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楚懷王

熊槐是楚威王之子,公元前328年繼承王位,史稱楚懷王。同年,魏趁楚喪,伐楚取徑山,楚未有反擊。楚國自楚肅王開始,經過近60年的休養生息,到楚懷王即位時,國勢達到頂峰,與先後崛起的齊秦並列爲三大強國,楚國成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國家,也是當時物產最豐富,人口最衆多,軍隊最強盛的國家。公元前323年,楚國打着送魏公子高返回魏國的旗號,派大司馬昭陽帶兵攻入魏國,在襄陵大破魏國軍隊,取得決定性的勝利,奪取了魏國的八座城池,一血徑山之恥。

楚國正值歲末冬天,到處下起了鵝毛大雪,天寒地凍。楚懷王叫人在宮殿裡點上爐火,燒得旺旺的,又穿上厚厚的皮大襖,還是覺得身上發冷,直打寒戰。突然,他沉思了一會兒,良心有些發現,設身處地,不免想起了他的臣民們:我把爐火點得這麼大,身上還穿着這麼厚的皮襖,竟然仍然很冷,那我的子民們既沒有爐火烤,又沒有皮襖穿,豈不是更冷得難以忍受?這時的楚懷王心情非常之好,也顯得非常慷慨,於是頒下旨令,給全國的貧苦百姓和遊客送去取暖的煤炭。人們在得到君主送來的燃料後,很是高興,也非常感動,十分感激楚懷王,都稱讚他是位好國王。這就是“雪中送炭”典故的最初由來。

戰國時期,各諸侯國之間經常互相攻伐,趙國憑藉武力不斷侵犯楚國。此時楚國人杜赫來見懷王,聲言他能說服趙國跟楚國和好。楚懷王非常高興,準備把杜赫封五大夫,然後派他前往趙國。大臣陳軫知道了這件事,向楚王獻計說:假如杜赫不能完成跟趙國通好的使命,大王授給他五大夫的爵位,這豈不是無功受祿了嗎?楚懷王聽陳軫說得有理,便問:那你說該如何辦?陳軫說:大王最好以十輛兵車,派杜赫去趙國,等他完成了使命,封爲五大夫。楚懷王採納了陳軫的計策,用十輛兵車送杜赫去趙國。杜赫見楚懷王不提封爵之事,十分生氣,乾脆拒絕出使趙國。於是陳軫向楚王說:杜赫不接受出使趙國的使命,這正表明他心懷鬼胎,他的目的是想騙取爵位,現在見大王不給爵位,他就乾脆不去了。

楚懷王任用昭陽、靳尚、上官大夫、昭睢、莊蹻、唐昧、屈原、昭滑、陳軫、蘇代、田忌、公孫衍等人,楚國一度人才濟濟,國勢大盛。楚懷王和唐昧積極變法,恢復了楚悼王、吳起時期的許多法令,調整楚國矛盾重重的各種利益集團的力量對比,抑制楚國的貴族集團,改革觸動了權貴階層的利益,遭到了他們的抵抗,改革失敗。

楚懷王十年(公元前319年),魏惠王見楚懷王已壓倒齊國,便與韓宣惠王迅速倒向楚國,表示魏國一直是跟隨楚國的,秦國的強迫不能使魏國脫離楚國,勸楚懷王伐秦。懷王在壓倒齊、魏兩個大國後,本來就有意打擊日漸強大的秦國,楚懷王任用公孫衍代表自己爲總聯絡人,組織合縱攻秦。公孫衍是魏人,從楚入魏,與魏惠王商議攻秦大計。魏惠王罷免魏相張儀,任命公孫衍爲新的魏相,並驅逐張儀回秦。在公孫衍的穿梭下,楚、齊、趙、魏、韓、燕、義渠很快就形成了七國合縱攻伐秦國的局面。

公元前318年,韓趙魏燕等國公推楚懷王爲縱長,從東西兩個方向攻秦。楚懷**名大噪,儼然成爲魏惠王之後的又一位霸主。但由於列國各有異心,合縱爲秦所破。這時的天下形成了齊、楚、秦三大勢力,而齊、楚間形成了聯盟。公元前313年,齊楚聯軍攻取秦的曲沃,斬斷了秦東出的觸角。

公元前312年,秦國張儀欺騙懷王要其以斷絕齊國之交換取秦國割讓六百里商於之地,懷王中計,與齊國斷交後只得六裡地。懷王惱怒不已,發兵進攻秦國,被魏章大破于丹陽,懷王再召集全國的部隊,發動進攻,再慘敗於藍田,其後前311年秦國攻取召陵,三戰皆敗,韓魏趁機進攻楚國在中原的領土,楚國大國地位瓦解,從此走向沒落。公元前306年,楚國乘越內亂的時候,聯合齊國進攻越國,佔領越國位於原吳國故地的國都,殺死越王無疆,把原來吳國一直到浙江的土地全部攻下,並設江東爲郡。越國因此分崩離析,殘部逃往越國故地,各族子弟們競爭權位,有的稱王,有的稱君,居住在長江南部的沿海。

公元前301年,齊聯合韓魏大敗楚軍於垂沙,與此同時,秦也出兵大敗楚國。楚國進一步沉淪。公元前299年,秦國攻佔了楚國八座城池,秦昭襄王約懷王在武關會面。懷王不聽昭睢、屈原勸告,決定前往武關,結果被秦國扣留。秦王逼迫他割地保命,被仍肩負國家責任感的楚懷王嚴詞拒絕。秦無法達成挾持楚懷王輕鬆拿到楚國領地的夙願,無奈下只能一直囚禁楚懷王。

懷王被扣留期間,楚人立太子爲王,是爲楚頃襄王。公元前297年,楚懷王逃走,秦人封鎖通往楚地的道路。懷王逃到趙境,趙國不敢收留他,懷王企圖逃往魏國,但被秦國追兵捉回。公元前296年,楚懷王憂鬱成疾,命喪咸陽。秦國把遺體送還楚國,“楚人皆憐之,如悲親戚”。公元前278年,秦國大將白起帶兵南下,攻破了楚國國都。屈原亦在同年五月五日這天投汨羅江自殺。

第十二章軒轅黃帝第一百七十六章寶林寺第六十三章大衛(三)第九十六章始皇帝第一百四十六章周武帝宇文邕第一百五十一章涇河水龍犯天條第一百零七章耶穌傳道第一百七十一章三打白骨精第一百零一章看管蟠桃園第一百五十一章涇河水龍犯天條第四十八章大會萬仙陣(二)第一百四十三章菩提達摩(二)第五十三章兵臨朝歌(二)第一百九十五章終成正果第一百四十二章菩提達摩第六十一章大衛第一百四十章周瑜第九十七章二世胡亥第五十六章王伯欽第四十九章大會萬仙陣(三)第二百二十章寇準第二百零九章教會分裂第一百零六章漢武帝(四)第一百一十章王莽第九十五章秦王掃六合(二)第一百八十九章西行遇前緣第一百四十二章司馬懿(二)第二百二十二章南懷仁第十二章軒轅黃帝第五十三章兵臨朝歌(二)第三十六章子牙爲相第三十三章文王吐子第六十三章大衛(三)第一百十二十七章使徒傳道(四)第十八章成湯亡夏第九十四章秦王掃六合第六十三章大衛(三)第二百零六章徽宗趙佶第二百二十二章南懷仁第十五章夏第一百四十七章隋文帝楊堅第六十九章內門弟子第一百八十五章悟空戰心魔第四章盤古第一百五十四章江流兒第一百八十六章路阻火焰山第三十二章伯邑考進貢(二)第二十五章姜子牙下山第二百一十八章姚廣孝第一百八十八章扇滅火焰山第八十三章孫臏與龐涓第六十三章大衛(三)第七章盤古兒女(二)第一百章項羽(二)第六十七章猴王出世第二百零九章教會分裂第五章羊與蛇弟三十五章子牙收徒第六十六章齊桓公第二百一十八章姚廣孝第十八章成湯亡夏第一百二十八章使徒傳道(五)第一百零八章大鬧蟠桃宴第七十三章老子(二)第六十章掃羅王(二)第十七章牛郎織女第五十六章帝辛自焚摘星樓(二)第四十章魔家四將(三)第一百五十中李靖(三)第十六章少康復國第九十章楚懷王第一百四十一章司馬懿第一百二十五章使徒傳道(二)第二百一十四章尹志平第一百零六章漢武帝(四)第一百一十三章道成肉身(二)第八十三章孫臏與龐涓第七十一章猴王得神兵第一百七十七章國王託夢第一百章項羽(二)第九十一章長平之戰第一百五十七章猴王隨西第八章菩提現世第五十四章兵臨朝歌(三)第九十六章始皇帝第八十章陳氏代齊第二百二十四章宗教改革第一百六十八章五莊觀第一百四十五章蘭陵王第一百八十三章悟空再被逐第一百七十章五莊觀(三)第一百零三章漢武帝第九十七章始皇帝(二)第三章天使叛亂第一百三十三章佛入東土第一百一十章王莽第一百三十五章道教發展第九十三章少年宰相第四十二章孔宣兵阻金雞嶺(二)第一百四十章周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