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薩摩藩的財政問題

薩摩藩,外樣大名島津氏屬,表高七十七萬石,位居日本第二。

島津家的源起,是近衛家的家臣惟宗忠久,惟宗忠久之祖傳說是中國大陸漂洋過海來到此地的名爲弓月君的一族。弓月君自稱是秦始皇的子孫,故以秦爲名,其族稱爲秦族。另一說爲,惟宗忠久是源賴朝的七男,是源賴朝與其家臣比企能員之妹,丹後局所生之子。源賴朝開幕後,島津家成爲地方諸侯。日本建久四年,源賴朝任命惟宗忠久爲日向島津莊地頭。不久後,追加被任命爲薩摩,大隅,日向三國的守護職,惟宗忠久到任後,根據莊名更姓爲島津。島津家就這樣成立了。

當時的九州,居住着名爲隼人的土著居民。仍然沒有對本州傳來的文化全部接受,也就是說當地人尚保留有蠻夷習俗。民風彪悍。屢次起來和中央的大和族朝廷對着幹。幾次起義,都對中央政府造成很大震動。惟宗忠久因爲有三國守護的名號而得到中央的支持,到任後嘗試和地方結合。雖然屢經挫折。但是仍取得一定進展。所以很快成爲九州的一大勢力。

鎌倉幕府結束後的室町幕府——南北朝時期,島津家一直站在武家一方。作爲武家部隊的急先鋒反抗宮方,島津家當主島津貞久還是武家軍隊的一時名將。就這樣經過了室町時期,進入了戰國年代。

日本大永七年,島津家的分家伊作家的島津貴久繼任本家家督。然而他的繼位引發了家中的分裂。結果貴久和忠久之間開始戰爭。日本天文五年,貴久從島津家的另一分家薩州家手中奪下伊集院城,又在於天文七年,在加世田城戰中大勝實久,統一了日後島津家的根據地薩摩。貴久的勝利奠定了日後作爲戰國大名的島津家的基礎。所以他被稱爲真正的島津家之祖

統一薩摩之後的貴久把居城移到內城,之後他致力於讓自己頭上的三國守護的帽子名副其實的工作。因此掀起了一系列的戰爭。

在臣服於羽柴秀吉後,島津家因爲處於九州。而成爲羽柴秀吉朝軍隊的主力部隊。

在朝鮮戰場上,島津軍充分發揮出彪悍敢斗的精神,戰鬥意志特別頑強。戰鬥力也極爲兇猛。堪稱是中朝聯軍最棘手的對手。

以至於朝軍將島津軍的主將島津義弘稱之爲“鬼石蔓子”。島津軍的戰鬥力受到了雙方的認同。

但是侵略戰爭本身超出了日本的國力承受能力,在明軍的英勇戰鬥下日軍屢戰皆北。所以日軍最後敗潰回國。歸國後的島津家經過連年大戰,況且領地又遭到縮減。本來應是休養生息之時。但是隨之而來的關原大戰迫使島津家再次出兵。島津家在關原大戰中選了西軍。結果戰後遭到處罰。雖然沒有被取消家名。但是土地被沒收不少,僅剩薩摩一國和少部分大隅國領土。歷經戰國二百年的戰火而頑強活下來的島津家就成爲了薩摩藩,變爲了江戶幕府三百大名之一。

而現在,這個曾經強橫一時的大名的主城鶴丸城,卻遭到了來自大明炮火的攻擊

丁雲毅並不擔心對鶴丸城的攻擊能否取勝,他唯一關心的,是在戰後對薩摩藩的治理上

而對於薩摩藩的瞭解,沒有人比島津久雄更加透徹的了。

在島津久雄的介紹中,最困擾薩摩藩的就是財政問題了。如果說財政問題是江戶時期普遍困擾各藩的一個老大難。那麼薩摩的情況可居各藩之首。由於許多的原因,可以毫不誇張的說薩摩藩在江戶時期兩百年裡基本上一直處於破產的邊緣。

長年的囊中羞澀加上地理的偏遠。讓薩摩藩士被視爲鄉下人而屢遭歧視。

薩摩藩自開藩後。財政問題一直是藩政頭號問題。正是因爲財政上的困境,薩摩藩一直不能開展各種改革事業。造成薩摩藩的長期落後。而長期落後的意識又反而成爲改革的阻礙。薩摩藩的財政問題是經常性和非經常性支出均太多。

第一個問題來自於薩摩藩的藩組織體制。薩摩藩的藩組織體制相當獨特,名叫外城制。這個獨特的制度近似於鎌倉幕府的御家人制度,這也是島津家自被鎌倉幕府命名爲守護後的的一種歷史遺留。

外城制的最大特點是他的武士並不聚集在主城附近居住和生活,而是居住在田間地頭附近的小型據點裡。薩摩藩內存在有大量的稱之爲“麓”的山地城寨和平原城寨等小型軍事據點。這些地方統稱爲外城。而島津家當主的主城是內城。

在這些軍事據點中居住着大量的半武士或準武士的集團。

這些人平時耕種,戰時組織起來出擊。這個情況之所以存在一方面是因爲島津家作爲鎌倉幕府時期的守護大名,爲了儘快統一本地而因襲了御家人制度,對領內大量的地方豪族和其郎黨都予以了保留。

進入戰國時期這些郎黨就轉化成了所謂外城士即準武士。另一方面外城制也是薩摩藩長年戰爭遺留下來的一個結果。因爲薩摩藩自進入戰國以來,直到德川家開幕爲止就一直沒停過戰爭,因此比他藩而言。薩摩藩需要更多的動員兵來維持其戰鬥力。所以薩摩爲了能兼顧戰爭和耕種,而且也爲了便於控制國家。大量設立準武士人員遍佈各鄉。薩摩藩的武士佔總人口三成以上,接近四成。人數比例之高之多是不多見的。

而且,島津家是在幾乎完成九州統一的目標時被本州中央打敗而被迫吐出大量土地的。在統一九州時期已經設立的大量武士和準武士一下就失去了土地,島津家又不能將其拋棄。結果造成了薩摩藩藩士衆多的情況。

由於藩士太多,而領地遭到了削減。所以這些藩士的俸祿問題極讓薩摩藩撓頭。

第二個問題來自於幕府,薩摩藩跟幕府可以說是苦大仇深。在關原之戰中島津家不但從屬西軍。還用火槍打傷了德川四天王之一的井伊直政。這讓幕府對島津家深懷戒心。不但佈置了參勤交代任務,還不斷派下來大量的勞役。薩摩藩本來就是離江戶最遠的一個藩之一。所以每次參勤交代都所耗不菲,一趟約五萬兩。又加上大量勞役。財政負擔沉重無比。

而薩摩藩的地理環境也存在着很大的問題。灌溉的困難和大量的自然災害。使得薩摩藩雖然名義上有七十七萬石的收入,實際上收入往往只有三十五萬多點。

收入的低下和高昂的支出,以及長年戰爭的消耗。使得薩摩藩極度貧困。

爲了緩解這種貧困的局面。薩摩藩的解決辦法是琉球出兵。在薩摩藩祖島津忠恆時期,通過征服琉球。島津家奪取了奄美大島四萬石的土地。同時獲得了從琉球的朝貢貿易之中撈取利益的權利。這大大緩解了早期和中期薩摩的財政窘況。而且也讓薩摩獲得了強大的經濟來源。比如說奄美大島生產的黑砂糖。

砂糖當時在日本是貴重的貨物。從本州到九州的各種地方的點心還有傳統的酒釀,製作時都需要黑砂糖。

而這時黑砂糖出產地最大者爲奄美。所以這份巨大利益爲薩摩獨佔。黑砂糖爲薩摩藩建立了財政信用。藩廳藉助黑砂糖之利。成功獲取了大阪等地商人的大量貸款。爲早期和中期的藩財政提供了難以估量的助益。

然而。薩摩藩奪佔奄美和黑砂糖利益。僅僅是有效緩解了財政上的窘迫。實際上只是讓薩摩處於一種半飽餓不死的狀態。籓財政仍然需要借款以維持日常的開銷。而借款所附加的高額利息,漸漸成爲薩摩財政的又一重大負擔。因此,早期薩摩的各項改革。只不過是緩解了財政危機。並不是真正扭轉了財政困局。甚至爲之後的財政增加了重大困難。本質上來說依然處在破產邊緣。這從薩摩藩的藩債上可以看出來。

首代藩主島津忠恆柄政時,藩債僅有二萬兩左右,到了二代目島津光久上任後,藩債膨脹到三十五萬兩。藩的信用遭到質疑。

多虧當時幸運發現的永野金山,使得薩摩藩的信用得以維持。

“永野金山?”丁雲毅的眼睛亮了一下。

“是的。”島津久雄嘆息一聲:“但是,薩摩藩的金山纔剛準備挖掘,隨後就被幕府打壓,結果籓財政立刻吃緊。雖然憑藉黑砂糖、以及琉球等地的供奉等等。薩摩藩勉強維持住了搖搖欲墜的信用。然而,薩摩藩的財政困局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扭轉。”

丁雲毅微微點了點頭。這也就是說,其實薩摩藩島津家因爲財政問題已經處在了崩潰邊緣。

而征服整個薩摩藩。打敗島津家是遠遠不夠的,如何利用島津家的這種財政吃緊,使得薩摩藩徹底的變成自己的傀儡?

這不僅僅是佔領並且征服一個薩摩藩的問題,而是這裡在日後將成爲進攻日本的橋頭堡

而島津久雄的介紹,也讓丁雲毅發現了日本地方大名和德川幕府間的嚴重矛盾。

德川幕府經過府經兩代將軍統治。確立了德川時代政治經濟的基本體制。日本被置於將軍和各領地大名的支配下。江戶幕府擁有收入佔全國農民上繳租米四分之一的直轄領“天領”,以其中一部分領地分封給直屑它的家臣武士“旗本”及“御家人”,稱爲“給知”,其餘歸將軍一族掌握。除將軍直轄領地外,約七成的土地分封給全國二百七十個大名,大名各擁有萬石到一百二十萬石的領地。他們將領地上的年貢分給自己的陪臣。陪臣又授與“家來”即刻家臣以俸米。

大名受將軍控制,對幕府負擔政治、經濟及軍事的義務,但他們在自己領地上是最高的專制君主,擁有財政、軍事、司法和行政的權力。

將軍和武士階層通過領地與祿米的層層分封授受,結成了君臣、主從關係。大名、旗本及御家人對將軍負擔繁重的公役和軍役,宣誓忠誠。陪臣、武士、家來等也同樣要對將軍及各自的“主君”服役盡忠。

整個統治階級就是由將軍、大名一直到“足輕”的大小武士所構成。幕府爲控制全國大名,將親藩和譜代安置在關東、近畿及東海要地,外樣大名則務使移住東北、本州山陰、山陽兩道、九州等邊遠地區,還使各藩領地交錯,以收互相牽制之效。

大阪戰役之後,幕府制定了一國一城制,藩領內除大名的居城外,所有城堡一律拆毀。

而幕府的主要財源是從它直轄領地農民剝削來的貢租。此外它還支配着全國重要的都市和礦山,獨佔國內主要市場:江戶、大阪和對外貿易的利潤,集中諸藩採集的金、銀、銅礦石,作爲鑄幣原料和重要輸出商品,由此逐步控制全國的經濟命脈。

整個德川時代,全國大名雖各自保持割據狀態,但由於幕府在政治、經濟、軍事上佔絕對優勢。

幕府形式上尊奉皇室,裝成將軍是由天皇冊封、幕政是由朝廷委託的假象。實際上把天皇當作傀儡,利用它來對付諸藩,凡反幕者就可作爲“朝敵”來鎮壓。

幕府給

皇室和全國寺院神社的租米只分別佔全國公定土地年產量的不到一成,皇室歲入僅三萬石,全部公卿貴族的收入總共不到十五萬石,整個朝廷連同其他收入僅四十至五十萬石,遠不及一個大諸侯。

皇室既靠幕府供養,只能事事聽命幕府,討好幕府將軍。

而這,也造成了各地大名和幕府之間,幕府和皇室之間嚴重對立,甚至是無法調和的矛盾。

當丁雲毅弄清楚了這些之後,一個對付日本的全盤計劃已經在其心中形成

日本,早晚都會掌握在自己的手裡,利用矛盾,同時激化矛盾,最終,達到自己想要的目的!(未完待續……)

第485章 總督第221章 第四日:分兵!第49章 諸玉前第531章 火焰中的京都(上)第139章 提前安排第100章 陳圓圓第54章 海賊投軍第509章 白銀帝國第528章 一刀光寒日本!第59章 棒子爹第240章 戰艦發展、旱災!第245章 金刀衛第155章 囚犯第507章 三路出兵之計第208章 針鋒相對第515章 澳門“司閣菲”號第237章 兩大軍事集團的同盟第145章 去臺灣第180章 雙刀在手,天下我有!!!第16章 操練第348章 “情與法”第489章 最後的希望(上)第309章 再見洪承疇第338章 金鷹城第75章 綁架第422章 廈門第290章 你不給,我帶軍艦去拿!第582章 南京第326章 耗子第282章 臺灣總是咱們的臺灣第460章 夜壺論第239章 臺灣發展第181章 白旗第167章 報捷書第315章 總兵官第440章 松山之戰中的吳三桂(上)第192章 金鷹城的誕生第250章 關寧鐵騎,出擊!第272章 新的臺灣第255章 大捷!第480章 海盜來了(下)第165章 收復臺灣,在此一戰!第504章 借銀第255章 大捷!第532章 火焰中的京都(下)第508章 我的名字叫丁雲毅!第483章 運鹽第210章 意想不到的事第571章 燃燒中的盛京(下)第360章 上川湖第109章 澎湖守備、驍騎尉!第432章 松山陷落第567章 奪取盛京(上)第439章 料羅灣大海戰(下)第528章 一刀光寒日本!第560章 虎賁衛——關寧軍!第365章 惑敵第148章 傳教士和傳教士的矛盾第261章 生擒高迎祥第323章 賀逢聖第460章 夜壺論第284章 出征第233章 二百破五千!第135章 劉香之死第466章 黃宗羲第170章 成婚第493章 丁雲毅——援軍——到了!第333章 我的老天,是他!第579章 奪取山海關!第579章 奪取山海關!第299章 赴臺第527章 等!第18章 荊軻獻圖第84章 虎賁衛第318章 花魁大會第345章 魯凱族第546章 皇太極之死(下)第276章 臺灣會羣盜!第380章 挑戰書第326章 耗子第14章 澎湖十六英?第532章 火焰中的京都(下)第403章 奇案(上)第11章 搶他們個狗日的!第9章 “漁民”丁雲毅第523章 廣島一百二十九“烈士”第251章 多鐸第99章 十兩銀子的飯局第380章 挑戰書第343章 長老會第280章 爲臺灣,戰!第517章 赤石山攻防戰第244章 火器局第141章 造船坊第76章 海盜侯葉大海第44章 從軍第143章 朝廷裡的爭鬥第249章 新的同盟第155章 囚犯第26章 內閣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