比拼上,秦國勝過匈奴人許多。

李原就是要用經濟、外交、政治、軍事多層面的手段,對匈奴進行全面的壓制,這也是秦國目前最爲有利的一種手段。

秦國在一步步的走向復興。

一個強大的秦國,正在以震憾的姿態,讓周圍的異族感到驚懼和敬畏,匈奴人是如此,位於大江以南的南越王國也是一樣。

秦新曆八年,四月春。

一個來自南越番禺城的使團,遠道從嶺南逆流而上,經夜郎、毋斂、句町、滇等國,再從五尺道進入秦國的巴郡、漢中郡,最後到達關中的長安。

秦末,諸雄並起,戰亂頻頻。秦國因爲五十萬秦軍精銳滯留嶺南,而導致國內軍事力量極度薄弱,爲了平息叛亂,大將章邯竟只能以刑徒爲士兵作戰,造成這一困境的,正是南越郡尉趙佗的一己之私。

南越國的疆域與秦國設立的南海、象郡、番禺三郡轄區相當,在它的北、東、西三面分別與吳芮的長沙國、江南山越人中的閩越、以及西邊的夜郎國交界,東及南面瀕臨南海,東西面積達到萬餘里。擁兵數十萬的趙佗也與北方匈奴的冒頓並稱“北強、南勁”。

然而,在八年之後,秦國在李原的帶領下意外的復起,並迅速的平定了關東諸侯的叛亂,就連勇冠三軍的霸王項羽也告覆滅,趙佗在震驚之餘,思謀再三,決定派出丞相呂嘉爲使者,出使長安,並送來自己的兒子趙仲始爲人質。

人質。

這是在春秋戰國時非常流行的諸侯之間取信於他國的做法,趙佗這麼做,也是想要表明,自己是願意承認秦國,並接受秦國中央政府的領導的,當然,在長期割據並享受到了權力帶來的種種好處後,趙佗是否真的願意接受秦國的轄區,也還存在未知數。

不過,相比敵對的匈奴,南越國表現出了的和解的姿態還是讓李原感到欣慰,不戰而屈人之兵纔是兵法的精髓,秦國眼下最主要的敵人是匈奴人,如果能夠在相對和平的狀態下,解決南越的問題,那自然是最佳的選擇。

呂嘉、趙仲始在長安城受到李原的隆重接見,陳平、李政、還有已經漸漸淡出朝中的老臣章邯、辛勝也一個個出來相迎,呂嘉當年也是始皇帝提拔出來的官員,當然,他的官職比較低,基本上沒有可能與朝中的大人物交集,這也讓他避開了趙高、胡亥那一場亂作非爲、指鹿爲馬的大鬧劇。

時至今日,一衆秦國官員坐在長安城新督造好的議事大殿內,四周點燃的長明燈、刷得油亮的斗拱支柱,還有腳下被燃燒的火熱的水流,這些新異的變化,讓遠道而來的呂嘉、趙仲始大開眼界。

他們沒有想到,在北方的長安,大殿內的溫度,只比嶺南低了十餘度,全不似外面那樣北風呼嘯、寒冷刺骨。

“武王,當世奇才,秦國棟樑,非如此人物,不能解秦之困。”呂嘉與丞相陳平相臨而坐,一邊飲酒一邊感嘆。

“平聽說,趙使君在嶺南亦立爲武王,呂相不如細細說說嶺南之事,也好給我們這些北方的人開開眼界。”陳平面帶微笑,道。

同是武王。

名稱相同,彼此的地位和實力卻是迥然不同,陳平只輕輕的一點,就破了呂嘉的恭維之術,同時,陳平也不失時機的顯露出大國之相的鋒芒來。

第265章 極品夫妻第177章 虎牢關大戰(二)第139章 韓信是誰?第129章 鬼方作亂第126章 甕中之鱉第201章 鐵器時代第245章 瘋狂撕殺第393章 火藥研發第386章 讀書郎第233章 背叛第54章 面善心黑第487章 骷髏海盜來了第256章 斬草除根第501章 熱血從未止熄第176章 虎牢關大戰(一)第324章 資本投資第383章 北戰南和第338章 流寇自亂第153章 不打了和談第302章 三國志第62章 木蘭從軍辭第338章 流寇自亂第114章 斷尾求生第419章 攻城惡戰第379章 東歸英雄傳第407章 貪腐問題第385章 書童劉盈第515章 達羅大火第207章 橫掃第498章 暗戰你死我活第158章 復興之路第440章 再見張良第449章 天池之戰(一)第54章 面善心黑第39章 老夫輕狂第491章 反羅馬聯盟第472章 進攻埃及第132章 艱難決擇第343章 英雄的舞臺第437章 梅涓末日第353章 江東子弟第445章 雄心壯志第491章 反羅馬聯盟第169章 水淹七軍第438章 嶺南戰事歇第84章 趙賁趙成第249章 末路狂奔第150章 甘六郎第48章 陳平來投第68章 雙重壓迫第358章 真正底牌第323章 河東鹽池第116章 無恥之徒第252章 西楚羣雄第462章 少女多情種第445章 雄心壯志第259章 雄心猶在第445章 雄心壯志第436章 神武大帝第389章 捕狼圈套第27章 白馬之戰(三)第26章 白馬之戰(二)第371章 誰與爭雄第69章 千金散盡第192章 救援月氏第432章 梅越覆滅第391章 兩腳羊第56章 少年李原第472章 進攻埃及第417章 勇者勝第228章 閻妞妞第275章 項伯又來了第525章 羅馬軍事化改革第220章 邊騎南下第273章 羣狼戰術第185章 獨立的誘惑第141章 嚴峻考驗第55章 女人心思第192章 救援月氏第426章 絕處逢生第457章 基督教與天師道第284章 男人的承諾第354章 壯士斷腕第105章 不計前嫌第438章 嶺南戰事歇第275章 項伯又來了第197章 反擊號角第118章 背水一戰(二)第277章 項羽的謀算第242章 大決戰(二)第178章 虎牢關大戰(三)第511章 所羅門隘口爭奪戰第120章 背水一戰(四)第123章 背水一戰(七)第306章 聯楚救援第81章 雷霆戰車第85章 投名狀第197章 反擊號角第406章 冒頓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