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崇禎

終於進入了北京。

早在西周初年,周武王即封召公於北京及附近地區,稱燕。明朝初年,以應天府爲京師,大都路於洪武元年八月改稱爲北平府,同年十月應軍事需要劃歸山東行省。洪武二年三月,改爲北平承宣布政使司駐地。燕王朱棣經靖難之變後奪得皇位後,於永樂元年改北平爲北京,是爲“行在”,且常駐於此。

永樂十九年正月,明朝中央政府正式遷都北京,以順天府北京爲京師,應天府則作爲留都稱南京。

這還是丁雲毅第一次進入北京。

什麼都感到好奇,什麼都覺得新鮮。

天下腳下,果然氣度非凡,絲毫看不出這裡曾經幾乎就爲滿人攻陷。

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在奪取帝位後,決定遷都北京,即開始營造紫禁城宮殿,至明永樂十八年落成。依照中國古代星象學說,紫微垣位於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對應,是以皇帝的居所又稱紫禁城。

從此後紫禁城就成爲了大明曆代皇帝的皇宮所在。

這同樣也是丁雲毅第一次進入紫禁城裡。想着即將就要見到崇禎皇帝,禁不住心中有些緊張起來。

想到歷史上的這個崇禎皇帝,性格非常複雜。殘酷起來六親不認,可真心軟起來,慈悲到令人無法相信。

丁雲毅知道,張獻忠造反後,一路殺到安徽鳳陽,砍光皇陵的幾十萬株松柏,還拆除了周圍的建築物和朱元璋出家的龍興寺,然後放火燒了明朝皇帝的祖墳。

可當崇禎皇帝知道了之後,居然對大臣們說道:“老百姓不是想要造反啊,實在是他們餓得沒有辦法了......”

結果不僅沒有龍顏大怒,反而還派人去招安了張獻忠這個挖了自己祖墳的大仇人,外加封了個大官給張獻忠,這麼的處理結果簡直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當自己見到崇禎後,這位大明朝最後的一位皇帝會怎麼對待自己呢?丁雲毅不知道......

......

西暖閣。

“陛下,左副督御史方宗遠奏本。副護軍參領唐亦奇酒後牢騷,說大明到處都有戰亂,再這麼下去,大明遲早要亡。此等大逆不道言論,理應嚴辦!”

坐在那裡看着奏本的崇禎皇帝,頭也未擡:“唐亦奇說的一點也沒有錯,大明再這麼下去,非亡不可。他是個武將,擔憂大明,說幾句牢騷話也不爲過。倒是那個方宗遠,上個月過五十大壽,光酒席就開了五十桌,禮金收了不少,不見他拿半分銀子出來報效朝廷。這麼着吧,派個人去告訴方宗遠,讓他捐出兩萬兩銀子來,就說是朝廷問他暫時借的。”

“是,這就去辦。”

“還有。”崇禎手中的動作略一停頓:“唐亦奇雖然是個大老粗,但擅自非議朝廷,也要給他一點教訓,把他調去邊關,讓他繼續爲朝廷效力去吧。”

“是。翰林院掌院學士朱寶慶奏本,京學日久失修,懇請朝廷調撥出三千兩銀子出來修繕......”

“又是一派胡言。”崇禎鼻子裡哼了一聲:“京學前年纔剛修繕過,今年難道便又壞了?三千兩銀子?他們知道三千兩銀子能做多少事情嗎?不過是找到個藉口,又想從朕這裡刮到一些銀子罷了。朱寶慶年紀大了,讓他告老吧。”

“是。遼東總兵吳襄派遣其子游擊吳三桂入京,乞求糧餉。”

“吳三桂......”崇禎終於停下了手裡的事:“大淩河連續衝突敵陣十一次的那個吳三桂嗎?”

“是,陛下英明,正是此人。”

“那也是一個少年英雄了。”崇禎眼露讚許之色,隨即神色又是一暗:“又來要餉了,又來要餉了。這裡要銀子,那裡也要銀子,可朕到哪去給他們找那麼多的銀子啊!”

“陛下,邊關催要得緊,據說有的已經半年沒有看到過餉銀了。”

崇禎面色愈發暗淡:“讓吳三桂在京裡等兩天,朕想想辦法,朕再想想辦法。”

說着嘆息一聲,外面忽然來報王承恩王公公回來了。

崇禎大喜,急忙讓人宣王承恩進來。一見到王承恩的面,崇禎迫不及待地問道:“王承恩,江南那邊怎麼樣了?”

王承恩知道崇禎一直都在牽掛着江南那裡:“陛下,這次內臣以爲皇后還願爲藉口,出訪江南,催辦糧草餉銀,但江南去年才遭了旱災,那裡的官員都在說實在拿不出銀子來,不斷的乞求再寬限一段時候......”

“寬限,寬限!”崇禎勃然大怒:“一個個都在找藉口,一個個都只想着自己,從來都不想着朝廷。他們難,難道朝廷不比他們難?旱災?今天旱災明天水災,朕就不相信怎麼災害都跑到他們那裡去了?一羣混帳東西,朕要罷了他們的官,撤了他們的職!”

“陛下息怒。”王承恩顯得不慌不忙:“內臣已經嚴厲訓斥過他們了,限令他們今年絕對不能再拖,他們最終也都答應了下來。”

崇禎面色這才略略緩和一些:“朕的身邊,還是你最會辦事,換個其他人去,未必便能成了。那些個地方官員,一個個都滑頭得很,找着機會,朕非常狠狠懲戒他們一番不可。對了,王承恩,聽說你這次在杭州遇刺了?”

“是。”王承恩把在杭州遇刺的前後經過大略說了一遍。

崇禎聽着眉頭皺起,也不說話,在那沉思了許久這才說道:“金虜?金虜要來刺殺你做什麼?這其中必然大有古怪。”

“陛下聖明。”王承恩當時把自己的判斷一一說出:“內臣已經秘密調派錦衣衛進行暗察了,相信很快會有結果。”

崇禎冷笑一聲:“朕倒要看看是誰那麼大的膽子敢來刺殺朕的心腹!等到徹底查明瞭,朕非要把這些人碎屍萬段不可!”

“還有一件事,陛下,丁雲毅內臣順道給您帶來了。”王承恩緊接着道。

“誰?”崇禎一臉迷茫。

“丁雲毅。”

崇禎在那想了好半天:“丁雲毅又是什麼樣人?朕難道什麼時候曾說過要見他嗎?”

第143章 朝廷裡的爭鬥第364章 日本第44章 從軍第469章 驚人的婚宴(下)第249章 新的同盟第492章 血染——阿穆爾!第346章 賴合恩第325章 料青山見我應如是第136章 轟然倒下第281章 多方反應第547章 大征服者——丁雲毅!第94章 濟爾哈朗第552章 殺出京城第585章 拉攏第432章 松山陷落第43章 募兵第459章 我擁有無限的權利!第523章 廣島一百二十九“烈士”第205章 武勇忠烈虎賁衛第303章 遠航第288章 海戰之後第129章 丁雲毅的反擊第575章 援軍——援軍!第371章 安部城第504章 借銀第413章 出使朝鮮第114章 “兵變”第145章 去臺灣第145章 去臺灣第512章 奪取巖國第363章 我會——血洗鶴丸城!第218章 第一日:箭如雨下第5章 鄭芝龍第523章 廣島一百二十九“烈士”第13章 ,應也得應,不應也得應!第246章 饑民第536章 “四大貴族”第188章 五虎遊擊將軍第446章 鄭芝龍之死(下)第448章 海盜第143章 朝廷裡的爭鬥第387章 破城第546章 皇太極之死(下)第526章 伊達家的命運第3章 丁巡檢第581章 官員第348章 “情與法”第243章 騎兵第560章 虎賁衛——關寧軍!第247章 萊長縣第111章 丁家第178章 最後一個敵人第247章 萊長縣第525章 田澤殺戮戰場(下)第354章 第一塊殖民地(中)第182章 投降第456章 探監第435章 料羅灣,料羅灣!第3章 丁巡檢第512章 奪取巖國第246章 饑民第564章 大戰一片石(上)第240章 戰艦發展、旱災!第356章 麻煩事又來了第173章 強攻!第397章 再圍錦州!!第434章 流寇再起第154章 提親第55章 錢那,錢那!第208章 針鋒相對第503章 餉啊!第456章 探監第64章 維京人的方式!!第543章 崇禎和吳三桂第375章 誘餌第552章 殺出京城第69章 當年的你心狠手辣第300章 滿城皆說張西銘第512章 奪取巖國第90章 最近犯太監第195章 這是大人的臺灣!第40章 大明——巡檢——丁!第433章 乾脆利落第511章 百萬一心第171章 喝一杯壯行的酒!第181章 白旗第573章 滿清夢碎(下)第122章 戰事即將到來第313章 拼死突賊!!!第397章 征服者——丁雲毅!第46章 傳教士第80章 渾水摸魚第402章 “忠良”屬國第145章 去臺灣第265章 馬屁精第113章 吳三桂來了第350章 總督第577章 關寧軍的覆滅第89章 暫別澎湖第385章 將軍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