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周武帝宇文邕

西魏大統九年(543年),宇文邕出生於同州,是宇文泰第四子。據說宇文邕幼年便知道侍奉雙親至孝,而且聰明敏達有氣度。宇文泰因此很喜歡他,常對別人說:“將來能實現我的志向的,一定是這個兒子。”因爲其父爲西魏權臣,故而青少年時代的宇文邕前途平坦,西魏恭帝二年(555年),宇文邕十二歲時,被封爲輔城郡公。北周孝閔帝元年(557年),三兄孝閔帝宇文覺受禪登基,建立北周,拜宇文邕爲大將軍,出鎮同州。同年九月,大冢宰宇文護廢孝閔帝,擁立明帝宇文毓繼位。十二月十六日,遷任宇文邕爲柱國,授蒲州諸軍事、蒲州刺史。武成元年(559年),宇文邕入朝擔任大司空、治御正,進封爲魯國公,兼任宗師。周明帝十分親近他,朝廷凡有大事,多同他商議。宇文邕性格深沉,識見宏遠,不是因爲周明帝垂問,他始終不輕易發表意見。周明帝常常讚歎他道:“此人不言,言必有中。”

武成二年(560年)四月,權臣宇文護派人毒死周明帝,立十七歲的宇文邕爲帝,是爲周武帝。宇文邕即位時,北周政局十分不穩,關鍵原因就在於宇文護壟斷了北周實權。宇文護是宇文泰的侄子,西魏時,曾任大將軍、司空。大定二年(556年),宇文泰病重臨終之前,曾鄭重地對宇文護表示過,自己的諸子都年幼,而且外敵勢力龐大,所以要求宇文護總攬軍政,繼承自己的志向。宇文護表面許諾下來。第二年,他擁立宇文覺爲帝,建立了北周政權。宇文覺秉性剛烈,特別厭惡晉公宇文護的專權。宇文邕深知宇文護的勢力已經長成,故而採取了韜光養晦的策略。即位伊始,他不敢暴露自己對宇文護的不滿。保定元年(561年)正月,宇文邕就以大冢宰、晉公宇文護爲都督中外諸軍事。而且在日常極力討好宇文護。周樑躁公侯莫陳崇隨宇文邕一同到原州,夜裡,他執意回到長安去。衆人都認爲這件事有些奇怪。侯莫陳崇自以爲聰明,便對自己周圍親近的人揚言宇文護已經被誅殺。有人把侯莫陳崇的話傳了出去。宇文邕聽說後,立即召諸公於大德殿,當着衆人的面責罵侯莫陳崇,侯莫陳崇惶恐謝罪。就在這一天夜裡,宇文護派兵衝進侯莫陳崇住所,迫使他自殺了。宇文邕通過實際行動,表明自己對宇文護決無二心。不久,宇文邕又用韜晦之計表彰宇文護,詔稱:“大冢宰晉國公,親則懿昆,任當元輔,自今詔誥及百司文書,並不得稱公名。”在詔書之中不得稱晉公宇文護之名,可見宇文邕對宇文護暫時“尊崇”之程度。宇文護的母親被北齊俘虜,母子分離三十五年,後來北齊將她放回,宇文邕對她也竭力奉承,凡是賞賜她的物件,一定是極盡奢華。每到四時伏臘,宇文邕都是率領皇族親戚向宇文護之母行家人之禮,被稱爲“觴上壽”。用此來博得宇文護的歡心。由於宇文邕表面上的尊重、曲從,宇文護沒有像對宇文覺、宇文毓那樣對待他。然而在暗中,宇文護還是時時要挾宇文邕,專橫跋扈,總想取而代之。保定四年(564年),宇文邕在宇文護的策劃下發兵攻打北齊。十一月,柱國、蜀國公尉遲迥率大軍圍困洛陽,齊國公宇文憲於邙山圍困齊軍,晉公宇文護的軍隊駐紮於陝州。十二月,權景宣攻打北齊豫州,齊刺史王士良在內外夾攻之下投降了北周。但因爲北齊武成帝高湛派高長恭與幷州刺史段韶、大將軍斛律光前往洛陽救援,因爲懼怕北周的兵力強大,不敢前進。段韶利用謀略打敗北周軍隊。宇文邕與宇文護想吞併北齊的初步計劃被遏制。這次戰役的失敗,使得宇文護在北周的威望大大降低,爲周武帝宇文邕後來的奪權創造了一定條件。

宇文邕吸取兩位兄長的教訓,表面上與堂兄相安無事,任其專權。暗中卻在慢慢積聚力量,尋機誅護。建德元年(572年),宇文邕決心剷除宇文護。宇文護從同州返回長安,宇文邕便與他一同來見太后,宇文邕一邊走,一邊對宇文護說:“太后年事已高,但是頗好飲酒。雖然我們屢次勸諫,但太后都未曾採納。如今兄長入朝,請前去勸諫太后。”說着,又從懷中掏出一篇《酒誥》交給宇文護,讓他以此勸說太后。宇文護進到太后居處,果然聽從宇文邕所言,對太后讀起了《酒誥》。他正讀着,宇文邕舉起玉珽在他腦袋上猛地一擊。宇文護跌倒在地,宇文邕忙令宦官何泉用刀砍殺宇文護,何泉心慌手顫,連砍幾刀都沒有擊中要害。這時,躲在一旁的宇文邕同母弟衛公宇文直跑了出來,幫忙殺死了宇文護。誅滅宇文護勢力,是周武帝宇文邕一生中的大事。它使宇文邕避免了走短命皇帝的老路,把北周從內亂傾軋中解救出來。宇文護被殺後,北周的大權才真正開始掌握在宇文邕手中。宇文邕除去了心頭之患,開始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他在父親宇文泰所建立的基礎上,終於使原來弱於北齊的北周,轉弱爲強。隨後將宇文護的兒子、兄弟及親信斬盡殺絕。誅殺宇文護之子宇文會、宇文至、宇文靜,以及伏侯龍恩、大將軍萬壽、大將軍劉勇等人。大赦天下,改元建德。在誅殺宇文護及其親信後,宇文邕削弱大冢宰的權力,規定六府不必總聽於天官大冢宰,使它的權力虛化,以加強皇權,又改諸軍軍士爲侍官,表示軍隊從屬於皇帝和國家化。再取消兵源的種族限制,一境內凡男悉可爲兵,大大擴充了軍力。又限定地方行政長官與其僚屬的關係,以防止地方上的私人化。爲了使兄弟諸王發揮輔助的作用,建德三年(574年)正月,宇文邕冊封柱國齊國公宇文憲、衛國公宇文直、趙國公宇文招、越國公宇文盛、滕國公宇文逌等兄弟爲王爵。

建德四年(575年),宇文邕再次率兵進入北齊境內,打算滅掉北齊。長期以來,北周和北齊的關係主要是戰爭關係,雙方互有勝負,力量大體均衡。但是自從宇文邕親政後,情況發生了很大變化:一是經過滅佛,國家經濟勢力增長;二是吸收均田上廣大漢族農民充當府兵,擴大了府兵隊伍,軍事優勢形成;三是北與突厥和親,南和陳朝通好,外交策略上的成功。而北齊,卻處於“政出多門,鬻獄賣官,唯利是視,荒淫酒色,忌害忠良。闔境嗷然,不勝其弊”的狀況。

宇文邕看清了北齊混亂的局勢,決定出兵伐齊。建德四年(575年),宇文邕獨與齊王宇文憲等少數人策劃,力排衆議,決定伐齊並親自統軍圍攻金墉城(今河南洛陽),七月,周武帝宇文邕命宇文純、司馬消難,達奚震爲前三軍總管,宇文盛、侯莫陳瓊、宇文招爲後三軍總管。楊堅、薛迥、李穆等率軍分道並進。宇文邕自率大軍六萬,直指河陰。周軍進入北齊境內,紀律嚴明,禁止砍伐樹木、踐踏莊稼,犯者皆斬。頗得民心,但是周武帝宇文邕因病還師。次年(576年),宇文邕又率大軍伐齊,幾路並進,攻克平陽(今山西臨汾)。圍晉陽(今山西太原西南)時軍事失利,宇文邕自己僅得免。其後聽從宇文忻“死中求生,敗中取勝”的建議,終於攻克晉陽。建德六年(577年),宇文邕攻入鄴城,滅北齊。從此擁有了黃河流域和長江上游。爲後來隋朝的統一奠定了基礎。宇文邕生活儉樸,諸事希求超越古人,對宇文護及北齊所修過於華麗的宮殿一律焚燬,對下嚴酷少恩,但果斷明決,耐勞苦,征伐時躬親行陣,得士卒死力。齊境有北魏所俘河西人世爲廝役的雜戶,周境有從東魏及南朝梁江陵俘虜的良人沒爲奴婢,他都豁免爲良人。

當時突厥強盛,而且北齊、北周在突厥之南。宇文邕不得不娶突厥公主阿史那氏爲後。滅齊之後,宇文邕於宣政元年(578年)率軍分五道北伐突厥。宣政元年(578年),宇文邕在親征突厥的途中病倒,同年六月丁酉日,宇文邕病情加重,在回到洛陽當天就病逝了,時年三十六歲,遺詔長子皇太子宇文贇繼位。宇文邕死後的諡號爲武皇帝,廟號高祖,六月己未日,葬於孝陵。

第七十五章鬼谷子第一百九十五章終成正果第一百七十九章國王歸位第二百零六章徽宗趙佶第八十章陳氏代齊第二百零四章太宗執政第二十一章帝王辛自毀江山第三十四章飛熊入夢第一百零三章漢武帝第三十張棄朝歌渭水垂釣第十章巴別塔第八十五章商鞅變法第八十一章三國分晉第二十三章哪吒鬧東海第二百一十九章王陽明第二百一十五章馬可·波羅第一百八十章紅孩兒戲唐僧第一百九十章三藏被攝欲成婚第五十五章三藏奉旨西行第六十章掃羅王(二)第一百六十章禪院失袈裟第一百八十二章紅孩兒皈依第九十五章秦王掃六合(二)第三十張棄朝歌渭水垂釣第二百零七章狄青第一百四十七章隋文帝楊堅第一百四十五章蘭陵王第七十七章太白金星招安第七十八章官封弼馬溫第九十八章二世胡亥(二)第一百八十五章悟空戰心魔第一百三十五章道教發展第七十一章猴王得神兵第五章羊與蛇弟三十五章子牙收徒第一百七十八章八戒探井第五十五章三藏奉旨西行第一百三十三章佛入東土第一百二十一章被捕第六十章掃羅王(二)第二百零二章包拯第四章盤古第一百三十七中隆中對第三十九章魔家四將(二)第二百零九章教會分裂第六十五章東周第六十二章大衛(二)第一百六十九章五莊觀(二)第一百八十五章悟空戰心魔第一百三十一章使徒傳道(八)第一百零九章叛徒猶大第七十七章太白金星招安第一百八十五章悟空戰心魔第一百九十八章呂洞賓第二百零五章朱熹第一百三十一章使徒傳道(八)第二百零二章包拯第二百一十四章尹志平第二百零九章李元昊(二)第一百九十四章九九歸真第一百五十一章涇河水龍犯天條第七十八章官封弼馬溫第七十三章老子(二)第一百九十章三藏被攝欲成婚第一百八十四章真假美猴王第五十九章白龍馬第一百八十章紅孩兒戲唐僧第二百章會昌滅佛第六十五章東周第三十二章伯邑考進貢(二)第一百四十二章司馬懿(二)第一百零七章東方朔第四十二章孔宣兵阻金雞嶺(二)第一百四十九章李靖(二)第一百九十章三藏被攝欲成婚第一百八十八章扇滅火焰山第二十一章帝王辛自毀江山第九十七章始皇帝(二)第二百零三章王安石變法第三十三章文王吐子第一百二十八章使徒傳道(五)第二百二十八章文藝復興(二)弟三十五章子牙收徒第二十六章姜子牙下山(二)第八十五章商鞅變法第一百八十九章西行遇前緣第一百八十六章路阻火焰山第一百零八章花果山大戰第四十八章大會萬仙陣(二)第一百零六章雜記第五十九章白龍馬第一百八十三章悟空再被逐第九十六章始皇帝第三十三章文王吐子第一百四十九章李靖(二)第八十七章合縱連橫第五十六章帝辛自焚摘星樓(二)第八十九章齊宣王第二十二章妲己入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