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 南京

丁雲毅到底還是下定了要殺王清衡的決心。

而這是在葉原先的“堅持”下所做出的這些選擇,所有的不近人情、六親不認之類的罵名自然都歸到了王清衡的身上。

這便是葉原先做人聰明的地方。替武烈王扛下一些罵名,對他的未來前途發展是大有好處的。

王清衡是丁雲毅的大姐夫,而鄧牧之卻是丁雲毅的大舅子。

曾經幾何時丁雲毅一直都認爲鄧牧之是個好官、清官、得到百姓愛戴的官員,但是從呂燕韓的嘴裡卻發現也許並不是那麼一回事情。

呂燕韓到了這個時候沒有誣陷鄧牧之的必要了......

“王爺,這是蒐集來的情報。”謝天把自己所有蒐集到的情報全部交到了丁雲毅的手中:“鄧牧之做事很聰明,也很謹慎小心,所以一直沒有留下什麼破綻,不過真要蒐集也不是那麼困難的事情。證據都在這裡,王爺你自己看看吧。”

僅僅看了兩頁,丁雲毅的臉色已經變得憤怒起來,又看了一頁,丁雲毅用力把這些證據都拍到了桌子上。

沉默了許久,原以爲丁雲毅會勃然大怒,但沒有想到丁雲毅忽然嘆了口氣:“你們說,這些官員把我大明的底子都給掏空了,難道他們還不滿足嗎?難道他們非得弄到大明再來一次亡國之禍纔會滿足嗎?”

秦雲和謝天互相看了一眼,秦雲苦笑一聲:“每朝每代都有這樣的人。比如我大明,太祖皇帝殺的貪官難道還少嗎?可就是有那麼一批人,前赴後繼,不怕殺頭,不怕剝皮,眼裡只有銀子,沒有大明的律法,更加不怕懲罰。一口刀殺得了十個百個,卻殺不盡天下的貪官。一本大明的律法可以震懾百姓。卻嚇唬不了那些官員!”

丁雲毅微微點着頭:“所以咱們新制定的法律,該儘快的在大明全境推行開了。一部完善的法律,一套完善的監督制度,雖然無法從根本上斷絕貪官污吏的出現,將能最大的限度的避免這樣情況的發生。還有。司法必須得到獨立。大明皇家法院我已經在籌備中了。我將會任命大法官,法院將不被任何人所支配......”

他說出了自己的許多設想,有些設想在秦雲等人聽起來是聞所未聞的。但這個時候丁雲毅決定推行這些想法的決心已經無可更改......

“王爺,朱由崧在南京稱帝了!”

李自成克北京後。朱由崧乃南逃淮安,由鳳陽總督馬士英等擁至南京,先稱監國,旋即稱帝,建元弘光。

這個消息旋即打斷了所有人的談話。丁雲毅並不如何驚訝,秦雲等人卻是勃然大怒:“豈有此理,我等浴血奮戰,捨生忘死,好容易擊潰流寇、滿清,他們算是一些什麼東西?居然敢在南京稱帝?”

秦雲這話一出,頓時引來一片嘈雜之聲,那些虎賁衛集團的官員將領們,一個個都大嚷大叫。人人露出憤憤不平之色。有些性子急的,更是叫着立刻起虎賁衛之雄兵,討伐南京!

丁雲毅冷笑幾聲。

好啊,朱由崧稱帝了,還有多少跳樑小醜會跳出來?

該解決這些事情了!

“報。唐王朱聿鍵已到京城,求見武烈王!”

唐王朱聿鍵來了?

丁雲毅聽了一怔,當年他和朱聿鍵曾有過數面之緣,對這人的印象還是相當不錯的。而且知道此人在另一段歷史裡就是赫赫有名的隆武帝。

可是在這一段歷史裡他卻再也無法坐上皇位了......

朱聿鍵被請了進來,一見丁雲毅的面。朱聿鍵坐了一個讓所有人目瞪口呆的事情:

他,竟然跪倒在了地上!

“唐王爲何如此?”丁雲毅大驚,急忙想去攙扶,卻不想朱聿鍵厲聲道:“武烈王請端坐勿動,否則朱聿鍵一頭撞死在這!”

丁雲毅不知道他想要做什麼,只能按着他的話坐了下來,朱聿鍵大聲道:“先帝龍馭,明室崩潰,內有流寇竊據京城,外有滿人虎視眈眈,值此生死存亡之機,武烈王發虎賁衛雄兵,先復京城,再滅滿清,爲我大明報血海深仇,爲我朱家報血海深仇,爲我大明建不世之奇功。朱聿鍵身爲朱家子孫,我代我朱家和大明給武烈王磕頭了!”

這個朱家的子孫,唐王朱聿鍵,說完這些話後真的給武烈王丁雲毅磕了三個響頭。等再擡起頭來的時候,早已淚流滿面:

“武烈王啊,我朱聿鍵這一輩子都報答不了你對朱家的恩情那!”

邊上丁遠肇、張溥這些大臣們也情不自禁的流下淚來......

朱聿鍵起碼有一點沒有說錯,這大明的一切都是丁雲毅給的,沒有丁雲毅,這大明的天早就已經變了。

“唐王,請起!”丁雲毅大聲道。

朱聿鍵站了起來,立刻道:“我進京城,聽到的第一個消息便是朱由崧已在南京稱帝,武烈王準備如何?”

丁雲毅朝他看了一眼:“我欲臣服於朱由崧,唐王以爲如何?”

“武烈王爲何如此糊塗?”朱聿鍵一下急得聲音都提高了:“朱由崧何許人也?昏庸腐朽,追逐聲色,任用非人,這樣的人焉能稱帝?武烈王若是臣服於其,早晚必被其所害!”

“我也知朱由崧是何等人物,故試探唐王罷了。”丁雲毅笑道:“如此昏庸之人,若要我丁雲毅臣服於其,便是我服,難道我的將士們便福了嗎?”

說着似笑非笑地道:“我欲立唐王爲帝,如何?”

“不可!”朱聿鍵又叫了起來:“我何德何能可以稱帝?先帝子嗣尚流落民間,武烈王何不急尋之?”

丁雲毅微微點頭,其實崇禎皇帝的幾個兒子他已經在尋找中了。若是能夠找到其中一個,事情便好辦得多了。實在找不到的話,也只能另外再想辦法了。

正在商量時候,又有人來報:“南京朱由崧派欽差大臣來了。”

“欽差大臣?”丁雲毅冷笑一聲:“讓他進來。”

欽差大臣一進來,便拉着嗓門說道:“武烈王丁雲毅接旨!”

“臣丁雲毅接旨!”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丁雲毅居然真的接旨了。

那欽差大臣不爲人知的鬆了口氣。

朱由崧稱帝其實是非常偶然的。

天啓朝時爲反對老福王繼統和老福王之母鄭貴妃干政,東林黨人已和福藩結下不解之仇。爲防止朱由崧登位之後趁機報復。以東林領袖錢謙益爲首,以立賢爲名。大張旗鼓地推出了一個莫名其妙的繼承人——潞王。

潞王血統偏遠,自然缺乏繼立的理由。但他的所謂賢名,卻贏得了許多人的同情和支持。其實,拋開潞王是否真賢不說,嫡長子繼承製。自有其現實考量。大明以內閣負責。即使皇帝昏庸,負責的臣下仍可以維持政治機構的正常運轉。以局勢而論,留都諸臣需要的只是一個形式上的精神領袖。而並不一定非要雄才大略的賢君不可。歷史上司馬睿能偏安東晉,他也只不過是一個懦弱無能的君主而已。關鍵在於臣下齊心協力。方能維持危局。現在以立賢爲名拋開福王。明王朝散居各地,小有賢名及野心才具的龍子龍孫,大有人在。既然潞王可立,何人不可立?他們自然不可能要求進行全國範圍內的普選,卻總有大批的野心家趁機上下其手。借擁立爭功。南明的局勢勢必將土崩瓦解,一發不可收拾了。

南京的擁立大會正開得熱鬧不堪之時,遠在淮安的朱由崧卻慌了神。作爲三大熱門侯選人之一,卻沒有人來請他發表競選演說,施政綱領。前來表忠心,搞投機的也寥寥無幾。這一切都使朱由嵩感到情況不妙。

而實際上史可法,馬士英等南明重臣一開始就是把他們所挑選和準備擁立的皇帝看作土偶木像的。不論是誰爲君,重要的是不會妨礙他們掌握手中的權力。從心底深處,曾經天威凜然的皇帝對這些重臣不過是一個象徵。一個擺設。在史可法指出福王不可立的七大理由中,其一就是“干預有司”。是的,重臣忌諱的正是一個“干預有司”的皇帝。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在大家看來腦滿腸肥,糊塗昏庸的朱由崧竟走出一着妙棋。一舉擊潰了南京城內自以爲得計的袞袞諸公。

朱由崧竟懂得槍桿子裡出政權的真理,直接向雄踞江北的四鎮總兵求助。高傑,黃得功本人本來就是野心勃勃的流串軍閥,見有“定策擁立”的大買賣可做。真是無本而有萬利的好機會。於是一拍即合,甩開他們的頂頭上司——正與史可法密商的鳳陽總督馬士英。做起了定策元勳。消息傳到南京。所有人無不大驚失色。馬士英老於官場,見自己部將窩裡反,想來爭也沒用。連忙向朱由崧表白心跡,成爲從龍文臣第一人。史可法一開始還矇在鼓裡,指手畫腳的不服,又在寫給馬士英的信中痛罵朱由崧昏聵糊塗。沒想到卻成爲落在別人手中的把柄。隨即馬士英便帶領大軍殺氣騰騰的護送朱由崧來到南京浦口。大勢已定,滿心悔恨的史可法和東林黨人也只好接受這個現實了。

而擁立朱由崧爲帝的馬士英等人,不怕史可法,卻深深忌憚一個人:

丁雲毅!

這是崇禎皇帝生前封的異姓王爺,天下兵馬大元帥,還有長長的一串官職。撇開這些不錯,最讓人畏懼的便是他那精銳的虎賁衛!

尤其是在虎賁衛復奪京城,滅亡滿清之後,他的名聲已經到達了一個無以復加的地步。他若是反對朱由崧稱帝,那朱由崧的位置就坐不穩。

甚至還有一種可能,丁雲毅起虎賁衛大軍討伐南京!

那麼這一來的話形勢便變得微妙了......

所以馬士英和高傑、黃得功、劉良佐等人商議之後,便決定先對丁雲毅進行試探,以朱由崧的名義,保證丁雲毅所任各職一切不變,在他的武烈王前加了“忠義”二字。又賞他黃金萬兩,珠寶一批,錦緞若干。

立朱由崧爲帝是撇開了丁雲毅的,現在又要冊封他,來京城的危險可想而知。誰都知道要來京城向丁雲毅宣讀所謂“聖旨”,大有可能便再也不能活着回去了。

誰想到欽差大臣一念完聖旨。丁雲毅便大聲:“武烈王丁雲毅領旨!”

欽差大臣長長的鬆了口氣,把聖旨交給了丁雲毅:“恭喜武烈王,賀喜武烈王,陛下對武烈王那是器重得很那。”

丁雲毅微微一笑:“欽差大臣辛苦了,請欽差大臣回去轉告皇上。丁雲毅下月十五前。必然親自趕到南京謝恩!”

欽差大臣臉色微微一變:“武烈王要去南京?”

“正是,新帝登基,我們這些人哪有不去的道理?”丁雲毅還是笑容滿面。

丁雲毅在打什麼主意,欽差大臣可有一些弄不明白了......

把欽差大臣安頓好。那些虎賁衛的官員將領們一下便鬧開了,叫嚷着無論如何不能去南京,萬一南京的那些人對武烈王心存歹意怎麼辦?

等部下稍稍安靜了些,丁雲毅這才緩緩說道:“當今之路無非只有幾條。第一,是認朱由崧爲帝。從此後他讓我們做什麼我們就做什麼。第二,我們自立新帝,起大軍討伐南京!”

“討伐便討伐了,難道我虎賁衛還能怕了他們不成?”王威第一個大聲叫了出來。

“大明經歷的戰爭太多了,難道還要自己人打自己人嗎?”丁雲毅搖着頭道:“現在百廢待興,一切都要重新來過,我大明經不起戰爭了。江北四鎮的高傑與黃得功、劉良佐、劉澤清等雖然都是出自行伍的悍勇匹夫,其部下各懷心事,卻不乏良將猛士。一旦真的打起來。不知又要經歷多少血戰,倒黴的還是那些無辜百姓!”

“難道真的便要臣服於朱由崧?”王威不甘心地道。

“讓我臣服於朱由崧這樣的人,非但我不會肯,而且天下的人也不會歸心。”丁雲毅冷笑一聲說道:“解決他,只要百人就夠了!”

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冷氣。難道武烈王這次去南京是要解決朱由崧的問題嗎?

“武烈王三思啊!”張溥急忙說道:“那裡畢竟現在是他們的地盤,武烈王只帶百人去南京,我擔心他們會對你圖謀不軌啊!”

“西銘先生何必擔心!”丁雲毅豪氣干雲地道:“我丁雲毅縱橫天下,從來沒有怕過誰。南京的那些人不過都是一些烏合之衆罷了。況且,他們本身就不齊心。馬士英和史可法間。史可法和朱由崧間,朱由崧和馬士英間。就連江北四鎮,也都各懷異心。我這次去就是要各個擊破,一舉鼎定天下局勢。”

說着朝張溥看去:“西銘先生,我還得求你幫一個忙。”

“武烈王儘管說,便是要張溥的腦袋我也是心甘情願的。”張溥自從親眼見到了武烈王的忠勇之後,早已對丁雲毅死心塌地。

丁雲毅點頭微笑道:“請西銘先生立刻動身,召集江南全部士子齊聚南京,爾後等我到南京後與我匯合。”

“是,我這就回江南去。”張溥想都不想便道。

“謝天,不惜一切代價找到先帝子嗣!”丁雲毅吩咐下去:“父親,你在京城留守,我派秦雲、謝天、李定國等人留下來協助你,一旦找到先帝子嗣,立刻擁立登基,不必等我。”

“放心吧。”丁遠肇到這個時候也對兒子的話極爲信服。

“李定國,我給你留下三萬精銳,京城出現任何內亂,殺無赦!”

“是,殺無赦!”

“蔡九洲、張憲軒率水軍沿江而上,一部兵威脅江北四鎮,一部兵威脅南京。但是千萬記得,不到萬不得已不許動手!”

“是!”

“段三兒,挑選一百精銳,隨我一起去南京。王威,蕭易風、各率一萬五千軍,秘密向南京集結。史偉德、曼蘇拉,從少校團裡挑選出兩千火槍兵,分批混入南京,全部攜帶短火銃,不得露出半分馬腳。進入南京之後立刻隱藏下來等我命令!”

“是!”

一道一道命令傳了下去,衆將無不遵命,丁遠肇不忘叮囑兒子:“項文,我知道你的勇猛天下無敵,但你只帶着一百人進鏡,千萬要注意安全那。那些人對付外敵不行,但對付自己人卻拿手得很那。”

“我大明正是毀在這些人手上的!”丁雲毅冷聲道:“我若強攻南京,一戰便可鼎定,但南京卻又不得不面臨炮火攻擊,這不是我想要看到的。若不兵不血刃即解決了這些事情,那便再好不過了,父親,只管放心吧,我知道怎麼照顧自己。”

丁遠肇點了點頭。對於兒子他還是充滿了信心的。兒子在戰場上的雄姿,一直都深深的印刻在了他的腦海裡。

丁雲毅同樣也充滿了必勝的信心,那麼多的大風大浪都經過了,難道還懼怕去南京嗎?

不以戰爭的形式結束這些事情,這,正是大明的武烈王丁雲毅所最最願意看到的!`

第110章 忠臣還是良將第255章 大捷!第460章 夜壺論第444章 瘟疫第97章 俸祿第541章 內閣第381章 決戰宮本武藏!!第199章 海盜同盟的壯大第475章 “天使”號第4章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第248章 救命的糧食第177章 要求第325章 料青山見我應如是第68章 鄭芝龍來了第435章 料羅灣,料羅灣!第178章 最後一個敵人第204章 取信於民第99章 十兩銀子的飯局第104章 兩個姐夫第138章 命算揀回來了第17章 海盜來了第313章 拼死突賊!!!第293章 貿易收入第152章 合作第225章 援軍?援軍到底在哪!第214章 三百精騎衝敵陣!第401章 再用洪承疇第546章 皇太極之死(下)第501章 桑巴尼——葬身之地第372章 殺人的好天氣第143章 朝廷裡的爭鬥第159章 備戰第13章 ,應也得應,不應也得應!第95章 是福,不是禍!第295章 護身符第379章 薩摩藩大捷!第449章 鑿船第582章 南京第353章 第一塊殖民地(上)第514章 火槍立威第159章 備戰第142章 新任泉州知府第482章 犯我大明者,雖遠必誅!第225章 援軍?援軍到底在哪!第367章 劍聖第162章 海盜同盟第175章 開——城門!!第80章 渾水摸魚第179章 大決戰第83章 戰艦歸來第6章 “龍牙”第374章 釣野伏第73章 錦衣衛八虎第41章 丁雲毅和阿喜第479章 海盜來了(上)第341章 火炮和戰船第377章 爲了大明——死戰!第173章 強攻!第259章 探子第309章 再見洪承疇第30章 段三兒第251章 多鐸第477章 大發展第359章 鶴丸城第419章 要反就真反了!!第126章 海戰之前第476章 高壓鍋和新鮮的事物們第406章 “故人”第98章 桃花塢裡陳圓圓第116章 軍餉第145章 去臺灣第453章 慘勝第292章 得子第368章 武大郎的後人第376章 夜襲第208章 針鋒相對第256章 黃覺新第178章 最後一個敵人第76章 海盜侯葉大海第137章 療傷第454章 生擒鄭森(上)第450章 朝議第227章 突圍!第502章 馬尼拉的投降第226章 潁州城破第561章 重奪京城第178章 最後一個敵人第521章 大戰寧遠(上)第376章 夜襲第453章 慘勝第225章 援軍?援軍到底在哪!第186章 千算萬算,算漏一着第383章 薩摩藩的財政問題第430章 大戰松山(下)第54章 海賊投軍第251章 多鐸第217章 潁州布兵第171章 喝一杯壯行的酒!第425章 大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