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爲何故?原來:這馮勝、馮國用兄弟乃是當地有名的鄉紳大戶,因其原本就是書香門第;所以精通武藝的二人不但熟讀兵法深諳謀略,而且還博覽經史素有賢才之名!只是看到天下大亂烽煙四起,這纔不得不召集鄉勇;結寨以求自保。但後來眼見朱元璋率軍入城後不但漁民秋毫無犯,而且還治軍嚴謹賞罰分明;深感敬佩之下,這才率領了人馬趕來歸附......
‘來得好!眼下我軍中所缺的正是學識廣博的賢良之才!’當日聽其說出了來此緣由後,見一身儒生裝扮的兄弟二人舉止頗爲文雅;正中下懷的朱元璋大喜之下,遂當下便將馮國用兄弟二人與城中安置了下來。將其留在了身邊後,見博學多聞的馮氏兄弟果然見解獨到;又暗暗考量了一些時日後,朱元璋這才就今後發展出路向二人請教了起來。見朱元璋問起此事,兄弟二人也並未推辭;只稍稍合計了片刻後,隨即便開始分析了起來
‘眼下這定遠雖然兵精糧足,但地少人稀且無險可據;假若朝廷大軍來攻,定然難以長久!因此,若爲長久之計,當首推以金陵爲據。此處不但人多富庶,而且地勢險要有天險可憑;所以歷代帝王起事之初,無不將此處視爲了龍興之地.....馮國用首先一氣說來。’什麼---奪取金陵!佔據龍興之地?’聽其話中之意,朱元璋猛然一驚之下,不由失口驚呼道。
‘正是!以主公仁義,只要佔據此處;必定人心歸向!然後再重用才德之士,不貪戀財色;既是謀取天下也大有可爲!.’看朱元璋神色,馮氏兄弟趕緊再施一禮接道。‘難怪那老和尚說我定非常人!難道我身上還真的有什麼天數不成?這倒不妨一試’聽馮氏兄弟一番言之鑿鑿的話講完,朱元璋雖然不敢相信; 但再想起了當日與高彬和尚交談時的情形後,還是翌日一早便點起人馬前往金陵方向進發了。
如此聲威浩大之勢一出,所到之處;不但沿途元軍不敢輕攫其鋒,而且還使其主動交出關隘紛紛不戰自降。此時雖然數萬大軍在手,但由於情知前途兇險;朱元璋不但對投降元軍一律同等相待,既是對途中百姓也盡力安撫留意可用之人。於是這便引出了一個人來!
此人姓李,名善長;字百室,早前乃是早前世居定遠有名富紳大戶。其雖然少年時便精通法家經典,素以多謀善斷爲人稱道;但有礙於出身北方的漢人身份,一直卻也沒能找到晉身出仕之機。心灰意冷之下,這才舉家遷往了鄉下的池河鎮一帶隱居。只是通過近來觀察:發現定遠義軍不但軍紀嚴明,而且主帥也禮賢下士頗有明主之風后;情知其絕非是隻貪圖一時享樂劫掠財物的草寇之流,因此這才起了輔助朱元璋做成一番大事的心思.......
‘哎呀呀,善長才名,早在定遠時我便已知曉!如今來投,可說是恰逢其時......’由於早知此人才能,於是一番寒暄過後,朱元璋隨即便就心中關切向其開始了徵詢‘現如今我欲奪取金陵,拯救萬民於水火!善長以爲然否?’朱元璋先問道。如今朝廷昏庸,豺狼當道;以致民不聊生,天怒人怨!有志之士自當行大義,還天下百姓以公道!’李善長脫口應道。‘先生所言,正合我意!可是以我眼下的情形,能爲天下百姓做得了主麼?’雖然神情篤定的李善長完全是一副斬釘截鐵的口吻,但朱元璋還是不免有些心虛地又問道。‘此事絕無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