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勸降

祖大壽投降了!

祖大壽第一次以大清國都察院承政的身份參加朝議,頗有隔世之感。在明朝,他不過是衆多總兵中的一個,從未上過朝,只是跟着袁崇煥到京城面見過皇上,如今也成了一個堂堂的朝臣,跟着大家跪拜後,分班站好,就聽皇太極道:“祖大壽,祖承政。”

他出班安道:“臣在。”

“吳三桂英勇無比,大清將士縱橫戰場,所向披靡,但卻奈何他不得,你是他的親孃舅,朕意由你來勸降吳三桂如何?”

祖大壽立刻應道:“臣亦有此意,臣想書信一封,送到寧遠,勸其來降。”

“你覺得有多大把握?“吳三桂之父吳襄原是臣屬下的一員參將,因臣力薦,擢爲總兵。

吳三桂更是由臣親手調教,授其武藝,督其功課,才考上了武舉,同樣是因臣的力薦,擢爲寧遠總兵。吳三桂重孝道,以臣的身份去勸降,他不會不答應。”

“說起來,朕對吳三桂亦有活命之恩。”

祖大壽擡起頭,驚訝的“噢?”了一聲。

皇太極笑道:“天聰東間,朕曾攻大同,祖承政率兵救援。

吳三桂之父吳襄所率五百人被朕困住、朕知其都是遼兵,嘉其勇,欲困降之。吳三桂率十幾人衝入重圍,來救吳襄。朕見其十分勇猛,有意收降他,便下令不得放箭,誰料他竟成了趙子龍真就將父親救出去了。如能勸其來歸,勝得三軍也。”

祖大壽點頭道:“吳三桂單騎救父之舉傳遍朝野,從此名聞天下,想不到是皇上成全的他。”

“所以,吳三桂欠嶄一個大人橡,朕是要他還的。”

“臣今天就寫信,寫好後,再請皇上審定。”

“朕不看,舅舅給外甥信家書也,寫好直接送去即可。”

信發出去了一個半月了,卻不見吳三桂的動靜,皇太極於清寧宮召見祖大壽:“祖承政,看來光靠書信不行,應面見吳三桂。只有面對面,才能曉之以厲害動之以真情。”

祖大壽道:“當面說服當然最好但派誰去呢?祖大樂勇而少謀,言辭稍鈍,祖澤潤、祖可法與他是同輩,在吳三桂面前說話份量不重。”他思付了好大一會道“臣以爲派張存仁最爲合適。”

皇太極卻道:“誰去也不如你這個當舅舅的去。”

祖大壽大吃一驚:“皇上,這這臣已騙了皇上一次,皇上就這麼信得過臣?使不得,萬萬使不得。”

“有什麼使不得朕看非爾莫屬,還是那句老話,若能收爾之心,留在身邊,當有大用倘不能收爾之心,留在身邊,反會成爲日後之患。朕從來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你今既已是我大清的臣子,朕自當派差事你準備一下,明天立即動身。”

祖大壽被感動得熱淚盈眶,他再拜道:“臣蒙皇上如此信任從今願肝腦塗地!”

祖大壽這邊悄悄啓程,諸王貝勒炸了營礙於祖澤同、祖可法等在場,他們不好發問,下了朝一齊到了清寧宮。

多鋒敢說話:“皇上,你這是怎麼了,吃一百個黃豆粒不嫌腥啊,怎麼又讓祖大壽跑了?”

代善也是來詢問此事的,但他容不得別人以如此口氣跟皇上說話,遂喝斥道:“十五弟,你這是跟皇上講話嗎?還不掌嘴。”

多鋒意識到自己莽撞了,擡手掌了自己一個嘴巴:“二哥,我這不是急的嘛,祖大壽這個人反覆無常,他這一去,不又是放虎歸山嗎?”

阿巴泰、阿濟格、杜度等亦齊聲附和:“皇上,我們又上當了,十年前,他說去勸降錦州,這次說去勸降吳三桂,肯定是有去無回,我們不白費勁了嗎?”

皇太極笑着看着大家,見多爾毅一言不發,便問道:“睿親王,你怎麼看?”

“臣弟以爲,祖大壽早有歸順之意,不過爲其夫人所阻罷了。而今,祖夫人已死,死時留有遺言,勸祖大壽不要再叛,這次歸順,確是出於真心。漢官們聽說皇上讓祖大壽赴寧遠,十分震動,無不敬佩皇上心胸博大寬廣。祖大壽不論勸降成功與否,也不論是歸還是留,都無所謂,皇上的胸懷足以讓天下人折服。”

皇太極讚許道:“還是十四弟看得遠些,還有嗎?”

“還有還有的話,臣弟就不知道了。”

“文程先生,你說說看。”

“臣以爲,皇上派祖大壽去勸降,崇禎知曉後,必然會對吳三桂更加懷疑,祖大壽之行,是要將吳三桂逼上粱山。”

皇太極大笑:“還是文程先生深知朕意,朕就是要讓崇禎知道,吳三桂在和我們親近,待祖大壽回來後,朕還要派人給吳三桂送禮,朕要讓吳三桂和當年的袁崇煥一樣哭笑不得,吳三桂一降,山海關就好辦了,這便是朕的謀關之策。”

多鋒和衆人都不吭聲了,代善道:“皇上真要是能不戰而下山海關,便又是一大奇蹟喲。”

“朕就是要創造這一奇蹟。”

吳三桂堅守寧遠。在鬆錦之敗後,他剛進城不多久,潰敗的明軍便隨之而來,吳三桂因禍得福,兵力一下子猛增了五萬多。洪承疇籌辦的糧草雖燒了大半,但還有一些在寧遠,足夠半年之用。因此,他每天抓緊訓練兵馬,從中挑選勇士,隨時防備女真來犯。

逃回關內的王樸,已被朝廷處死,對吳三桂崇禎卻奈何不得。祖大壽降了,洪承疇據傳已戰死,關外只剩下個吳三桂崇禎宣旨好生撫慰。

這時的吳三桂已成爲明清共同矚目的人物。

崇禎對吳三桂既要用又要防,他知道吳三桂是個孝子,因此,將其父吳襄遷爲兵部大員,以安其心。

一天晚上,吳三桂召來幾個心腹,商議着無論如何也要將自己父親接到寧遠。護衛來報:“大人,城下來了幾個大清國的人,他們射上來了一封信說是要我們親自交給大人。“吳三桂接過來一看,上寫“吳三桂親啓”他大吃一驚:“是舅舅的筆體。”看後大吃一驚“舅舅就在城下,莫不是又騙了皇太極逃回來了,這可太好了。”

他率心腹們登上城頭,果然是舅舅,他驚叫道:“神了舅*真有本事又從皇太極手裡逃出來了。”

吳三桂多了個心眼,他吩咐心腹“你們悄悄打開城門,不要聲張,直接將舅舅接到總兵府。”

自錦州被圍,爺倆就再未見過面,今日相見,恰是一場生離死別後的重逢二人抱頭痛哭。祖大壽見吳三桂一身縞素,驚問道:“你這是?”吳三桂哭訴道:“甥兒聽說舅母亡故,萬分悲痛,卻不能爲舅母送終,只有遙祭而已。

祖大壽流着淚:“難得三桂一片孝心你舅母沒白疼你。”

“沒有舅舅、舅母,就沒有我三桂的今天,撫育之恩,終生難忘。”祖大壽道:“快弄些飯菜來,我們還沒吃飯呢,都餓壞了。”吳三桂吩咐道:“預備酒菜爲舅舅接風。”

“簡單些能吃飽就行,我還有話要說。”

“那就先墊補一口,說完了話再爲舅舅接風不遲。”飯後,吳三桂屏退衆人問道:“舅舅這次是又怎麼騙出來的?

是不是以勸降甥兒爲理由?”祖大壽搖了搖頭。

“那是悄悄溜出來的?”祖大壽還是搖了搖頭。吳三桂仔細看祖大壽身上的衣服,沒有一絲血跡,又沒帶長槍,也不像是衝出來的:“那舅舅是?”

祖大壽這時才摘下頭盔,露出大辮子:“三桂呀,舅舅這次是奉了大清國皇上之命勸你歸順的。”

“啊?舅舅,你?

真是皇太極派你來的?他就不怕你再次不歸?”“舅舅算是開了眼了,這個皇太極是太有肚量了,這次真是他親自派舅舅來的。”

“皇太極真有如此胸懷?”“何止如此”祖大壽將這些天在盛京的見聞,一一講給了吳三桂,吳三桂聽得入了神:“這麼說,皇太極真的能成氣候?”

“三桂,他已經成氣候了。現在天下亂到了這個地步,崇禎已無力迴天,或是流賊,或是大清,二者必有君臨天下者,舅舅以爲,非大清莫屬。所以。舅舅此來是要勸你認清天下局勢,也好早作打算。”

吳三桂考慮了一小會說道:“皇太極的確是非凡人物,可崇禎也奸得很,他將父親調到了兵部,說是重用,其實是調到眼皮底下看着。

真要是歸降,也得先把父親安頓好啊。你告訴大清國皇上,就說我欠他個人情,將來一定厚報。”“三桂,當斷不斷,反受其亂,你戀陳沅舅舅不反對,卻不能兒女情長,英雄氣短,我看天下早晚也是大清的了,你千萬別錯過子機會。”“三桂今天的一切都是舅舅給的,舅舅發話,三桂就是赴湯蹈火,亦死而無怨,況且如今之天下,確如舅舅所言,大明氣數盡了。三桂心裡有數,待三桂將父親安頓好後,自會對舅舅和皇太極有個交待。

不過,外甥有個請求,以後我們雙方來往,一定要秘密,千萬不可泄露風聲,就是將來甥兒真的降了,也不宜立刻公開,否則,還如何賺開關門?最好皇太極近日能發兵攻打寧遠,虛張一下聲勢,也好讓朝廷知道三桂還在抗清。”

“棄明歸清,是重大之事,大主意還得你自己拿,舅舅不能勉強你。我一定會將你的意思轉達給大清國皇上,你千萬要好自爲之。”

七天後,祖大壽返回了盛京,祖大樂,祖澤潤,祖可法等一顆懸着的心落了地。皇太極則單獨召見了他,聽了他的具奏,露出了滿意的微笑:“好,好哇,人怕見面,樹怕扒皮,見了面才能將事情說明白,有吳三桂這些話朕就放心了,咱們就耐心等着他。”

“皇上,吳三桂懇請皇上能近日發兵攻寧遠,造造聲勢。”

“噢?”皇太極一怔,但很快就明白了,他笑道:“聲勢是要造的,但不要着急,還是要先禮後兵。朕還要給吳將軍送禮呢。”

祖大壽心中暗暗叫苦:“這樣的話,吳三桂可要難受了。”“祖承政,你要和吳將軍經常聯繫,此事可就全靠你嘍。”“皇上放心,臣一定將此事辦妥,臣無論如何也應爲大清立個功,就算是將功折罪。”

“折什麼罪,哪裡來的罪?這次立了大功嘛,以後不要總是罪呀罪的,事情都過去了。”

鬆錦之戰,俘獲明軍一萬三千多,皇太極看着范文程送上來的戰報統計問范文程道:“這些明軍現在何處?”“大都在義州、錦州一帶的各旗營中。”皇太極眉頭當時就皺起來了:“這不行,一些滿洲將領驕橫得很,戰俘落在他們手裡,還不得折騰死,要儘快分開。”

“皇上仁厚,臣有一想法,蒙古已建了八旗,漢爲什麼不能建八旗?漢八旗可以直接聽命於皇上嘛,且又無需世襲。”

皇太極輕輕拍了一下桌角:“這是優漢的既定方略,寧完我和佟養性都曾跟朕說過,看來,現在是時候了。你速與吏部商議一下,擬出個漢軍旗額真的名單,要快,久了,朕擔心明俘會被逼出亂子來。你可派出些暗探到義州、錦州一帶,抓幾個虐待明軍戰俘的混蛋,殺雞給猴看看。”

五天後的朝議上,睿親王多爾毅宣佈組建漢軍八旗的聖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我大清雖爲滿州所締造,但亦有蒙、漢之鼎力,聯蒙優漢是朕的一以貫之之方略。鬆錦之戰,賴天之助及衆將浴血,已獲大捷,且俘獲甚衆。爲安撫歸順之明軍,着擴建漢軍旗,原四旗擴爲八旗。旗色、衣甲悉同滿州八旗,現任八大固山額真如左:正黃旗固山額真:祖澤潤:鑲黃旗固山額真:劉之源:正紅旗固山額真:吳守進:鑲紅旗固山額真:金礪:正白旗固山額真:佟圖賴:鑲白旗固山額真:石廷柱:正藍旗固山額真:巴彥:鑲藍旗固山額真李國翰。欽此。

八位新任都統出列跪拜謝恩,皇太極勸勉道:“爾等皆系我大清功臣,今各領漢軍旗,要勤於訓練,朝督幕責。

訓練之要在發揮所長,火器是漢軍旗的強項,在這方面尤要下功夫,不得絲毫懈怠。”

第405章 工業革命的序幕第284章 出征第185章 分功第293章 貿易收入第205章 武勇忠烈虎賁衛第330章 江南書院第485章 總督第518章 李子湖之死!第431章 長恨歌第344章 賭坊第523章 廣島一百二十九“烈士”第435章 料羅灣,料羅灣!第565章 大戰一片石(下)第266章 拍馬匹藝術化第528章 一刀光寒日本!第498章 一句話的收買人心第484章 血戰鹽霸第493章 丁雲毅——援軍——到了!第205章 武勇忠烈虎賁衛第171章 喝一杯壯行的酒!第524章 田澤殺戮戰場(上)第396章 皇太極和他的兄弟們第326章 耗子第547章 大征服者——丁雲毅!第198章 “大明私掠許可證”第115章 婚事?第302章 收買第398章 熟女、蘿莉......第565章 大戰一片石(下)第262章 雙喜臨門第373章 一個白癡的誕生第239章 臺灣發展第322章 強佔美人心第571章 燃燒中的盛京(下)第553章 武烈王——丁雲毅!第335章 兄弟第138章 命算揀回來了第236章 升了我也升你的官?第126章 海戰之前第128章 誰與我浴血奮戰!第272章 新的臺灣第125章 戰便戰,死便死第6章 “龍牙”第419章 要反就真反了!!第236章 升了我也升你的官?第85章 我需要炮第494章 皇宮小太監(上)第191章 矛盾初現第299章 赴臺第293章 貿易收入第390章 抵抗者——殺無赦!第531章 奪取扎幌第307章 五路援軍第498章 一句話的收買人心第249章 新的同盟第129章 丁雲毅的反擊第277章 海盜王——丁雲毅!第514章 火槍立威第475章 “天使”號第468章 驚人的婚宴(上)第215章 衝突敵陣,唯我虎賁!!!第219章 第二日:銳騎衝敵第181章 白旗第515章 澳門“司閣菲”號第326章 耗子第95章 是福,不是禍!第162章 海盜同盟第34章 上下一心第325章 料青山見我應如是第53章 論勢第154章 提親第406章 “故人”第505章 中興之主??第38章 打造新船第292章 得子第549章 南遷?第438章 料羅灣大海戰(中)第540章 皇帝和大臣們第411章 證人第242章 史偉德少校團第45章 遠洋貿易公司第425章 大敗第401章 再用洪承疇第337章 錦衣衛第533章 京都最後一戰第410章 到處都是疑點第167章 報捷書第547章 大征服者——丁雲毅!第196章 “兵變”第467章 請賢第103章 一笑傾城,再笑傾國第377章 爲了大明——死戰!第198章 “大明私掠許可證”第271章 妻妾第113章 吳三桂來了第380章 挑戰書第447章 矛盾第421章 泉州變化第49章 諸玉前第69章 當年的你心狠手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