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多多益善

大敵當前。

楚軍內部卻傳遞着不和諧的聲音,項莊和鍾離昧,這兩個分屬於不同陣營的將領,在下一步的軍事方略執行上,因爲意見的不同而發生激烈的衝突。

秦軍進抵濟水以來,項莊與李原之間,小規模的衝突不斷,兩軍十三次交鋒,楚軍取得了十勝三負的戰績,而在最近的一次較大規模的戰事中,項莊更是親率本部中軍五千餘衆北渡濟水,將韓信的中軍殺得狼狽潰逃。

若不是鍾離昧的常山軍太不爭氣,沒能在第一時間堵截住韓信,項莊甚至覺得自己可以全殲韓信的這支秦軍偏師。

心驕則氣傲。

項莊在得意之餘,並沒有考慮這是不是韓信的驕兵之計。在他看來,區區一個不入流的秦將韓信,根本算不得什麼有名的對手,就算韓信曾經作爲援楚的秦軍偏師主將,參加了對匈奴的戰事,項莊依然認爲韓信不過是運氣好,碰上了賞識他的李原而己。

韓信打過什麼有名的仗嗎?項莊沒有印象。

這倒不是他孤陋寡聞,又或者對秦國的情況不瞭解,而是真真切切的韓信沒有立下過令人刮目相看的功勞,秦國可以派出間作刺探楚國的軍情,相對應,楚國當然也一樣有暗間伏在秦國。

韓信歸秦以來,第一仗就是武功縣少華山之戰,結果他被漢將蟲達等人給包圍在了絕嶺之上,若不是其族兄韓四的捨命相救,韓信這條命只怕早早的沒了。第二仗是對敵劉邦的幾番戰,不過韓信也沒有多少機會出彩,接下來就是在趙地、燕地的一些零星戰役,這個時候秦國的力量已經足夠強大了,對付象陳餘之類的雜牌諸侯,根本就是以強凌弱、以大欺小,又算得了什麼本事。

囿於和韓信的那一段不愉快的過往,項莊在審視韓信的戰績時,不免帶了些主觀的成份。而鍾離昧則因爲與韓信相熟,知道韓信的真實本領,看法要更深刻一些。

另外,如果換作與其它國家交戰,鍾離昧多半會選擇忍讓,畢竟,象掃蕩小股勢力這樣的戰事,就算方略上有一點偏差,也影響不了大局。但秦國不同,在這次決定伐魏攻秦之初,項羽就召集幾個信任的宿將細談過。

宿將者。

皆是追隨項羽南征北戰,一路血雨腥風過來的,其中就有鍾離昧、周殷等人,對於楚國目前面臨的窘境,項羽其實也並不是不清楚,只不過,如今的他,已經被緊緊綁在了項氏的家族利益鏈條上。

現在,楚國的內政,由相國項佗一手掌控,在亞父范增未病逝之前,項羽還可以依靠范增的智謀與項佗分庭相抗,而在范增死後,項佗更是沒有了對手。

兩年前,蒯徹聯合了外戚虞氏,試圖與項氏分享權力,最後代表着外系新生力量蒯徹、叔孫通、安期生等人,被項佗算計了一個底朝天,素有老神仙之名的安期生死於牢獄,蒯徹在被關押了近一年後,藉着出使秦國的機會逃出生天,叔孫通則被罷免了官職,最後跑到燕地一帶隱居。

就連虞子期、虞姬這等與項羽關係密切的外戚,也在項氏別有用心的美女攻勢下,被瓦解的一乾二淨,一直到項羽這次出征之時,虞姬與項羽冰冷的關係也未有緩和的跡象。

權力被架空。

信任的人一個個背叛,心愛的人漸行漸遠。

項羽對項氏的信任度,也在一次次的下降,從開始時的毫無保留,到懷疑和不信任,這其中更有深深的失望。項梁與項羽,有撫養之恩。但項佗等人,與項羽之間除了宗族的那一點血親外,並沒有那麼深厚的感情。

與秦一戰,是項羽決定奪回楚國權力的一次嘗試,他希望通過軍事上的勝利,也重新樹立自己的無敵之名,再一次讓楚人帶着崇拜的目光跟隨自己,只有這樣,他的身邊,纔會聚集起一批可信之人。

可惜的是,項羽醒悟的已經遲了。

在軍事上的冒險,並沒有給項羽帶來轉機,相反,在面對謀算更爲老練、綜合國力更強一籌的李原時,項羽不僅遭到了慘敗,而且還失了性命。

楚軍將領不和。

在勸說項莊幾番無果之後,鍾離昧遂也不再多言,所謂道不同不相爲謀,以鍾離昧的資歷,自然不肯將一手建立起來的常山軍交到項莊手裡,沒有了軍隊的支持,他的下場就會和季布一樣。

項莊狠狠的瞪視鍾離昧的背影,不禁氣悶於胸,別人不清楚他與韓信之間的怨隙,鍾離昧可是一清二楚。當年,要不是鍾離昧極力爲韓信說項,這個出身低微的無賴少年說不定早就被項莊給收拾的服服帖帖了,哪裡又會有現在這樣的風光。

項莊怒氣難平的回到營帳,跟進的一名幕僚謀士討好的湊了上來,諫道:“少將軍,鍾離昧如此避戰推脫,說不定早已和韓信有了聯繫,我們可千萬當心,莫被他們給坑了。”

這個謀士姓仲,和項莊一樣,是來自江東的吳中郡人氏,仲姓是周朝文王昌的哥哥仲雍那裡傳承下來的,也算是有數的大族。

吳中靠近太湖,這裡的人多以打漁爲生,加上歷年來風調雨順,這個仲姓的文人也是家境不錯,師從過幾名隱居的大儒,也算是彼有幾分吹牛皮的本事,當然,真本領的話仲生肯定是沒幾分的,要不然,他也不會淪落爲替項莊做事的份上。

“你的意思是——!”項莊眯起了眼睛,盯着仲生問道。

“少將軍,鍾離昧仗着是楚軍老人,一直不把您放在眼裡,他和季布是楚軍中的二個釘子,要是不拔除了,您要想接替霸王的位置,可真不容易。”仲生陰笑了下,幽幽的挑拔道。

“這還用你說,只要不是腦子有病的,都看得出來,且先說說要怎麼對付鍾離昧,你可不要告訴我,殺到他營中直接取了其性命?”項莊冷笑一聲,道。

“少將軍且放心,屬下有一策,可讓鍾離昧束手就擒,我們不如這樣——!”仲生討好的跟進幾步,對着項莊耳語起來。

韓信的“輕視”舉動,讓項莊再也無法遏制住怒火,而鍾離昧的質問,更讓項莊失去了應有的理智。

函谷關中伏,雒陽兵敗的教訓,曾經讓項莊有所覺醒,但隨着時間的流逝,隨着楚國內部兩派爭鬥的加劇,項莊本性上的浮躁又再度擡頭。

——。

濟水北岸。

雙河口。

靠近兩條濟水支流的河汊,在交界匯合處的有一個小集市,這裡水網密佈,舟楫縱橫,來往的船隻提供了極大的交通便利條件,這樣的小集市多是因交通的便利而自發的興起,或許又在某個時段,又因爲河道的改道而漸漸的荒廢。

任誰都不會想到,韓信在分散了隊伍之後,即領着一千五百餘秦軍進駐到了這裡,這支秦軍人數不多,僅僅只有一個校尉的規模,所以,在秘密的到了雙河口之後,也沒有引起多大的注意。

負責在這裡接洽的聯絡人,是彭越的副將,欒布。

從面相上來看,這是一個面容略顯富態、看上去很有富相的中年男子,和其他來來往往的商販並沒有什麼兩樣。

事實上,欒布雖然暗爲彭越的左膀右臂,但其對外的身份,正是一名商販。

欒布也是魏人,並且和彭越是少年時的玩伴,而在韓信治理燕地時,欒布作爲彭越的代表,與韓信之間也是多有接觸。

盜賊者。

主要的收入來源,就是將搶劫到的貨物變賣,這是因爲有些貨物對於盜賊們來說,並沒有太多的實際用處,如果一直放着,那麼彭越的倉庫裡面,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不實用的貨物,這些東西一旦久放,就有可能變質生鏽或者乾脆沒有了價值。

所以,彭越等人必須有一個變賣贓物的通道,本來,他們也可以和三川郡的蔣渝取得聯繫,並進行一些秘密的交易,但在這一交易中,三川郡與鉅野澤的位置相鄰,彼此之間貨物出產基本相同,加上前段時間秦楚和睦,這使得楚地的東西到了雒陽,幾乎賣不出什麼太好的價錢。

而燕地則不同,南方楚國的貨物,到了北方特別是一旦交易到匈奴人那裡,就是幾倍甚至於十幾倍的利益。

欒布在這方面,無疑是行家裡手。

而韓信是鎮守燕北的重將,沒有他的准許,欒布是一匹布都販不到匈奴去,當然,韓信對欒佈網開一面的同時,也遵循着不向匈奴人輸送銅、鐵等戰爭輔助物資的禁令,至於象海洋裡的玳瑁等奢侈品,則沒有什麼限制。

臨河一座宅子內。

戒備森嚴。

這裡是彭越的一處據點。

“韓將軍,這個地方四周蘆葦密佈,又有我們的人遠遠的巡視着,楚人怎麼也不會想到,將軍就在眼皮子底下,哈哈哈——。另外,楚營之中,有我們的暗間,包括項莊的親卒裡面,也有我們的人。”欒布面帶笑容,得意的笑道。

韓信也是換過了一身錦鍛,象普通的商人一樣,他正端着一個茶盞,淡笑問道:“欒先生,濟水對面楚軍的情況,你可一一細細說來,不要有什麼疏漏。”

彭越能夠在大澤盤據多年不倒,除了秦國的背後支持下,當然也有自己的一套手段,韓信也沒有追問那暗間究竟是誰,他只要從欒布這裡得到楚軍的確切情報就可以了。

欒布也沒有隱瞞,將打探到了消息一一告知,關於項莊與鍾離昧的那番爭執,也被暗間如實的記錄下來,並彙總到了韓信的案頭,如今彭越和韓信都是秦國的將領,面對同一個敵人,彼此之間也沒有什麼好防範的。

“欒先生,汝速往鉅野澤一趟,告知彭越將軍,請他假扮楚軍,截殺楚軍的糧秣輜重,不過,每次不要截留太多——!”韓信沉吟一陣,吩咐道。

“諾!末將這就動身。”欒布面帶疑惑應道,他顯然不明白韓信這麼做的用意,不過,他也沒有再繼續追問。

欒布離去之後,韓信繼續展開案頭的一堆竹簡,仔細的看了起來,這些來自齊地各處的竹簡,記錄的是秦軍多股小部隊分散到各縣、亭之後的情況,讓韓信心喜的是,有多支部隊的人數在急速的膨脹。

戰國七雄。

秦國與關東六國,是生死的對頭。

不過,在六國之中,又有差別。比如趙、楚、燕、韓、魏這幾個國家,在統一之戰中都與秦軍激烈的撕殺過,其中象趙國這樣的更是因爲長平之戰被活埋了五十萬人,使得戶戶帶縞,人人啼哭。國內十四歲以上男丁傷亡殆盡,差一點直接滅國。

與之相比,齊國則顯得頗爲另類,由於秦國一慣採取的遠交近攻外交政策,加上齊國國內對秦國的認識不統一,使得秦、齊兩國真正刀兵相見的時候並不多,有時候甚至兩國還有默契的對生存在夾縫中的幾國共同打擊。

就連最後的秦滅齊之戰,也因爲齊國的國君決定放棄抵抗,率衆投降秦國,使得齊地並沒有遭到多大的戰火洗劫。所以,齊人對秦人其實不象其他國家的人那樣仇怨,在後來的反秦風暴之中,諸侯之中也唯有齊國沒有參加討秦之役。

有了這些基礎,加上之前一系列的滲透,韓信分散秦軍到齊地各處的目的也就明朗了,他是寄期望通過這種短時間內“暴兵”的方式,迅速的組建起一支數量龐大的軍隊,以此形成對楚軍的壓倒性優勢。

韓信將兵,多多益善。

這與李原一慣的精兵策略不同,在秦國的國內,韓信還要顧及軍隊規模大了以後的後勤供給問題,而在齊地則不必要擔心這一問題,由齊人組建起來的秦軍完全可以就地補給,而不用耗費什麼。

從竹簡傳遞回來的消息後,秦軍各部的實力都有不小的提升,彙總起來,韓信的部隊從入齊時的一萬多一點,已經擴充到了近二萬人,如果再有一點時間,韓信相信這個人數還會往上翻一番。(未完待續。)

第388章 折服烏孫第25章 白馬之戰(一)第22章 復仇之戰第491章 反羅馬聯盟第148章 宮鬥第89章 閻樂之苦第89章 閻樂之苦第518章 以身赴死第518章 以身赴死第8章 你敗了第169章 水淹七軍第468章 “**”的危險第475章 地中海爭霸戰第320章 女強人第134章 炮灰部隊第38章 謀士陳平第134章 炮灰部隊第88章 逃亡在即第436章 神武大帝第97章 陳倉之戰(一)第471章 國之利刃第319章 呂雉現長安第228章 閻妞妞第156章 贖人割地第314章 包抄後路第380章 此仇不共戴天第62章 木蘭從軍辭第110章 月氏匈奴第391章 兩腳羊第398章 河套大戰(三)第310章 絕望反擊第197章 反擊號角第258章 禪讓漢王第165章 柔情似水第206章 破城第375章 齋桑泊大戰(一)第407章 貪腐問題第397章 河套大戰(二)第477章 城市平民暴動第339章 贏氏被斬首第245章 瘋狂撕殺第328章 天火第125章 痛打落水狗第5章 沛公驚惶第285章 生兒第210章 諜戰第180章 虎牢關大戰(五)第290章 三十六使第481章 滅絕日本人第1章 危城雍丘第39章 老夫輕狂第343章 英雄的舞臺第135章 親兄弟第177章 虎牢關大戰(二)第13章 初生牛犢第393章 火藥研發第437章 梅涓末日第211章 陸賈遊說第264章 幸災樂禍第439章 天下初定第65章 西征咸陽第300章 小推恩令第189章 難消美人恩第157章 關中梟雄第129章 鬼方作亂第338章 流寇自亂第506章 印度阿三的窺伺第443章 罷黜李政第92章 兵入關中第285章 生兒第136章 老對手第357章 陷阱重重第284章 男人的承諾第319章 呂雉現長安第107章 韓信獻計第444章 黃禍到來第317章 人心第15章 運籌帷幄第163章 紅顏禍水第119章 背水一戰(三)第180章 虎牢關大戰(五)第496章 **弩發明第480章 小公主第437章 梅涓末日第15章 運籌帷幄第241章 大決戰(一)第411章 項莊復楚第154章 李原VS張良第336章 抓捕呂雉第489章 生死搏鬥第126章 甕中之鱉第195章 圍殲第326章 數路討伐第427章 決戰江南第344章 酒後亂性第507章 左勾拳第485章 最後的大決戰第266章 秦趙交鋒第311章 聯軍主帥第267章 再戰鉅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