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青羊觀

秦軍入成都。

酈商的投降標誌了漢軍在蜀郡最後的抵抗結束,在經過將近三個月的艱苦轉戰之後,秦軍發動的這次南征巴蜀戰役告一段落。秦軍兵鋒向南飲馬長江,秦國的版圖也從渭水流域一路南擴,進入漢水、再進入沱水、渝水和長江。

在與陸賈進行了多輪次的商談之後,心灰意冷對劉邦失望透頂的酈商選擇隱居不出,他現在既不想爲秦國效力,也不想爲漢國效力,打打殺殺這麼幾年,族中男丁零落的不止是酈食其、酈疥父子,如果有機會,他也想爲酈氏保留一點元氣。

李原率軍進城。

這個時代的成都,還不如後世那麼的廣闊,城區的主要範圍就在浣水溪錦裡一帶,對於這個地方,李原也算是舊地重遊,只不過,眼裡看到的一草一木、一屋一街,與記憶中的想象完全不同。

“聽說,酈商在浣花溪畔尋了一個宅子隱居,去看看!”李原在巡視了一番蜀郡的郡衙之後,對着陸賈說道。

“李侯,屬下適才剛從酈相府上回來,那廂家僕說酈相現在專心只做釣魚翁,閉門不見任何客人?”陸賈爲難道。聽李原說要去見一見酈商,以爲李原反悔是要拿酈商這個老朋友開刀,陸賈連忙辯解道。

“哈哈,郎中急什麼,本侯只是去見一見老熟人,滎陽城下,我和酈將軍也算得上有過一面之識,雖然相隔遠了些。”李原不以爲意的哈哈一笑,道。

酈商是漢軍重將,現在只是不得不投降,心理上還沒有轉變過來,這很正常,想當初陸賈的態度比酈商還要堅決的多,到最後還不是也屈服了。

青羊觀(宮)。

相傳“太清仙伯敕青帝之童,化羊於蜀國。”故而得名。這座始建於西周時期的道觀,位於錦水邊上的支流浣花溪畔,是道教在川西的第一名觀,也是三清天尊之一的太清道德天尊也就是太上老君傳道修仙的地方。

秦時的青羊觀,只有一重殿,加上幾間偏房,與後世三重大殿的規模完全沒有相比的可能性,不過,香火倒也旺盛,青羊宮的道士們對傳道還是很盡心盡力的,在正殿中,除了供有太上老君的塑像外,還有幾個金仙人物,分別是:廣成子、太乙真人、慈航道人和道行天尊。傳說中道教的十二金仙,在這正殿上有四位,以李原的想象,其他的幾位應該還沒有被髮掘塑造出來。

酈商隱居的地方,就是青羊觀裡。得知李原要來拜訪,酈商大吃了一驚,在他的印象裡,自己與李原這位秦國名聲顯赫的神武侯除了戰場上的幾次交手外,並沒有什麼交情。

這次與秦軍約談,酈商連提了三個條件,他沒有想到李原竟然都同意了。說實話,這很讓他感到意外,本來在他想來,在三個條件之中,能夠同意一條就已經不錯了。李原的這份胸襟氣魄讓酈商感到萬分佩服。

“方外之人,見過大秦神武侯。”青羊觀正殿上,酈商出人意料的穿着一身青布的道袍,手裡拿着一杆拂塵,衝着進殿的李原一揖道。

李原目光一凝,酈商一副出家道士打扮,夾雜在一羣真正的道人方士之中,顯得很是突兀,這不僅是他手持拂塵的姿勢不對,更是他的氣場與這與世無爭的環境格格不入。

既然入道,當視錢財爲無物。

酈商又怎麼可能辦到,不說別的,單單酈氏的未來發展他就放不下,更別說錢帛其它了。

“三清之地,老君道場。本侯也是早有耳聞,今日一見,果然不同凡響,酈相,可否代爲一一介紹殿中諸位神仙。”李原神情一肅,鄭重的一揖席地,衝着正殿中的太上老君塑像行禮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作爲一個後來者,李原對太上老君這位中國道教的始祖還是很敬佩的,雖然在道與佛的爭鬥中,道家只修長生,給人的感覺太過實在,無法與佛家六道輪迴、今世修善積緣來世享福的佛說相抗衡,以致於中土道教後來越來越式微,逐漸被西方大乘佛教所取代。

但太上老君的道家學說,至少也讓中國保留住了一部分祖先的東西。從李原個人的感受上來說,道德經並不比西方的佛經來得差了多少。

“神侯也信道統?”酈商啞然問道。

諸子百家,秦國的國策信奉法家殺戮果斷學說,對道教之類的神鬼學說並不相信。李原這一拜不僅讓酈商感到突然,也讓殿中的一衆老君弟子眼神熱切起來。

“信與不信,在乎本心。酈相以爲呢?”李原站起,笑了笑答道。

“本心?”酈商一愣低語一聲,他沒有想到,李原會說出“在乎本心”這樣有着無限道理的話來。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與溝通,有時只是一張紙的距離。

李原慨慨而談,他對於道德經這部道家名著的瞭解,主要還是讀書時喜歡背誦的“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爲芻狗”等名句,還有其中的一些解釋,這些理解在後世算不得什麼,但在秦時,卻是一鳴驚人。

“神侯是與我大道有緣之人?”聽李原這麼一談,宮中的傳承道士看向李原的目光更加的熱烈。要是能入了大秦神侯的法眼,這大道傳播就有望了,到時候,不只是這蜀郡,就是全天下,每一個被秦國佔領的地方,都有道觀的存在——。

消彌了隔閡之後,酈商也終於放下了牽絆,在之後的深入交談中,他對李原提出的漢國內部問題也從他的角度一一做了解答。

從酈商的回答中,李原知悉了漢軍最近的一些變化,比如劉邦已經開始從韓地的西平訂製一批鐵製刀劍鎧甲,裝備到最親近的隊伍中。

不過,對於李原勸說自己投奔秦國的建議,酈商沒有答應,他還在矛盾之中,這打不過秦國放下武器不打是一回事,穿上秦軍的甲衣又是一回事,酈商還做不到萬一有一天,在戰場上與漢軍同僚見面能夠心無羈攔。

見酈商如此態度,李原也不堅持,只在最後提了一句:若是秦軍能夠在五年之內,打敗關東諸侯,一統中原的話,酈商到時候就不能再隱居了,要出仕擔任秦軍的將領,對於李原的這一最終提議,酈商猶豫了下,終於答應了。

巴、蜀兩郡戰事告一段落。

李原任命王尚爲蜀郡守,羅憲爲巴郡守留駐這個秦國的大後方,同時,任命校尉馮宣爲巴郡郡尉,駐兵江州,在扼守長江要隘的同時,也起到監視羅憲、抵禦南方蠻夷北犯的目的。

羅憲對於自己能夠出任巴郡郡守感到非常的興奮,在李原暗示秦國地域廣闊,未來征戰需要大批悍勇之士後,羅憲立即請令,在三個月內,從巴人中選調出一支二千人的隊伍,加入到秦軍的序列。

羅憲的這一示好,李原欣然接納。巴人在山地作戰方面的優勢明顯,在未來的戰事中,秦軍需要應付多種多樣的挑戰,除了騎兵、弩兵和步卒之外,山地戰卒的加入,也能讓秦軍在作戰時更具有靈活性。

秦新曆三年,六月二十七日。

李原率軍北返關中,這次他走的道路是從成都出發,走劍閣、陽平關的石牛道,這條道路也是後世寶成鐵路選擇的通道,比起大巴山深入的米倉道,石牛道連接漢中與蜀郡的距離更短,路途也更加好走一些。

在李原宣佈對蜀郡的一系列減賦減稅政策後,蜀郡的父老感激不已,送別的隊伍一直從錦裡連接到北邊的郫縣一帶,每過一縣,都有父老相迎,這讓李原也是感動莫名。

一年有四季。

蜀郡的夏天,是陰雨潮溼的,生活在這裡的人們,喜歡用辛辣的食材排除體內的溼氣,李原本以爲,他對這塊地方有了免疫能力,但事實卻給了他重重一擊。

在離開成都後,軍隊經過沮水之後,李原病倒了,這一病來勢洶洶,又幾乎毫無徵兆,不只是李原,放鬆了心情在關中子弟在離開溼熱的蜀郡南方,進入相對幹噪溼度不高的秦嶺北坡後,一個個顯現出水土不服的跡象。

“這是瘟疫和瘴氣相續入侵後的症狀?”軍中負責醫治的郎中在仔細的察看了病情之後,給出的答案。

這一答覆立時讓秦國上下緊張起來,李原現在對於新興的秦國政權來說,就如同定海神針一般,要是有什麼三長兩短,莫說其他,秦國遍數上下衆人,沒有一個能接替李原挑起這個重擔?

陳平雖智,但卻得罪人太多。

贏玉漱雖是帝王血裔,但卻是一介弱質女流。

接下來的王尚、駱甲、韓信之流,或起兵於微末,沒有什麼聲望;或是關東人氏,新近投奔不得關中父老的信任。

在心急如焚之中,長公主贏玉漱帶着一衆文武從咸陽緊急出發,沿着馳道到陳倉迎候南歸的秦軍隊伍。病急亂投醫,在這支迎接隊伍中,贏玉漱心憂之下幾乎蒐羅了關中的所有有名氣一點的醫師和方士。

(未完待續)()

第423章 南越失信第36章 共謀良策第166章 鍾離昧第246章 投擲風暴第255章 美人同浴第423章 南越失信第311章 聯軍主帥第454章 猶太人的復國夢第518章 以身赴死第447章 西方文明史第364章 多多益善第361章 悲壯輕騎第45章 滎陽保衛戰(二)第523章 大秦VS羅馬全面戰爭第471章 國之利刃第186章 三國大戰第184章 趙地烽煙起第512章 新大陸的**第237章 夜襲夜襲第393章 火藥研發第473章 埃及豔后第184章 趙地烽煙起第432章 梅越覆滅第179章 虎牢關大戰(四)第147章 黎明之前第249章 末路狂奔第235章 層層阻截第309章 人質第182章 虎牢關大戰(七)第330章 呂雉VS贏氏第284章 男人的承諾第62章 木蘭從軍辭第332章 百家爭鳴第322章 幸福的滋味第397章 河套大戰(二)第5章 沛公驚惶第89章 閻樂之苦第480章 小公主第192章 救援月氏第372章 鬼戎白羊第26章 白馬之戰(二)第229章 商賈心向第478章 凱旋歸國第468章 “**”的危險第29章 白馬之戰(五)第192章 救援月氏第100章 陳倉之戰(四)第496章 **弩發明第494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10章 顧芸娘第226章 通婚第138章 脆弱結盟第225章 出使西域第6章 大梁整編第329章 呂澤的下場第288章 斬樓蘭第348章 釜底抽薪第48章 陳平來投第420章 項莊的陰謀第437章 梅涓末日第224章 邊軍之魂第504章 東方的戰神第67章 詐關第197章 反擊號角第12章 投資與回扣第18章 竹槍威武第431章 突入嶺南第162章 大叔很親切第256章 斬草除根第512章 新大陸的**第328章 天火第212章 不得不降第513章 教訓將二代第132章 艱難決擇第458章 羅馬共和國第128章 反戈一擊第218章 賭博第432章 梅越覆滅第407章 貪腐問題第5章 沛公驚惶第390章 叛徒臧衍第59章 意外之局第334章 三軍用命第141章 嚴峻考驗第389章 捕狼圈套第451章 羅馬人,我們來了第401章 損兵折將第44章 滎陽保衛戰(一)第26章 白馬之戰(二)第40章 親兵營第128章 反戈一擊第521章 大秦,出征!第102章 大秦兵造第134章 炮灰部隊第304章 不分勝負第181章 虎牢關大戰(六)第414章 徵南戰將第526章 多瑙河大會戰(一)第480章 小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