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諸侯內訌

范增不納韓信的諫言。

鴻門宴上,項莊助興舞劍,結果項伯如意料中出現,再接下來,范增的小伎倆被張良識破,劉邦軍中驍將灌嬰持劍護盾進得帳來,與項莊一番比拼,讓素喜勇將的項羽不禁心生羨慕,楚軍之中,怎麼不見有如此猛將?

項羽卻也不想想,有他這麼一個無敵猛將在,又有哪個對手會和楚軍比拼勇力,在沒有對手的情況下,楚軍兵將就是再驍勇,也找不到可以一戰的對手。

在換了一個配角之後,鴻門宴的劇碼繼續上演,李原的影響力雖然讓這一齣戲出現了一些偏差,但總體來說,劉邦是一個優秀的主演,而張良則是最佳的導演,至於范增、項莊,依舊擔當不受歡迎並最終倒黴的反面角色。

而韓信,則完全是這一場大戲中的龍套角色,好不容易搶着上了個鏡,卻又被妒忌的小人刪了個乾乾淨淨。

歷史的進程,就在微小的點末之中變化着,這一場被李原影響着的鴻門宴比原先晚了一個月發生,灌嬰替代樊噲,看似什麼也沒有改變,而實際上卻是不然。

真正發生變化的,不在於事件本身,而在於人心。

因爲,韓信這一個足以影響今年幾年戰局變化的重要人物,對李原這個殘秦的中堅份子,秦軍中的年輕驍勇悍將有了見一見的想法。

鴻門宴後。

項羽的自信心更加的膨脹,他已經不再滿足楚國上將軍的實際職務,他要做真真正正的霸王,而不是衆諸侯的口頭稱呼。

五月中旬,項羽遣信使往彭城,詢問懷王熊心原先“先入關中者爲王”的約定是否還有效,同時,也附上了一份劉邦親書認可項羽爲聯軍統帥的帛書,這是實力大漲的項羽對熊心的最後一次試探。

同月,驕陽炎炎,劉邦按照鴻門的約定,開始從咸陽撤退,同時,項羽的楚軍則迅速的西進,從灞橋方向進入秦國昔日的國都:咸陽。

對於咸陽的百姓來說,這只是不幸的又一次降臨,而且,比一個月前的那一次,破壞性更加的強烈。

在劉邦軍入城之時,就有百姓開始後悔,早知道亂兵如此洶洶,就跟了李原往雍州去了,而現在,當項羽的軍隊進入城內時,他們心中的後悔更加的濃烈。

比咸陽百姓更加悔怨的,是短命皇帝贏子嬰。

這位倒黴的秦國末代皇帝只做了短短不到四十天的皇帝夢,就被囚禁了起來,在劉邦的手裡,貢獻出全部家財的子嬰等人好歹還留了一條性命,而現在,換到了項羽接手,對秦國王族怨恨深重的項羽又豈會放過子嬰等人。

如果不是始皇帝的陵墓實在過於龐大深奧,項羽也不介意將贏政從墳墓裡挖出來鞭屍以消其恨意。

六月一日。

贏子嬰在咸陽西市,前丞相趙高伏誅之處,被楚軍給砍了首級,與他同赴黃泉路的,還有馮敬、馬操等幾個在三世朝中顯貴的人物,他們同子嬰一樣,成爲了權力爭鬥中的犧牲品。亂世紛芸,本就是在考驗人的判斷力。

一旦跟錯了人,那就會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六月下旬。

懷王熊心的遲遲來到回覆讓在咸陽大開殺戒的項羽更加的怒不可遏,這位不知形勢變化的楚國王族餘逆表現出了“大無畏”的氣概,熊心和他身邊的屬下竟然認爲:項羽這個人太過剽悍,不好控制,與之相比,劉邦性情溫厚,屬於寬大長者類型,更容易聽話,所以,之前先入關中爲王的約定不能改變,如果封王的話,劉邦就應當被首封爲秦王。

牧羊小兒熊心不知死活,他的下屬也皆是些操蛋無眼力之輩,看不清天下大勢的變化,等待熊心君臣的,除了一條死活外,已別無他途。

七月初,項羽在咸陽召集親信的楚軍各級將領,控訴熊心的不義之舉。自然,這樣的一次會議,劉邦等諸侯並沒有參加,作爲利害關係人,劉邦在鴻門宴後,已經很自覺的將劉軍收縮到了漢中一線,在關中一帶,只佔領了藍田棧道的出口,進可攻,退可守,這是劉邦在目前形勢下想到的最周全的一個策略。

阿房宮。

肅立的楚軍士卒將這裡守衛的異常森嚴,一個又一個楚軍將領被召集而來,龍且、英布、季布、鍾離昧、虞子期等先後趕到。

“懷王是我項氏所立,沒有什麼功勞勳閥,又怎麼能夠專斷主持天下公約!天下紛亂之初,暫時擁立六國後人爲王以誅伐暴秦。然而,我等親身被堅執銳野戰,風餐露宿三年,終於滅秦定天下,難道就是靠熊心這個黃口小兒嗎?”項羽頂盔貫甲,對着一衆將士憤慨的大聲質問道。

“錯,錯,錯!”楚營衆將皆露不忿,懷王一個躲在王宮裡面只會享受的傢伙,自然不可能與他們有共同語言。

“破秦靠的是誰,靠的是諸位將領的苦戰,靠的是全體將士的熱血,靠的是一個個陣亡於沙場的英魂,沒有他們,滅秦又不知在何年何月何時。沒有他們,秦人早就殺進了彭城,將所有人殺得乾乾淨淨。”項羽神情激憤,這一番話說的很是悲壯,也是合情合理,很能引起衆將的共鳴。

“霸王,我龍且追隨你日久,今日,你說什麼,就是什麼,要是哪一個敢不聽從,龍爺可饒不了他。”龍且暴喝一聲,一對環眼大瞪着從衆將臉上掃過。

“龍將軍說得哪裡話來,布一條命都是霸王給的,莫說是熊心那假懷王,就是真懷王來了,我也唯霸王是從。”顏面盡墨的英布稍一遲疑,也是大聲說道。

“我等皆唯霸王之令。”鍾離昧等衆將也是一併應和,正如英布所言,熊心只不過是有一個身份罷了,從沒有與楚軍將校同甘共苦過,又怎麼可能得到將領們的擁戴,在這一點上,項羽就算不說什麼,楚營衆將也會被出自己的選擇。

“籍擬尊懷王爲義帝,聽亞父說,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彭城非故楚之地,又居河流之下,非帝王居所,不如移帝都於長沙郡彬縣,以清其心,滌其魄,正其行。”項羽滿意的一點頭,繼續說道。

在楚軍諸將中,忠誠度方面,項羽唯一有些憂慮的就是大將英布,其他人的心思,項羽自認是知曉的,龍且雖然深得他的信任,但就統兵指揮能力而言,英布卻要比龍且要勝上一籌,如果英布不同意的話,一場楚軍中的內訌將不可避免。

;

第210章 諜戰第443章 罷黜李政第53章 風暴眼第504章 東方的戰神第101章 陳倉之戰(五)第446章 烏孫大夏第169章 水淹七軍第354章 壯士斷腕第151章 信任第207章 橫掃第253章 困守一隅第28章 白馬之戰(四)第406章 冒頓之死第113章 陳棣通敵第54章 面善心黑第444章 黃禍到來第499章 窮追不捨第460章 人口問題第476章 偷情人妻第450章 天池之戰(二)第356章 力拔山兮氣蓋世第313章 誰與爭鋒第127章 韓信歸秦第202章 潛伏第271章 劉邦絕望了第185章 獨立的誘惑第434章 美女安媚珠第246章 投擲風暴第118章 背水一戰(二)第140章 封狼居胥第150章 甘六郎第284章 男人的承諾第131章 決一雌雄第156章 贖人割地第383章 北戰南和第291章 神射第125章 痛打落水狗第159章 十五小娘第311章 聯軍主帥第52章 名將之後第486章 耐心大考驗第85章 投名狀第305章 後路被斷第121章 背水一戰(五)第296章 襲擊後方第348章 釜底抽薪第94章 再遇故人第394章 天雷第205章 激戰不休第39章 老夫輕狂第4章 死不休戰第415章 唯我彭大將軍第443章 罷黜李政第174章 天下揚名第331章 李斯的遺願第494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346章 季布被疑第508章 四千勇士第60章 冒險一搏第139章 韓信是誰?第77章 禁忌之戀第401章 損兵折將第424章 呂臺作亂第182章 虎牢關大戰(七)第516章 坑道戰第224章 邊軍之魂第143章 遊說章邯第356章 力拔山兮氣蓋世第116章 無恥之徒第91章 驚天大變第517章 戰象部隊第295章 血戰蓋藏城第371章 誰與爭雄第290章 三十六使第293章 左車獻計第389章 捕狼圈套第459章 馬其頓的末日第522章 大秦VS羅馬決戰日第7章 大盜彭越第169章 水淹七軍第482章 淮南八駿第180章 虎牢關大戰(五)第331章 李斯的遺願第371章 誰與爭雄第94章 再遇故人第186章 三國大戰第221章 虞姬第421章 血流成河第480章 小公主第76章 青年近衛軍第515章 達羅大火第205章 激戰不休第424章 呂臺作亂第221章 虞姬第434章 美女安媚珠第479章 紅顏知己第496章 **弩發明第30章 白馬之戰(六)第88章 逃亡在即第506章 印度阿三的窺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