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風雨聽雨樓(上)

這個自稱“王喜”的公公,說自己是京城來的布販子。

丁雲毅心知肚明,也不點破,只說自己來自福建,叫馬毅,上京去辦一批絲綢的。

“福建來的?”王喜略一皺眉:“聽你說話可半點福建口音沒有,倒像是從京城來的。”

丁雲毅一笑,心裡直想老子只會是普通話,可不像是從京城來的?找了翻藉口敷衍一下,王喜忽然道:“兄臺何不來我這桌?反正我也只有一人,正無聊得很。”

丁雲毅也不客氣,當即來到他的那桌。

眼看丁雲毅爽快,王喜頗是高興,讓小二給秦雲他們那桌上了茶水點心,言明都掛在自己賬上。

丁雲毅既然明確了王喜是個太監,當下也不客氣,略略謙遜一下便由他來。

明朝的太監地位之高,在中國所有朝代裡都是首屈一指的。

明代的宦官雖然沒有東漢之末和晚唐時期那些宦官的氣焰之兇,勢力之大,也不像漢唐的宦官那樣,把皇帝的立、廢、生、死都操於自己手中,但是,明代的宦官用事最久,握有的權力極大,在中國宦官史上也實屬罕見。

明初,宦官是很不得勢的,宦官的權力跌入了歷史的低谷,不僅不得干預朝政,與官吏交往,甚至連置產業的權力也沒有。這是因爲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發跡於民間,親眼目睹過宦官的危害,他認爲宦官這個羣體對於國家來說不起什麼好作用,其中好人不多。

明代自永樂朝起,宦官逐漸得勢,自後逐漸到達了巔峰。那些有名的宦官比比皆是。

像這些從京城出來的太監,隨便一個便是有權有勢,別說請你喝杯茶,一高興了,便是給你弄個官噹噹也不是什麼難事。

既然對方願意當這個冤大頭,自己又何必客氣?

王喜怕是一個人在這裡呆得久了,忽然有個人陪着在,談興頗高,談着談着話題自然而然的就轉到了福建出的那個“少年英雄”丁雲毅的身上。說的無非又是丁雲毅如何力斬海賊常陸鞏保田、鬼王丸等等之類。

這些話丁雲毅自己都聽得厭了。可在這個情況下談論自己很有一些古怪的感覺。

“兄弟只是個做生意了,什麼丁雲毅張雲毅,那是半點也不知道。”丁雲毅裝模作樣地道:“王兄既然那麼感興趣,何不直接去福建一趟?”

“去福建?”王喜笑了起來:“我有事在身,哪裡能去福建?馬三老弟說笑了。”

丁雲毅皮笑肉不笑的跟着笑了下。

兩人在那聊了會,茶樓裡忽然衝進了一夥人來,氣勢洶洶,開始盤查起茶樓裡的每一個客人來。

“聽雨樓”常有貴客到,甚至包括那些大官,一般的地方官員根本生怕得罪了哪位貴人,根本不敢來“聽雨樓”盤查,但衝進來的這些人卻好像根本無所顧忌一般。

“他們都是廠衛。”王喜卻是見慣不慣,捧起茶碗喝了口。

所謂“廠衛”指的便是錦衣衛與東西廠,合稱“廠衛”。

在皇帝的直接指揮下,廠衛特務無所不至,上起公侯貴戚,下至民間百姓,都是他們刺探的對象。

錦衣衛全稱錦衣衛都指揮使司,設立於洪武十五年,原來爲護衛皇宮的親軍,掌管皇帝出入儀仗。朱元璋爲了加強統治,特令錦衣衛偵查“不軌妖言”,兼管刑獄,握有巡察、緝捕的特權,可不經外廷司法機關和任何法律手續,逮捕拷訊官民,以至於錦衣衛逐漸演變成爲由皇帝控制的特務機關,錦衣衛的最高長官爲指揮使,由近臣或外戚擔任。

錦衣衛下設南鎮撫司和北鎮撫司,南鎮撫司掌管本衛的法紀、軍紀,北鎮撫司“專理詔獄”,直接奉皇帝之命查辦各種案件,是錦衣衛的核心。南北鎮撫司下設五個衛所,其統領官稱爲千戶、百戶、總旗、小旗,普通軍士稱爲校尉、力士。校尉和力士在執行緝盜拿奸任務時,被稱爲“緹騎”。緹騎的數量,最少時上千人,最多時達六萬之衆。

錦衣衛無所不在,無所不能。

明初大臣錢宰罷朝之後回到家中,因爲當天起早去趕早朝,便即興吟詩:“四鼓咚咚起着衣,午門朝見尚嫌遲。何時遂得田園樂,睡到人間飯熟時。”

第二天上朝時,明太祖朱元璋就對他說道:“昨天作得好詩,不過我並沒有‘嫌’你遲呀!爲什麼不用‘憂’字呢?”

錢宰一聽,頓時一身冷汗,磕頭如搗蒜。

大學士宋濂有一次在家宴請賓客。朱元璋隨即就知道客人是誰、吃了什麼菜、喝了什麼酒,甚至主客的位置都一清二楚。

說錦衣衛是中國曆朝歷代以來最大的,辦事最有效率的特務組織絲毫也不爲過。

他們在那議論着錦衣衛,丁雲毅的腦海裡忽然想起了洪調元。他當年可不也是錦衣衛的?而且是赫赫有名的“錦衣衛八虎之首”。

原想着既然王喜是太監,又對錦衣衛和東廠西廠如此熟悉,那不如問他可知道八虎的事情,但轉念一想,還是不要給洪調元添麻煩了,又把這個想法咽回到了肚子裡。

那些人漸漸查到了這邊,王喜尚未說話,身後隨從已經上前攔住,低聲道:“難道這裡也要查嗎?”

錦衣衛領頭的一個小頭目冷哼一聲:“滾開!我們接到密報,有金虜探子混在這裡,今日必須查出。”

“金虜探子?”王喜忽然開口:“真的有金虜探子在這裡?”

王喜一開口,小頭目便聽出了面前這人是個太監,當時不敢得罪,收起驕橫面孔,上前一步,壓低聲音說道:“是,公公,查得非常清楚,的確有金虜的探子進了杭州城。”

說着,目光落到了葉大海這一桌人這。

葉大海面孔猙獰可怕,說是壞人絲毫不足爲奇。

王喜面色一沉:“豈有此理,金虜如何這般大膽,竟敢深入杭州。查,給我仔細的查,整個茶樓之中,你想查誰便查誰。”

小頭目頓時大喜:“是,多謝公公!”

第347章 “歡快”的歌第580章 懲治第7章 暴菊花?第428章 總攻泉州!!第549章 南遷?第407章 下套了第60章 “維京人”號第468章 驚人的婚宴(上)第181章 白旗第43章 募兵第406章 “故人”第374章 釣野伏第8章 初到澎湖第347章 “歡快”的歌第540章 皇帝和大臣們第163章 奇女子韓小小第427章 不講道理的丁雲毅第129章 丁雲毅的反擊第302章 收買第360章 上川湖第183章 人才第40章 大明——巡檢——丁!第528章 一刀光寒日本!第504章 借銀第520章 生意第483章 運鹽第73章 錦衣衛八虎第34章 上下一心第58章 戚家刀法第557章 火器對決!!第131章 趕盡殺絕第151章 “特洛伊木馬”第127章 海戰第560章 虎賁衛——關寧軍!第280章 爲臺灣,戰!第179章 大決戰第234章 保媒第274章 無價之寶第519章 皇親第531章 奪取扎幌第74章 和荷蘭人的貿易第183章 人才第278章 神聖東方條約第444章 瘟疫第558章 京城外的決戰第103章 一笑傾城,再笑傾國第206章 徵募新兵第13章 ,應也得應,不應也得應!第514章 火槍立威第407章 下套了第522章 大戰寧遠(下)第246章 饑民第242章 史偉德少校團第212章 “嘲諷”第399章 經濟和文化侵略第589章 大航海時代到來!第475章 “天使”號第96章 後金第318章 花魁大會第498章 一句話的收買人心第521章 大戰寧遠(上)第233章 二百破五千!第209章 “協議”第413章 出使朝鮮第256章 黃覺新第335章 兄弟第557章 火器對決!!第40章 大明——巡檢——丁!第105章 崇禎第231章 鄧牧之的算盤第54章 海賊投軍第431章 長恨歌第273章 讀書第549章 南遷?第29章 珠寶第571章 燃燒中的盛京(下)第375章 誘餌第539章 崇禎皇帝的煩惱第155章 囚犯第24章 殺盡倭奴兮,覓個封侯第29章 珠寶第49章 諸玉前第334章 常平村裡的小夫妻第147章 是他第287章 海戰大捷第564章 大戰一片石(上)第120章 一隻鼎、兩隻鹿第143章 朝廷裡的爭鬥第359章 鶴丸城第505章 中興之主??第252章 連環計(上)第200章 合二爲一第419章 要反就真反了!!第486章 大擊潰第580章 懲治第466章 黃宗羲第122章 戰事即將到來第180章 雙刀在手,天下我有!!!第451章 他不是忠臣,是權臣!第129章 丁雲毅的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