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衣錦還鄉

楚國覆滅。

這個由項梁、項羽叔侄一手打造的反秦諸侯強國,在失盡了楚地的民心之後,不得不退出歷史的舞臺。

李原建立起來的新秦重新統一了這片歷經動盪、又多災多難的國土,與始皇帝第一次武力統一不同,這次,秦國不僅僅在形式上完成了一統,在關東的人心向背上,新生的秦國也勝了一籌。

追擊項莊、項佗殘餘的事情,已經不用李原再親自操心,項莊還沒有被殲滅,確實是一個隱患,但這些東西,自有象周殷、丁公這樣的降將自動請纓,留着項莊,周殷、丁公等人其實比李原更加的擔憂。

項莊的脾氣,在很大程度上和項羽很相象,都是疾惡如仇的性子,尤其看不慣兩面三刀動搖不定的人,不幸的是周殷、丁公就是這樣的人。

九月。

虞姬以項羽夫人、楚王妃的名義頒佈了最後一道詔令,懇請楚地百姓放下武器,不再作無謂的抵抗。同時,虞子期、季布、鍾離昧等楚國舊將歸降後,也是不斷遊說各郡、縣的楚國舊部投降,這讓秦軍在短時間內,順利的佔領除了江東之外的楚國各郡。

項莊很幸運的躲過了秦軍的追殺,但項佗則沒有那麼的好運,不忍心拋棄家人、族人的他在大江之濱被降將丁公追上,最後全族俱滅。

別的降將,或者對項佗會心慈手軟,丁公卻不然,這個多年鬱郁的楚將把全部的不如意都發泄到了屠殺上面。

“項佗,你也有今天,哈哈——!”在一劍刺入項佗心臟之時。丁公獰笑大呼。

“丁公,你這叛賊,終不得好死!”項佗臨死之際的這一句惡毒的咒話,徹底的激怒了丁公,本來還沒打算將項氏的婦孺老弱殺死的他。在這一瞬間喪失了全部的理智,他只有一個念頭,那便是,你咒我死,那麼老子就先殺了你項氏全族。

項佗無助的死去。

這位楚國最後的國相,項氏一族的執掌者。經歷過人生最爲輝煌的一段,擁有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力,但在面對家族和國家的利益選擇面前,他卻沒有能分清楚輕重,他的固執與狹隘,最終讓楚國走向了衰亡。

在迅速的平定了江北之後。李原一聲令下,以蔣渝、丁公、周殷等部爲先驅,渡江追擊逃亡的項莊殘部,江東是項氏的大本營,如果不拿下這裡,項楚的餘逆在項莊的鼓動下,極有可能再次作亂。

蔣渝爲人持重。在秦軍將領之中,從不主動攬事,也不顯山露水,但在關健時候卻是最值得信任的一個。

要不然,李原也不會堅持把鎮守三川郡、防範楚軍西進的重任交付於他,要知道在蔣渝駐紮於三川一帶的二年裡,項羽不是不想進攻秦國,而是找不到一個合適的機會,換句話說,蔣渝這種敵動我就不動的策略。讓項羽空有餘力而無從下口。

丁公、周殷俱是楚國降將,這兩個人從忠誠度上來講,比不上季布、鍾離昧,但正是因爲他們的動搖不定,才讓李原堅定了用他們追剿項莊的信心。

叛將者。

最不希望聽到的。就是前僱主發出威脅的聲音,丁公已經舉起屠刀殺了項佗,他的雙手沾滿了項氏的血,這個時候,應當沒有誰比丁公更想斬草除根了。至於周殷,這個在鴻溝之戰中表現低劣的前楚國大司馬,就是江東人氏,對於江東一帶的情況,他可以說了如直掌。

在調度安排了追擊項楚餘逆的人選後,李原沒有在彭城多作停留,他的車駕一路隨同韓信軍在彭城附近迂迴了一圈後,經濟水、齊魯然後抵達東海之濱的大河入海口。

李原這一次北上,主要是爲了安撫韓信,並且安頓那些受了鼓惑參加秦軍的齊地青壯,這些精力無處發泄的青壯如果處置不當,將給秦國在齊地的治理帶來諸多的麻煩。

韓信在佔領了楚國北境之後,有意無意的多次向李原暗示,自己希望能辭去燕地的職務,回到家鄉楚地爲官。

功名利祿馬上取。

衣錦還鄉顯聲名。

韓信想要回到故鄉淮陰,向那些看不起自己的故人顯示自己現在的與衆不同,這份異樣的心思讓李原一下看破。

在思謀一番後,李原親自陪同着韓信回到淮陰,並將當初施捨給韓信飯食的瓢母接到了官衙,韓信見到白髮蒼蒼的恩人,一時也是情緒激動禁不住落淚下來,而那些昔日欺凌他的無賴少年們,則紛紛跪倒於地,乞求原諒。

逃跑!

是不可能的。

連霸王項羽都敗在了李原、韓信等人手下,他們這些微不足道的小人物更是沒有可能逃脫,所以,最好的選擇就是請求韓信原諒。

“韓將軍,算了吧,如果沒有他們,焉有你的今日?”李原掃了眼跪在韓信面前的那些衣衫襤褸的漢子,勸說道。

“你們,都起來吧,我韓信的劍下,不殺無賴鼠輩!”韓信恨恨的瞪着面前幾個戰戰兢兢的傢伙良久,終於恨恨的放下了劍。

李原說的對,當年如果不是這幾個無賴的辱罵,他也不會憤然出走,去參加項梁的起義隊伍,要知道那可是丟腦袋的事情。

在解了多年心頭的積怨之後,韓信也就再沒有了掛念和不捨,正如李原開導的一樣,未來的秦國並不是高枕無憂了,來自草原的敵人匈奴人已經張開了獠牙,這個時候,秦軍迫切的需要一個有經驗有膽識有智謀的將領鎮守在燕北,而韓信是當仁不讓的人選。

大軍路過齊地。

那些被鼓惑的齊地青壯,有一部分被留了下來,原因或是因爲年齡過大,或是因爲在競爭中被淘汰,而更多的人,則隨同着秦國大軍向着苦寒的燕北進發,在那裡,他們會經歷人生中最爲嚴峻的一次生存考驗。

只要能夠挺過這一個冬天,他們就是一名合格的秦國軍人,有朝一日,他們也會象這些征戰沙場多年的前輩一樣,成爲手握兵器、身披鎧甲的守邊勇士。

第303章 雨中惡戰第196章 神射手第259章 雄心猶在第316章 黥布發難第37章 叔與嫂第38章 謀士陳平第103章 李斯低頭第319章 呂雉現長安第427章 決戰江南第499章 窮追不捨第363章 韓信伐齊第392章 秋高馬肥第375章 齋桑泊大戰(一)第516章 坑道戰第282章 人是無價的第373章 決不做闕氏第25章 白馬之戰(一)第52章 名將之後第316章 黥布發難第54章 面善心黑第146章 精彩大戲第483章 馮唐未老第427章 決戰江南第145章 壯哉韓四第298章 秦楚伐匈奴第213章 真真假假第59章 意外之局第2章 項羽殺來第442章 第一次西征第247章 英雄所見第100章 陳倉之戰(四)第364章 多多益善第107章 韓信獻計第214章 青羊觀第281章 秘密交易第393章 火藥研發第252章 西楚羣雄第238章 狹路相逢第459章 馬其頓的末日第512章 新大陸的**第139章 韓信是誰?第17章 鬼城大梁第107章 韓信獻計第269章 拋石車登場第123章 背水一戰(七)第144章 酈生之死第397章 河套大戰(二)第323章 河東鹽池第16章 猛將樊噲第182章 虎牢關大戰(七)第233章 背叛第393章 火藥研發第188章 婦人心第338章 流寇自亂第493章 美人心計第99章 陳倉之戰(三)第180章 虎牢關大戰(五)第42章 滎陽之變(一)第80章 樓煩將第410章 而立之年第309章 人質第143章 遊說章邯第497章 海戰新武器第190章 文明的碰撞第210章 諜戰第346章 季布被疑第346章 季布被疑第68章 雙重壓迫第396章 河套大戰(一)第138章 脆弱結盟第381章 強者霸權第137章 升遷之路第147章 黎明之前第90章 胡亥之死第400章 河套大戰(五)第107章 韓信獻計第435章 不嫁小人第207章 橫掃第113章 陳棣通敵第75章 公主與騎士第470章 談判也要講條件第143章 遊說章邯第58章 焚糧毒計第276章 蕭何投秦?第512章 新大陸的**第490章 一戰聞名天下知第22章 花木蘭第4章 死不休戰第125章 痛打落水狗第63章 美男計第399章 河套大戰(四)第170章 種瓜侯爺第118章 背水一戰(二)第118章 背水一戰(二)第179章 虎牢關大戰(四)第489章 生死搏鬥第28章 白馬之戰(四)第208章 巴山蜀水第13章 初生牛犢第379章 東歸英雄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