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最後的希望(中)

強明

但這兩人的舉動無異於是自尋死路,就在他們剛剛靠近白甲兵的屍體的時候,鄭霄風也毫不手軟,又連開兩槍,兩名戰兵幾乎是同時從馬背上摔倒了下來。

一下打死了三名白甲軍,城牆上再次爆發出一陣歡呼,剛纔因爲敵軍精湛的騎射之術而倍受打擊的士氣也漸漸恢復過來。而城下剩餘的九名敵軍人人都露出了驚恐之色,再也不復先前的驕狂。同時下意識的控馬後退,一直退過了第二道壕溝,才停止了下來。而有十幾名僥倖還活着的百姓也趁着這個機會,向城牆邊飛奔而去,只想離敵軍越遠越好。

鄭霄風從城頭上看去,只見那九名敵軍還第一道壕溝和第二道壕溝之間徘徊,顯然是不甘心就這麼敗走,但又不敢靠近城牆。

這時羅遠斌道:“大人,敵人還不走,我們用大炮再轟他兩炮。”

鄭霄風呵呵笑,道:“不用了,現在敵人徘徊不去,一定是心有不甘。如果再用大炮轟他們,我們也未免太勝之不武了,各位將軍,誰敢和我一起出城,迎戰敵人。讓敵人知道我們義軍並非是只敢躲在城裡,用火銃打他們,同樣也敢與敵人真刀真槍的拼幾陣。”

鄭霄風知道,雖然剛纔打死了三名白甲軍,還有一名是白甲兵,但一來全是由自己出手,其他人不過都在一邊吶喊助威而已。雖然可以提高全軍的士氣,但如果不出城和敵軍硬拚一場。還是不能完全消除他們對敵軍的恐慣。

現在城外的白甲軍只剩下九個人,連最強的白甲兵也被打死了。士氣已挫,而自己一方士氣也正在回升,因此鄭霄風也決定出城迎戰敵軍。

果然被鄭霄風這麼一激,城裡的諸將頓時都熱血沸騰,由其是一干年輕人,更是個個爭先。紛紛都要隨鄭霄風出戰,而呂伯纔等那些在呂宋居住的時間長了的人雖然仍對白甲軍心懷懼意,但這時也都產生了旺盛的戰意,也都主動請戰。

鄭霄風對此十分滿意。道:“敵人現在只有九個人,那麼咱們也用九個人去迎戰。要是比他們多一個人,就不算好漢。”

當下點了周少桓、童大勇、成進、成剛、楊武丞、吳漢生、周琦、趙英傑連同自己,一共九個人出城迎戰。這九個人基本都是義軍的精銳,鄭霄風也不相信,難到白甲軍個個都不是人?

這時在城外徘徊的九名白甲軍正是欲進不進,欲退不退的時候,忽然見城門一開,吊橋放下,從城中也殺出幾騎人馬來。而且一共也只九騎,再也沒有多的了。

這幾個敵軍也立刻明白,對方這是要和自己正面交戰。幾個人互相看了一眼,也都知道,這是自己挽回敗局的機會。他們本是一支付責探路的前哨人馬,死了一名白甲兵,二名戰兵就算是慘敗,如果就這麼空着手回去,只怕人人都要受責罰。

因此必須有所收穫。回去纔能有點交待。

不過幾個人仍然害怕義軍的火銃,也不敢靠得太近,紛約策馬,一直退到第一道壕溝邊才止住,一字排開。而鄭霄風等人也在第二道壕溝邊停住,雙方離着三十多步的距離,互相對持。

看見對方都是拿着刀槍武器,並沒有火銃,白甲軍也完全放下心來。卻不知其實這時他們九個人的性命以經全都掌握在鄭霄風手上。

現在白甲軍中還有兩個馬兵,一個戰兵,其餘的六個都是守兵。自然是以那兩名馬兵爲守,他們互相之間小聲交流了幾句,只見一個馬兵一催坐馬,前衝了兩步,一舉手中後長杆飛廉大刀,對着義軍這邊,嘰裡咕嚕的說了一通,雖然沒有人聽得懂他說是什麼,但也都能猜出,他是在向義軍挑戰。

這時楊武丞道:“大人,讓我來打這第一陣吧。”

鄭霄風點點頭,在義軍中,論騎戰之術,以楊武丞爲最高,連鄭霄風也要甘拜下風。因此這第一陣由他出戰,是最合適的人選了。

楊武丞也一挑長槍,縱馬出場,兩人各自分東西立馬站住,相距的有六十多米。互相對持了一會兒,馬上各自催開戰馬,互相對衝起來。

六十多米的距離,在戰馬的全速奔馳下轉瞬即過,兩人各自舉起手中的武器,準備在兩馬交錯而過的一瞬間,給對方發起致命的一擊。

就在兩匹戰馬即將相遇的一刻,楊武丞忽然一抖長槍,槍頭立刻化出數十個,令人眼花繚亂,難以琢摸。

而那名馬兵也本能的一怔,不過他也是久經戰場之輩,雖然分不出對手的真假槍頭,但也一舉長杆飛鐮刀,向楊武丞當頭猛砍下去,全是一付兩敗俱傷的打法。

這馬兵的應招當然是正確的,只可惜就在他出手之前,先緩了一緩,而就是這麼一緩,也給楊武丞容出了一絲空隙,身子在馬背上一伏,飛鐮刀擦着楊武丞的頭盔掠過,而楊武丞的長槍如如毒蛇一般刺出,刺入了敵手的小腹。

兩馬交錯而過,這馬兵從戰馬的一側“咕咚”一聲,裁倒下馬來。而楊武丞從馬背上坐直起身體,高舉着長槍,迴歸到本隊之中。

既使是在關城上,義軍的士兵們也看得清清楚楚,立刻又一次暴發出了長久不息的歡呼聲。因爲這一次可不是用火銃,而是實實在在的正面對決,毫無一點花哨的單挑比式中獲勝。人人心裡都產生出這樣一個念頭,原來敵人也不過如此。

而剩佘的八名敵軍人人面色蒼白,原以爲一個馬兵出戰,必然會給自己帶來勝利。那知這一次反到輸得更無話可說,正面對決必勝的信心。也開始動搖了起來。

而就在這時,在義軍的第二個出戰的人。以經主動出場了。

義軍中第二個出戰的是童大勇,不過他並沒有騎馬,而是下馬步行,倒提着一口厚背大砍刀,來到了陣前。

剩下敵軍之中,只能以唯一的馬兵爲首。而在他看來,現在能夠與敵軍一戰的只有自己和那一名戰兵,另外六名守兵顯然只能來看着了,但對手卻是步下挑戰。他也沒有太大的把握,正在猶豫之間,剩下那名戰兵以經跳下戰馬,迎了上去。

щшш ¸TTκan ¸¢ 〇

兩人見面一言不發,立刻就開始動手。這一戰可不比上一戰,兩馬對衝。這兩個人都是步下交戰,完全是硬橋硬馬,真打實鑿。

童大勇使的厚背大刀是特意爲他量身訂製,全長五尺六寸,刀柄長兩尺六寸。刀刃長三尺,背厚竟達半寸有餘,重達五十八斤,輪動起來“嗚嗚”帶風,勁道十足。而這名戰兵在步下使的一把長達六尺的雙刃大斧,看樣子也有五六十斤沉,招、架拔擋,絲毫也不遜色。兩柄重型武器相擊,不斷髮“當、當、當”打鐵一般的聲音來。

儘管義軍的衆將都知道童大勇神力驚人。但畢競是在與敵軍交戰,也都不甴爲他擔心起來。而鄭霄風同樣也吃驚不小,因童大勇的氣力在義軍中首屈一指,而想不到敵軍之中一個普通的戰兵,也就能夠與他相抗衡,敵軍的單兵作戰武力,確實十分驚人。

這時兩人以經硬拼了十幾下,那名戰兵終於還是架不住童大勇的神力,漸漸有些力不能支了。童大勇趁機連續猛攻數刀,只殺的那戰兵連退數步。“當”的一聲,刀斧再度相擊,那戰兵手中的雙刃斧竟被砸飛,童大勇趁機趕上,又是一刀,將那步兵的人頭砍得飛上半空,轉了好幾個圈之後,才落到地上。

義軍中再次發出了熱烈的歡呼聲,等童大勇迴歸本陣之後,衆人才發現,他的厚背刀上竟己崩出大大小小七八個缺口,可見剛纔一戰,是多麼激烈。

而在白甲軍那一方,剩下的六名守兵人人臉色滲白,顯然都己是膽寒之及。而僅存的一名馬兵更是面如死灰。這一仗打到了這一步,就算自己能夠逃回去,恐怕也難以避免被本牛錄的額真斬首的命運。

因此這名馬兵把心一橫,雙腿一夾馬腹,向前走了幾步,用手中的長杆飛鐮刀一指鄭霄風,嘴裡嘰裡咕嚕說了一通。顯然是在向鄭霄風挑戰。剛纔他以經看出來,鄭霄風至少是出戰的這幾個人的首領,反正自己左右也難逃一死,到不如和這支明軍的首領大戰一場,在臨死之前也拉一個走。

鄭霄風見他點指自己,正要出戰,周少桓擋住他,道:“大人,你是一城之主,不可以身試險,還是讓我出戰吧。”

鄭霄風笑道:“敵人點名指姓的叫我,如果我不出戰,豈不是怕了他嗎?你們就在這裡好好看着,我是怎樣殺死這個敵人的。不過你們注意,我殺了這個敵人之後,剩下的六個一定會逃跑,你們一定要做好準備,千萬不能讓他們逃了,爭取抓幾個活口。”

其實鄭霄風並不是呈強好戰的人,只是他看得很淸楚,剛纔義軍雖然連嬴了兩陣,但出場的兩人卻是義軍中單兵作戰能力最強的兩人,而如果出戰的是那六名守兵中的一個,他到是敢讓周少桓他們迎戰,但現在出場的卻是這隊白甲軍之中最後一個馬兵,鄭霄風估計周少桓等人上去也是輸多嬴少,只有己出戰,纔有必勝的把握,而且只要戰勝了這名馬兵,這一戰也就算是完勝了。

兩人各自立馬,分東西站好,那名馬兵到底是久經戰場,一看鄭霄風控馬的動作,就知道鄭霄風的馬術並不閒熟,因此也不由精神一振,立刻大吼了一聲,雙腿一夾馬腹,舉起大刀,向鄭霄風猛衝過來。而鄭霄風也一抖長槍,催開座馬,迎了上去。

就在兩馬相距不到十米距離的時侯,鄭霄風忽然做出了一個令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舉動。他猛然一勒坐馬,將手中的長槍用力的擲了出去,同時整個人也從馬背上翻滾下地來。

那名馬兵也不由一怔,還沒反應過來,忽覺重心下沉,自己的坐馬居然頭部觸地,栽倒在地上,而他整個人也從馬頭前翻滾下來。原來鄭霄風剛纔擲出的長槍並非襲人,而且對他的坐馬下手,長槍己經插入了這馬兵戰馬的前頸。

其實鄭霄風心裡很清楚,自己馬術肯定不及白甲軍,因此在馬上比拚,自己其實比周少桓他們強不了多少,唯有想辦法把雙方都弄下馬來,在步下決戰,自己纔有必勝的把握,這纔想出了這麼一招。

那名馬兵也穿了三層重甲,有好幾十斤沉,因此摔落馬下之後,一時半會竟爬不起來,而目光一轉,但卻只見鄭霄風笑嘻嘻站在數步以外看見,並沒有趁機進攻。

雙腳站穩地面之後,鄭霄風也心中大定,這一下自己將穩操勝券了,因此也決定在義軍的士兵們面前好好打一陣,到也不急於進攻,而是等着那馬兵爬起來。

費了好半天力之後,那馬兵才從地上掙扎着爬了起來,而手中的長刀也被摔脫了手,因此急忙撥出腰刀,雙手握緊,目光死死盯着鄭霄風。

鄭霄風也拔出了軍刀,但向他指了一指,然後又招了招手,示意讓他先攻自己,顯然是帶着十分輕視的態度。

那馬兵大吼了一聲,雙手持刀,狠狠向鄭霄風猛砍了過來。鄭霄風卻站在原地不動,等他攻到自己面前,身子稍稍一側,便躲過了刀鋒,腳下使了一個絆子,那馬兵立刻“僕通”一聲,僕面裁倒在地上。義軍中立刻發出了一陣鬨笑,顯然是在嘲笑那名馬兵。

那馬兵不禁又羞又氣,掙扎着又從地上爬了起來,揮刀又向鄭霄風砍了過來。但這時他的方尺以亂,混然不成招法,鄭霄風身子一閃,就躲了過去,同時用軍刀的刀背,在他屁股上狠狠打了一記。那馬軍踉嗆了幾步,又一次栽倒在地上,樣子狼狽之及。

而這時義軍的笑聲更大,還有不少人甚致發出了噓聲。那馬兵更是羞憤難當。論騎戰之術,鄭霄風自然比不上他。

但論步下交戰,就是兩個馬兵,也未必敵得過鄭霄風。RS

第79章 劉香使者第353章 第一塊殖民地(上)第468章 驚人的婚宴(上)第428章 總攻泉州!!第111章 丁家第434章 流寇再起第70章 交鋒第289章 談判第428章 總攻泉州!!第68章 鄭芝龍來了第277章 海盜王——丁雲毅!第552章 殺出京城第140章 遏制住丁雲毅第565章 大戰一片石(下)第480章 海盜來了(下)第538章 京都平叛第343章 長老會第127章 海戰第448章 海盜第44章 從軍第570章 燃燒中的盛京(中)第70章 交鋒第528章 一刀光寒日本!第240章 戰艦發展、旱災!第507章 三路出兵之計第81章 八虎之首——洪三峰!第455章 生擒鄭森(下)第71章 海上貿易第477章 大發展第285章 大海戰第69章 當年的你心狠手辣第489章 最後的希望(中)第53章 論勢第259章 探子第408章 命案第127章 海戰第245章 金刀衛第441章 松山大戰中的吳三桂(下)第198章 “大明私掠許可證”第55章 錢那,錢那!第215章 衝突敵陣,唯我虎賁!!!第458章 拜訪第499章 愈加之罪,何患無詞!!第380章 挑戰書第563章 李自成之死(下)第244章 火器局第81章 八虎之首——洪三峰!第8章 初到澎湖第550章 大明忠烈第99章 十兩銀子的飯局第341章 火炮和戰船第360章 上川湖第509章 白銀帝國第464章 清官和貪官之間第318章 花魁大會第216章 分兵第167章 報捷書第269章 “刁頭”丁雲毅第294章 虎賁親軍和虎賁近軍第480章 海盜來了(下)第451章 他不是忠臣,是權臣!第560章 虎賁衛——關寧軍!第301章 崇禎皇帝的疑心第442章 孤單的船(上)第346章 賴合恩第202章 底線!第380章 挑戰書第66章 戰利品第179章 大決戰第322章 強佔美人心第374章 釣野伏第408章 命案第72章 洪調元的身世第452章 狹路相逢第200章 合二爲一第28章 鬼王丸第77章 大哥,保重!第417章 八字治國方略第535章 勝利者和失敗者!第565章 大戰一片石(下)第437章 料羅灣大海戰(上)第435章 料羅灣,料羅灣!第428章 總攻泉州!!第551章 壯烈殉國!!第323章 賀逢聖第340章 是忠是奸第151章 “特洛伊木馬”第136章 轟然倒下第86章 武田寶藏第420章 火燒!第385章 將軍使者第88章 是福是禍?第105章 崇禎第28章 鬼王丸第465章 鄭芝龍的寶藏第327章 遇伏第474章 “天使”號(上)第352章 “丟盔棄甲”的虎賁衛將士第9章 “漁民”丁雲毅第21章 一刀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