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雍王章邯

咸陽西,鄭國渠南,這一帶的渭水流域曾經是秦國最爲富饒的中心地帶,但現在,卻是百里荒蕪,幾乎見不到什麼人煙。

這裡距離李原治下的雍歧直線距離約爲三百餘里。雍王章邯領一萬五千軍駐紮於此。

項羽東歸之後,關中核心地帶渭水平原被龍且、章邯、董翳所佔領,其中,章邯的領地與李原緊緊相連,許多地方相互交叉,只憑着一個小土堆或者一條小溪河來區分到底歸屬誰的管轄,這種不確定的勢力邊境線是動盪的根源。

在連續的大饑荒之後,章邯治下,人丁稀缺,東有咸陽這座舊日都城,西有李原經營下生機勃勃的雍歧,被夾在中間的章邯這二個月的日子,過得實在艱難。

作爲一個降將,章邯在反秦聯盟中,地位不彰,他這個雍王,主要還是得益於李原和劉邦兩個不安定因素的存在。

項羽只留給章邯這個曾經的對手一萬人,地盤更是狹長危險的可以,南面的藍田被漢王劉邦佔了隘口,西面的李原更是咄咄逼人,直接把雍城當作了郡所,這使得章邯這個名義上的雍王很是難堪,名雍但卻不佔雍地。

章邯也是有雄心壯志之人,不然的話,他也不然在只是少府時請令出征,破擊反秦諸侯,而現在,儘管衆叛親離,關中秦人對他失望之極,但章邯並不甘心,他還要奮起一搏。

七月,章邯在治下幾個縣加大了賦稅徵收力度,並將部隊從一萬人擴充到一萬五千人,這五千新卒中,年齡在六旬左右的老人、四旬的婦人佔據了近一半,其他的,則是章邯用重金從北方狄人處招募來的狄人勇士。

僱傭兵——,在春秋戰國的戰場上,是一道不可或缺的風景,而事實上,一直到唐代,僱傭少數民族的勇士都是中原政權一貫的做法,秦、趙的樓煩將、漢時的內匈奴騎兵、三國的虎豹騎、無當飛軍等等,莫不都有異族人的身影,到了唐代,安史之亂中的契丹人更是讓強盛的唐王朝由勝轉衰。

扶風縣。

這座小城現在的樣子有些破敗不堪,城中丁戶十不足二、三,而在章邯領了五千將兵入駐之後,這裡則徹底的成爲了一座兵營。

縣令所在。

雍王章邯來回的在低矮的廳堂內踱着步子,與一年前意氣風發的大將軍相比,他的臉上已經有了老年人的斑點,頜下的鬚髮更添了幾縷白絲,就連曾經炯炯的雙眸,也開始變得有些渾濁起來。

“大哥,李賊戒備得緊,派去雍歧的幾路人馬都折了,怎麼辦?”在章邯的對面,章平急切的目光盯在章邯來回移動的背影下,矮壯的身軀微微有些顫抖。

一個月前,章平受章邯的指使,帶着一些精幹的兵士潛入到了李原轄地,結果很悲劇,還沒有等章平潛伏下來,得到李原指令的長史府就下令徹查西面逃亡來的難民,章平等人沒有熟人具保,一下子就露出了原形,數支小部隊在李軍的打壓下,立時潰散得不成樣子,就是章平本人,也差一點成了俘虜。

“李賊不好對付。平弟,你速往咸陽一趟,向龍且小兒報告近期的軍情,記住,要說得嚴重一點,李賊的兵力,就報七萬人馬吧。”章邯半響,纔始停下腳步,吩咐道。

“大哥,七萬是不是有點多了,李賊至多四萬衆?”章平不解道。

“七萬,不能少了。龍且要是不信,就讓他自己領兵來證實好了。至於李賊那邊,我會再遣其他人去,你就不用管了。”章邯點了點頭說道,神色異常凝重。

時不我待。

李原在雍歧的一系列動作和措施讓章邯感受到了強烈的危機感,相比沉下身子謀劃着長遠發展的李原,章邯承認,自己確實不如,心中也有些佩服起李原這個年輕人了。

不過,佩服歸佩服。

戰場上撕殺,從來不講什麼感情。

關中統治權的爭奪戰一觸即發,面對饑荒嚴重的荒土轄地,比較雍歧出乎意料的大豐收,龍且、章邯、董翳不約而同的把就食的對象放到了李原身上。

在嚴冬到來之前,一場搶糧和護糧的大戰即將開始。

——。

歧山,宗正別院。

陳棣在隨同李原到達雍州之後,並沒有出任什麼職務,實際上,倒不是李原不想給陳棣安排,而是陳棣本人實在眼高手低,除了祭祀這種禮義性的場面他遊刃有餘外,其它方面,陳棣還真的沒有什麼特長。

百無一用是宗族。

這句話雖然絕對,但不可否認,大秦立國四百餘年,養活了一羣依靠皇族生存的廢物,這其中,陳棣已經是很能幹的一個了,比他還不如的,還有不少。

沒有什麼事情可做,陳棣最近的日子過得還是有些心煩意亂,不爲別的,主要就是原先的宗族勢力留在咸陽的,被連根拔起,凡有名有姓的,俱都被砍了頭顱,懸掛於城門口,至於宗族的田畝財產,則被聯軍悉數搜刮了個乾淨。

數百年的積蓄,一朝喪盡。

陳棣每想及此,不禁黯然神傷,而更讓他心裡放不下的,還有秦國的社稷延續,秦二世胡亥死,現在三世子嬰也死了,其餘的皇家宗族也俱已零落,還活着的與嬴姓有關係的,只剩下了二個女人:嬴(趙)玉漱、嬴玉曼。

怎麼辦?

大秦的國祚真的要斷了嗎?

擁立一個新的皇帝,再次讓秦國強大起來,這是陳棣這些天來糾結於心的想法,在他看來,秦國的都城丟了,不算什麼,只要國祚還在,秦國就有復起的希望。

至於國祚是什麼東西?就連陳棣這個主管祭祀的宗親一時半會也說不清楚。

陳棣在杞人憂天的爲秦國的延續而苦思冥想,他不是不知道,朝代的更替就如天上的星辰,時起時滅,再是正常不過,但在心底,卻總有一份執念放之不下。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

秦風烈烈,那個持戟東向,讓諸侯側目的鐵血大秦,深浸在每一個秦人的心頭,已經再無法忘懷。

第76章 青年近衛軍第158章 復興之路第252章 西楚羣雄第192章 救援月氏第12章 投資與回扣第396章 河套大戰(一)第192章 救援月氏第236章 圍點阻援第360章 時不利兮騅已逝第433章 趙佗之死第292章 海市蜃樓第207章 橫掃第507章 左勾拳第518章 以身赴死第214章 青羊觀第115章 見色起意第484章 海盜艦隊第110章 月氏匈奴第452章 佔領中東第187章 收編彭越第163章 紅顏禍水第460章 人口問題第339章 贏氏被斬首第402章 中行說現身第343章 英雄的舞臺第237章 夜襲夜襲第429章 巴蜀奇兵第467章 希臘文明的餘輝第289章 王子與公主第449章 天池之戰(一)第179章 虎牢關大戰(四)第251章 勝利宣言第221章 虞姬第525章 羅馬軍事化改革第346章 季布被疑第293章 左車獻計第21章 大神“月關”第287章 斷敵右臂第169章 水淹七軍第507章 左勾拳第417章 勇者勝第384章 小萌娃和女漢子第321章 神鬼魃魈第16章 猛將樊噲第61章 狂妄蘇角第16章 猛將樊噲第331章 李斯的遺願第19章 秦軍大捷第43章 滎陽之變(三)第187章 收編彭越第342章 土地換和平第167章 大戰將起第88章 逃亡在即第146章 精彩大戲第121章 背水一戰(五)第221章 虞姬第41章 疑團重重第393章 火藥研發第526章 多瑙河大會戰(一)第377章 齋桑泊大戰(三)第136章 老對手第423章 南越失信第389章 捕狼圈套第191章 匈奴來襲第388章 折服烏孫第329章 呂澤的下場第164章 霸王項羽第160章 大無賴第175章 韓信北伐第440章 再見張良第304章 不分勝負第281章 秘密交易第182章 虎牢關大戰(七)第101章 陳倉之戰(五)第242章 大決戰(二)第161章 辛追第401章 損兵折將第389章 捕狼圈套第212章 不得不降第443章 罷黜李政第66章 清君側第299章 凱旋第458章 羅馬共和國第488章 大海戰開啓第53章 風暴眼第42章 滎陽之變(二)第485章 最後的大決戰第190章 文明的碰撞第113章 陳棣通敵第202章 潛伏第136章 老對手第57章 曹國後裔第296章 襲擊後方第37章 叔與嫂第461章 乾女兒第84章 趙賁趙成第346章 季布被疑第77章 禁忌之戀第24章 大風歌第310章 絕望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