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劉邦來犯

曲遇。

外黃東五十里,一支軍隊旗號掩卷,在夜色中疾行,齊整的腳步聲在黑暗的曠野傳得分外清晰。

西征軍先鋒,劉邦麾下的頭號猛將,屠夫樊噲領着六百精兵向着二百里開外的大梁猛撲了過來,在樊噲的後面,是酈商、曹參的先遣部隊,他們距離樊噲的行程差了半天,在往後面,則是劉邦親率大軍二萬,會同各路諸侯爲後援,朝着空虛薄弱的三川郡殺將而來。

滎陽。

新任郡守楊熊召集衆將,就外黃之變和楚軍西征商討對敵之策,大堂之上,楊熊居中,右上首坐着御史王明、左邊則是宗正陳棣,再往後,郡尉趙賁緊挨着王明就座,再往下則是一衆都尉、軍侯等中級軍官。

楊熊人如其名,長得五大三粗,一看便是信奉武力、不愛動腦筋的莽夫,這次重要的軍事會議,單看與會人員的級別,就清楚在爭奪滎陽發言權的內鬥中,楊熊落了下風。王明、趙賁藉着徹查李由通敵之事,對李系官員進行打壓迫害,面對不利局面,楊熊後知後覺,遲遲沒有采取有效的反制措施,這樣的局面下,軍事會議的主動權已不在楊熊手中。

“楊郡守,劉賊區區沛縣一亭長,竟敢自號武安君,拔我大秦之虎鬚,真是不知死活。定陶一戰大將軍率軍擊殺項梁,我等豈能甘於人後,自當奮勇爭先,斬殺劉賊,以報皇帝和恩相的信任。”王明微眯着細長的眼睛,捋着鬍子搖頭晃腦說道。

“軍中議事,事關大軍生死,還請王御史慎言。”楊熊皺了下眉,不滿的瞪了王明一眼。其實,這種純軍事的會議王明一個御史言官並沒有參加的必要,但在趙賁的唆使下,王明很高調的不請自來,說是列席會議聽聽長些見識,這官職王明比楊熊要高了不少,又是御史得罪不得,結果倒好,王明一開始就咄咄逼人,發表起高見來了。

“郡守,王御史所說在理,我滎陽有精兵猛將數萬,楊大人勇猛無敵,將士操練精熟,若爲一羣暴民所攝,豈不讓人笑掉大牙。若郡守有令,趙某自引本部人馬出城覓敵一戰,以振我大秦軍威。”趙賁陰陰的刺了一句,王明在前吸引楊熊的火力,然後再由他趙賁來激將,這雙管齊下,趙賁不信楊熊能禁受得住。

“趙大人,本郡守在此,你這話是何意?”楊熊暴怒,瞪着通紅的眼睛盯着趙賁喝問。

“兩位將軍且息怒,這大敵當前,可千萬內訌不得,若是在這個時候讓叛賊鑽了空子,那皇帝降罪下來,我等死無路矣!”宗正陳棣勸說道。

陳棣在朝中是掌管祭祀、禮儀一類務虛工作的官員,一向不參與朝中派系爭鬥,象他這樣選擇明哲保身的官員在朝中並不少,趙高對這些官員主要是威懾和拉攏爲主,畢竟,他不可能將全部官員都變成自己的一派。

這次滎陽之行,在調查李由之事上,陳棣幾乎是不發一言,任由王明上竄下跳,對於滎陽地方勢力的拉攏,陳棣更是敬而遠之,畢竟,滎陽他只不過是只呆一陣,咸陽纔是他的根本,要是讓趙高知道他有什麼不妥的言行,陳棣的日子就要難過了。

“楊郡守,滎陽存亡,憑你一語而決,請下令吧!”趙賁義正言辭,臉上露出慷慨激昂之色,這讓不少軍官向他投來信任的目光。秦軍以勇猛爲名,軍中將領以強者爲尊的觀念根深蒂固,趙賁對形勢的判斷很是到位,楊熊現在已被迫入絕境。

“請將軍下令,我等願領兵出戰,斬敵立功!”

“我軍精銳,何懼區區劉賊!”

秦軍將校神情激昂,紛紛要求請兵出戰,對於是不入流的劉邦,又不是猛將項羽,這些軍官們個個表現的底氣十足。

“諸將,速速聚攏人馬,隨本將軍出征,趙賁,汝留守滎陽,以爲後援。”楊熊黑着臉哼了一聲,也不待衆人迴應,即大步離開大堂。

“末將尊令!”趙賁大聲迴應,衝着王賁會意一笑,臉上終露出得意的神色。

楊熊中計了!

迎擊劉邦,不管楊熊是勝是敗,滎陽都已不再姓楊了,楊熊勝了,那是他作爲三川郡守的本份,功勞趙賁也有一份,而接下來乘勝追擊的苦差使楊熊逃不了;楊熊要是敗了,那正好,早早的和死鬼李由作伴,也省得他趙賁費心費力想方設法的挪開他。

另外,顧芸娘那小娘皮沒了楊熊做靠山,趙賁可以設想,他的機會要來了。到時,是霸王硬上弓,還是溫柔的一步步誘導,趙賁一邊想着,一邊心頭一陣火熱。

——。

不提楊熊氣沖沖的要領人馬與劉邦撕殺,在大梁的縣令府邸,李原軍軍事會議也正在召開,憑着對歷史的那一點先知先覺,在定陶戰事結束後,李原就已明白,他暫時的好日子結束了。

劉邦西征,大梁正好擋在前面,加上幾個月前與劉邦不清不楚的一場遭遇戰,斬殺紀信,擊敗彭越,這都讓老劉灰頭土臉,李原確信,溫厚長者形象的劉邦不會表現的那麼大度。劉邦肯定是在等着報復的機會。

李原神情凝重,王尚,甘厚伯、周興、何平、胡壯等人更是默不作聲,只盯着兩隻眼睛瞧着攤上面前的帛書地圖,這些天來,雖然經過強化的培訓,他們基本的看圖方法學會了,但要這幾位拿出對付劉邦的辦法來,着實是高估了他們。

“楚軍來犯,你們都有什麼想法,說說看?”半響,李原站起身,目光掃過呆呆不出聲的王尚等人。

聽到李原這麼一問,王尚等將領立時如同被霜打的茄子蔫了,一個個肅立左右,噤若寒蟬。姿質平庸的他們倒也想着有一條妙計,將強大的敵人殺敗,可惜,搜索肚水裡那點墨水良久,也找不到奇思妙想的點子。

“兵來將擋,水來土淹,我軍當以守城爲上,待敵勢弱兵退!”何平感受到李原鼓勵的眼神,鼓足勇氣第一個站出來說道。

“守城不妥,我軍兵少,若困於城中,則離死不遠了!”周興嚥了一下口水,苦着一張臉說道。幾個月前,雍丘城被圍的慘狀還記憶猶新,在兵力懸殊的局面下,還死抱着城池不放,那就幾乎等同於送死了。

“其實,依屬下看,我們避敵鋒芒,退往滎陽是可行的選擇,至少,滎陽的軍隊還有上萬,野戰或許不成,守城是可以的。不過,要是敵軍輕敵的話,也許我們能打一仗再退。”王尚盯着地圖,酎量了許久道。王尚行六,在軍中一直以王老六作爲稱呼,現在成了一軍軍侯,就覺得老六的名字着實太土,於是請了他認識的人中最識字的侯喜侯司馬吃了一頓,正式改名爲尚。

李原點了點頭,王尚能考慮到這幾個方面,也是下了苦功,假於時日培養的話,或許能夠成長爲得力的干將。

;

第129章 鬼方作亂第383章 北戰南和第507章 左勾拳第8章 你敗了第238章 狹路相逢第496章 **弩發明第73章 風捲殘雲第431章 突入嶺南第315章 逼退匈奴第97章 陳倉之戰(一)第482章 淮南八駿第294章 月氏奇兵第466章 巴爾幹火藥桶第93章 鳳鳴岐山第226章 通婚第472章 進攻埃及第387章 追殺大月氏第346章 季布被疑第320章 女強人第183章 一團亂麻第60章 冒險一搏第234章 天誅地滅第382章 出路在哪裡?第452章 佔領中東第278章 俘卒生死第193章 秦匈對決第473章 埃及豔后第370章 星辰大海第227章 刺殺第456章 大馬士革的未來第513章 教訓將二代第389章 捕狼圈套第186章 三國大戰第279章 成皋會盟第319章 呂雉現長安第137章 升遷之路第243章 大決戰(三)第505章 孔雀王朝第184章 趙地烽煙起第420章 項莊的陰謀第157章 關中梟雄第467章 希臘文明的餘輝第337章 無路可逃第397章 河套大戰(二)第239章 宛城兵變第252章 西楚羣雄第511章 所羅門隘口爭奪戰第349章 破楚之人第373章 決不做闕氏第270章 曹信VS韓王信第377章 齋桑泊大戰(三)第484章 海盜艦隊第503章 大秦VS羅馬大海戰(二)第378章 痛失大將第256章 斬草除根第328章 天火第331章 李斯的遺願第375章 齋桑泊大戰(一)第465章 西伯利亞的新主人第475章 地中海爭霸戰第389章 捕狼圈套第344章 酒後亂性第371章 誰與爭雄第447章 西方文明史第240章 末日競賽第158章 復興之路第454章 猶太人的復國夢第377章 齋桑泊大戰(三)第200章 司馬家族第373章 決不做闕氏第190章 文明的碰撞第152章 漢軍大敗第309章 人質第160章 大無賴第475章 地中海爭霸戰第411章 項莊復楚第77章 禁忌之戀第521章 大秦,出征!第519章 佔領印度第510章 印度人的內耗第499章 窮追不捨第450章 天池之戰(二)第162章 大叔很親切第207章 橫掃第98章 陳倉之戰(二)第188章 婦人心第171章 猜忌重重第382章 出路在哪裡?第338章 流寇自亂第340章 呂雉殞命第178章 虎牢關大戰(三)第192章 救援月氏第9章 名聲初起第189章 難消美人恩第493章 美人心計第371章 誰與爭雄第43章 滎陽之變(三)第485章 最後的大決戰第247章 英雄所見第450章 天池之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