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老對手

鄭國渠畔。

一片荒草倒伏,在空曠之處,千餘名被挑選出來的死士正靜靜的站在這裡,接受出征之前的最後檢閱。

這裡已是兩軍交戰的最前沿,韓信束馬持繮,頭上的板帽平整又簡約,加上一身玄色的軟甲,肅穆的神情,就算是認識韓信的人,一時間也無法認出來。在韓信的身邊,韓四一臉緊張的打量了不遠處的那一支陌生的軍隊,這是一支穿着紅色的布襖,繫着紅色的領巾的軍隊,而紅色,正是反秦的楚軍中的標誌顏色。

連換裝都不需要,韓信指揮的這一隊死士即將踏上未知的死亡征程。

沒有歡呼的送行,沒有熱鬧的場景。

關中的西陲,對於這些楚軍俘卒來說,原本就是陌生的不能再陌生的地方,而現在,他們卻要爲保衛這裡而作戰。

不。

不是爲了保衛這塊地方,而是爲了讓同胞的兄弟活下去,讓家族的血脈能延續下去,同時,也是爲自己再搏殺一場,正如那個姓韓的校尉說的一樣,要是老天開眼的話,這一次立下大功,到時候就能成爲名正言順的秦軍了。

“將士們,兄弟們,你們中間,有些人可能認識我,沒有錯。我就是前楚軍郎中韓信,現在,我來告訴大家,這次的任務是什麼?我們要在接下來的十五天裡,一路向東,深入到漢軍的背後,去襲擊能夠發現的每一路漢軍輜重部隊,去砍了能夠砍下的每一個漢軍將校的頭顱,你們怕了嗎?”韓信聲音低沉,目光冷冽,帶着一股子陰冷的氣息。

這些俘卒死士之中,確實有些人認識韓信,當然,這個認識的定義,只是見過二、三面而已,不可能有再深一層的交往。韓信,曾經是他們閒時談論和嘲笑的對象,而現在,他們忽然發現,真正被嘲弄的,不是韓信,而是他們自己。

千餘死士急促的喘息聲傳來,越來越粗重,沒有人去應和韓信的話,他們都在努力的瞪大了眼睛,張着耳朵,等着韓信接下來的話。

“你們若是怕了,也沒辦法退出,在死亡的征途上,只有戰死的勇士,沒有怯懦的懦夫,你們,只能前進,不能後退,而若是想逃跑的話,多想想被羈押在雍歧的同袍兄弟,多想想這關中千里,你們一個楚人,能跑到哪裡去?”韓信毫不留情的冷笑說着,一字一句如刀劍般刺中這些死士的心底最深處。

“韓校尉,如果我們活着回來,能不能放我們和家人自由的離開?”一名滿臉鬍鬚、蓬頭散發的漢子嗡聲問道。

韓信掃了這漢子一眼,忽然笑了出來,道:“鄭達,你居然還活着,我認爲你早就死於亂軍中了呢,怎麼,還想活着回去?”

這個鄭達,曾是龍且楚軍的前軍斥候軍侯,韓信倒也認識,當初在龍且議事之時,身爲不起眼的下級軍官,韓信與鄭達就肩並肩的站在一塊,相互之間也閒談過幾句,當然,俱是些無意義的問候。

“家中還有六旬老母健在,若此番我兄弟三人俱不能安回,母親恐不久矣!”鄭達低頭,肩膀一陣抽搐。此次楚軍大敗,被俘的不只是他一人,還有二弟和三弟,兄弟三人一起出徵,若是皆沒了性命,這打擊對於一位六旬高齡的老人來說,就如同天塌一般。

“若立下大功,皆可回——!”韓信深吸了一口氣,掃視一對對希翼的眼神,然後大聲應允說道。

這一次,是九死一生的任務,就算完成了任務有命回去,這樣的幸運兒也不會很多,就算放了幾個回去,也不會影響到什麼,韓信相信,以李原的聰明,不會對這些小事看不開的。

“諾!”

“諾!謝校尉成全!”衆多俘卒齊聲高呼,不少人眸中含淚,他們在憧憬着勝利之後的團圓場面,遠離家鄉這麼久之後,這些勇不悍死的戰卒想家了。

同爲楚人,韓信對這些楚軍俘卒的心理、想法把握得很好,要讓這些俘卒心甘情願的爲秦軍賣命,這是不可能的事情,而升官發財之類的空頭許諾,對於見識過咸陽富庶的俘卒來說,也沒有什麼吸引力。

這個時候,唯一能讓這些俘卒心動的,只有血脈親情了,家族的延續、一母同胞的生死,這種植根於靈魂深處的牽絆永遠是人性中最脆弱的一點,只要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人,就不可能不心動,除非你完全是冷血動物。

——。

韓信在爲即將到來的漢軍來犯而籌謀思量,在武功縣境內,漢軍的先頭部隊在大將灌嬰的統領下,開始渡過渭水,朝着扶風方向進犯。

在樊噲身死之後,灌嬰逐漸得到劉邦的重用,在衝鋒陷阱先鋒的選擇上,灌嬰當仁不讓,這次進攻雍歧,劉邦也是慎之又慎,在幾番思謀之後,最後還是決定讓曾與李原有過交戰經驗的灌嬰爲先鋒。

從一個販布的小商販,到漢王麾下的頭號猛將。

灌嬰意氣風發。

在一衆沛縣老兄弟當權的漢軍系統裡面,當一個後來加入的布販能迅速的脫穎而出,這裡面有運氣的成份,但更多的是灌嬰的努力。

馳道空寂。

在冬日裡無有人煙,甚至於連野狗的叫聲也聽不見。

“灌侯,斥候搜索數十里,未發現有敵人的蹤跡,也沒有發現有秦人的村舍!”一名斥候飛騎從前頭回來,氣喘噓噓的回報。

灌嬰的五千漢軍先鋒在武功縣境內已經疾行了多半日時間,一路之上,幾乎見不到什麼農舍炊煙,更見不到人影,這一帶的百姓在多次戰亂之後,早已逃往了雍歧境內,留下的是一地的殘垣斷壁。

“秦人這是要讓我們沒吃的,沒喝的,餓着肚子行軍吶,此一時彼一時,這也太小瞧了我們漢軍了,來人,命令後軍輜重隊,趕快過河,埋鍋造飯——!”灌嬰冷哼一聲,大聲喝令道。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這一回,在張良的籌劃下,漢軍在藍田關屯積的糧秣足夠二萬大軍一個月的消耗,有了這些補給,灌嬰也就不用再象之前那樣到處流竄洗劫了。

漢軍,已經逐漸的從一支流寇部隊,成爲了一支正規軍隊,士卒的戰鬥力也在不斷的提升,而不少將領的能力,也隨着一次次戰鬥的積累,開始顯現出發展的潛力來。

;

第93章 鳳鳴岐山第145章 壯哉韓四第313章 誰與爭鋒第36章 共謀良策第234章 天誅地滅第1章 危城雍丘第57章 曹國後裔第81章 雷霆戰車第452章 佔領中東第526章 多瑙河大會戰(一)第176章 虎牢關大戰(一)第80章 樓煩將第1章 危城雍丘第497章 海戰新武器第15章 運籌帷幄第250章 俘虜六萬第453章 第二波西征第383章 北戰南和第375章 齋桑泊大戰(一)第317章 人心第258章 禪讓漢王第167章 大戰將起第334章 三軍用命第511章 所羅門隘口爭奪戰第467章 希臘文明的餘輝第245章 瘋狂撕殺第48章 陳平來投第139章 韓信是誰?第197章 反擊號角第223章 黑金第523章 大秦VS羅馬全面戰爭第18章 竹槍威武第5章 沛公驚惶第356章 力拔山兮氣蓋世第250章 俘虜六萬第448章 秦匈三番戰第206章 破城第145章 壯哉韓四第57章 曹國後裔第523章 大秦VS羅馬全面戰爭第461章 乾女兒第365章 彭越立威第364章 多多益善第276章 蕭何投秦?第514章 僞裝波斯人第440章 再見張良第22章 復仇之戰第211章 陸賈遊說第447章 西方文明史第517章 戰象部隊第46章 滎陽保衛戰(三)第315章 逼退匈奴第19章 秦軍大捷第491章 反羅馬聯盟第306章 聯楚救援第14章 劉邦來犯第76章 青年近衛軍第233章 背叛第26章 白馬之戰(二)第442章 第一次西征第259章 雄心猶在第128章 反戈一擊第95章 再見劉邦第335章 雲夢大澤第44章 滎陽保衛戰(一)第444章 黃禍到來第306章 聯楚救援第49章 計中計第369章 神武王第325章 凝聚人心第237章 夜襲夜襲第432章 梅越覆滅第260章 亡命北逃第465章 西伯利亞的新主人第74章 老將辛勝第451章 羅馬人,我們來了第450章 天池之戰(二)第327章 黑火藥第353章 江東子弟第294章 月氏奇兵第42章 滎陽之變(一)第423章 南越失信第47章 滎陽保衛戰(四)第495章 聖母的男人第483章 馮唐未老第337章 無路可逃第83章 人質脅迫第282章 人是無價的第254章 新長安第493章 美人心計第419章 攻城惡戰第497章 海戰新武器第429章 巴蜀奇兵第339章 贏氏被斬首第74章 老將辛勝第474章 同盟者漢尼拔第44章 滎陽保衛戰(一)第176章 虎牢關大戰(一)第277章 項羽的謀算第277章 項羽的謀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