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星期日工程師

與孩子們爆爆米花、看看電影等方式尋找過年樂趣不同,大人們更多談論的是各自工作和生活上枝枝節節的事情。

這日,大伯特意過來陸家嘴找小毛爹。

原來是今年大伯去江蘇江陰丈母孃家過年的時候,當地的一家小造船廠聽說他是在上海開船的,特意通過親戚關係輾轉找到他,想請他幫忙解決造船廠一些技術上的問題。

大伯的意思,要是小毛爹有時間的話,倒是可以爲嫂子老家的這家船廠出謀劃策,不僅可以得到另外一份收入,也算是爲當地的船廠出一份力氣。這樣一來,作爲從老家出來的人,以後再回去也就有了面子和裡子。

王國良想了想,問:“阿哥你自己本身技術熟練,不是全可以去出謀劃策的嗎?”

大伯和小毛爹的大名,一個叫王國賢,一個叫王國良,連貫取自“國家賢良”的意思。

大伯王國賢哈哈一笑,說道:“我開開生活船還可以,畢竟都開了快三十年了。只不過這是最簡單的一種船,現在他們要找的是熟悉渡輪、大貨船的技術人員。這種船我接觸不多,不來事的。”

王國良洗乾淨搪瓷杯,放進去茶葉泡茶。

王國賢說道:“阿弟你開過渡輪,又在學校教學這麼多年,還有中級工程師的職稱。不管是理論,還是實踐上都比我要強,所以你過去船廠應該比較合適,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嘛。”

王國良呵呵一樂,說道:“我曉得了,你這是要我去技術支援他們當地的小廠。這叫做什麼?讓我想想,我們學校就有人這蛘的,叫做什麼星期日工程師。”

“對,就叫做星期日工程師。”王國賢說道,“這不是現在正流行的做法嗎?”

這幾年改革開放,市場經濟大門開啓,江蘇蘇南等地大批鄉鎮企業開始蓬勃興起發展,深刻改變了農村經濟狀況。農民們初嘗辦企業的甜頭,發展工業的積極性在十一屆三中全會政策的激勵下空前高漲。

只是說來容易做來難。習慣了拿鋤頭的又怎麼搞工業?

這些大多數出身“草莽”的企業,一缺技術和人才,二缺設備,三缺市場門路。

其中最最關鍵的,技術是個門檻。

這些鄉鎮企業普遍不僅奇缺懂技術會使用生產設備的技術人員,更欠缺技術積累,談不上什麼核心技術,大家只能依樣畫瓢,所以在企業發展方面急需高技術人才的支持。

而與此相反,在一些城市的高校、研究所和各大中型國有企業的技術人員,卻得不到應有的支持和發揮,很多科研人員都閒置在家無事可做。

缺設備,可以撿舊設備;資金少,可以勒緊褲袋;人才,卻只能外面尋找。

於是,對於蘇南地區的鄉鎮政府和想盡千方百計、吃盡千辛萬苦想要發展的這些鄉鎮企業來說,解決技術缺乏這個限制進一步發展桎梏,主要依靠兩類人員來解決技術和管理問題。

一是從城市下放或退休在本地的幹部和技術工人;二是通過種種關係從上海、南京、無錫、蘇州等城市工廠和科研機構借腦借智,聘請工程師、技術顧問和師傅,幫助解決使用機器、開發產品、保證質量、降低成本等技術難題。

其中最基本最簡捷的辦法,就是到上海去“挖牆腳”。他們想方設法到大上海延請一些國企的技術員或工程師,希望對方利用週末時間趕到江蘇指導一下,這樣慢慢就開始出現了“星期天工程師”現象。

當然,這種科技人員業餘兼職,不僅在蘇南,乃至全國都有。隨着這支隊伍的壯大和作用的增大,逐漸引起了人們的關注,他們在半遮半掩中從幕後走向前臺。

滬郊、蘇南及至長三角區域,“星期日工程師”逐漸成爲鄉鎮企業攻堅克難、低成本的技術別動隊,爲長三角鄉鎮企業的勃興,注入一針“強心針”。

星期日工程師對社會來說是個“補缺”,人才本來不好流動,突然有了一塊“自留地”,生產力一下就釋放了。這就好比卡拉OK,憋了許久終於唱出來了。

從此,上海智慧、技術、理念就這樣流動起來,爲大批中小鄉鎮企業、民營企業救了急。星期日工程師知識和技術的輸入,爲那些技術力量匱乏而生產上不去的鄉鎮企業業帶來無限生機與活力。

另外,星期日工程師讓先進的理念和技術流動起來,由此而生的科技體制變革,裨益亦延續至今。

所以上海就出現了這樣一個有趣的社會現象:每到週末總有一羣外表特徵明顯的人,他們大約40-60歲,身穿洗得有些發白的卡其布中山裝,胸前插着鋼筆,手提人造革公文包。

這些人看似溫文爾雅,又透露着謹小慎微,彼此心照不宣地從車站、碼頭出發到郊區,或幫助鄉鎮企業開發新產品,或培訓技術骨幹,或解決技術難題。週一又回到上海,繼續在大專院校、研究所、國有企業上班。

這些人,就是當時的上海所獨有的“星期日工程師”。

每逢週六的傍晚,在上海長途汽車站、火車站,有那麼一羣人,從外表特徵就可以看出他們的身份:藍卡其布的中山裝,帶一副秀琅眼鏡,拎着人造革的包。

週日傍晚,在車站或者碼頭,又可以看到這些來自大專院校、研究所、國有企業的工程師們從郊區或周邊省市縣市兼職回來的身影。

王國賢把杯子裡的茶葉沫吹開,喝了一口水說道:“這樣,你要是同意,我就和嫂子老家那邊的船廠在聯繫,看看他們到底需要的是什麼樣的工程師。”

他又說道:“學校有寒暑假,還有星期天的時間基本上都可以得到保障,你完全可以去試一試的。再說,萬一就是你自已解決不了,學校不是還有其他的專業教師嘛,這就是你的優勢,可以在這一方面動動腦筋。”

王國良想了想,很久後才說道:“這樣做,風險蠻大的啊?”

第100章 考好反而才奇怪第173章 三點體會第143章 洋辣子第31章 琢磨第104章 新課題第276章 心裡很不爽第186章 衆怒第144章 真是這樣?第122章 優化第297章 念想第251章 丈量田土第225章 蔥油餅第64章 擔心第25章 兩句話第87章 一分銅鈿的艱辛第136章 要有所準備第104章 新課題第158章 盛夏的江南水鄉第14章 野趣第182章 包餃子(元旦快樂)第109章 宿舍火鍋第117章 方便麪第231章 陸家嘴的規劃第145章 採馬蘭頭第166章 夜航船第124章 宿舍火鍋第105章 課題增加第275章 軸線大道樣板段闢建第307章 淚眼婆娑第61章 運氣好第180章 汽笛聲聲第85章第302章 沒有結果第194章 難捨的鄉愁第5章 老虎窗第285章 天地良心第274章 陸家嘴的形成第175章 早做準備第25章 兩句話第287章 紙上覺來終覺淺第105章 課題增加第295章 印象深刻的老師和事第74章 雨中的黃魚車第146章 學習第116章 “三轉一響”第274章 陸家嘴的形成第28章 炒青菜第121章 糊紙盒第330章 村級供銷社第272章 菜泡飯第353章 四眼相對第58章 爆米花第41章 “波將金村”第232章 好茶第186章 衆怒第115章 哭嫁歌第326章 小紹興白斬雞第21章 乘風涼第65章 讀書重要第288章 全運會火炬接力第350章 半個知識分子第299章 羅山立交紀念章第272章 菜泡飯第73章 “巨龍車”第333章 盛開的水仙花第227章 這麼多豬肉?第242章 阻力第69章 夜談第150章 曬書第323章 “搛起來吃掉”第330章 村級供銷社第279章 豐收在望第286章 外婆家的葡萄架第247章 浦東成陸第270章 八百壯士第182章 包餃子(元旦快樂)第294章 教室裡的老鼠第327章 王家年夜飯第353章 四眼相對第174章 政策桎梏第56章 小花爸媽第363章 門當戶對第339章 眼圈發紅第345章 賣蘭花的老太太第147章 醬爆鱔糊第58章 爆米花第127章 淵源第360章 囑咐第236章 喇叭褲第288章 全運會火炬接力第191章 終於功成第120章 金字招牌第244章 再賣棒冰第83章 城市良心第133章 自己領會第205章 打牌的體會第293章 臨江中學學生第258章 唯獨不可以放開肚皮吃的第275章 軸線大道樣板段闢建第309章 查電話