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紅夷

這位叫“管甫”的站了起來,也是一般的搖頭晃腦:“紅夷者,荷蘭也,荷花映月之荷,亦有稱和平之和者,乃泰西之國也......”

聽這人說的上路,丁雲毅也留上了心,誰想到這管甫接下來卻說道:“其國之大,非一般也。大略有我大明疆土之大,國有民衆億萬萬,船百萬條,兵千萬餘衆,能征善戰之將萬餘。其國王身高八丈,紅髮赤眉,故多以紅夷喚之。”

這人說的頭頭是道,衆人聽的聚精會神。二樓傳來韓小小一聲“哦”聲:“原來也是一個大國,怪不得敢犯我大明。”

“一派胡言。”

丁雲毅聽到這裡,實在忍不住呼了一聲。

這一句話,頓時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給吸引過來,管甫大丟顏面,惱羞成怒:“你小小年紀,怎敢口出狂言?”

丁雲毅站起身來,不屑的朝他看了一眼:“紅夷叫荷蘭沒有錯,但哪裡有這位先生說的如此可怕?不過是西方的一個彈丸小國,全名是‘尼德蘭聯省共和國’,原是被西班牙......也就是幹臘絲人統治,後來獨立,所以與幹臘絲人是世仇。從幹臘絲人手裡獲得獨立之後,荷蘭發展成爲航海和貿易強國,其商船數目超過歐洲所有國家商船數目總和,被譽爲‘海上馬車伕’。他們那的國王也不是身高八仗紅法赤眉的人,而是共和國首腦威廉二世總督!”

這一番話在座諸位聞所未聞,就連秦雲也睜大了眼睛,哪裡想到丁巡檢居然對紅夷如此瞭解?

“威廉二世總督?這名字倒是有趣。”二樓的韓小小的聲音傳來。

丁雲毅朝上看了一眼:“總督是荷蘭人一起推舉出來的,其實沒有多少實權。聯省共和國的運作體制和我大明完全不一樣。譬如說外交上,簽訂一項關係重大的條約,聯省共和國的首腦說了不算,得把條約拿到共和國議會去討論定奪;但共和國是由各個自治的省組成的,所以必須拿到每個省的省議會去討論批准;而每個省裡都有一些自治的城市,所以,條約得先通過各自治城市的議會批准。然後,批准或不批准的決定,再順原路返回給省議會—聯省共和國議會和首腦。”

攬月閣里人人聽得都睜大了眼睛。什麼議會,什麼共和國,聽在耳朵裡簡直和聽天書一般。

“他們的首腦總也和我大明皇帝相當吧,居然說出來的話都不算數?”韓小小大覺好奇,半信半疑:“既然你說紅夷是個彈丸小國,如何敢與我大明爭鋒?”

“這就叫夜郎自大了。”丁雲毅一笑:“荷蘭海上貿易發達,總以爲自己天下無敵了。在歐洲,荷蘭與佛郎機人很相似,都極度缺乏土地,因此不得不向大海討生活。隨着海上貿易的展開,荷蘭人已經建立起一支龐大的遠洋船隊。大明萬曆年間,荷蘭東方艦隊副司令官韋麻朗率兩艘大型戰艦來到大明海面,企圖先患澳門,再佔澎湖,不料途中遇到大風,漂流到了澎湖島。當時島上本駐有防倭寇的大明汛兵,因倭寇多在冬春季來犯,當時正值夏季,駐軍已撤回大陸,所以荷蘭人在毫無抵抗的情況下佔領了澎湖,並自說自話地宣佈此地爲荷蘭據點。”

攬月閣裡鴉雀無聲,所有人都被丁雲毅的故事吸引住了:

“韋麻朗駐紮妥當後,讓一名大明商人去大陸同福建地方官員洽談通商事宜。我大明官員私自與外番通商乃是大罪,因此,該商人一上岸即被逮捕,地方官同時要求荷蘭人先退出澎湖。

可笑的是,荷蘭人居然把我大明當成了土著,對於朝廷的這一要求,韋麻朗只當耳邊風,他一面派人向朝廷駐福建的稅吏宦官行賄,一面寫信威脅地方官,聲稱如果不同意貿易,即派軍艦沿福建沿海進攻。結果,他們的這種做法引來了明朝50艘海軍戰船。”

說到這,丁雲毅的話裡滿是敬仰:

“船隊指揮官名叫沈有容,曾先後參加過萬曆朝鮮之役和東南沿海剿倭戰役,是一位身經百戰的名將。朝廷派出這樣一位將軍率船隊來談判,這是荷蘭人萬萬沒想到的。

戲劇性的一幕發生了,沈有容向荷蘭人通報了明朝的商業政策並要求荷蘭人立即離開大明領土。雖然韋麻朗本人尚能保持風度,但其身邊的人卻惱羞成怒地拔劍示威。面對荷蘭人開戰的威脅,沈有容回答道:‘中國甚慣殺賊,爾等既說爲商,故爾代客,爾何言戰鬥?想是原懷作反之意,爾來睹天朝兵威耶!汝等不曾聽過我破倭海上,海水盡赤,吾不忍汝等步倭之後塵。’

荷蘭人是精明的商人,雖然他們宣稱開戰,但當發現自己的兩艘戰艦已經被50艘大明戰船團團包圍、對方的指揮官又是一位底氣十足的將領時,他們明智地選擇了撤退。歐洲海上霸主同大明的首次武裝較量就這樣以不流血的方式結束了,此次事件爲澎湖留下了一塊稱爲‘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朗等碑’,名傳千古!”

“好一個沈有容,不戰而屈人之兵。”韓小小忍不住讚道。

“汝等不曾聽過我破倭海上,海水盡赤,吾不忍汝等步倭之後塵!”這是何等的氣勢!

丁雲毅笑了一下,雖然看不到二樓簾子後韓小小的樣子,但他能想到此時韓小小的欽佩:“何止如此?紅夷總不甘心,於是屢次挑釁我大明,但次次都爲我大明擊潰,在澎湖建立的要塞也被徹底摧毀,前次海戰,又是一敗塗地,如今紅夷安敢正視我大明?說什麼紅夷國土和我大明一般的但,真正是可笑得很。”

“管甫”惱羞成怒:“胡扯,胡扯,這都是你自己編造出來的,你小小年紀,焉能如此瞭解紅夷之事?”

丁雲毅尚未作答,秦雲已經大笑着說道:“你們都不知道他是誰嗎?沈有容殺倭寇殺的海水都變成了紅色的,這位丁巡檢在料羅灣一戰同樣殺得紅夷聞風喪膽!”

第108章 海患(下)第162章 海盜同盟第48章 這人是誰?第326章 耗子第97章 俸祿第175章 開——城門!!第239章 臺灣發展第151章 “特洛伊木馬”第527章 等!第298章 張溥的怒氣第418章 張肯堂?第504章 借銀第366章 大明帝國的反擊!第519章 皇親第144章 拜別第428章 總攻泉州!!第458章 拜訪第418章 張肯堂?第285章 大海戰第473章 加勒比第86章 武田寶藏第39章 人手問題第322章 強佔美人心第358章 “饒了小女子吧”第227章 突圍!第168章 銅像第269章 “刁頭”丁雲毅第299章 赴臺第263章 再入京城第563章 李自成之死(下)第242章 史偉德少校團第167章 報捷書第324章 今日之他已非昔日之他第521章 大戰寧遠(上)第379章 薩摩藩大捷!第495章 皇宮小太監(中)第244章 火器局第44章 從軍第136章 轟然倒下第196章 “兵變”第190章 威脅第325章 料青山見我應如是第518章 李子湖之死!第161章 第一屆海盜大會第474章 “天使”號(上)第577章 關寧軍的覆滅第440章 松山之戰中的吳三桂(上)第314章 最後的十八人第89章 暫別澎湖第473章 加勒比第402章 “忠良”屬國第157章 試探第271章 妻妾第441章 松山大戰中的吳三桂(下)第434章 流寇再起第360章 上川湖第118章 福王府第327章 遇伏第549章 南遷?第187章 對策第548章 生是大明臣,死是大明鬼!第92章 風雨聽雨樓(下)第378章 血色戰神——再現!第86章 武田寶藏第191章 矛盾初現第392章 殖民史第309章 再見洪承疇第176章 一戰功成第516章 德川家光和天皇的反應!第274章 無價之寶第393章 母女第63章 登船!第245章 金刀衛第170章 成婚第492章 血染——阿穆爾!第258章 法國來的槍械師第360章 上川湖第324章 今日之他已非昔日之他第569章 燃燒中的盛京(上)第484章 血戰鹽霸第578章 山海關,山海關!第345章 魯凱族第131章 趕盡殺絕第508章 我的名字叫丁雲毅!第475章 “天使”號第87章 聖旨?!第79章 劉香使者第456章 探監第251章 多鐸第91章 風雨聽雨樓(上)第554章 吳三桂的抉擇第480章 海盜來了(下)第312章 血色戰神第524章 田澤殺戮戰場(上)第418章 張肯堂?第558章 京城外的決戰第535章 勝利者和失敗者!第389章 寶藏和女忍者第266章 拍馬匹藝術化第167章 報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