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李斯的遺願

呂雉佈下陷阱,把贏氏推到前臺送死。

而她則在呂澤身死之後,就萌生了從漢中這個火坑撤退的念頭,但要如何才能保全實力的回到關東,這又要細細的費思量才行。

從南鄭到東楚,這一路上關隘重重,如果明目張膽的率軍東進的話,不亞於是闖一場龍潭虎穴,如果讓守衛地方的各路秦軍守卒知道自己的真實身份,呂雉相信不用多久,那些渴望立功的秦將、還有那些背叛劉邦投降秦國的降將,會如瘋狗一樣的猛撲過來。

所以,最好的撤退方法,還是不知不覺的秘密潛回。

武關方向,秦將章平的部隊在急速的西進,呂雉並不想與這個前秦國的將領有什麼瓜葛,不過,她很清楚章平的心理,如果在合適的時候,放出贏氏的確切消息,相信章平一定會大喜過望不顧一切的猛撲過去,而到時她就有了襲佔武關的機會。

贏氏得意洋洋。

瞎了眼的她,雖然對呂雉的大方感到驚訝,但權力在手,興奮的欣喜讓她在這一刻喪失了警覺。

漢中戰事。

漸入秦軍圍剿的步調。

從河東郡迴歸的李原,此時卻面臨着人生中的一次自然規律的法則考驗。

李斯病危了。

這位幸運的挺過大秦的牢獄、並堅持着等到秦國強盛這一天的老人,終於在這個春寒乍冬的季節裡,走到了其人生的盡頭。

雖然,對李斯這個拋棄過自己的生父並沒有多深的感情,但作爲一個兒子,李原在世人面前,應盡的孝道還必須要盡。

秦新曆七年,元月十二日。

李原的船隊從渭水駛到長安,在河岸的碼頭上匆匆與陳平一敘後,即快馬飛奔來到長樂坊李政的府上。

李斯在人生的最後這段日子。過得很是平靜,每日裡寫寫書、把自己治國的一些心得、還有法家學說的一些想法、理念記錄下來,以便保存於世,是他勤筆耕作的原因,而在這樣沉靜的心境下,李斯也對自己過往的錯誤有了清晰的認識。

其中:誅殺名顯一時的師弟韓非子,成爲了李斯晚年經常念嘮的一件事。在強烈的愧疚中,他開始整理韓非的言論,並將其造冊著書,法家學說的兩位傑出人物,在人生的最後一刻,終於契合在了一處。

一本《韓非子》在李斯一年心血之後。終於問世,書名直接用了韓非的名字,看開了的李斯沒有署上自己的姓名。

在完成了自己的心願之後,李斯的精神也堅持到了盡頭,幾近油盡燈枯的他,向兒子李政提了最後一個要求:見李原一面。

對於這個意外而來的三兒子,李斯心裡。一直存有深深的愧疚,但這一份愧疚他又始終無法說出口。

李原現在的身份,高貴的讓他感到惶恐。

同時,這個每每出人意料之外的兒子,這個一手打造了一支強悍秦軍的武侯,這個在戰場上幾乎無往不勝、在料事時又總能算敵於先的秦國當權者,讓他感到分外的陌生。

“這真是我李斯的兒子?”每每夢迴,李斯有時也會在心裡這麼自問。但轉念一想,心裡又有那麼一點的驕傲。

“這怎麼不是我的兒子,要不是我李斯的種,又怎麼可能將秦國從深淵中拉出來,又怎麼可能對秦國如此的忠心耿耿。”

這是李斯在彌留之際的胡思亂想,他的生命之火已經將熄,如果不靠這些念頭支撐着。他怕自己就這麼睡過去了。

“噔噔噔!”

一陣雜亂的腳步聲響起。

李原的身影,在李斯的渾濁眼眸中漸漸的變清晰起來,這個他從來沒有注意過的兒子,卻不想給了他最大的驚喜。

“原兒!”李斯大聲的呼喊道。雖然,他的聲音微弱的就象蚊子叫一般。一直以來,在面對李原時,李斯都是以武侯相稱,他不敢,也沒有勇氣,喊出他最想喊的這兩個字,但今天,他真真正正的說出來了。

李原俯下身,靜靜的將身體靠近榻上這個風蝕殘年、已經瘦得只剩下一把骨頭的老人,聽着他一聲聲來自內心的喃喃話語,倏然間,李原只覺得一股熱熱的東西涌上他的眼眸,然後洶涌的不可控制的從眼眶裡出來,滴落在李斯的手背上。

清涼的、鹹鹹的淚水,就這麼不聽話的出來了。

“原兒,不哭。原兒,你終於認我了,對不對?”李斯滿是皺紋的眼角,露出一點淡淡的微笑。

雖然,看不清楚李原的表情,但手背上的感覺卻是實實在在的,這是一份血濃於水的親情,即便李原已經變了靈魂,也一樣無法改變。

李原用力的點了點頭,湊近李斯的耳邊,輕聲說道:“阿父,一路走好!”

一路走好!

是啊,人生的道路每個人都不一樣。

李斯即將走完他的這一生,或許在來世,在另外的一個世界,他會有另外的不同的人生,但不管怎麼樣,作爲兒子,作爲後輩,作爲秦國的掌權人,他還要感謝這個老人爲秦國所做的一切。

是他。

奠定了秦國以法治國的理念。

是他。

一手輔佐始皇帝,實現了統一六國的偉業。

還是他。

在成爲秦國丞相後,統一度量衡、使天下三十六郡車同軌、書同文,也正是這些舉措,逐漸的讓中國由分崩離析的諸侯紛爭狀態,變成一個擁有凝聚力的真正意義上的國家。

阿父,就是父親!

李斯笑了。

和以往戰戰兢兢的笑容不同,這一次,他是如此的放鬆,不需要去關注旁人的目光,不需要去顧慮別人說什麼,因爲,他有一個讓每一個秦人都爲之驕傲的兒子,他堅信,在李原的手上,未來的秦國一定會越發的強大。

“阿父,阿父!三弟,阿父去了!”李政失聲痛哭。

與一慣獨立、又有主見的李原不一樣,李政是李斯跟前最孝順的兒子,也是三個兒子中,最象李斯的一個,就連李政的個性、施政作風,也十足十學着李斯的做派,在李政從雍歧到長安城爲官的這段日子,如果不是李斯在背後指點着,李政還不知要碰多少個釘子纔會漸漸的成熟起來。

廳堂房內。

李氏一族的子孫們哭聲一片。

這哭聲似在宣告一個時代的結束,是的。

舊的秦國已經過去,代表它的那些大人物們,也一個個到了地上,始皇贏政、丞相李斯、廷尉蒙毅、太子扶蘇、大將軍蒙恬,甚至於還有兩個一手葬送秦國的臭名昭著的人物:趙高和胡亥,也都不復存在。

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新生的生機勃勃的秦國。

李原、陳平、蒙虎、李政、駱甲、王尚、蔣渝、韓信、李仲翔、白廣季等等,這些名字現在,不時的被秦人提及,他們和秦國曆史上的那些名人一樣,成爲了每一個家庭裡面教育幼兒的必備教材。

元月十七日。

李斯出殯。

李原扶棺、李政持節,長安全城縞素,淒厲的秦腔、還有嗚咽的秦樂,一路送走了這位走完一生的老人。

在整理李斯遺物時,李原找到了一些李斯專門寫給他的信任,但這些信任卻一封都沒有發出過。

信盞上,李原還能夠看到折了又折的痕跡,這說明李斯在是否將信件交給李原時,很是猶豫了許久,一直到最後,他也沒有親手交給李原的勇氣。

這些信上,李斯將自己對新秦的一些想法寫了下來,其中有相當的一部分,還針對了新秦發展目前存在的問題,這些問題之中,有一個提議,讓李原倏然心動起來。(未完待續。。。)

第81章 雷霆戰車第141章 嚴峻考驗第180章 虎牢關大戰(五)第515章 達羅大火第359章 項楚之弊第374章 白起子孫第125章 痛打落水狗第17章 鬼城大梁第468章 “**”的危險第253章 困守一隅第355章 弩兵復仇第219章 半渡第279章 成皋會盟第492章 斯巴達勇士們第117章 背水一戰(一)第398章 河套大戰(三)第52章 名將之後第458章 羅馬共和國第413章 南征在即第519章 佔領印度第268章 攻敵必救第288章 斬樓蘭第363章 韓信伐齊第330章 呂雉VS贏氏第409章 人之本心第380章 此仇不共戴天第284章 男人的承諾第253章 困守一隅第4章 死不休戰第518章 以身赴死第387章 追殺大月氏第456章 大馬士革的未來第519章 佔領印度第397章 河套大戰(二)第242章 大決戰(二)第138章 脆弱結盟第480章 小公主第66章 清君側第286章 河西危殆第168章 奇蹟與少年第301章 開疆拓土第374章 白起子孫第251章 勝利宣言第148章 宮鬥第140章 封狼居胥第508章 四千勇士第332章 百家爭鳴第228章 閻妞妞第138章 脆弱結盟第503章 大秦VS羅馬大海戰(二)第213章 真真假假第526章 多瑙河大會戰(一)第130章 邊軍危局第495章 聖母的男人第422章 同歸於盡第52章 名將之後第204章 強攻城垣第341章 項羽VS英布第320章 女強人第22章 復仇之戰第103章 李斯低頭第191章 匈奴來襲第393章 火藥研發第95章 再見劉邦第290章 三十六使第296章 襲擊後方第413章 南征在即第155章 獅子大開口第330章 呂雉VS贏氏第487章 骷髏海盜來了第406章 冒頓之死第83章 人質脅迫第471章 國之利刃第231章 腹背受敵第452章 佔領中東第130章 邊軍危局第239章 宛城兵變第138章 脆弱結盟第213章 真真假假第244章 大決戰(四)第252章 西楚羣雄第420章 項莊的陰謀第265章 極品夫妻第263章 有喜了第302章 三國志第485章 最後的大決戰第394章 天雷第418章 長沙國滅第371章 誰與爭雄第62章 木蘭從軍辭第326章 數路討伐第427章 決戰江南第181章 虎牢關大戰(六)第423章 南越失信第316章 黥布發難第480章 小公主第309章 人質第337章 無路可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