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日本

“總鎮!”

“見過總鎮!”

一個個的聲音響起,但這些虎賁衛的將士們,卻發現他們的總鎮面色鐵青,一言不發。

“段三,總鎮這是怎麼了?”蔡九洲把段三兒叫了過來,地聲問道。

段三兒眼中帶淚,把發生在鶴丸城的事情簡單說了一遍。

“混帳!”所有的將領們一聽到這些頓時炸了:“總鎮,小小倭賊如何敢這麼囂張?請總鎮下令,我虎賁衛全體將士,血洗鶴丸城!”

“請總鎮下令,我虎賁衛全體將士,血洗鶴丸城!”

所有的弟兄們都嚷了起來。

而在這個時候,丁雲毅反而冷靜了下來。

仇,肯定要報!鶴丸城,肯定要血洗,但是應該怎麼個打法?如何能用最小的損失達到自己的目的?

最值得慶幸的是,這次雖然損失了浪裡翻,但島津光久卻拱手把一次絕好的機會送到了自己的面前。

現在,自己不用再顧忌什麼了......

“總鎮,既然鄭芝龍的家人都在島津光久手中,何不聯合鄭家水師討伐,也可以減少我們的損失!”張憲軒在一邊建議道。

“鄭芝龍?”丁雲毅朝他看了一眼:“聯合鄭家水師對我們有什麼好處?”

張憲軒怔了一下,丁雲毅不緊不慢地道:“這次打,肯定要打,但怎麼打?聯不聯合鄭家?我看鄭家就不必了。我們打破鶴丸城。幫着他鄭芝龍把家人救出來!”

弟兄們瞬間便明白了總鎮的意思,他這是不想讓鄭芝龍插手薩摩藩的事務。

鄭芝龍壟斷着和日本的貿易。一旦虎賁衛攻擊日本,鄭芝龍必然不肯。但現在的情況卻完全不一樣了。

薩摩藩膽子大到居然綁架了鄭芝龍的家人,他還有什麼可以多說的?

“我決定......”丁雲毅放緩了聲音:“動用我虎賁衛水陸兩軍一萬五千人,動用海盜同盟之全部力量,大舉進攻薩摩藩!”

“是!”

丁雲毅隨即又緩緩地道:“但是,有一點你們必須記住,以我們目前的力量。是不可能控制整個薩摩藩的,這次進攻,爲的就是給那些倭賊一個教訓,同時。將我們的勢力安放進薩摩藩......”

他的心裡,早已對未來有了一個打算。

鶴丸城事件,把一個最好的機會放到了自己的面前,而在薩摩藩安插自己勢力,扶植以島津久雄爲首的傀儡勢力,等於給自己安放了一個橋頭堡......

橋頭堡?當這三個字出現在丁雲毅心裡的時候,他自己都被嚇了一跳,難道,除了打下薩摩藩,自己還有什麼別的更大的野心嗎?

丁雲毅倒有些不敢想下去了......

那些部下哪裡知道總鎮的心裡在想些什麼?眼看戰爭即將來臨。一個個都興奮得和什麼似的,摩拳擦掌,恨不得今天立刻就開戰。

一萬五千人的力量,和海盜同盟之全部,是在擊潰四國聯合艦隊之後,虎賁衛最大的一次軍事行動了。

不戰則已,戰則必勝!

整個虎賁衛都已開始行動起來,海盜盟旗也開始迅速散發出去,各路海盜開始向指定戰場雲集。

大戰。一觸即發!

金刀衛的探子們也開始迅速行動起來,把大量的情報紛紛匯聚而來。

這將是虎賁衛成立之後的光榮一戰!

“總鎮......”不知道什麼時候,蔡九洲悄悄的出現在了丁雲毅的身後。他在那遲疑了下:“總鎮,我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說吧。”

“是。”蔡九洲在那想了下:“我看總鎮之前意思,便是準備對薩摩藩用兵,浪裡翻之死,和鄭芝龍家人的被綁架,只不過給總鎮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藉口而已......而且,我還發現,總鎮雖然不斷提醒我們不要忘記了倭寇之亂,但其實......但其實總鎮心中對倭人的痛恨遠遠不止如此,這點就是職下不太明白的了......”

丁雲毅在那沉默了下,難道自己告訴他將來會發生一些什麼嗎?真的這樣做了,只怕部下會把自己當成怪物。

過了會,丁雲毅才慢慢地說道:

“古時的日本沒有國名,叫什麼扶桑、東瀛、倭夷亂七八糟的一大堆。相傳‘日本’這名字還是唐代女皇武則天賜封的。而日本人到底歸屬何許人種,是海島動物進化而來,還是別的什麼地方遷移而去的?我看恐怕很少有人知道,但我起碼知道一點,中國人最早完全得知世上確有一種不倫不類的物種存在,大約在隋唐時期......”

蔡九洲聽到“不倫不類的物種”這一句,忍不住笑了起來。

但丁雲毅的話裡卻沒有任何笑意:“中國隋唐時期的經濟已相對發達,自足自給有餘。特別在咱們那天高皇帝遠,戰火很難燒到的東南沿海地帶更是五穀封登,安樂太平。人們世世代代在這片土地上過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歸、豐衣足食、自由自在的農耕生活。不料天有不測風雲,災禍不會放過任何善良的人羣。先是出海打魚的一去不歸,爾後每逢月黑風高夜,便有一羣身高不過四尺、蓬頭垢面、手持尖刀的幽靈鬼影出沒,所到之處,屍橫滿地,哀鴻遍野,草木不生。人們把這些矮小而兇殘的幽靈叫‘倭鬼’。很長一段時期,沿海地帶成了‘倭鬼’的樂園,許多地方則是一片‘千村薜荔人遺矢,萬戶瀟疏鬼唱歌’的淒涼景象......”

蔡九洲聽得有些發矇。難道倭寇之亂從隋唐時期便有了嗎?爲什麼自己從來都沒有聽說過?

丁雲毅不管部下詫異,繼續慢慢說道:

“倭鬼在沿海地帶屢屢得手。胃口也就越快越大,頻頻向內地偷襲。人們一聽到‘倭鬼’這個名字就心驚肉跳,攜兒帶女離鄉背井落荒而逃。倭鬼的暴行驚動了朝野,遂派兵征剿,經過一番戰爭,終於制服了倭鬼。相傳女皇武則天親自接見了倭鬼頭領,爲安撫倭鬼。賜國號‘日本’。又傳派鑑金東渡,傳教佛法,意在感化倭鬼放下屠刀,修心養性。不再禍害人類。還傳授中國文字,讓倭鬼學習人類文明。只緣倭鬼根基太差,又因中國文字太複雜,大多文字只寫得來或記得了偏傍部首,後來發展整合成日文......”

說到這,丁雲毅冷笑了下:

“日本人是普天下個頭最矮小的人種,日本人外表裝修怪異。喜好在上嘴脣正中留一小撮黑毛。腦瓜兩邊削光,一條二指大小的毛髮從前額直貫腦後,活脫脫兩腿間毛際,讓人瞧見要多彆扭就有多彆扭。渾身的不舒服。更加重要的是,日本人生性兇殘。中國人相信‘人之初,性本善’。然對日本人未必適用......日本人天生就是人之初,性本惡。也許是由一代一代遺傳下來的吧......”

丁雲毅話裡對倭人的不屑和憤怒絲毫不加掩飾:

“日本人原本就是由兇殘本性,因而不論進化到什麼時候,終難改變這一本性,這和狗到天邊改不了吃屎一個道理。比如我大明時期的倭寇,殺害兒童要把兒童拋向空中,然後用倭刀尖接住。象穿冰糖葫蘆一樣把兒童串在倭刀上。殺害婦女則用倭刀直插陰戶,或剖開孕婦肚腹,讓胎兒隨着肚腸滾出來......”

蔡九洲這樣殺人如麻的將領,聽了這話也情不自禁的打了一個哆嗦,他的眼前完全可以呈現出沿海大明子民在倭寇之亂時的悲慘景象。

丁雲毅目露兇光:“那些倭寇殘暴的事情便不說了,但我卻知道倭酋對我中國的狼子野心很早便就有了。日本對中國的狼子野心早在盛唐時即已顯露無疑。唐太宗時朝鮮內亂,大唐應新羅之請以宗主國身份平亂。唐高宗龍翔三年,日本以援助百濟爲名,出動舟師數百,佔領錦江口。唐朝不得不譴劉仁軌領兵擊之......‘仁軌遇倭兵於白江口,四戰捷,焚其舟四百艘,煙焰漲天,海水皆赤,賊衆大潰’......顯然,日本在唐代對中國的尊重不過是他們崇拜強權的特性的表現。當時的日本尚處於近乎矇昧的時代,無論在文化技術和國力上都遠遠落後於大唐。於是日本多次派遣唐使到中國,學習製造工藝、建築美術、典章制度等等,並仿照中文草書偏旁等而造成日文,使日本開始走出原始時代,完成所謂大化革新。日本人的向唐朝稱臣的目的,無非是要通過引進文化來改善他們矇昧落後的狀態。當時日皇告誡其使者:‘言語必和,禮意必篤,毋生嫌疑,毋爲詭激’。史稱東夷貌柔順,沒有識別倭人的僞裝......”

丁雲毅說到這,輕輕嘆息了聲:“以唐朝之強勢,日本人吃了敗仗之後自然不敢明目張膽地侵犯,而且他們表面上還對中國非常恭敬,不時派人朝貢,領取賞賜。但一旦中國勢弱,日本立刻變了態度......宋朝抑兵太甚,版圖收縮,國力疲弱,於是日本便不再朝見中國天子,而向北方勢力日盛的遼國稱臣,只是從中國引進曆法、醫藥、印刷等技術......”

他的眼睛漸漸的眯了起來:“到明朝時,更有日本民衆自發組成團隊到中國沿海行殺人越貨之事。‘載方物戎器,出沒海濱,得間則張其而肆侵略,不得則陳其方物而稱朝貢。’開始時,他們還假裝是入貢使者,一有機會則殺掠而去,沒機會就呈上土產換取賞賜。明太祖洪武二年四月,倭寇數次侵掠蘇州、崇明,殺略居民,劫奪貨財。此後倭患連年不斷。到成祖時,其規模越來越大,大的寇羣多達萬人,小的數百人,據點深入沿海各省,到處爲害,已形成一股極爲殘暴的海盜武裝,其所侵犯的地方,無不殺個雞犬不留。成祖三十四年,柘林一帶倭寇犯乍浦、海寧,攻陷崇德,轉掠西塘、雙林、烏鎮、菱湖諸鎮,杭城數十里外流血成川,巡撫李天龍束手無策......成祖四十一年春,倭陷福建永寧衛,大掠數日而去。復攻永寧城,破之,大殺城中軍民,焚燬幾盡......總計沿海倭寇肆虐達七十八年之久,明朝天下騷動,耗費國庫鉅額經費,軍隊死傷數十萬。經戚繼光等與之苦戰多年,才告平息,但中國也因此元氣大傷。而倭寇屠殺中國居民十多萬,搶劫財產難以計數,更從此開始輕視中國......”

“我中華豈是他倭酋可以輕視的?”蔡九洲冷笑一聲道。

丁雲毅卻搖了搖頭:“不要小看他們,這些倭寇胃口可大得很。我大明萬曆年間,豐臣秀吉在統一日本六十多小國之後,出兵二十一萬,攻佔朝鮮,意欲以朝鮮爲基地,爾後一舉征服中國。豐臣秀吉的計劃倒制定的非常詳細,佔領中國後定都北京,將朝鮮王移至日本,鞏固中國的統治之後,即向鄰國進軍。這一計劃的主旨就是將日本舉國從貧瘠的島嶼上遷移到大陸,也就是日本所謂大陸政策。豐臣秀吉在位,日本的國力當然不足以完成這一設想,而且其計劃也尚處於不成熟的階段。大明雖然內政疲蔽、外交乏術,但畢竟是個大國。李如鬆出兵朝鮮與倭兵惡鬥,儘管我大明軍隊曾經中過倭寇的狡計,也終於迫使日軍撤退。豐臣秀吉的美夢雖然破滅,卻鼓舞了後來的日本人。此後,日本的戰略家們便開始不斷研究和制訂滅亡中國的周密計劃......”

“啊,還有這事。”蔡九洲張大了嘴不敢相信。小小倭寇,居然想要滅亡大明?這聽起來實在有些荒謬,有些匪夷所思了吧。

丁雲毅面色凝重。說道:“不要小看了倭寇,他們在一天,我中國便不會安寧一日,可是,還好有咱們這一些人在,咱們總得要做些什麼纔是。”(未完待續。。)

第234章 保媒第308章 夜襲張獻忠第154章 提親第414章 “能劇”第394章 浴血賈莊第106章 終於見到了崇禎第144章 拜別第165章 收復臺灣,在此一戰!第100章 陳圓圓第27章 青樓皆爲義氣妓第232章 寶馬奔霄第507章 三路出兵之計第431章 長恨歌第250章 關寧鐵騎,出擊!第178章 最後一個敵人第464章 清官和貪官之間第556章 大順君臣第323章 賀逢聖第253章 連環計(下)第490章 最後的希望(下)第548章 生是大明臣,死是大明鬼!第547章 大征服者——丁雲毅!第36章 援兵第100章 陳圓圓第482章 犯我大明者,雖遠必誅!第448章 海盜第562章 李自成之死(上)第514章 火槍立威第16章 操練第310章 李自成第536章 “四大貴族”第178章 最後一個敵人第63章 登船!第124章 海盜劉香第166章 岳飛和戚繼光第500章 貪婪的阿默思第426章 交換第49章 諸玉前第119章 謎團解開第107章 海患(上)第267章 一門忠義第176章 一戰功成第170章 成婚第206章 徵募新兵第565章 大戰一片石(下)第277章 海盜王——丁雲毅!第450章 朝議第24章 殺盡倭奴兮,覓個封侯第21章 一刀之威第356章 麻煩事又來了第576章 山海關第111章 丁家第532章 火焰中的京都(下)第218章 第一日:箭如雨下第567章 奪取盛京(上)第514章 火槍立威第499章 愈加之罪,何患無詞!!第354章 第一塊殖民地(中)第263章 再入京城第177章 要求第58章 戚家刀法第361章 果然就在這裡第473章 加勒比第365章 惑敵第185章 分功第437章 料羅灣大海戰(上)第400章 錦州之叛第505章 中興之主??第124章 海盜劉香第130章 衝賊!第445章 鄭芝龍之死(上)第438章 料羅灣大海戰(中)第299章 赴臺第384章 炮擊鶴丸城!第270章 “貪婪”的丁雲毅第171章 喝一杯壯行的酒!第133章 海盜大會?第483章 運鹽第262章 雙喜臨門第16章 操練第339章 丁總鎮的一家人第437章 料羅灣大海戰(上)第495章 皇宮小太監(中)第128章 誰與我浴血奮戰!第154章 提親第234章 保媒第357章 薩摩藩第26章 內閣制第438章 料羅灣大海戰(中)第487章 仁牙國大屠殺第79章 劉香使者第324章 今日之他已非昔日之他第4章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第252章 連環計(上)第349章 墨西哥——阿爾普爾科港第389章 寶藏和女忍者第71章 海上貿易第175章 開——城門!!第248章 救命的糧食第65章 “挑戰者”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