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斷敵右臂

河西之戰迫在眉睫。

不管是從商路通暢的角度,還是從軍事戰略方面,秦國都要奮起一搏。

李原主意已定。

當然,出兵的最後決定還需要通過正式的朝議,在這次的朝議上,秦國內部第一次出現了不同的聲音。

壤外必先安內。

這是來自保守派爲代表的章邯、辛勝等老派軍人的意見,他們認爲在關東尚有西楚這般強敵的情況下,去出兵河西走廊,與草原上來去無蹤跡的匈奴人交鋒,這萬一要是大軍被敵圍殲,則大秦的根本就會動搖。

章邯等人的這一觀點,也同時得到了李斯、王離等人的贊同,在朝中形成了一股反對出兵河西的勢力。

與保守勢力相對應的,是那些年輕的官員將校,白廣季、李仲翔在西域孤軍奮戰,面對着百倍甚至於千倍於自己的敵人,這樣眼睜睜的看着自己的兄弟被敵人包圍然後力戰而竭,象駱甲、曹信、馮宣這些年輕將校早已按奈不住。

李原目光清澈。

初爲人父之後,他的視野彷彿一下子開闊了許多,許多歷史的不解謎團也在各方情報的彙總中,得到答案。

白、李二人的這一封羊皮卷書,傳回了一個重要的信號,那就是在未來的某一天,等到冒頓徹底的平定了西域的反抗力量後,他的兵鋒就會立即南下,到時候,李原面臨的。就將是和白登之戰時劉邦同樣的選擇。

若是選擇戰,秦軍在面對不熟悉的匈奴人時。還能不能取得如內戰時一樣的戰果,這是一個未知數。

若是選擇避戰,那麼秦國就只能和歷史上的西漢一樣,向匈奴低頭認錯,並選派公主往匈奴和親,送去匈奴人急需的酒、棉絮、絲綢、糧秣等等慰問品。

這樣的一個結果,絕不是李原想要的。

大秦的錚錚鐵骨不允許他這麼做,來自穿越者的靈魂也不充許他在擁有強大兵力的時候。還去向另一個蠻夷的王者臣服,那樣的話,就算最後贏得了至高無上的地位,也終將在史書上留下不光彩的一筆。

最後,在李原的一力堅持下,秦國發布了出征河西的動員令,新一輪的戰事即將打響。

同時。由於匈奴人的強盛,在九原一帶的王離軍團不得不留守在北境按兵不動,在關東一帶,秦軍還要面臨楚軍越來越大的壓迫,在趙地的韓信軍、在三川郡的蔣渝軍俱不能動,而在南郡一帶的馮宣部也要擔負守衛漢中門戶的責任。同樣不可輕動。

在秦國東部邊境局勢不穩的情況下,這數支軍隊都無法調動到西線,李原最後決定,任命韓信爲東路軍將軍,蔣渝爲副將。統一指揮東線的秦軍,任命王離爲北路軍將軍。蘇角爲副將,指揮九原、雲中郡一帶的秦騎軍,任命王尚爲南路軍將軍,馮宣爲副將,指揮南郡、南陽郡、巴、蜀各處的秦軍。

在不動用這些慣戰主力的情況下,秦軍西征部隊共有六萬將士組成,主要由駱甲的三萬騎軍、曹信的五千月氏步兵、二萬由老將章邯、辛勝統御的新募輜重兵組成,另外,再加上甘勇率領的本部中軍五千步騎。

甘勇在秦、趙之戰後,本可以如王尚、曹信等人一樣,獨領一軍作戰,但在李原徵求他意見時,這位秦軍中的後起之秀卻一力拒絕了。

同時,在這支西征軍中,讓人意外的是章邯、辛勝兩位老將的再次出山。

雖然在朝議時,對李原一力堅持西征持保留態度,但在出徵之事定下來之後,章邯、辛勝表現出了一個宿將的風度。

“武侯,老夫雖不是廉頗,但也還有十戰之力,河西之地,地廣人稀,匈奴騎兵又來去控惚,輜重之安全當慎之又慎,故此,邯自請領二萬新卒固守後方,以爲武侯張鼓略陣。”章邯在朝堂之上,大聲請將。

“章老匹夫,汝還未老,辛某又豈能苟食於世?”章邯話音未落,另一員秦軍宿將辛勝也是士氣滿滿。

從年齡來看,章邯、辛勝都已近六旬,本來花白的鬚髮現在已經全部白了,這幾年來秦軍的一次次勝利讓他們兩個老傢伙再也坐不住了。

“武侯,這開疆拓土之戰,昔日始皇時,曾遣蒙恬大將軍率軍二十萬,北逐匈奴於河套以北,今日我大軍再度出塞,我等二人若是此生能站在異邦的土地上,則就算閉眼也心足矣。”見到李原遲遲不應,章、辛兩個老將激動的老淚縱橫,急請將道。

開疆拓土。

是每一個秦國軍人的夢想。

不管是年紀大的,還是年紀輕的,秦軍上下面對如兇惡豺狼般的匈奴人,有着一股子與狼搏命的氣勢。

——。

秦新曆六年,正月春。

隴西郡,狄道。

在沉寂了很長時間之後,這座秦國西陲邊境上的橋頭堡城市再一次忙碌起來,各支秦軍在此會聚,等待出征的號令。

第一個到達這裡的,是一直在隴西駐守的駱甲部三萬騎軍,經過將近三年時間的休養生息,在駱甲的全力調教下,秦國騎兵的戰鬥力已經能夠與匈奴騎兵相抗衡。

駱甲在獲知西征河西走廊的命令後,興奮的連連擊掌,喜出望外,這些年來,作爲秦軍中有數的大將,因爲西境的局勢需要,他不得不一直在隴西留守,以致於多次大戰都沒能夠參與,現在,終於有他上陣的機會了。

其實,駱甲這兩年在隴西也不是毫無建樹,要知道當年秦軍連隴西都保不住、還被匈奴人突破了長城,進入關中的腹地,而現在,河西靠近隴西的金城一帶,已經被秦軍完全佔領,大河對岸的金城甚至已成爲了秦軍進攻的一個前沿營壘。

正月六日。

李原親率大軍抵達狄道,秦軍隨即在此誓師,在此次大會上,李原的動員號令讓秦軍將士羣情激昂。

“大秦的將士們,你們是大秦的驕傲,是大秦的勇士,今天,你們將要踏上遠征的戰場,去切斷匈奴人的右臂,張我大秦的左掖,你們要去與殘暴的洗劫過我們的匈奴人拼命搏殺,去爲那些慘死在匈奴人手中的兄弟姐妹報仇雪恨,你們,都準備好了嗎?”

“諾,諾諾!”回答李原的,是六萬將士的齊聲高呼,是一個個青筋裸露,渴望在戰場上證明自己的將士臉龐。

“你們要明白,河西不是關中、不是溫暖的關東,而是天寒地凍、冰天雪地的北方,在那裡,我們的敵人不僅僅是匈奴人,還有這萬惡的老天爺,或許,有一天,你們不得不砸開冰面,喝一口徹骨的雪水,有一天,你們會抱緊雙肩,躲在雪地裡瑟瑟發抖,有一天,你們會流乾熱血,躺在冰河裡面慢慢死去,你們準備好了嗎?”

李原的聲音如同一首低沉有力的戰歌,在他這樣敘述的時候,秦軍將士眼前,彷彿看到了一幅幅慘烈撕殺的戰場畫面。

“諾,諾,諾,諾諾!”

“大秦,大秦,大秦!”

“赳赳老秦,復我河山,血不流乾,死不休戰。”

“西有大秦,如日方升,百年國恨,滄海難平。天下紛擾,何得康寧,秦有銳士,誰與爭雄!”

戰歌陣陣,六萬將士的呼喝叫喊,讓狄道的天空也爲之變色,讓奔騰的大河也彷彿停歇了腳步,讓草原上游牧的異族齊齊色變。

誓師畢後。

秦軍以駱甲率騎軍二萬人爲先鋒,從金城出發,向着匈奴人在河西的老巢蓋藏城殺將了過去,與此同時,李原本部中軍也前移至金城,隨同着秦軍的前進方向而一步步向西進軍。

在秦軍向西進攻的同時,李原遣派的使者也先行到達了樓蘭,並在這裡與留在此處的白廣季、李仲翔使團會合。

李原在給白、李二人的信中,要求他們說服樓蘭王殺掉匈奴使者,然後從鹽澤起兵呼應秦國西征軍攻打匈奴在河西一帶的重要據點:敦煌、令居,最終實現與秦軍在蓋藏城會師的戰略意圖。

這一戰略構想,從氣魄上來講,甚稱大手筆,河西走廊在被匈奴人攻佔之後,就迅速的成爲了匈奴大單于冒頓的重要資金來源地,來往於西域和秦國之間的客商要想經過這裡,就必須交付給匈奴人一大批的過路酬金。

正是有了這些酬金,冒頓才能在短時間內擊敗其它反抗他的部落,一統草原諸部,現在,秦軍將進攻目標指向河西,對於秦與匈奴來說,就是一次決定未來強盛或衰亡的關健戰役。

對於盤踞在鹽澤一帶的樓蘭人來說,他們也面臨着兩難選擇,一方面不堪忍受匈奴人的盤剝,渴望絲綢之路重新開啓,從而讓樓蘭國能夠繼續汲取絲路的營養,而另一方面,他們又擔心,秦軍會打不過匈奴騎兵,萬一夾擊匈奴失敗,那麼獨自面對匈奴騎軍的樓蘭國就很有可能被匈奴人給滅國。

是苟延殘喘的活着,還是抓住機會拼命反抗,樓蘭國內的形勢變得越發的詭異,白廣季、李仲翔的秦國使團要完成說服樓蘭王的任務,難度也是相當的大。

第481章 滅絕日本人第505章 孔雀王朝第278章 俘卒生死第376章 齋桑泊大戰(二)第501章 熱血從未止熄第458章 羅馬共和國第163章 紅顏禍水第178章 虎牢關大戰(三)第32章 權與謀第442章 第一次西征第69章 千金散盡第523章 大秦VS羅馬全面戰爭第450章 天池之戰(二)第456章 大馬士革的未來第301章 開疆拓土第71章 奸細第159章 十五小娘第501章 熱血從未止熄第15章 運籌帷幄第355章 弩兵復仇第220章 邊騎南下第364章 多多益善第135章 親兄弟第492章 斯巴達勇士們第449章 天池之戰(一)第292章 海市蜃樓第281章 秘密交易第251章 勝利宣言第153章 不打了和談第438章 嶺南戰事歇第200章 司馬家族第481章 滅絕日本人第68章 雙重壓迫第17章 鬼城大梁第37章 叔與嫂第247章 英雄所見第29章 白馬之戰(五)第455章 聖母瑪利亞第521章 大秦,出征!第157章 關中梟雄第447章 西方文明史第137章 升遷之路第281章 秘密交易第38章 謀士陳平第513章 教訓將二代第313章 誰與爭鋒第86章 劫獄計劃第449章 天池之戰(一)第83章 人質脅迫第424章 呂臺作亂第253章 困守一隅第113章 陳棣通敵第198章 鬥智鬥勇第369章 神武王第137章 升遷之路第41章 疑團重重第188章 婦人心第392章 秋高馬肥第362章 項羽之死第124章 背水一戰(八)第439章 天下初定第290章 三十六使第407章 貪腐問題第179章 虎牢關大戰(四)第369章 神武王第519章 佔領印度第372章 鬼戎白羊第446章 烏孫大夏第411章 項莊復楚第29章 白馬之戰(五)第385章 書童劉盈第96章 誘惑陷阱第215章 瘟疫第460章 人口問題第159章 十五小娘第169章 水淹七軍第434章 美女安媚珠第343章 英雄的舞臺第190章 文明的碰撞第475章 地中海爭霸戰第104章 火上加薪第19章 秦軍大捷第307章 弩兵誘餌第15章 運籌帷幄第191章 匈奴來襲第406章 冒頓之死第462章 少女多情種第230章 驕兵悍將第271章 劉邦絕望了第98章 陳倉之戰(二)第14章 劉邦來犯第308章 射殺第337章 無路可逃第480章 小公主第111章 豐收季第29章 白馬之戰(五)第253章 困守一隅第466章 巴爾幹火藥桶第290章 三十六使第276章 蕭何投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